為什麼誘惑總是勝過理性
誘惑不只是比擬一些反道德的慾望,如果有減肥和戒菸酒的經驗就明白,其實我們每天都面對誘惑,比如:選擇素食還是那一口香香的五花肉 ; 去看刺激的動作電影還是在公園休息替身體充電 ; 對不喜歡的人惡言相向還是寬大容忍 ; 焦慮煩躁亡還是處之泰然。這些都是誘惑,是選擇慾望主導決定,還是理性地選擇對自已真正有利的行為。
可能從小開始我們以為忍耐、強迫自己、轉移焦點就是對抗誘惑的方法,在學生時期強迫自己把課程內容背下來,在職場強迫自己服從一套標準,然後直到某一點再忍受不住,明知道有些事情是有益的但就是不再想當乖孩子,例如開始為了享受多半小時的me time而習慣晚睡,理性開始屢敗直到完全消失,令人開始懷疑自己改不了習慣。
作者彼得‧賀連斯在《自律的科學》中解釋,單靠忍耐是注定會敗給誘惑的,因為我們一直誤會了自律的本質。
意志力從來並不是一種隱喻而是真正的腦部運作,經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測量神經元活動所引發血液動力的改變,發現當人使用自制力去壓抑想法與情感,血糖值就會如汽車中的氣油一樣慢慢地消耗,直到腦袋出現疲勞自制力就會自動消失。當我們明白意志力、慾望與大腦之間的關係,那就清楚如果人時刻都靠意志力強迫自己處事,意志力又怎會還有餘力抵抗慾望,沒法成功減肥,戒不了煙酒,絕對不是單一事情的因由結果。
意志力的產生是大腦需要血糖提供能量,那麼理論上補充葡萄糖就能夠替意志力充能替大腦多撐一會,但我們不能忘記對糖分依賴會在其他方面令健康受損,在這問題上作者彼得‧賀連斯建議我們要替自己選擇戰場,把意志力留給必要的地方使用,假如想維持健康,但在學校或上班已經消耗大部份意志力對抗各種慾望與感受,包括睡意、趕項目還有你的老闆或訓導主任,那在超級市場時或許避開走進零食區域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腦神經科學如何解釋自律
作者在說明自律之前首先強調一點,目前的科技要對大腦的複雜行為精準地標示出訊號來源仍然是十分困難的,大腦的化學反應並不會直接指出那部份是負責「衝動」和「意志力」,一切都是靠實驗測量測試者在特定行為中的大腦反應。而在有關「自律性」的實驗中,科學家探測到了大腦的前額皮層會產生連串作用,化學反應會流通獎勵基制(內側前額葉皮質)、工作記憶(背外側前額葉皮層)、衝動控制(前扣带皮層)、認知彈性及適應能力(眶额皮質)等執行功能區域。
Loa以最簡單方式解釋的話,我們可以用生物學基礎解釋「自律」,當人為了自身更長久更好的利益而作出決擇時,大腦會自動釋放出獎勵的化學反應,令我們願意更投入地付出、自願追逐目標、優先排序處理事項、轉換注意力及解決問題和調整能力。這就是腦神經科學解釋「自律」的真正原貌,並不是冷冰冰的強迫自己變得理性,也不是用盡方法管理自己的思想,「自律」反而更貼近我們自己的內心,做回自己。
《自律的科學》中有不少故事和實驗介紹讓我們了解大腦各部份的作用和結構,作者認為大腦內的神經網絡是能夠生長和重組,專注訓練大腦的思考方式也代表能夠重構大腦回路,我們應該減少依賴意志力抵抗生活上的各種誘惑,重新認識「自律」以更健康更長遠的方式推動生活每一步。
如果大家喜歡這次介紹,或有興趣了解其他腦神經科學書籍介紹,請點讚支持,希望下次有機會介紹以下兩本書,了解一下腦神經科學專家如果拆解心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