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巧顯現的一切法是方法 ,心禪空性的法是智慧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 圖文
舉一論述而言,《入雄心菩薩行論》之《智慧品》講述的是智慧的部分,其餘諸品所講述的則是方法的部分。
從六度波羅蜜多的角度來看,前五度是方法,最後一度則是智慧。
善巧顯現的一切諸法是方法,心禪空性的法則是智慧。男性代表方法,女性代表空性智慧。手中持握的弓代表方法,箭則代表智慧。
當方法與智慧雙融時,才會明悟淨與不淨色法世界的真正元始之真相,所以根道果的修持都是方慧雙融的勝道,方為圓滿。
持明即述 2023年3月22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60內容數
上師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逛街無意中看到十元筆記本,買下一盒色鉛筆,幾分鐘塗鴉完成,輕鬆隨意྄就開始這一系列的圖文創作。有的弟子認為圖畫類似尚-米榭·巴斯奇亞的新表現主義風格,而上師奇幻異想的畫風,以及富涵佛法深意雋永的文字,賦予了佛教藝術弘法事業另一個維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張臉是一人一鳥所形成,鳥對摩尼寶沒有認同珍貴的執著,所以看它就如一般物質而已,甚至還有可能在它上面如廁。人看摩尼寶的時候 ,有其是寶貴之物的執著,所以雙手捧著時,還得加上不放逸,非常小心翼翼。 內心連結對境時的執著的強度,引起認知摩尼寶的珍貴程度,執著越強即越痛苦…
安靜的生活中,不斷進食的茸茸怪也不斷在排遺,剛好掉在了入睡了的平凡人嘴裡,一旁的萌鼠和頑鼠趕緊拿盤子幫忙攔截,眼看就要接不到了,原猴趕緊捂住了雙眼。 如同有人只顧著自己的利益,糞便般的影響別人,知情與否間都不理會 ,有道德義氣的旁人也阻止不及,這種情形即便修行人於心不忍…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圖文 心所生的習氣不同,型態、身形、生活不同的眾生,在各自的角落都不停地有我執的活動,希求快樂遠離痛苦,在當下自我良好的狀態中,依然忙碌著。 習氣醒了,有可能如夢醒般知道真相;習氣未停前,不同的忙碌在幻覺之中皆是正常。 持明即述 2023年3月19日
愚痴地吃牠,貪心地吃牠,對魚來說,牠的叫聲般,苦;但是對食用者來說,以貪心食用之外,還要另外找牽強的說詞,認為魚的存在就是供己食用,是經過對方告知允許的嗎?莫非魚是初地以上的菩薩能夠愛他勝己嗎?若魚沒有同意,單方面的誰的決定之說詞,導致對方受苦,就是就是有誤、有惡業的決定。 持明即述 2023年3
一張臉是一人一鳥所形成,鳥對摩尼寶沒有認同珍貴的執著,所以看它就如一般物質而已,甚至還有可能在它上面如廁。人看摩尼寶的時候 ,有其是寶貴之物的執著,所以雙手捧著時,還得加上不放逸,非常小心翼翼。 內心連結對境時的執著的強度,引起認知摩尼寶的珍貴程度,執著越強即越痛苦…
安靜的生活中,不斷進食的茸茸怪也不斷在排遺,剛好掉在了入睡了的平凡人嘴裡,一旁的萌鼠和頑鼠趕緊拿盤子幫忙攔截,眼看就要接不到了,原猴趕緊捂住了雙眼。 如同有人只顧著自己的利益,糞便般的影響別人,知情與否間都不理會 ,有道德義氣的旁人也阻止不及,這種情形即便修行人於心不忍…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圖文 心所生的習氣不同,型態、身形、生活不同的眾生,在各自的角落都不停地有我執的活動,希求快樂遠離痛苦,在當下自我良好的狀態中,依然忙碌著。 習氣醒了,有可能如夢醒般知道真相;習氣未停前,不同的忙碌在幻覺之中皆是正常。 持明即述 2023年3月19日
愚痴地吃牠,貪心地吃牠,對魚來說,牠的叫聲般,苦;但是對食用者來說,以貪心食用之外,還要另外找牽強的說詞,認為魚的存在就是供己食用,是經過對方告知允許的嗎?莫非魚是初地以上的菩薩能夠愛他勝己嗎?若魚沒有同意,單方面的誰的決定之說詞,導致對方受苦,就是就是有誤、有惡業的決定。 持明即述 2023年3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讀書都會選修課程學習,增加自我的知識學識,在佛教裡也有必須修學的五類學術。 何謂五明 印順法師在《佛在人間》中說:「從前彌勒菩薩,曾總括應該修學的說:『菩薩求法,應於五明處求。』五明,就是大乘佛弟子應該修學的五類學術。 一、聲明:是語言文字學,包括有語言、訓詁學、文法、音韻(也通於音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有很趣的兩段話:「正人用邪法,邪法即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成邪」仔細推敲,個中道理還真是不一樣,也許我們無法從字面上去推測,但是認真思惟起來,頗有個中含意。佛法的用意是什麼?學佛就是要將佛法用在生活上,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不然真的入佛不成反變魔,走入魔道了。當今社會很多人已經漸漸成魔了,雖然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一週一次的佛學課來到了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能真正進入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進一步學習密乘?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道 顯教與密教的共道都是「發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以前把菩提心想的很簡單 不就是慈悲心嗎? 每個人都有 為什麼還要特別策發?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讀書都會選修課程學習,增加自我的知識學識,在佛教裡也有必須修學的五類學術。 何謂五明 印順法師在《佛在人間》中說:「從前彌勒菩薩,曾總括應該修學的說:『菩薩求法,應於五明處求。』五明,就是大乘佛弟子應該修學的五類學術。 一、聲明:是語言文字學,包括有語言、訓詁學、文法、音韻(也通於音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有很趣的兩段話:「正人用邪法,邪法即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成邪」仔細推敲,個中道理還真是不一樣,也許我們無法從字面上去推測,但是認真思惟起來,頗有個中含意。佛法的用意是什麼?學佛就是要將佛法用在生活上,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不然真的入佛不成反變魔,走入魔道了。當今社會很多人已經漸漸成魔了,雖然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一週一次的佛學課來到了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能真正進入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進一步學習密乘?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道 顯教與密教的共道都是「發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以前把菩提心想的很簡單 不就是慈悲心嗎? 每個人都有 為什麼還要特別策發?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