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師與人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自從人類社會出現學校這種集中式的教育機構之後,老師的使命與學校的目標就沒有改變過,直到最近這幾年。

在無所不在的網路世界形成之前,學校是一個人獲得有系統知識的唯一地方,老師的責任就是循序漸進,教導學生面對這個複雜世界所需要的技能。

但是,在網路資訊無窮盡與隨時隨地可以上網的時代,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找到他所需要的知識,網路上也有許多製作生動有趣且循序漸進的教材提供給任何人,那麼,老師的價值何在?學校的目標是否必須調整?

在網路時代,老師的價值已經不是來自像錄音機一樣覆誦隨時可以查詢的資料,也不只是用唱作俱佳的方法吸引學生,把上課當表演(畢竟你再費勁,也很難匹敵網路上受歡迎的網紅名師),老師的意義反而回歸到古人所說的「經師」與「人師」之辨。

經師是指照本宣科講課本,講那些很快被淘汰的知識,這種經師是很容易被取代,也只是浪費學生的時間(他在家裡上網學就好了,幹嘛浪費來回車程?)

人師是能夠讓學生找到天賦,鼓舞學生學習熱情的良師。他必須能夠「識別」出每個學生的獨特性,每個學生興趣與熱情之所在;然後「鼓勵」學生,建立他們的信心與嘗試的勇氣;再來是「協助」學生,當學生在學習過程遭遇瓶頸時,提供適時的引導,並且找到更多輔助學習的資源;最後是「督促」,即便學生一開始滿懷熱情,但是人類天生的好逸惡勞或周邊環境的誘惑,往往會使得在學習高原時功虧一簣,這時老師就要化身為嚴格的教練,給予督促。

因此,一個好的老師應該不只傳遞有關謀生技能的專業知識,古人說的――傳道、授業、解惑。這裡的解惑,不只是專業技能的疑惑,而是更高層次的大哉問,也就是回到生命意義的「為何而學」的根本問題。

在這個網路訊息無窮盡的時代,只要你有心,你就能找到免費的資源,學習到你所想學的任何技能。重點在於:「只要你有心」,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學習動機。

因此,好的老師要能誘發孩子的學習動機。當然,很多老師或家長最常用,也似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威脅利誘」,在不同年齡用不同的物質獎賞讓孩子願意讀書,或者恐嚇,甚至處罰孩子逼迫孩子獲得一個好成績。

這些方法雖然短期來看很有效,但是,當孩子上了大學,進入社會之後呢?沒有人再來威脅利誘之後,學習的動機是否依舊可以持續?

老師的價值來自於給予孩子一個更崇高,更恆久的學習動機,也就是從個人的利益擴增到整個人類世界。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大人自己是否在陪伴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引導孩子思考?

而學校或各種學習機構中的老師,更有可能是一個人一輩子所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只要老師能點燃孩子的好奇心,滿懷熱情地探索這個世界,那麼就是令人終生懷念的好老師。

失去好奇與探索的學習

曾經看到有則小小的新聞報導,有位家長因為孩子參加繪畫比賽沒得獎而控告主辦單位。這個百貨公司主辦的兒童繪畫比賽選票必須用消費者的發票去換,這位家長動員眾多親朋去消費換得許多選票,結果開出來的票不如預期,所以一狀告百貨公司詐欺。

從這則新聞想到這些年社會上國際上有許許多多,幾乎數也數不清的比賽。有些是歷史悠久擁有備受肯定的公信力,但是更多的是繳交高額報名費而人人有獎的互利商業行為,還有一些是名額早已內定為特定對象包裝抬轎的假頭銜。

其實孩子參加學校或者校外的比賽原本是一件好事,我們家孩子從小沒有參加課後輔導補習,但是我們鼓勵她們參加這些比賽,從準備的過程中學會一些技能與才藝,因為這些比賽與校內正規的課程沒有關係,所以沒有什麼壓力,所以可以藉由準備的過程找到學習的樂趣與動機。因此,所有比賽我們都只重在參加,從來不在乎結果,而且特別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比賽獲得優勝而去獎賞或讚美她們,因為只要家長一重視結果,孩子的學習動機與樂趣可能就會被抹殺或扭曲了!

不過也因為孩子參加的比賽,令我大開眼界。因為她們曾經代表學校參加中小學的科學展覽比賽,所以我也連續幾年跟著去參觀這些比賽的得獎作品。看完後還真的嚇一跳,台灣的中小學生的科學水準居然有那麼高?

後來才知道,原來在多元入學的目標之下,不管是讀高中或考大學的推甄名額愈來愈多,因此會看學生的各種不同能力表現來加分,或許因為如此,家長會想盡辦法鼓勵孩子參加各種比賽,連帶著各種補習班或家教也因應而生,所以科學展覽也有「職業性」的槍手在個別輔導,似乎也不足為奇了。到底孩子參加這類科學比賽,家長、老師或專業的槍手到底幫了多少忙?這種檢討「科展是誰做的」的聲音,在美國中學裏也有。其實不要說科學展覽了,連平常的作業,有多少是家長幫忙捉刀代筆的?恐怕許多老師也都心知肚明。

這種被大人「強力指導」下的學習,完全失去了科學素養裡最重要的好奇心,以及科學能力培養最關鍵的探索過程。

對於終生學習真正有意義,有效果的學習能力必定是來自於自我的探索。所謂探索就是懷抱著某種好奇,某種想法,然後自己去尋找答案的過程,最重的是其中的失敗,錯誤,然後再不斷嘗試中獲得的體會與自信。

但是我們的孩子卻急功近利的希望能夠以最短時間獲得好成績,所以背誦標準答案快速答題變成我們孩子主要的學習方式。

總是覺得,台灣的孩子很會考試,在國際上的各種競賽評比的成績都非常優秀,但是往往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

可是想像力與創造力需要的是多元思考,能夠跳脫標準答案的限制,找出最多的可能性。而且在快速答題的訓練中,會養成孩子只重視追求「是什麼」的習慣,久而久之,就不懂得問「為什麼」?也沒有耐心與好奇心去探索為什麼背後的宇宙萬象了!

我們都了解自從資訊時代之後,知識的取得已經沒有成本,因此重要性也降低了,在現今的全球化競爭中,創造力與想像力反而愈來愈重要。但是我們只重結果,急功近利之下,反而讓孩子失去了想像力與創造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023/04/07
我求學時期 正是“講光抄”“背多分”聯考制度橫行的時候也直接觸動我投入軍校的念頭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一次課堂上,老師問同學們: 如果今天上課的方式換成我開一個書單給你們,你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各自完成閱讀,期中期末來考試就好了,這樣好嗎? ​ 換種方式為問——你們來班上上課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自己按照老師開的書單讀完那些指定讀本,那就少了跟老師以及同學互動的機會。 ​ ​:為什麼學習要牽涉到師生
Thumbnail
有一次課堂上,老師問同學們: 如果今天上課的方式換成我開一個書單給你們,你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各自完成閱讀,期中期末來考試就好了,這樣好嗎? ​ 換種方式為問——你們來班上上課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自己按照老師開的書單讀完那些指定讀本,那就少了跟老師以及同學互動的機會。 ​ ​:為什麼學習要牽涉到師生
Thumbnail
今天被科主任予以重話,嚴肅的討論了教育相關的議題。 開始只是讓學生在國語文競賽中,因為沒有同學想參加,便讓他們抽籤的方式,真的沒辦法演說,再棄權,科主任秉持著希望同學不要有應付的心態,而打電話過來語重心長的勸說,不該讓學生學會敷衍,應該要讓同學的學著全力以赴。 科主任這段話,確實讓我重新思考:我的教
Thumbnail
今天被科主任予以重話,嚴肅的討論了教育相關的議題。 開始只是讓學生在國語文競賽中,因為沒有同學想參加,便讓他們抽籤的方式,真的沒辦法演說,再棄權,科主任秉持著希望同學不要有應付的心態,而打電話過來語重心長的勸說,不該讓學生學會敷衍,應該要讓同學的學著全力以赴。 科主任這段話,確實讓我重新思考:我的教
Thumbnail
自從人類社會出現學校這種集中式的教育機構之後,老師的使命與學校的目標就沒有改變過,直到最近這幾年。 在無所不在的網路世界形成之前,學校是一個人獲得有系統知識的唯一地方,老師的責任就是循序漸進,教導學生面對這個複雜世界所需要的技能。 但是,在網路資訊無窮盡與隨時隨地可以上網的時代,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
Thumbnail
自從人類社會出現學校這種集中式的教育機構之後,老師的使命與學校的目標就沒有改變過,直到最近這幾年。 在無所不在的網路世界形成之前,學校是一個人獲得有系統知識的唯一地方,老師的責任就是循序漸進,教導學生面對這個複雜世界所需要的技能。 但是,在網路資訊無窮盡與隨時隨地可以上網的時代,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
Thumbnail
共學的那幾年 教養是有責任的,好好的孩子們一起體驗人生
Thumbnail
共學的那幾年 教養是有責任的,好好的孩子們一起體驗人生
Thumbnail
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沾先聖先賢的光,不蹭至聖先師的熱度,在學習教育上的影響力是由自己的一言一行實踐累積起來的。
Thumbnail
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沾先聖先賢的光,不蹭至聖先師的熱度,在學習教育上的影響力是由自己的一言一行實踐累積起來的。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二月份開始,正式暫停「在學校任教」的任務,回到單純的「學生」身分。那我與「教」這個主題又有什麼關係?以後要在「教」這個主題可以放什麼呢?
Thumbnail
二月份開始,正式暫停「在學校任教」的任務,回到單純的「學生」身分。那我與「教」這個主題又有什麼關係?以後要在「教」這個主題可以放什麼呢?
Thumbnail
印象中的理想老師,原本是比較接近,韓愈的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不過如果你真的在教育現場待過,尤其是中小學老師,你就會發現在實務上,管理(班級經營)比教學重要多了。沒把孩子「馴化」成人,你是別想「傳道、授業、解惑」的。所以中小學老師,照顧管教學生的成分遠遠高於教學。
Thumbnail
印象中的理想老師,原本是比較接近,韓愈的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不過如果你真的在教育現場待過,尤其是中小學老師,你就會發現在實務上,管理(班級經營)比教學重要多了。沒把孩子「馴化」成人,你是別想「傳道、授業、解惑」的。所以中小學老師,照顧管教學生的成分遠遠高於教學。
Thumbnail
「教育」這個議題讓所有家長和老師都不斷地思考,我們這麼努力地想,不是為了把孩子越教越依賴,也不是為了把孩子訓練成考試機器,那麼,我們做了這麼多,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想在進入正式主題前,談論一個觀點,那就是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要不斷地提醒自己:「教育本身是為了成就孩子,不是成就自己」.....
Thumbnail
「教育」這個議題讓所有家長和老師都不斷地思考,我們這麼努力地想,不是為了把孩子越教越依賴,也不是為了把孩子訓練成考試機器,那麼,我們做了這麼多,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想在進入正式主題前,談論一個觀點,那就是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要不斷地提醒自己:「教育本身是為了成就孩子,不是成就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