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教學的靈魂?

2023/07/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次課堂上,老師問同學們:
如果今天上課的方式換成我開一個書單給你們,你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各自完成閱讀,期中期末來考試就好了,這樣好嗎?
換種方式來問——你們來班上上課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自己按照老師開的書單讀完那些指定讀本,那就少了跟老師以及同學互動的機會。
​:為什麼學習要牽涉到師生以及同儕的互動呢?自己看書不是更快嗎?
​:同儕互動可以刺激我們的思考,每個同學都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經歷不同、甚至可能來自不同的國家、文化差異大、思維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透過交流我們可以學習從多元的角度了解一件事,拓寬自己的視野。
跟老師互動的部分,老師是相關領域的專業,他們深耕多年,必定對其專業有深刻的思考與心得,能夠提出核心的問題,他們的專業性也能夠提供我們相關領域的架構讓我們去學習。
​:如果要了解多元觀點,那看不同的書就可以了啊,就像是在跟來自不同國家的大佬們對話,同樣可以獲得知識啊!甚至還可以獲得比同儕更為豐富的具有脈絡性的知識呢,為什麼一定要跟同儕互動?
:同儕互動也是一種學習啊!如何在討論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聆聽他人的想法、以及學習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報告,這些過程的協調與合作都是需要學習的,有些人可以在過程中交到一輩子的朋友呢!
:看起來你說的學習不只是知識的學習咯!還包含與人互動的部分!
:對呀,學校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而學校的教育就是為了未來的生活作準備,教育哲學好像有學過......是杜威說的吧!
:不錯哦!你還記得教育哲學學過什麼東東。那麼老師呢?老師沒有比寫那些教科書的作者厲害吧,為什麼還要聽他們講課?
:香港中文大學有一位哲學教授說:“教科書不是教學的靈魂,比起“教科書”,我更想把它稱為“參考書”,因為教師一旦承認了教科書的存在,就代表他承認了自己的可有可無。教學的重點在於教師的思考,因此教師才是書本的靈魂!
Ps:(曾瑞明,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講師、中學教師在《我能夠認識並主宰自己嗎?》提到他把法國哲學課本看成是參考書而非教科書的一種存在)
​:Wow,為什麼說教師才是書本的靈魂?好像很厲害醬~
​:你知道你手上的這本課本是誰寫的嗎?(馬來西亞董總科學課本)
​:知道啊,它是由幾位來自中國的老師和幾位馬來西亞的老師編寫的。
​:你覺得課本裡面使用的元素完全符合我們國家的文化或環境嗎?比如裡面提到的一些科學家或動物?
​:好像不完全符合我國的部分,裡面提到的科學家有著名的屠呦呦還有其他的科學家,但似乎沒有提到我國的科學家。動物的部分也沒有提到我們國家的特有種。
​:你發現了這些問題,真的很棒喔!那麼你覺得老師可以做些什麼?
​:老師可以在教學的時候,把那些沒有被寫進課本的裡面的我國的科學家跟同學們介紹,也可以補充一些資料,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國家的生態環境和議題。
​:你很棒!所以老師要做書本的靈魂,要退一步,把自己從課本中抽離出來,帶著「在地」意識去思考課本的內容,才不會被教科書,噢不,是參考書,噢不,是參考書背後的作者的意識形態牽著鼻子走咯。“教師要意識到自己是有很大的權利的,他如何調動各種思想,或者呈現各種問題。”(曾瑞明)所以我們要善用這樣的權利的同時,不讓自己淪為教科書的奴隸。
Ps:文中所提到的書本內容為舉例,非真實之情況,只是想要反映董總邀請中國老師出版的課本很中國化,卻無在地文化和在地意識,對學生的學習並不是一件好事。
參考資料:
1.侯貝、波瓦攸、馬崒威(2017)。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3:我能夠認識並主宰自己嗎?──建構自我的哲學之路Passerelles : philosophie terminales L.ES.S。大家出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會員
4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