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情緒,大人如何保持冷靜?】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孩子有情緒,大人如何保持冷靜?本篇站在大人立場喔。
首先,不可能冷靜。要先認知這一點。
因為情緒會傳染,他無理暴怒,你當然也會不爽。
大人要學的是「縮短情緒被激化的時間」
就是你也氣了,但是你很快知道什麼事發生了,然後緩解,做比較適合的處理。

反應1.「記得自己是大人」

你跟小孩吵架一定贏的啊,說不過你大概會用打的,不能打也可以用剝奪的,最後一招叫做「我是你爸/媽耶,住的房子是我買的,你給我出去...」。你一定吵贏的啊!
可惜,勝之不武,在絕對優勢的競爭條件中獲得勝利又怎樣,贏的沒意義,一時爽而已。
我的意思是,記得自己是大人,可以生氣,但不用計較,這是你的領域,你可以掌握很多資源,你已經是王,要有自信,不需要強勢打壓孩子。

反應2.「你可以生氣」

每個人都可以生氣,你允許孩子生氣,你也允許自己生氣,很公平。
不需太忍耐,你自己也是人,有權利生氣的,有時候孩子真的很盧又表達不清,誰知道他搞什麼鬼。
但記得喔,你是大人,不要勝之不武。
我們來縮短情緒的發作歷程。
你先要「知道自己生氣了」,有意識地(有人會否認生氣呢,結果就被生氣抓走了)。
我們的目標是不要兩個暴龍,也不是只能被咬的可憐蟲。
要「知道自己在生氣」,並結合「反應1.這是你的領域」,你才有辦法恢復平靜。
認知邏輯要出來,要有合理認定,才能拉住情緒。
光唸一百次「我要冷靜」或「小孩還小」效果不大,而且保證唸不到一百次就大爆炸。
如果實在不能冷靜呢?
真還是無法冷靜?離開現場五分鐘,就可以喔!
各自隔離,雙方都冷靜一下(盡量在同空間不同位置,有一定距離)。
他哭他的,你哭你的也可以。
等一下再來處理。

反應3.「稍微冷靜後,想想孩子情緒所為何來」

所謂大人不計小人過,你能站穩腳,就能想想孩子情緒所為何來,他當然不像我們有能力有資源,所以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轉換立場,焦點不放在自己身上,換個角度:『不是孩子搞什麼鬼,而是孩子被什麼鬼搞了』。
孩子是想/感受到什麼?他不會無端生事。
孩子想要什麼?孩子被打斷了什麼?需求不滿足。
孩子異於常態,表示孩子環境的人事物被變動了,被什麼影響?
孩子無法表達清楚,你要怎麼問?記得,你如果很兇地問,孩子在恐懼下會更說不清楚。
你要像個偵探細節詢問,但是不把探照燈照孩子臉上(又不是犯人)。
等你知道所有資訊,整體的、細節的,你才能找出犯人鬼,接著想解決策略。
大人要學的,是「縮短情緒被激化的時間」
大人不計小人過。
註:大人/小人,在日語漢字中是「成人/小孩」的意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2會員
172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孩子不愛念書嗎?學習困難不僅只是認真不認真的問題,理解能力不足、難以專注、學習障礙、學習策略不好、缺乏動機、情緒壓力等等都有可能,需要對症才能下藥。
Thumbnail
avatar
黃閎新臨床心理師
2024-06-20
孩子的起跑點在於有選擇能思考的學習環境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avatar
射手媽咪婷婷
2024-06-19
孩子交朋友,父母怎麼做(上)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Thumbnail
avatar
馥樂
2024-06-18
孩子被排擠父母該如何幫助?4個流程告訴你當孩子被排擠或被孤立時,父母應該如何幫助他們解決這種情況呢?本文探討了孩子被排擠的原因,包括太自我中心、不知如何與他人相處、遇到問題不會解決等問題,以及父母應該避免的NG行為和處理排擠問題的4個流程。最後,父母應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並且如何與他人相處。
Thumbnail
avatar
Cube愛玩樂 C
2024-06-18
【言情小說 2024】《海之心音》第六章 第四十回 只把她當成一個孩子  坐在駕駛座上的雷斯特轉頭,透過窗戶偷偷的瞄向車內的雷伊恩。   雷伊恩望著窗外不斷倒退的景色,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半响,雷斯特回過頭來,繼續專心地駕著馬車。他感受到雷伊恩身邊散發出來的孤獨氣息,心情也跟著受到影響。
Thumbnail
avatar
龍悟
2024-06-13
班級經營|孩子有情緒干擾上課秩序該怎麼辦?作文課講完故事邀請孩子開始寫作,一個中年級的孩子拿出筆袋,猛地一拉,拉鍊頭脫離一邊軌道,筆袋被拉開了,但卻無法再關上。 孩子又驚又氣,不斷嘗試將拉鍊另一邊軌道收回拉鍊頭裡,試圖讓兩邊靠攏,嘴巴嘟嚷著:「沒有修好我就不要寫作文了。」
Thumbnail
avatar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2023-01-12
親子教養|同理孩子感受,允許孩子有情緒。「老師~他們兄弟剛剛吵架,哥哥還打了他弟弟!」 才走進教室,孩子忙著跟我告狀。 這個混齡作文班,有三對兄弟檔,其中兩對感情不怎麼好。 哥哥常常都沒給弟弟好臉色,自選座位也都離得遠遠的。 我目光搜尋吵架的兄弟,哥哥一臉心虛地坐在位置上,弟弟則是抱著腳夾著一把大傘,坐在地上低頭不語。 我思考著該怎麼辦。
Thumbnail
avatar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2022-12-20
【不只孩子有情緒,父母也一樣會有情緒】不只孩子有情緒,父母也一樣會有情緒,而我們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唯有當我們能夠正視接納善待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才能更完整去體驗感受他們應有的情緒。
Thumbnail
avatar
和你一樣都是媽
2022-12-09
(親職)家有情緒容易哭泣崩潰或生氣的孩子嗎?調節幼兒情緒從遊戲與生活中開始我以前覺得生氣時候要人深呼吸緩解情緒,這個方法爛透了。 直到自己成為心理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呼吸來緩解自己與他人緊張、焦慮的心情後,才接受這是一個可以平穩情緒的方法。思考後發現,以前感到生氣時用深呼吸調節情緒方法很爛,並不是深呼吸這方法不好,而是突然要在日常都沒有做過呼吸練習的人,在生氣的當
Thumbnail
avatar
自聊。自療
2022-10-24
孩子身心的傷痕,有時是大人相處的反射鏡【創造良性互動,不忘覺察4型態】 關於伴侶或父母親,如何創造良性的互動方式,或許以下幾點可以讓我們停下、看見: 1、失去耐心與不耐煩 2、生活步調亂了章法 3、留意孩子言行反應 4、使用資源是另種能力衍伸
avatar
禺見心理諮商
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