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情緒,大人如何保持冷靜?】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孩子有情緒,大人如何保持冷靜?本篇站在大人立場喔。
首先,不可能冷靜。要先認知這一點。
因為情緒會傳染,他無理暴怒,你當然也會不爽。
大人要學的是「縮短情緒被激化的時間」
就是你也氣了,但是你很快知道什麼事發生了,然後緩解,做比較適合的處理。

反應1.「記得自己是大人」

你跟小孩吵架一定贏的啊,說不過你大概會用打的,不能打也可以用剝奪的,最後一招叫做「我是你爸/媽耶,住的房子是我買的,你給我出去...」。你一定吵贏的啊!
可惜,勝之不武,在絕對優勢的競爭條件中獲得勝利又怎樣,贏的沒意義,一時爽而已。
我的意思是,記得自己是大人,可以生氣,但不用計較,這是你的領域,你可以掌握很多資源,你已經是王,要有自信,不需要強勢打壓孩子。

反應2.「你可以生氣」

每個人都可以生氣,你允許孩子生氣,你也允許自己生氣,很公平。
不需太忍耐,你自己也是人,有權利生氣的,有時候孩子真的很盧又表達不清,誰知道他搞什麼鬼。
但記得喔,你是大人,不要勝之不武。
我們來縮短情緒的發作歷程。
你先要「知道自己生氣了」,有意識地(有人會否認生氣呢,結果就被生氣抓走了)。
我們的目標是不要兩個暴龍,也不是只能被咬的可憐蟲。
要「知道自己在生氣」,並結合「反應1.這是你的領域」,你才有辦法恢復平靜。
認知邏輯要出來,要有合理認定,才能拉住情緒。
光唸一百次「我要冷靜」或「小孩還小」效果不大,而且保證唸不到一百次就大爆炸。
如果實在不能冷靜呢?
真還是無法冷靜?離開現場五分鐘,就可以喔!
各自隔離,雙方都冷靜一下(盡量在同空間不同位置,有一定距離)。
他哭他的,你哭你的也可以。
等一下再來處理。

反應3.「稍微冷靜後,想想孩子情緒所為何來」

所謂大人不計小人過,你能站穩腳,就能想想孩子情緒所為何來,他當然不像我們有能力有資源,所以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轉換立場,焦點不放在自己身上,換個角度:『不是孩子搞什麼鬼,而是孩子被什麼鬼搞了』。
孩子是想/感受到什麼?他不會無端生事。
孩子想要什麼?孩子被打斷了什麼?需求不滿足。
孩子異於常態,表示孩子環境的人事物被變動了,被什麼影響?
孩子無法表達清楚,你要怎麼問?記得,你如果很兇地問,孩子在恐懼下會更說不清楚。
你要像個偵探細節詢問,但是不把探照燈照孩子臉上(又不是犯人)。
等你知道所有資訊,整體的、細節的,你才能找出犯人鬼,接著想解決策略。
大人要學的,是「縮短情緒被激化的時間」
大人不計小人過。
註:大人/小人,在日語漢字中是「成人/小孩」的意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2會員
206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找朋友傾訴,並不是倒垃圾的意思,應該沒有人喜歡被倒垃圾,而是「一起整理」,所以你說的時候要稍微整理過。 情緒的原始狀態倒給朋友,那就好像拿一桌打翻的湯湯水水給朋友看,他是你朋友,當然會急著去收拾;或許你說,「我說我的,你不要在意」,那很難啊,朋友關心你,本就會下意識去承受跟你一樣的負面感受啊。 。
很多時候,人們常做一種事,就是「與其受人擺佈,不如先發制人地塑造好自己熟悉的角色及情境,然後照舊演,產生熟悉但可接受的挫敗」。 如果當事人習慣當受害者、不願負責,在遇到事件時,他的情緒與認知便會悄悄地往那方面去收集訊息,形成「我就是沒辦法」的解釋,進入「我就是無助、崩潰」的受害者角色。
情緒要能覺察,需要先能承接與安撫,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喜愛自己」或「相信有人愛自己」是前提,才會有動機及力量學習與情緒共處。如果你學會了愛自己,就能明白情緒承接與安撫的意義──你相信自己的情緒是有道理的,是要被看見與受理的,你從情緒看見自己的需要,並且有些行動。
情緒的產生是人對生活經驗的一種自然反應。情緒產生先於認知面與意識面,類似本能反應,幫助當事人處理一些緊急和危險的突發事件,EX「感到害怕就先逃跑」。另一種是當事人若面臨失去親人、遭遇挫敗等重大事件,失落與悲傷的情緒也能指引自己進行安撫、重整何謂最重要的事物,再讓生活繼續前進。
情緒障礙:兩大類的困難 1.情緒過量、阻塞、飽滿 系統正常發展,但缺乏應用程式,導致情緒過量、阻塞及飽滿。 2.情緒空乏 另一種極端是「空空的沒有情緒」,這類表現傾向亞斯伯格症的解釋,個體生理受限,無法自然發展情緒理解能力,而生理受限也影響後續社會心理發展,因此表現出情緒障礙。
直接命令的勒索,威脅簡單明確,主要情緒是怒氣,發作以權威者居多。更詭辯的勒索,來自受害者姿態的勒索,訴諸無能而引出對方必須HOLD住你的罪惡感情緒,讓自己逃避責任。 那麼,被勒索者與勒索者要如何有選擇?
找朋友傾訴,並不是倒垃圾的意思,應該沒有人喜歡被倒垃圾,而是「一起整理」,所以你說的時候要稍微整理過。 情緒的原始狀態倒給朋友,那就好像拿一桌打翻的湯湯水水給朋友看,他是你朋友,當然會急著去收拾;或許你說,「我說我的,你不要在意」,那很難啊,朋友關心你,本就會下意識去承受跟你一樣的負面感受啊。 。
很多時候,人們常做一種事,就是「與其受人擺佈,不如先發制人地塑造好自己熟悉的角色及情境,然後照舊演,產生熟悉但可接受的挫敗」。 如果當事人習慣當受害者、不願負責,在遇到事件時,他的情緒與認知便會悄悄地往那方面去收集訊息,形成「我就是沒辦法」的解釋,進入「我就是無助、崩潰」的受害者角色。
情緒要能覺察,需要先能承接與安撫,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喜愛自己」或「相信有人愛自己」是前提,才會有動機及力量學習與情緒共處。如果你學會了愛自己,就能明白情緒承接與安撫的意義──你相信自己的情緒是有道理的,是要被看見與受理的,你從情緒看見自己的需要,並且有些行動。
情緒的產生是人對生活經驗的一種自然反應。情緒產生先於認知面與意識面,類似本能反應,幫助當事人處理一些緊急和危險的突發事件,EX「感到害怕就先逃跑」。另一種是當事人若面臨失去親人、遭遇挫敗等重大事件,失落與悲傷的情緒也能指引自己進行安撫、重整何謂最重要的事物,再讓生活繼續前進。
情緒障礙:兩大類的困難 1.情緒過量、阻塞、飽滿 系統正常發展,但缺乏應用程式,導致情緒過量、阻塞及飽滿。 2.情緒空乏 另一種極端是「空空的沒有情緒」,這類表現傾向亞斯伯格症的解釋,個體生理受限,無法自然發展情緒理解能力,而生理受限也影響後續社會心理發展,因此表現出情緒障礙。
直接命令的勒索,威脅簡單明確,主要情緒是怒氣,發作以權威者居多。更詭辯的勒索,來自受害者姿態的勒索,訴諸無能而引出對方必須HOLD住你的罪惡感情緒,讓自己逃避責任。 那麼,被勒索者與勒索者要如何有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學習困難不僅只是認真不認真的問題,理解能力不足、難以專注、學習障礙、學習策略不好、缺乏動機、情緒壓力等等都有可能,需要對症才能下藥。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Thumbnail
當孩子被排擠或被孤立時,父母應該如何幫助他們解決這種情況呢?本文探討了孩子被排擠的原因,包括太自我中心、不知如何與他人相處、遇到問題不會解決等問題,以及父母應該避免的NG行為和處理排擠問題的4個流程。最後,父母應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並且如何與他人相處。
Thumbnail
  坐在駕駛座上的雷斯特轉頭,透過窗戶偷偷的瞄向車內的雷伊恩。   雷伊恩望著窗外不斷倒退的景色,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半响,雷斯特回過頭來,繼續專心地駕著馬車。他感受到雷伊恩身邊散發出來的孤獨氣息,心情也跟著受到影響。
Thumbnail
作文課講完故事邀請孩子開始寫作,一個中年級的孩子拿出筆袋,猛地一拉,拉鍊頭脫離一邊軌道,筆袋被拉開了,但卻無法再關上。 孩子又驚又氣,不斷嘗試將拉鍊另一邊軌道收回拉鍊頭裡,試圖讓兩邊靠攏,嘴巴嘟嚷著:「沒有修好我就不要寫作文了。」
Thumbnail
「老師~他們兄弟剛剛吵架,哥哥還打了他弟弟!」 才走進教室,孩子忙著跟我告狀。 這個混齡作文班,有三對兄弟檔,其中兩對感情不怎麼好。 哥哥常常都沒給弟弟好臉色,自選座位也都離得遠遠的。 我目光搜尋吵架的兄弟,哥哥一臉心虛地坐在位置上,弟弟則是抱著腳夾著一把大傘,坐在地上低頭不語。 我思考著該怎麼辦。
Thumbnail
不只孩子有情緒,父母也一樣會有情緒,而我們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唯有當我們能夠正視接納善待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才能更完整去體驗感受他們應有的情緒。
Thumbnail
我以前覺得生氣時候要人深呼吸緩解情緒,這個方法爛透了。 直到自己成為心理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呼吸來緩解自己與他人緊張、焦慮的心情後,才接受這是一個可以平穩情緒的方法。思考後發現,以前感到生氣時用深呼吸調節情緒方法很爛,並不是深呼吸這方法不好,而是突然要在日常都沒有做過呼吸練習的人,在生氣的當
【創造良性互動,不忘覺察4型態】 關於伴侶或父母親,如何創造良性的互動方式,或許以下幾點可以讓我們停下、看見: 1、失去耐心與不耐煩 2、生活步調亂了章法 3、留意孩子言行反應 4、使用資源是另種能力衍伸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學習困難不僅只是認真不認真的問題,理解能力不足、難以專注、學習障礙、學習策略不好、缺乏動機、情緒壓力等等都有可能,需要對症才能下藥。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Thumbnail
當孩子被排擠或被孤立時,父母應該如何幫助他們解決這種情況呢?本文探討了孩子被排擠的原因,包括太自我中心、不知如何與他人相處、遇到問題不會解決等問題,以及父母應該避免的NG行為和處理排擠問題的4個流程。最後,父母應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並且如何與他人相處。
Thumbnail
  坐在駕駛座上的雷斯特轉頭,透過窗戶偷偷的瞄向車內的雷伊恩。   雷伊恩望著窗外不斷倒退的景色,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半响,雷斯特回過頭來,繼續專心地駕著馬車。他感受到雷伊恩身邊散發出來的孤獨氣息,心情也跟著受到影響。
Thumbnail
作文課講完故事邀請孩子開始寫作,一個中年級的孩子拿出筆袋,猛地一拉,拉鍊頭脫離一邊軌道,筆袋被拉開了,但卻無法再關上。 孩子又驚又氣,不斷嘗試將拉鍊另一邊軌道收回拉鍊頭裡,試圖讓兩邊靠攏,嘴巴嘟嚷著:「沒有修好我就不要寫作文了。」
Thumbnail
「老師~他們兄弟剛剛吵架,哥哥還打了他弟弟!」 才走進教室,孩子忙著跟我告狀。 這個混齡作文班,有三對兄弟檔,其中兩對感情不怎麼好。 哥哥常常都沒給弟弟好臉色,自選座位也都離得遠遠的。 我目光搜尋吵架的兄弟,哥哥一臉心虛地坐在位置上,弟弟則是抱著腳夾著一把大傘,坐在地上低頭不語。 我思考著該怎麼辦。
Thumbnail
不只孩子有情緒,父母也一樣會有情緒,而我們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唯有當我們能夠正視接納善待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才能更完整去體驗感受他們應有的情緒。
Thumbnail
我以前覺得生氣時候要人深呼吸緩解情緒,這個方法爛透了。 直到自己成為心理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呼吸來緩解自己與他人緊張、焦慮的心情後,才接受這是一個可以平穩情緒的方法。思考後發現,以前感到生氣時用深呼吸調節情緒方法很爛,並不是深呼吸這方法不好,而是突然要在日常都沒有做過呼吸練習的人,在生氣的當
【創造良性互動,不忘覺察4型態】 關於伴侶或父母親,如何創造良性的互動方式,或許以下幾點可以讓我們停下、看見: 1、失去耐心與不耐煩 2、生活步調亂了章法 3、留意孩子言行反應 4、使用資源是另種能力衍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