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孩子對我生氣時,我想如何陪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天晚上我們這個另類四代同堂家庭,很開心地玩著桌遊拉密。


我幫孩子看到他還可以出的牌組,我得意忘形地開玩笑說:「你數學還要再加強加強啦」


沒想到,這玩笑話聽在孩子耳裡卻是不好笑的話,他立刻變臉說:「我不玩了」。


他哭喪著臉大動作走去房間,阿祖和外婆一臉驚愕不知所措。


我知道孩子生氣了,需要先安頓自己的情緒,我相信過去我陪伴他的經驗,讓此刻的他有足夠能力陪伴自己回到安靜中心。所以我跟孩子說「你冷靜好了可以再回來玩喔」。同時我安撫阿祖和外婆說「沒關係,他自己知道怎麼讓自己冷靜,我們繼續玩」


我們邊玩邊聽到孩子在房間哭泣抱怨,我知道這是過程,繼續保持我的鎮定。


過了10分鐘,他默默走回來慢慢靠近我們,我說:「你好了隨時可以回來繼續玩喔」。他默默回到位置上,拿起桌上的牌繼續玩。一切就像剛剛沒發生過衝突一樣。


但我知道,還沒有結束。


玩了幾回合後,準備睡覺前。我坐到已經平靜的孩子旁邊,跟他談話。


「我想知道剛剛你怎麼了?是因為你對我說的話生氣嗎?」


『對』


「你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你說我不好』


「這樣喔,我是開玩笑的。但你不覺得是開玩笑的,對嗎?」


『對,我覺得你是認真的』


「那我跟你道歉,我也學到了不能開讓別人生氣的玩笑。我們以後都不要這樣做好嗎。你剛剛是怎麼讓自己冷靜下來的?」


『我去房間冷靜阿』


「這樣喔,你今天做得很好耶」


然後,我陪孩子上床睡覺去。

.

.

隔天早上陪孩子走路上學,

我問他:「以後如果你遇到同學說你不喜歡的話,你會想怎麼做?」


『我先不聽,把耳朵遮起來,等下課再冷靜』


「很好啊,如果不能離開現場,當下也可以先看別的地方深呼吸」


三個階段的回到安靜中心,孩子已經慢慢熟悉其中一個階段,能在有情緒後,找方法陪伴自己慢慢安靜下來。未來希望還能陪孩子慢慢練習在日常時以及衝突當下回到安靜中心。

.

.

在生活中,我和孩子都漸漸找到方法,

讓自己在搖晃時可以回到安靜中心,

然後我們便有機會有空間,

選擇更貼近自己偏好的方式,

活出更喜歡的樣子。


我犯的錯誤,也同樣能成為我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的經驗。

如果我可以接納自己犯錯並學習改變,我相信孩子看著我也能慢慢這樣活。

.

.

幸福魔法說明:

我的實踐經驗是,回到自己的安靜中心,會有「清晰」與「連結」的感受,清晰此刻對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所以心裡不會覺得雜亂。用喜歡的方式來連結與靠近內在渴望,感受到自己內在的平靜與力量,所以不會覺得無力或無所適從。那一刻會有種從靈魂中發出的讚嘆說「啊,這就是我想要活的品質」。而那刻所做的選擇,即使後續還是會遇到阻礙,但即使到死亡的前一刻,也不會覺得後悔。就像河水一樣,遇到了大石頭,不會是停滯變成死水,而是順流繞過石頭繼續往前流。

這幾年的練習,進展到幾乎每天或多或少都有靠近安靜中心的感覺。即使遇到不順利的事,或者遭遇低潮期,也可以在一兩天內陪伴自己回到中心。

讓自己回到安靜中心的練習,我分為三個部分。

一,情緒風暴來臨前的準備

二,情緒風暴過程中的應對

三,情緒風暴過後的梳理


以後再來整理詳細的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幸福魔法實踐者明德的沙龍
16會員
199內容數
我喜歡把學習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幸福對我而言不再是名詞,而是動詞,是去活出來的。
2024/10/10
自從去年孩子上三年級換新班級後,陸續遇到各種與老師或與同學的小衝突。 前幾天,老師傳來訊息告知我,孩子在學校打球時用球丟同學。 我接孩子放學走路回家時,我不想直接評論他做錯事而引發他更多情緒,想先用「漸進式開放問句」問他: 「你今天在學校還好嗎?」 『還好阿』 「那你今天跟同學還好嗎?
Thumbnail
2024/10/10
自從去年孩子上三年級換新班級後,陸續遇到各種與老師或與同學的小衝突。 前幾天,老師傳來訊息告知我,孩子在學校打球時用球丟同學。 我接孩子放學走路回家時,我不想直接評論他做錯事而引發他更多情緒,想先用「漸進式開放問句」問他: 「你今天在學校還好嗎?」 『還好阿』 「那你今天跟同學還好嗎?
Thumbnail
2024/08/16
在孩子組裝玩具過程中,他因困難而表達情緒,這一過程讓父母反思如何陪伴孩子學習情緒管理。文章探討父母對於孩子的情緒反應,強調接納與陪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引導孩子面對困難並共同成長。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父母與孩子能在互動中找到更適合的解決方式,促進情緒健康和更大的理解。
Thumbnail
2024/08/16
在孩子組裝玩具過程中,他因困難而表達情緒,這一過程讓父母反思如何陪伴孩子學習情緒管理。文章探討父母對於孩子的情緒反應,強調接納與陪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引導孩子面對困難並共同成長。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父母與孩子能在互動中找到更適合的解決方式,促進情緒健康和更大的理解。
Thumbnail
2024/08/13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2024/08/13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堂課是前面教過的綜合練習和深入討論。包括更多關於設界線、溝通的重點摘要、辨識情緒和源頭、愛+焦慮=控制、問題行為和非暴力溝通:區分『觀察』和『評論』。
Thumbnail
這堂課是前面教過的綜合練習和深入討論。包括更多關於設界線、溝通的重點摘要、辨識情緒和源頭、愛+焦慮=控制、問題行為和非暴力溝通:區分『觀察』和『評論』。
Thumbnail
孩子情緒教育學習的第一個環境,往往是自身家庭。 可是往往我們都不太讓我們的孩子學習貼近自己的情緒,而是常常告訴他「不要生氣、不要難過、不要想這麼多、不要再哭了.......不要.......不要......不要......。」 但不知道你試過幾次,當你對孩子說「不要」的時候,他會好好聽從? 情緒教育
Thumbnail
孩子情緒教育學習的第一個環境,往往是自身家庭。 可是往往我們都不太讓我們的孩子學習貼近自己的情緒,而是常常告訴他「不要生氣、不要難過、不要想這麼多、不要再哭了.......不要.......不要......不要......。」 但不知道你試過幾次,當你對孩子說「不要」的時候,他會好好聽從? 情緒教育
Thumbnail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Thumbnail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以前我會提出所有假設,一一跟他確認,引導他為情緒命名,也覺得找到原因好“對症下藥“。但孩子逐漸大了,我希望從衝突的過程裡,他能慢慢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中學習去溝通,找到更適當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因此這個過程裡,可以逐漸幫助孩子去了解:
Thumbnail
以前我會提出所有假設,一一跟他確認,引導他為情緒命名,也覺得找到原因好“對症下藥“。但孩子逐漸大了,我希望從衝突的過程裡,他能慢慢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中學習去溝通,找到更適當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因此這個過程裡,可以逐漸幫助孩子去了解:
Thumbnail
在教養得過程中,我們發現要做得更多的是同理,先釐清自己的思緒、理解自己、再同理小孩。通常同理小孩得過程中,都伴隨著自己小時候的影子,有時候覺得,養小孩這件事情,其實也療癒了自己,那個曾經因為某些事情而受傷的自己,一點一點的,在養小孩的過程中,被治癒了。
Thumbnail
在教養得過程中,我們發現要做得更多的是同理,先釐清自己的思緒、理解自己、再同理小孩。通常同理小孩得過程中,都伴隨著自己小時候的影子,有時候覺得,養小孩這件事情,其實也療癒了自己,那個曾經因為某些事情而受傷的自己,一點一點的,在養小孩的過程中,被治癒了。
Thumbnail
正向教養繪本 #6Y #4Y 本文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在前陣子居家上班期間,長時間在家面對小孩同時要上班,就常常發生需要處理兩個孩子爭吵、情緒爆棚等等狀況。 嘗試了多種方式,其中一個就是跟著孩子一起閱讀這本正向教養的繪本,從辨識情緒、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再檢討下次可以有甚麼改進的地方。 認識
Thumbnail
正向教養繪本 #6Y #4Y 本文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在前陣子居家上班期間,長時間在家面對小孩同時要上班,就常常發生需要處理兩個孩子爭吵、情緒爆棚等等狀況。 嘗試了多種方式,其中一個就是跟著孩子一起閱讀這本正向教養的繪本,從辨識情緒、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再檢討下次可以有甚麼改進的地方。 認識
Thumbnail
#讓孩子表達情緒為什麼這麼重要 前些天,一位媽媽R問我 「我的孩子1Y多,很愛生氣、在地上滾怎麼辦?」 我回答:「就讓他生氣就好了。」 R有點驚訝、同時也不解和懷疑 這樣做對孩子是好的嗎? 前兩天看完了記錄片《Wisdom of Trauma》 我把於片中得到的啟發,與孩子的情緒教育做一個結合 與
Thumbnail
#讓孩子表達情緒為什麼這麼重要 前些天,一位媽媽R問我 「我的孩子1Y多,很愛生氣、在地上滾怎麼辦?」 我回答:「就讓他生氣就好了。」 R有點驚訝、同時也不解和懷疑 這樣做對孩子是好的嗎? 前兩天看完了記錄片《Wisdom of Trauma》 我把於片中得到的啟發,與孩子的情緒教育做一個結合 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