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害怕生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生氣是一種情緒訊號,情緒沒有好或壞,而「生氣」會被放在負面情緒,常是因為我們覺得不舒服,因為可能是背後的需要被忽略了、可能是覺得委屈或受傷了、也可能是覺得自己的界線被侵犯了。但我們環境裡,似乎沒有什麼空間「好好生氣」。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小時候,我覺得生氣時,我常隨著那股身體的能量,拳頭緊握、用力踏步、pa- pa -pa地大力走上樓回房間,但因家裡長輩們觀念傳統,接著而來的,常是責罵:
「小孩子那麼愛生氣?」、「女孩子就是要溫柔,你這樣走路是怎樣?」、「才說你幾句就這樣,那出社會後你就等著被人嫌啦」
坐在房間裡的我,只能繼續更生氣,卻也把這股氣,越壓抑了下來。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直到大學有機會接觸到戲劇、舞蹈工作坊等課程,從各種的暖身、遊戲中,我發現了一個出口,當我大笑、覺得有趣、覺得好玩、身體覺得放鬆了,那些奇怪的情緒,似乎也就這樣化解了一些,然後再回想到底是什麼事生氣?好像就沒有那麼生氣了。
就這樣,(long story,有機會再分享),我走上了舞蹈治療這條路,從各式各樣身體工作相關的探索、遊戲、練習中,一次又一次地,我跟自己對話。
有一天,因為一件事又讓我覺得想生氣大叫,我想起了用力踏地的那個孩子,我再次順著這股生氣的能量,在自己的房間裡,好好地踏地、好好地像非洲舞那樣用力跳舞,我覺得,跟那個用力踏地的孩子再次相遇,我跟他說:「好久不見」,或是說,我認回了那部份的自己。我也發現「生氣」不可怕,沒有出口才是可怕。
而那個孩子,當時需要的是一個指引和陪伴,一個安全紓發生氣的空間,而不是責備。

生氣,需要的是好好紓發(但不是隨著情緒衝動、發洩、傷害),才能釐清:發生了什麼事、我學到什麼、下一次可以如何做等等。這樣的過程,孩子需要大人引導,學習合適的行為,也包含如何紓發這個情緒、如何安頓自己。
紓發方式並不是鼓勵孩子暴力,而是透過具體化的活動,孩子學習如何紓發和調節高強度的情緒,孩子才不會覺得因怕被情緒控制或擔心被罵等等不知怎麼辦,害怕表達生氣,因而壓抑下來或爆衝。
(在我年底即將出版的新書- -「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會有更多方式介紹,敬請期待)

情緒通常也連結著人們內在的需求,當內在需求被了解了,也能學習到認識自己、調節情緒,並對自己的身心狀況有更多的掌握與信心,而不是恐懼或煩惱被處罰。
「情緒來了像下一場雨,會過去。我們一起找方式,走過。」
當我們表達、傳遞給孩子,這份對他的當下情緒的接納和陪伴,引導孩子認識、表達、抒發情緒,等孩子(跟我們)都冷靜下來,我們再與孩子討論,給予孩子簡要選擇和清楚的限制,陪伴孩子找到合適的處理方式。
而這些練習,都是孩子在累積,未來能夠自己調節壓力、焦慮等複雜情緒的養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說了幾次的不知道、想不起來,好像失去方向、迷路了,我想邀請你動一動,回到身體的感受看看,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你抬起頭看看我,點點頭。
情緒像是一個訊號,告訴我們:「怎麼了?」、「對人事物的反應是什麼」,比如: 當我們覺得開心、快樂時,反應出我們的熱情、或喜好。 當我們覺得害怕時,反應出我們發現有危險要趕快離開、或當下覺得有困難需要幫忙。 我們無法天生自己學會情緒調節與管理,教孩子辦識、接納、調節情緒,是送給孩子一生最重要的禮物。
「會不會,人的心裡深處,都有一塊地方,是別人,甚至是自己,都無法了解的? 但唯有透過藝術、創作、身體動作這樣模糊、非語言的方式才有可能靠近一些?」有次我問同事S 「很有可能,這些方式,可以揉合許多不同的情緒和想法」同事S回我。 (表達式藝術治療師們的工作對話 XD) 我們可能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候?
年幼的孩子,對於黑暗會害怕,是滿常見的情緒反應,有幾種可能... 而除了留一盞小夜燈、或是讓孩子跟大人睡之外, 家長還可以怎麼做呢?
「人一生會有創傷,但在一個安全的空間,也會復原、長出韌性,一切仍有希望」,我與朋友結尾時,我說了這句,因為,曾陪伴自己、陪伴各種生命,待過、走過各式的創傷地景,深深明白創傷的復原,不是只跟這個人有關,而是跟這個人所在的環境,給予什麼樣的回應,有著大大的相關。
你也愛爬山嗎? 這幾年許多人走向山林活動,登山相關文,有一個面向比較少被提及:「從爬山看一個人的心理素質」 (我原本下標為「從爬山看真愛」,我真心覺得內政部、林務局等相關單位可以考慮合辦什麼聯誼活動啦)) (以下純屬綜合少數人的經驗和觀察,不代表所有值,請讀者自行針酌參考。) 1.事前規劃:
「你說了幾次的不知道、想不起來,好像失去方向、迷路了,我想邀請你動一動,回到身體的感受看看,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你抬起頭看看我,點點頭。
情緒像是一個訊號,告訴我們:「怎麼了?」、「對人事物的反應是什麼」,比如: 當我們覺得開心、快樂時,反應出我們的熱情、或喜好。 當我們覺得害怕時,反應出我們發現有危險要趕快離開、或當下覺得有困難需要幫忙。 我們無法天生自己學會情緒調節與管理,教孩子辦識、接納、調節情緒,是送給孩子一生最重要的禮物。
「會不會,人的心裡深處,都有一塊地方,是別人,甚至是自己,都無法了解的? 但唯有透過藝術、創作、身體動作這樣模糊、非語言的方式才有可能靠近一些?」有次我問同事S 「很有可能,這些方式,可以揉合許多不同的情緒和想法」同事S回我。 (表達式藝術治療師們的工作對話 XD) 我們可能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候?
年幼的孩子,對於黑暗會害怕,是滿常見的情緒反應,有幾種可能... 而除了留一盞小夜燈、或是讓孩子跟大人睡之外, 家長還可以怎麼做呢?
「人一生會有創傷,但在一個安全的空間,也會復原、長出韌性,一切仍有希望」,我與朋友結尾時,我說了這句,因為,曾陪伴自己、陪伴各種生命,待過、走過各式的創傷地景,深深明白創傷的復原,不是只跟這個人有關,而是跟這個人所在的環境,給予什麼樣的回應,有著大大的相關。
你也愛爬山嗎? 這幾年許多人走向山林活動,登山相關文,有一個面向比較少被提及:「從爬山看一個人的心理素質」 (我原本下標為「從爬山看真愛」,我真心覺得內政部、林務局等相關單位可以考慮合辦什麼聯誼活動啦)) (以下純屬綜合少數人的經驗和觀察,不代表所有值,請讀者自行針酌參考。) 1.事前規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要學會「好好生氣」? 「生氣」是一種強烈且自然的情緒,但卻經常被誤解或壓抑。當孩子摔玩具、尖叫時,家長和老師或許會急著制止;而當大人壓抑情緒,最後不小心爆發時,後果更可能令人遺憾。其實,生氣並非壞事,它提醒我們界線被觸碰,需求未被滿足。如果能夠「好好生氣」,不僅有助於解決問題,更能促進健康的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生氣是一個正當且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受到挫折、被攻擊,生氣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而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完善,更容易在累績需多負面情緒後直接爆炸,2-3歲的孩子也因為心智年齡的發展開始要求"獨立",各種不要不要以及反抗大人的協助與意見,反覆的遭遇挫折而容易暴躁生氣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化的人,但是小的時候不爽是會爆炸的那種,比較偏白目。長大後反而情緒上來都會先壓下去,除非忍到忍無可忍……不過我似乎,還是不會爆炸? 有人說,像這樣一直忍耐,其實不是好事,不喜歡就要說出來,而不是一味忍耐。 可是我不喜歡和人爭吵,維持表面的和諧,總比把不滿講出來後,對方生氣好吧。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
Thumbnail
什麼是情緒防護罩? 1.人的情緒會影響身體的反應 比如生氣的時候你的手會握緊拳頭、身體可能會發抖、緊咬牙關之類的 2.生氣的背後都有一個情緒 當你開始覺察自己的情緒,可以先關照自己的身體和了解自己情緒背後的感受,當你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你就不容易被情緒帶著走。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要學會「好好生氣」? 「生氣」是一種強烈且自然的情緒,但卻經常被誤解或壓抑。當孩子摔玩具、尖叫時,家長和老師或許會急著制止;而當大人壓抑情緒,最後不小心爆發時,後果更可能令人遺憾。其實,生氣並非壞事,它提醒我們界線被觸碰,需求未被滿足。如果能夠「好好生氣」,不僅有助於解決問題,更能促進健康的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生氣是一個正當且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受到挫折、被攻擊,生氣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而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完善,更容易在累績需多負面情緒後直接爆炸,2-3歲的孩子也因為心智年齡的發展開始要求"獨立",各種不要不要以及反抗大人的協助與意見,反覆的遭遇挫折而容易暴躁生氣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化的人,但是小的時候不爽是會爆炸的那種,比較偏白目。長大後反而情緒上來都會先壓下去,除非忍到忍無可忍……不過我似乎,還是不會爆炸? 有人說,像這樣一直忍耐,其實不是好事,不喜歡就要說出來,而不是一味忍耐。 可是我不喜歡和人爭吵,維持表面的和諧,總比把不滿講出來後,對方生氣好吧。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
Thumbnail
什麼是情緒防護罩? 1.人的情緒會影響身體的反應 比如生氣的時候你的手會握緊拳頭、身體可能會發抖、緊咬牙關之類的 2.生氣的背後都有一個情緒 當你開始覺察自己的情緒,可以先關照自己的身體和了解自己情緒背後的感受,當你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你就不容易被情緒帶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