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記》閱讀心得:僅僅是痛苦太巨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始終都只圍著自己打轉,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才是不幸的主角。

我以為他至少會變回人,或者就離開家然後展開後面的生活,結果是就那麼回到房裡,死了。

主角葛雷戈盡可能壓低存在,以降低家人面對他的害怕,他將床單死命拖到沙發邊,好遮住全部的自己不讓妹妹看到。「他帶著滿心的感動和愛想起家人,甚至比妹妹更加堅信自己應該消失。」這是葛雷戈死前的想法。

在這之前他去了客廳,因為受到妹妹的小提琴聲吸引,他想著其它人並不懂得欣賞妹妹的琴聲,他可明白那有多美妙。然而妹妹說:「他得離開這兒。」母親驚聲尖叫、父親厲聲謾罵、攻擊追趕,最後他拖著舊傷新傷爬回房,奄奄一息。

「假如牠是葛雷戈,牠早該看出人類不可能跟這樣一隻動物生活,早就自動離開了。」「那樣我們就沒有了哥哥,但卻能生活下去,會想念他。」妹妹說。

這是我看到最噁心的一段話。這句話之所以那麼讓人憤怒及感到她的無恥,正是因為她說出每個人或許曾經一閃而過的陰暗角落。

當意外是戲劇性的降臨,強制剝奪了你的一部分,這會讓你感到撕心裂肺,也許往後都將在追憶中懊悔與痛苦。但這就只是場後勁強的短悲劇,悲劇是無可奈何的,你什麼都無法做,你的戲份僅僅只有遺憾,甚至在戲中隱隱享受淒涼。然而當歹戲拖棚,痛苦是多麼具體地與生活密不可分,它成了醜陋的、麻煩的責任,讓我們從對受難者的同情逐漸轉成對自己的憐憫,當一切都是那樣真實的折磨,我們感到自己就成了悲劇的中心。

其實我們始終都只圍著自己打轉,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才是不幸的主角。

因此才使得前者的情緒,「想念」成為極諷刺可笑的,因為那不過是為了增添自己悲劇光環的自我滿足之詞。


當虛偽的愛幻滅,我們仍是先跪下乞求再次施捨。

若是如妹妹所說,葛雷戈的自私是沒有離開家,那麼他的錯誤也是離不開家,畢竟逃離也是一種反抗。然而好比小時候聽的故事,一隻小象幼時怎樣都捍動不了柱子,於是長大之後,只要將牠栓在在那柱子上,那象也不會反抗了,牠沒有能力逃離了。

葛雷戈服軟,慢慢地、盡力地使力挪動身體,示意友善,朝著他的房間而去,無聲祈求他的父親、他的家人不要傷害到他,他是臣服的,甚至依附的。他仍因他的遭遇,使父母、妹妹需要去工作而感到慚愧。

然而他一面慚愧,一面尋求接納,你仍能感受全書滿滿的控訴,儘管他隻字不提,但作者透過你—讀者,來為他表達了這個部分。在意外之前,一家的生計都是倚靠在他身上,然而當他一夕成了一隻無用的蟲,家人便馬上對他棄如敝屣。他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家人,他何嘗不知心裡所建構的親情已經幻滅。

既控訴著,又怎麼真正的服軟呢?因此我想他沒有,並沒有真正的服軟,他之所以矛盾地又痛心又不曾想離開,仍然還是太需要愛了。而他也確實是認同了親人能夠如此對待他,如他所言,他比妹妹更加堅信他應該消失—他早已沒有了自我價值。

所以說,認命或許是更貼切的。他接受這一切加諸在他身上的事,就是認命才不反抗,然後接受別人對他的期待、冷落。


認命的人在想什麼?

這樣的人本身已經缺乏活力,但並非帶著無所謂的態度。他們不偷懶,做事更是心甘情願,更務實勤快。他們不質疑了,不再去想自己的其它可能性,他們之所以接受痛苦而不移除痛苦,是因至少痛苦的現狀是已知的。他們寧可被動承受,說那都是命運啊!

因此,一切都是懦弱造成的。他懦弱所以認命。以致他是那麼一個細膩敏感的人,痛苦是被放大數倍的,痛苦的來源、事件對他造成的影響他都明瞭不已,他仍不逃開。

所以只是在描述一個懦弱者的故事,是嗎?

是嗎?

在後記中的卡夫卡語錄有一段話:「我們其實就像迷失在森林裡的孩子一樣無依,當你站在我面前,看著我,你哪裡知道我心中之苦,而我又哪裡知道你心中之苦。假如我撲倒在你面前,向你泣訴,你能知我多少?一如你對地獄能知道多少,就算有人告訴你地獄炙熱又可怕。就只為了這個緣故,人在面對彼此時就該像站在地獄入口一樣心存敬畏—深思而慈悲。」


並不是懦弱,我們可以說:「僅僅是痛苦太巨大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因為山就在那裡。」這句經典名言,吸引無數人向山而去,說出這句名言的人便是英國有名的探險家喬治·馬洛里,擁有無數登山經驗,最後在嘗試攀登聖母峰時喪命。書中提及許多馬洛里寫給妻子的書信,他在信中對妻子情感濃烈,更使人困惑,馬洛里對山所著的魔,使他拋下家庭而最終不再復返的山,究竟意味著什麼?
「因為山就在那裡。」這句經典名言,吸引無數人向山而去,說出這句名言的人便是英國有名的探險家喬治·馬洛里,擁有無數登山經驗,最後在嘗試攀登聖母峰時喪命。書中提及許多馬洛里寫給妻子的書信,他在信中對妻子情感濃烈,更使人困惑,馬洛里對山所著的魔,使他拋下家庭而最終不再復返的山,究竟意味著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重讀卡夫卡的《變形記》這次重讀,卡夫卡對邊緣者以及被社群排斥者的描寫,讓我感到極度不適,同時又由衷佩服。與一般文學中的伊底帕斯情節不同,卡夫卡筆下父親角色的壓迫力是讓人無從反抗的,具有毀滅性與絕對威壓的存在。這種壓迫感到有點卡通化的描寫,我覺得可能是他以邊緣視角創作的來源。 與以前的閱讀感受完
Thumbnail
  在經濟轉型與西方教育與人權觀念的引進之下,在千禧年後陸續為人父母的新一代家長,一方面對於記憶中原生家庭帶來的童年缺失有所反思,希望能在與下一代相處時做出改變;另一方面,卻也在新的、科學化的、受更多國家介入與外界檢視的「親職專業」面前,感到無比的焦慮、沮喪與不確定。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因焦慮而陷入拖延,渴望快速見效卻又不知如何行動。本文探討焦慮的根源及解決之道,提出具體的行動計劃,強調拆解目標的重要性,並分享提升專注力和行動力的方法,讓讀者能夠從根本改變自我,減少焦慮,提升生活效率。
Thumbnail
「——抱歉,有波,丟下妳一個人。」一邊道歉,一邊用手捧住我的臉煩。指甲整齊剪短的手指上沾著油畫顏料。有氣味,也有體溫。一切都沒有改變。可是為什麼卻已經不再活著了呢? 就算再不符合世間常識,我也要永遠和鹿野生活在這個家。 應該已經死去的丈夫,卻突然出現在家中——彷彿一切從未發生過,骨灰罈仍擱置在客廳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早知道不要到這裡了…可惡…!可惡!我不要…我不要這樣就死了…我不要啊啊啊!」 離出發日,還有七天…
Thumbnail
在當今全球經濟格局中,半導體產業無疑是一個關鍵領域,其重要性在未來十年將更加突顯。這一領域不僅涉及深層的技術問題,也與國際政治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儘管晶片戰爭對許多人來說仍然是一個相對遙遠的概念,但對其未來走向的關注和討論卻是不斷加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段破碎的記憶,充滿了情感與掙扎。故事中包含著家人的痛苦、犧牲和爭執,以及主人公內心的掙扎和迷失。文章中透露了懊悔和反省的情感,充滿了人生的沉思與掙扎。
Thumbnail
我:「我一點,也不想變成我母親那樣。 她的行為對我造成的任何困擾,我都記下來了。 盡我所能不要變成她那樣的人。」
Thumbnail
這本書吸引我的原因,除了80/20法則的運用之外,另一個是作者說自己在經營網站之後,15年來未曾再打過一通推銷電話,生意卻成長20倍以上,從負債累累的薪奴,變成全美收費最高的企管顧問。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重讀卡夫卡的《變形記》這次重讀,卡夫卡對邊緣者以及被社群排斥者的描寫,讓我感到極度不適,同時又由衷佩服。與一般文學中的伊底帕斯情節不同,卡夫卡筆下父親角色的壓迫力是讓人無從反抗的,具有毀滅性與絕對威壓的存在。這種壓迫感到有點卡通化的描寫,我覺得可能是他以邊緣視角創作的來源。 與以前的閱讀感受完
Thumbnail
  在經濟轉型與西方教育與人權觀念的引進之下,在千禧年後陸續為人父母的新一代家長,一方面對於記憶中原生家庭帶來的童年缺失有所反思,希望能在與下一代相處時做出改變;另一方面,卻也在新的、科學化的、受更多國家介入與外界檢視的「親職專業」面前,感到無比的焦慮、沮喪與不確定。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因焦慮而陷入拖延,渴望快速見效卻又不知如何行動。本文探討焦慮的根源及解決之道,提出具體的行動計劃,強調拆解目標的重要性,並分享提升專注力和行動力的方法,讓讀者能夠從根本改變自我,減少焦慮,提升生活效率。
Thumbnail
「——抱歉,有波,丟下妳一個人。」一邊道歉,一邊用手捧住我的臉煩。指甲整齊剪短的手指上沾著油畫顏料。有氣味,也有體溫。一切都沒有改變。可是為什麼卻已經不再活著了呢? 就算再不符合世間常識,我也要永遠和鹿野生活在這個家。 應該已經死去的丈夫,卻突然出現在家中——彷彿一切從未發生過,骨灰罈仍擱置在客廳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早知道不要到這裡了…可惡…!可惡!我不要…我不要這樣就死了…我不要啊啊啊!」 離出發日,還有七天…
Thumbnail
在當今全球經濟格局中,半導體產業無疑是一個關鍵領域,其重要性在未來十年將更加突顯。這一領域不僅涉及深層的技術問題,也與國際政治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儘管晶片戰爭對許多人來說仍然是一個相對遙遠的概念,但對其未來走向的關注和討論卻是不斷加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段破碎的記憶,充滿了情感與掙扎。故事中包含著家人的痛苦、犧牲和爭執,以及主人公內心的掙扎和迷失。文章中透露了懊悔和反省的情感,充滿了人生的沉思與掙扎。
Thumbnail
我:「我一點,也不想變成我母親那樣。 她的行為對我造成的任何困擾,我都記下來了。 盡我所能不要變成她那樣的人。」
Thumbnail
這本書吸引我的原因,除了80/20法則的運用之外,另一個是作者說自己在經營網站之後,15年來未曾再打過一通推銷電話,生意卻成長20倍以上,從負債累累的薪奴,變成全美收費最高的企管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