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憶起曾經在地鐵站洗手間見過的文章。
「幸福,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增加自己擁有的東西;
第二種,減少自己想要的東西。」
簡單明瞭。
似乎總能在廁所迸出些哲學思維。
其實,我們再清楚不過了。
想要幸福,正是不要與他人比較、對自己已經擁有的抱持感激、
專注於當下的生活即可──
腦袋早就對這一切滾瓜爛熟了。(只是做不到而已!)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的所謂「幸福」,
根本不會如此單純、輕鬆就降臨。
●有句話說,世上之所以没有完美的人,
原因在於沒有完美的父母,
每個父母都想要將世上最好的一切傳承给自己的孩子,
然而,父母同樣是某人的孩子,
同樣是由不完美的人養育長大,
於是,他們也只能以自己的童年經驗為準,
與孩子建立關係。
我們從父母(或照顧者)身上繼承的精神財產,
即自尊感、愛、利他心、從容等將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有些父母會在不經意間傳承了受傷的内心,
像是自卑、焦慮、憤怒、挫折感之類的東西。
一旦這些東西一層、一層地附著於內心深處,
自己也會在不知不覺間,
形成根深蒂固的負面自我意象。
或許,所謂的「人生」,
即是不斷地將經年累月堆積而成的「負面自我」打撈起來的過程。
當然了,就算撈起了部分的負面自我,
也很難在轉眼間就徹底搖身一變、成為正面的人。
儘管如此,
依然要相信這段努力的過程是有價值的。
就算早已根深蒂固的自我剖面不可能出現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但只要創造了比昨天稍好的一天,
那麼你的一切努力便已足夠。
●如同為了逃避人際關係而進入寺廟生活的人,
我也總是為了逃避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而不停換工作。
但如果只是為了逃避這裡才改去另一個地方的話,
不過是稍微改變一下外在的型態而已,
類似的壓力依然存在。
無論再怎麼努力生活,再怎麼朝著理想的方向前進,
仍會莫名地有種「不知道哪裡出錯了」的感覺;
因為,
自己從來不曾好好思考過真正想做的究竟是什麼,
只是顧著逃離當下罷了。
歌德曾說:「人在努力時,不免會迷誤。」
在徬徨之中成長的人生本身,即是其價值所在。
然而,重複經歷太長時間的徬徨,
就得好好檢視是否正依循著「逃避現實」的方向舵準備逃跑。
因為討厭這個地方而離開,與前往真正嚮往之處,
顯然是兩回事。
期盼你的人生能朝著真正想去的方向前行,
而非逃避。
●儘管明知道比較沒有盡頭,人生也沒有正確答案,
但從小便習慣接受評價的我們,
依然不停地在瞟一眼他人人生的同時,懷疑自己的路。
一聽見早早結婚的人說「晚點結婚也不錯啦」時,
未婚的人便開始來回審視已婚者與自己,
逐漸坐立不安。
無論是羨慕他人或感覺不安的情緒,都沒關係,
人,本來就是如此。
不過,希望你不要過度執著於這些念頭,
因而失去了自己獨有的速度。
希望我們都能以自己獨有的速度成長,
而不是比任何人都快一步的成功;
希望我們都能追求自我實現,
而不是比任何人都來得完美。
●所謂的「勇氣」,
意味的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膽,
誰又知道那些表面上做出勇敢行徑的人,
內心是否也是瑟瑟發抖呢?
如果面對任何事都毫不畏懼的話,
其實也證明了那些事對自己來說,
根本一點也不重要。
儘管對於伴隨著「選擇」而來的艱難,
使人感到恐懼,
卻依然堅信自己是正確的,
這才是真正的勇氣。
●「我以後再做」這句話,
其實就是「我根本不會做」的另一種說法。
為了不想再活得「暫時」,
我決定今天也要細膩地觀察生活的空間,
並且讓它充滿著專屬於我的喜好。
打理好自己的空間,
是我不願隨便對待自己人生的意志,
也是我對今天這個日子,
展現何謂活在當下的堅定決心。
●其實,我們早已在日常反覆使用這個祕訣!
那就是不想面對令人不適的真相,
轉而選擇「自我合理」的時候。
自我合理本身雖然也有負面的部分,
但只要能善用在正面的方向,
便有助於將想嘗試的事轉化為實際行動;
「只是因為之前嘗試的時候狀況不好而已。
誰也不知道再試一次行不行吧?」
畏懼挑戰時,
試著使用像這樣積極正面的自我合理化。
自然就能放下一直以來禁錮自己的重擔。
~ 跳舞蝸牛/《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我不是懶,而是在充電中》暢銷人氣插畫家&藝術治療師
~《不要只顧著努力,也要過得幸福:給認真生活卻不安的你58個幸福清單》
~《쉽게 행복해지는 사람》
#不要只顧著努力也要過得幸福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