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有時會感覺到被困在一個永遠無法爬升的位置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就失去了動力和目的,感到自己逐漸老死。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 如果可以選擇”漸強”人生,那麼就可以改變這種情況,並將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
當然,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控制,比如說突如其來的疾病、經濟的蕭條等等。但是有兩件事情決定了一個人的現況與未來:一無所有時的耐心與擁有一切時的態度。專注於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並且謹慎地使權力和影響力,才能夠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生存和繁榮。
然而,刺激和反應之間總是有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自由和力量。這個自由和力量就是轉念的能力,專注於可以掌控的部分,而不是被外界的事情牽引。如此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並專注於可以掌控的部分。
那究竟應該如何做呢?
首先,努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圈吧 ! 通過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將自己的舒適圈擴大。這樣做不僅可以發現自己的潛力,還可以讓我們影響更多的人,讓我們的存在對這個世界產生積極的影響。
其次,創造有意義的回憶。回憶是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之一,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創造有意義的回憶。例如,學習一項新技能、參加一個社區活動、旅行等等,這些經歷可以成為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回憶,讓我們充滿能量和動力。
最重要的是,對自己長期而言最重要的事列為第一要務。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再想想目前欠缺什麼,那些欠缺的東西就是你該去學習的。可能是工作、家庭、健康或是個人成長等等。無論是什麼,都應該將其視為最優先的事情,並努力去實現它。相信最重要的工作總是在前方等著你,只要保持著信心和決心,就一定可以完成它。
最後,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成為一個能為社會和他人帶來正向影響的人。例如,可以成為一個分享成長觀念的人,一個能夠照出有溫度好照片的人,或是一個對他人有貢獻的人。當我們向外看,去造福人群時,我們也會找到解決本身難題的方法。
多多運用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吧 ! 此觀念最早是由美國社會學家William Isaac Thomas於1928年提出,意指人們相信某種事情會發生,這種信念會影響他們的行為,進而促使這種事情真的發生。簡而言之,它是一種通過信念和行為來實現某種預測的現象。 也就是說,當人們普遍相信某種事情會發生時,他們的行為和決策也可能受到影響,這可能導致最初的預測成為現實。自我實現預言是強調了信念、預期和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只要我們深信自己未來的人生是”漸強”而非”漸弱”,就會有目的有動力,甚至可以影響周遭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

兩個囚犯望向牢房窗外,一個看到泥土,另一個看到星星

限制自己的其實是自己的自心,而非現實的外在
avatar-img
8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MIEHONE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書本中關於溝通和表達的方式。溝通和表達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們涉及到人們之間的交流和理解。通過溝通和表達,我們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與他人建立聯繫,並獲得他人的共鳴。
如何讓自己配得上擁有想要的事物? 心態如何設定?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書本中關於溝通和表達的方式。溝通和表達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們涉及到人們之間的交流和理解。通過溝通和表達,我們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與他人建立聯繫,並獲得他人的共鳴。
如何讓自己配得上擁有想要的事物? 心態如何設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改變是生命中不變的事實,抗拒改變則會耗盡精力。人生中有許多因素都無法掌控,但如果專注在整體概況,也就是長期目標上,人就能夠一邊採取行動,一邊微調短期目標。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你的所有過去匯集到這個當下你的未來也從這個當下開始 所以改變命運的關鍵在於打開當下的深度 拉出一個覺察者觀察者的視角 會發現自己的所有經歷技能 可以組合成不同可能性的未來版本 關注的焦點就是創造之源 我們談的本自俱足就是發現整個世界是自己的延伸 人會痛苦感覺受限來自於受限於自己以
目前我正在讀于為暢老師的<一人創富>,書中提到一個觀念:未來自己,也就是其中一個你覺得最有可能的未來自己,會塑造你的現在自己和你的發展方向,朝那個未來自己前進。我覺得很有趣的點是你所相信的那個未來自己,能讓你現在的行為、心態上做出改變,就跟立定一個目標,開始制定計畫、行動,然後達成目標一樣。 我所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或吸引力法則的人都知道要活在當下,只有當你真正與自己的心在一起,你才有可能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化被動為主動,吸引你真正想要的。但為什麼這麼難?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道理,想與大家分享,也很想記下這刻感觸、頓悟。 那個智者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人生走著走著,受到社會大眾的風氣影響,就會想要追求財富、名聲、地位、權勢,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求之不得的苦。 漸漸的因為眼光放在這些目標上,就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這些
Thumbnail
大到財富自由、環遊世界、提早退休,或是小一些的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日更寫作、減重成功,許多人總是盤算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並且信心滿滿的展開行動,但卻往往無疾而終,離達成目標的的日子遙遙無期。
Thumbnail
每個人所在的時區及配速不同,人生終點站卻是相同,以終局視角看待自己的人生,你希望遇到怎樣的人,就去成為那樣的人?思考終點站的記憶是名聲、財富還是助人恩澤;同時探討外在成就與內在成就的關係,提出實踐內在成就的方法,以及征服與臣服的不同觀點。
Thumbnail
所有描述人的歷程當中最困難是心境。 心境是經歷一切事物所綜合的感觸,較複雜與抽象,難以形容。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改變是生命中不變的事實,抗拒改變則會耗盡精力。人生中有許多因素都無法掌控,但如果專注在整體概況,也就是長期目標上,人就能夠一邊採取行動,一邊微調短期目標。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你的所有過去匯集到這個當下你的未來也從這個當下開始 所以改變命運的關鍵在於打開當下的深度 拉出一個覺察者觀察者的視角 會發現自己的所有經歷技能 可以組合成不同可能性的未來版本 關注的焦點就是創造之源 我們談的本自俱足就是發現整個世界是自己的延伸 人會痛苦感覺受限來自於受限於自己以
目前我正在讀于為暢老師的<一人創富>,書中提到一個觀念:未來自己,也就是其中一個你覺得最有可能的未來自己,會塑造你的現在自己和你的發展方向,朝那個未來自己前進。我覺得很有趣的點是你所相信的那個未來自己,能讓你現在的行為、心態上做出改變,就跟立定一個目標,開始制定計畫、行動,然後達成目標一樣。 我所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或吸引力法則的人都知道要活在當下,只有當你真正與自己的心在一起,你才有可能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化被動為主動,吸引你真正想要的。但為什麼這麼難?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道理,想與大家分享,也很想記下這刻感觸、頓悟。 那個智者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人生走著走著,受到社會大眾的風氣影響,就會想要追求財富、名聲、地位、權勢,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求之不得的苦。 漸漸的因為眼光放在這些目標上,就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這些
Thumbnail
大到財富自由、環遊世界、提早退休,或是小一些的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日更寫作、減重成功,許多人總是盤算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並且信心滿滿的展開行動,但卻往往無疾而終,離達成目標的的日子遙遙無期。
Thumbnail
每個人所在的時區及配速不同,人生終點站卻是相同,以終局視角看待自己的人生,你希望遇到怎樣的人,就去成為那樣的人?思考終點站的記憶是名聲、財富還是助人恩澤;同時探討外在成就與內在成就的關係,提出實踐內在成就的方法,以及征服與臣服的不同觀點。
Thumbnail
所有描述人的歷程當中最困難是心境。 心境是經歷一切事物所綜合的感觸,較複雜與抽象,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