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想唸好書、提升工作效能,可以考慮練練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書#成績 #學琴 #鋼琴 #培養 #興趣 #教育
「學這個能做什麼?」「哎呀學音樂吃不飽的」「學這個沒用啦!以後是要當鋼琴家喔?」相信這些話語,無論是學琴人,或其父母應該有意無意聽了不少吧!然而習琴對於讀書,甚至是日後在職場做事情的方法與策略,卻有不少正向幫助。
現代的社會,倡導著Rather to work smart than just work hard的觀念。若你是位學琴者,或是一位有課後/下班後相信還有學習其他技能的人,每天辛苦唸書或工作的你,一定會想詢問或請益他人該如何在每天僅剩的時間內將琴練好、將技能學好。在此之前,你應該問問自己,你的目標又是什麼?以學琴舉例,如果你的目標是敲敲琴鍵紓壓,那你大可以不必請老師;如果目標是學會特定曲目,無論是古典樂曲、爵士樂,或是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小品,則除了平時需練琴外,更需多聽、多觀摩,並針對重點處多加善用方法以加深訓練手指的肌肉記憶,儘早達到目標。(相關方法舉例可以參考我的第一篇文章)因此,某方面來說,練琴與讀書,或日後的工作目標、遊戲關卡等,有著非常相近的過程。
相信無論是當學生ING,又或者當完學生,或身為家長的你,應該都對於「在台灣當學生,是非常辛苦的」一事有幾分同感吧。光是短短六年的小學時光,必修的科目數呈2倍數成長,更遑論繁重的課業量逐年增加。因應著教育政策轉型,與新舊思想的衝突,現代的孩子更是辛苦。除了必須維持或提升學業成績,更要為了更好的升學機會,每天從學校下課後,還得馬不停蹄的到各式各樣的補習班,甚至假日也要自願或非自願的參與本意良善的志工服務,或被迫撐著眼皮,疲倦且厭倦的上著明明就充滿美感的畫圖課、音樂課,被迫當個才華洋溢、為國為民的小才子/小才女。原本教改的一番美意--即希望孩子能及早培養興趣、志趣,訂定生涯發展目標,然而,台灣學子卻得因為既有的觀念與進入高等學府的方式仍時常與學業成績相關,因此教改變本加厲地加深了孩子們的負擔。不過,這時候我就會開始思考,為何那些讀音樂科班的孩子明明平常需花不少時間與心力練琴,卻大多仍能把書唸好?
在此小小介紹一下自己,我本身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即雖然十分在意他人看法,但因為懶到不行、也非常在意努力後的成效符不符合預期,因此在追求成績與兼顧志趣的路上,著實花了不少心力與時間來觀察、請教那些「令人稱羨」的同學、老師、人士,究竟除了非常聰明外,還有哪些共通特質或習慣?經過觀察,發現這些令人稱羨的同學們正是因為需要handle的科目比其他孩子足足多了6項 (視唱、聽寫、樂理、音樂史、主副修),對於如何兼顧,大多皆有所策略。若你也練琴,但採取的策略是從頭彈到尾數次,那你因應考試,採取的讀書方法恐怕就是將講義的第一章唸到最後一章;然而,當今天你的策略是針對不熟的部分多加練習,閒暇之餘才從頭再順過,那你基本上會使用的讀書方法將可能是針對自己不熟的章節多加複習,空閒時,才從頭review。是的,其實你會怎麼練琴,就會怎麼做事情。展現自我並不侷限於口語或日常的行為,即便是透過樂譜、音符、畫筆、舞蹈,都能展現你自己的想法、情感、思路與策略。
那為何我們可以考慮通過練琴(或培養任何一件興趣),來練習把事情與功課做好呢?因為透過日常興趣培養的小練習,我們除了可以在這過程中慢慢認識自己、自我認知外,還可以藉此找到許多解決事情的方法。例如:當快速音群彈不起來時,我可能會試著慢練、善用音型訓練來試著提高指頭的靈敏度;遇到有和聲進行與快速音群兼具的旋律時(可能一下子都咪搜的變形、一下子蕊發拉的變形,看的眼花撩亂的那種),那藉由學習與嘗試,現在的我可能就會試著把它們先一起按、找出和聲進行的規律性,並嘗試發現共通處,再由慢練到快,以盡快進入狀況。這樣的好處,就是你可以在這些過程中,有更多練習「解決問題」的機會。長遠的問題如:練琴時的獨處,其實就是讓你提早,或有更多機會能體會該如何在這孤單的人生中獨處;遇到瓶頸時,其實就像在練習該如何在遇到問題時自己面對並解決;又或者是當你在過程中感到懊悔、傷心、沮喪時,自我修復的過程,可以讓我們了解到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共處。而平時的問題,則像是說當你會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突破練琴的瓶頸,那當遇到課業或工作的問題時,你也將會使用各種方法來破解。比如說,當你今天發現「奇怪,怎麼不管為甚麼我的英文口說就是不好呢?」,比起原地踏步、老方法硬幹,你可能就會憑著想「另尋他解」的決心,透過諮詢或查找資訊,發現「原來也可以透過跟讀法,來改善發音!」以此類推。
最後,絕對沒有甚麼事情「學了沒有用」,之所以推崇人們學習藝文、培養興趣,有時候並不見得是其本身的意義,而是其背後所帶來的無形價值。學習音樂、文學,並不一定在於「要當鋼琴家」、「要當作家」等,有時候是藉由解決音樂瓶頸的經驗與策略,給自己在解決日常問題(工作或課業問題)時能有所借鏡;有時則是當不知道該如何抒發自我時,作曲家或作者剛好可以當當自己的知音,藉此宣洩並抒發不快。以後如果再有人對好學的你/你的孩子說「學這個到底能幹嘛?」時,如果你已經懶的解釋了,不妨叫他們來看看這篇文章吧~哈
avatar-img
4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erad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學琴 #興趣 #培養 #家長 #孩子 #音樂 #習慣 #方法 #策略 「老師,我家小孩只是學興趣的,妳不要太兇、太嚴格,學音樂開心就好了嘛!」又或者是「老師,我家小孩他這周考試很多,可能要請假」這些話,相信對於無論是正職或兼職的老師而言,勢必不陌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班級才藝普查時,身邊
#學琴 #興趣 #培養 #家長 #孩子 #音樂 #習慣 #方法 #策略 「老師,我家小孩只是學興趣的,妳不要太兇、太嚴格,學音樂開心就好了嘛!」又或者是「老師,我家小孩他這周考試很多,可能要請假」這些話,相信對於無論是正職或兼職的老師而言,勢必不陌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班級才藝普查時,身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有些家長會跟老師說,家裡孩子喜歡畫畫,閒暇會自己去畫,可以自己畫很久,怎麼練琴都不行.......因為,這兩項才藝,雖然都是藝術,但是學的過程根本不一樣啊! 一、鋼琴曲是有正確答案的 彈首鋼琴曲,最基本的順暢一定要有,否則就算再不懂的人,聽到錯音停頓,就一定能指出彈得不好。 畫畫不是,他沒
很多人學琴,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是一開始興致勃勃,充滿鬥志與希望,沒多久就堅持不下去,最主要就是兩個原因。 一、受挫力 很多時候,練琴就是一種手指運動,把某個動作一再重複練習了百次千次,變成精熟。想像成練習投籃,目標百發百中,那得花多少精力。姑且不論老師的演奏專業度,彈得是否好聽,其實不管遇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現在去上鋼琴課好像不那麼害怕沒有練完了 以前會覺得自己練完一段新段落 才代表完成 代表有進展 不過現在慢慢不那麼想了
Thumbnail
學琴不僅是一種技能的習得,更是一種心靈的陶冶和生活品質的提升。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琴的各個方面,包括增強智力發展、專注力和耐心、減壓和情感表達、增強自信心等。文章還介紹了開始學琴的方法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長期規劃方面的建議。學琴對於個人成長和心靈豐富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練琴對多數人來講, 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甚至是很需腦力的過程. 但我經過這麼多年的練琴經驗, 無論是學生時代音樂系的練琴、考試、比賽與伴奏等, 到目前以教會司琴準備為主, 慢慢可以更多發現體會在練琴時的一些心得與收穫. 以下內容比較適合針對: 會刻意排一些時間練習與有特定目標的人
Thumbnail
當孩子展開才藝學習時,音樂、特別是鋼琴往往是第一個被考慮的項目。音樂學習對孩子的好處多不勝數,文章探討了音樂學習對智力開發、專心注意力、耐心受挫的培養、超強的記憶力和協調能力的幫助。海笛樂器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擁有豐富的專業師資及多元化的課程,滿足不同愛樂人士的需求。
▮先別澆熄她的熱情 小時候跟媽媽說想學才藝,媽媽就讓我去學書法,當時小學一年級,身邊有漂亮的女生學得是鋼琴,雖有些羨慕,但我還是挺乖的,每周都拎著一袋文房四寶,走路十五分鐘從家裡到書法教室,一次兩小時,一練就是八年,直到國二課業比較重的時候才停下。 雖然沒有成為想像中鋼琴氣質美少女,不過我很常寫
歡迎來到處暑競技場 我先說,鋼琴檢定考如果可以給學生目標,適度安排是好的,但我在對岸所遇到的學生家長老是一句話:「我們小學之內要考完十級(最高級)」 然後勒,那些高級別的曲子就不是小學生適合彈的,而且讓他們聽點音樂,就在那邊「孩子聽不懂」什麼的,如果連音樂都不願意去了解,那你們讓孩子去彈那些曲
Thumbnail
當妳很努力的時候,妳會把身邊的人給妳對妳好的建議聽進去,聽進去之後要在腦袋裡想,想著自己要怎麼做才能變更好,除此之外,在做這件事時,還要很專心的用眼睛看、用耳朵聽自己的"作品"。這才是真正的"學習",這付出很多專注力的過程,而且妳真的有所改變了,才叫努力。
有些家長會跟老師說,家裡孩子喜歡畫畫,閒暇會自己去畫,可以自己畫很久,怎麼練琴都不行.......因為,這兩項才藝,雖然都是藝術,但是學的過程根本不一樣啊! 一、鋼琴曲是有正確答案的 彈首鋼琴曲,最基本的順暢一定要有,否則就算再不懂的人,聽到錯音停頓,就一定能指出彈得不好。 畫畫不是,他沒
很多人學琴,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是一開始興致勃勃,充滿鬥志與希望,沒多久就堅持不下去,最主要就是兩個原因。 一、受挫力 很多時候,練琴就是一種手指運動,把某個動作一再重複練習了百次千次,變成精熟。想像成練習投籃,目標百發百中,那得花多少精力。姑且不論老師的演奏專業度,彈得是否好聽,其實不管遇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現在去上鋼琴課好像不那麼害怕沒有練完了 以前會覺得自己練完一段新段落 才代表完成 代表有進展 不過現在慢慢不那麼想了
Thumbnail
學琴不僅是一種技能的習得,更是一種心靈的陶冶和生活品質的提升。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琴的各個方面,包括增強智力發展、專注力和耐心、減壓和情感表達、增強自信心等。文章還介紹了開始學琴的方法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長期規劃方面的建議。學琴對於個人成長和心靈豐富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練琴對多數人來講, 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甚至是很需腦力的過程. 但我經過這麼多年的練琴經驗, 無論是學生時代音樂系的練琴、考試、比賽與伴奏等, 到目前以教會司琴準備為主, 慢慢可以更多發現體會在練琴時的一些心得與收穫. 以下內容比較適合針對: 會刻意排一些時間練習與有特定目標的人
Thumbnail
當孩子展開才藝學習時,音樂、特別是鋼琴往往是第一個被考慮的項目。音樂學習對孩子的好處多不勝數,文章探討了音樂學習對智力開發、專心注意力、耐心受挫的培養、超強的記憶力和協調能力的幫助。海笛樂器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擁有豐富的專業師資及多元化的課程,滿足不同愛樂人士的需求。
▮先別澆熄她的熱情 小時候跟媽媽說想學才藝,媽媽就讓我去學書法,當時小學一年級,身邊有漂亮的女生學得是鋼琴,雖有些羨慕,但我還是挺乖的,每周都拎著一袋文房四寶,走路十五分鐘從家裡到書法教室,一次兩小時,一練就是八年,直到國二課業比較重的時候才停下。 雖然沒有成為想像中鋼琴氣質美少女,不過我很常寫
歡迎來到處暑競技場 我先說,鋼琴檢定考如果可以給學生目標,適度安排是好的,但我在對岸所遇到的學生家長老是一句話:「我們小學之內要考完十級(最高級)」 然後勒,那些高級別的曲子就不是小學生適合彈的,而且讓他們聽點音樂,就在那邊「孩子聽不懂」什麼的,如果連音樂都不願意去了解,那你們讓孩子去彈那些曲
Thumbnail
當妳很努力的時候,妳會把身邊的人給妳對妳好的建議聽進去,聽進去之後要在腦袋裡想,想著自己要怎麼做才能變更好,除此之外,在做這件事時,還要很專心的用眼睛看、用耳朵聽自己的"作品"。這才是真正的"學習",這付出很多專注力的過程,而且妳真的有所改變了,才叫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