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德進行鬥爭的手法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Comment】
Former DPP Chairperson Shih Ming-deh questioned DPP leader Tsai Ying-wen’s sexual orientation yesterday and “accused” her for not publicizing it in name of morality.  He insisted that a politician’s sexual orientation, as with his or her property, should be examined by the public.
However, it was typical pre-modern-age political struggle to accuse rivals in the name of morality.  That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day. 
Now, privacy including personal sexual orientation is protected by laws.  Yet the publicizing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property is essential to the preven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possible corruption in the government.  Privacy and property are totally different!  
Why Shih should fail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e have to beware of one important thing behind the report.  Some people seems to be trying to haul Taiwan backward to pre-modern era from 21th century, in the name of culture or morality or something alike after Ma's taking his office.  The Minister of Education asked students to recite literate Chinese classics and behave "properly".  Doesn't it just the reflection of Ma's ideology?  (English revised)

施明德跳出來批評個人隱私的「報導本身」,不值得一提。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種習慣性與文化性的「道德指控」──幾乎與當年指控王金平是黑金是相同手法。近日民進黨內部的「狼狗相咬」,不但是來自外部的 影響,也是固定手法的不斷重演。
道德指控,沒有也不必要建立「可受公評的是非標準」,一切可任意為之,是前近代社會的政治鬥爭手法。現代政治,基於rule of law(法治主義),不是morale(道德)、也不是rule by law(法條主義)。
這又與近幾年來台灣社會一股返祖、反智,要將台灣拉回前近代的力量(如文言文復興、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必修、批評畢業典禮玩過頭等)互為呼應。不違法的隱私權,才現代與進步的文明概念。而財產公布,並不是基於「隱私權的可窺視性」,而是基於「防止貪瀆的公益」。事件背後的力量,不是施明德願意理解的。
很好奇,「紅十字會理事」洪秀柱等人怎麼看?

 


蔡英文性傾向 施明德:應公開說明●聯合(2011.04.15)

民進黨總統初選戰況激烈,參選人的性傾向也成為話題。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昨天表示,大家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但「非常陌生」,對蔡的性傾向也不了解,「我認為她應該公開說明。」

施明德自知提到總統參選人的性傾向恐怕引起爭議,因此特別強調:「我雖是異性戀者,但我支持同性戀、雙性戀。」但他認為,總統參選人應忠於信仰、忠於身體、忠於性向,人民也有權利知道參選人性傾向,「否則,你若不能忠於身體,我怎麼知道你會不會忠於人民、忠於國家?」

施明德認為,作為國家元首必須「透明」,否則個人財產也很隱私,國家憑什麼強迫總統必須申報財產並公開?一般人可以隱匿個人的性傾向,但國家元首不行,因為這牽扯到涉及同性戀婚姻是否合法化等問題時,身為執政者的立法態度。

「這是身體給你的信號,不是你心裡決定,而是身體要不要。」施明德說,不論是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都是身體的生物反應,沒有優劣、對錯之分,「況且,如果出了一個同性戀的總統,有同性戀子女的家長會多麼高興啊!歸根究柢是好事」。

施明德強調,正因為不該歧視各種不同的性傾向,身為總統參選人才應該勇於為自己的性傾向負責,「如果她(指蔡英文)願意講出來,我甚至願意公開支持她!」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6274847.shtml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實驗電影到底有多可怕│物的追尋+待以名之的事物「實驗電影」到底有多可怕?名稱、分類作為一種指稱、系統化的標記,卻反倒模糊了事物的真面目;因為被某種刻板印象所惑,以致於我們在第一時間就與實驗電影產生了距離,而缺乏去觀賞/參與/探究它們的意願。更別提這兩個頗具詩意的片名帶來雪上加霜的效果。
    Thumbnail
    avatar
    hashtalkmovies
    2024-03-23
    已轉載於商周|DEI 多元共融|美國大選到底在吵什麼?大科技公司裁員DEI員工變動率增至33%?DEI 多元共融 📌ESG和DEI成熱門政治爭議焦點 📌亞馬遜(Amazon)與沃爾瑪(Walmart)等數百家企業開始廢除DEI職位
    Thumbnail
    avatar
    冰兒
    2024-03-15
    以退為進的高明加害者 --- 道德騷擾道德雖然是一種難以言喻跟量化的事情;但它應該可以當作一個國家或一塊土地的進步跟文化水準程度,有道德的人們不一定是有錢或是飽讀詩書的人;但肯定是懂得尊重別人、大地萬物之人。道德這件事情太重要了;但很多人完全不當一回事,甚至會覺得道德又不能當飯吃、有道德也不一定可以有好報。
    Thumbnail
    avatar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2023-11-26
    台灣到底有多不重視國際新聞?從以巴衝突看懂台荷媒體差異以巴衝突震驚全球,但是各國會怎麼解讀跟報導呢?從台灣、荷蘭的媒體報導,凸顯台灣有多不重視國際新聞。身在荷蘭的我,第一手觀察新聞媒體針對以巴衝突的國際大事來分析。
    Thumbnail
    avatar
    Hoi! 活得像個荷蘭人
    2023-10-09
    佳作#17-到底該不該補班補課以連休四處奔波的上班族以及為課業忙得焦頭爛額的學生們,在撐過漫長的星期五後,迎來美好的週休二日,但總會有那獨特的例外,搶走了他們對假日的最後一絲的期望——補班補課。 一聽到要補班補課,許多人的憤怒都達到最高點。或許有人喜歡補課後的連假,但我卻不怎麼接受;規律的作息,已經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腦海中,一下連假,
    Thumbnail
    avatar
    小蝌蚪寫作文
    2023-08-09
    讀《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深入探討道德心理學 直覺及道德之間的關係這是一本介紹道德心理學的書籍,以研究顯示直覺是影響道德的主要關鍵,並以道德母體及人類在生物演化的進程輔以說明,進而解釋人類道德意識如何影響各自在宗教及政治上的選擇。
    Thumbnail
    avatar
    跟著軌軌來讀書
    2022-12-08
    生命的課題與道德的約束|白蟻:慾望謎網 觀影心得而戲裡的道德關看似是一種群眾的價值觀,可是這些價值觀是否也是限制約束了我們如何給予一個人該有的尊重?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人事物與其貼上標籤,不如給予尊重與空間
    Thumbnail
    avatar
    空氣人生 (my_airlife)
    2022-09-12
    屬於你的道德經 -- 19. 感受與受方。沖氣以為和。無有入無間莫比烏斯環展示了一個對應且合一的拓墣結構。也許可以讓咱們有更深一層的感受。 「你」是展成什麼樣子的感受接收器,「我」即相應而產出相應之「物」。即是所謂的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唯能合上,能感而受之,是真的受方。
    Thumbnail
    avatar
    AskYi
    2022-09-07
    專輯簡評│陳珊妮《調教》│踩在人性的道德邊緣上,並以女王之姿降臨人世,唯有她才能乘載這樣的地位三年,我們再次面見珊妮老師新專輯的發行,以往多以評審、頒獎人的身分,以直言不諱、連珠炮的方式評論實情,讓人台上被評人及台下聽眾不自覺點頭如搗蒜,甚至彎起了嘴角,享受被文字鞭策的「痛感」。
    Thumbnail
    avatar
    循聲入座
    2022-09-05
    Vtuber到底是什麼? 以「抽象人格」進行不同的解釋自從接觸到Vtuber,我每過一陣子都會思考,究竟Vtuber到底是什麼?Vtuber的定義是什麼? 色和真人的關係是什麼?Vtuber和一般虛擬動漫人物一樣嗎?換其他人來扮演這個角色,那還是同一個Vtuber嗎?露臉的真人就沒有人物設定、就沒有角色嗎?
    Thumbnail
    avatar
    綿醬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