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湯,米烘焙、米飯及小菜及燉煮(今天,到米農家吃飯去《生命與味覺》《親自活著》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6/2讀完寇延丁的《親自活著》,一個驚人的中國女子,來台三年在宜蘭種植又釀酒做果醬做糖果,完全不用添加物。好像有不少人跟她學過。已又回中國去了。

=== #扣子手作#要吃就吃柑橘皮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吃柑橘專吃柑橘皮 真正的吃貨,能把柑橘皮吃出花樣來 橘子橘子我愛你,愛的是你的另一半——皮。 原因很簡單, 其實上一節已經說過啦。柑橘渾身是寶,但是差不多都「吃一半丟一半」,被當作廢物丟掉的柑橘皮是中藥村,有順氣、 止咳、健胃、化痰、消腫、止痛、疏肝理氣等多種功效,作為一個惜物吃貨,在每一個柑橘季節都無比心痛,痛惜那些被丟掉的柑橘皮。 捨不得丟掉柑橘皮,不能都存在我的冰箱里,要想辦法吃進嘴裡。但是柑橘皮實在不好吃——不僅苦,而且口感不好,太過堅韌,咬到嘴裡像是在咬橡膠。 要想把柑橘皮變廢為寶,就要使出我的十八般武藝。上一節已經說過了用一粒柚子釀成五種酒,釀酒的方法,在此跳過不提。 柑桔類分柑、橘、橙三個品種。先說橙,我說的橙其實不是植物學分類意義的橙,其實,凡是皮比較堅韌的都被我歸在這一類,除了肚臍橙、新吉士、柳丁、雞蛋丁,都算在內。這一類水果,也穿著厚衣服,在富含精油的外衣裡面,不再是厚厚的棉襖,而是一層有橡膠質感的厚衣服,這些衣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易剝。 這一類的皮,會被我分而治之。外皮,用刮皮刀薄薄打下來,再將堅韌的內層皮除下。兩種皮都可以用來釀酒,但是我們這一回,只談釀酒之外的加工方法。 橘皮可以入藥,而且橘紅橘白功能各不相同,橘紅散寒燥濕,理氣化痰,橘白和胃,化濁膩。二者性質口味各不相同,要分開使用。 各種柑橘的外皮,也就是中藥中被稱為橘紅的部分,都可以用加熱熬煮的方式,變成柑橘醬。 一直對給水果加熱持保留態度,只有柑橘類皮除外。因為柑橘皮中所含橙皮苷桔皮苷需要加熱才會發揮出來,所以用 加熱的方法料理柑橘皮。 此前看到很多加工柑橘皮的做法,都說第一步必須泡水,有的是切碎後直接用水沖洗,有的是煮過後一再浸泡淘洗,總之要洗到不苦。我反對如此處理,會讓柑橘皮中的水融性成份流失殆盡。我的辦法是用長時間蒸煮來轉化苦味,雖然,我個人能接受苦,覺得留有苦味也不壞。 我處理柑橘類外皮的辦法是:綜合柑橘類外皮,切絲,加入同等重量或者略少的二砂糖,加入1.5倍水,慢火熬煮4-6小時,收乾水分,趁熱裝瓶。裝瓶至八成滿,等冷卻後再倒入蜂蜜,封口入冰箱熟成。一周後可以用來泡紅茶。(特別注明一點:煮柑橘醬的時候,柑橘類外皮都可以任何選用,但是柚子皮的含量不要超過四分之一,會太苦太刺) 泡茶之後的柑橘醬的渣渣也不要丟掉,可以繼續用來包柑橘餃子,與餃肉一起,肉餃子吃來不膩,還可以加炒蛋碎包素餃子,與鳳梨一起做甜餃,與小黃瓜一起做咸餃。 橙類水果的內層果皮,,還有另外一種用法——將它們變成布丁碗。 削下薄薄一層外衣之後,不要像慣常一樣,用刀划成六片八片,而是,小心橫節一分為二,用剪刀或者湯匙,小心地將果肉挖出,留下完整、不漏水的一個橙皮「碗」。這樣的碗,要先用來釀酒,然後,再把它們用製作冷漬果醬的辦法,小心加糖處理,每24小時濾水糖漬一次,三次之後放入冰箱熟成,需要用的時候,隨時拿出來,裝入蛋奶液進烤箱,變成軟嫩好吃的橙皮布丁。注:蛋奶液比例 蛋:奶=1:1.2-1.5.糖適量,按自己喜好而定。將柑橘皮用來做雞蛋布丁碗,可以將柑橘皮的香氣進入布丁,又不至於過分苦澀。市售布丁往往會添加香精和防腐劑,用這種方式自制布丁,取柑橘皮的自然香氣代替香精。 除了熱炙,還可以冷制。冷制用的是橘皮,就是海綿層比較薄、容易剝離的那一類,比如椪柑、茂谷等,一般這類的橘白,不僅質地松疏一些,也苦中帶甘。 先用刀將橘紅與橘白分開,將橘白部分先細細切絲,再將絲橫切成細小橘皮丁,備用。 取炒熟磨碎的黑芝麻粉適量,與蜂蜜調和,用揉面團的手法,揉成團,混入切好的橘皮丁,揉勻,用來抹餅乾抹吐司,代替市售果醬。市售果醬不僅過甜,而且有大量添加劑。自制抹醬可以避開這個問題,黑芝麻是健康油脂,自備蜂蜜甜度可調節,還可以視個人喜好加入熟杏仁粉亞麻仁粉等等健康油脂。由油脂和糖份組成的果醬容易太甜膩,橘白清香微苦,不僅可以中和油脂類的濃膩感,還有養胃、助消 化、軟化血管的功效。 特別備注一點:分離橘紅與橘白,建議使用鋸齒刀,將橘皮平鋪後,慢慢往復,容易 分離,又不會傷到手。 橘紅中的柑橘精油辛辣刺激,苦味濃烈,除做調料外很少生食,做調料的方式:將分離出來的橘紅 先切細絲再切末,拌冷菜時散入少量,甜咸均宜。切末越細越好,用量要少,這樣入又只見其香,而不會太苦太衝,被柑橘油搶味。 如此運用能夠讓青菜青香、魚肉消膩,但這種用途用量 有限。比較大量利用柑橘皮的辦法,是果醬與餃子。 用柑橘皮熬煮的柑橘醬,最優使用方法是泡紅茶。因為熬煮過程中加了二砂糖,完成熬煮後又 需要蜜漬熟成,柑橘醬是甜的,第一泡時間不要太久,倒入沸水之後三分鐘就倒出茶汁,再入第二 遍水,五分鐘後倒出,加第三遍水,這一遍可以久泡,讓紅茶和柑橘醬的余味都揮發出來。泡過茶之後的柑橘醬幾乎沒有甜味,也不要丟掉,濾乾水份,可以用來包餃子。

===

 

 


10/24讀到令我敬佩的書:生命與味覺。

raw-image

可能也想記錄在同一篇。

生存的五大重點:

1、擁有敬畏之心

2、磨練感應力

3、培養直覺

4、緊要關頭起身迎擊

5、培養仁慈之心

 


本來想貼到FB卻又不想貼

:最近讀到一本讓我尊敬的書-《生命與味覺》。作者辰巳芳子92歲時想傳達給世界的就是「進食是生命的刷新」。



她的母親辰巳濱子更是奇人,看到作物,就知道它們希望怎麼被料理。每條白蘿蔔,有的適合醃漬,有的適合燉煮。這傳承自作者的曾祖母。



烹煮進食的層級已經進到了5個重點,從敬畏心-感應力-⋯⋯-仁慈。



葷素不忌的作者,卻讓我也邊從生活的體驗來反思吃葷吃素的決定。



我已發現我對葷食只能偶而吃,卻無法判斷新鮮度,也就無法料理。我推測可能因為我吃葷時心存感激牠們生命的貢獻,導致對其它層面失去敏感度,這樣已無法讓牠們發揮最佳貢獻。



我吃葷時帶著陪親朋歡聚的動機,以及惜食的動機,我傾向把東西吃完。



我在吃蔬食時,尤其vegan餐廳,讓我有喜悅寧靜開心的感受。自行烹調時,希望能漸漸鍛練出更好的感應力。



如果葷食廚師也能領悟「生命與味覺」,必是個能將動物以食材的角色做出最大貢獻的料理家。



希望親朋好友讓彼此自由,同時又信任對方的愛。

不必要以控制、相同當成關係的基礎。

不一樣也可以信任與相愛。雖說的確蠻挑戰的。

我是個一旦有人想控制我,就容易失去生存意願的人。這個機制,我還在了解中。



自由自在,就讓我開開心心地活著,活到200歲吧!


 

 

油菜花蓋飯:

蒸蔬菜   洋蔥高麗菜小蕪菁可一起蒸  地瓜紅蘿蔔馬鈴薯可一起蒸

香菇湯:昆布與香菇泡一小時恢復活力才蒸。泡的水加熱後跟昆布與香菇還有日式酸梅一起蒸40分鐘。迅速取走乾料後喝香菇湯。

糙米湯:

 

10/20以下食譜多來自『今天,到米農家吃飯去!』

愛用紫蘇耶!

壽司醋:醋220ml+砂糖150克+鹽50克,搖到砂糖溶解。可放冷藏3個月。

紅蘿蔔沙拉:

**壽司丼:白米糙米皆可的米飯煮好後撒上壽司醋,攪拌在1分鐘內完成。

若是很多蔬菜汁的*喔不可把汁液倒入飯,否則像紅蘿蔔沙拉中的醋汁含紅蘿蔔甜美可加入,此時壽司醋要少放。

 *蓋飯

冷飯配上冷沙拉或冷豆腐Larb蓋飯。

從熱炒後放涼進冰箱,食用時放冷飯蓋上菜。

*冷泡飯

還說夏天加進冰塊更好吃。煮成湯。

烤味噌:4大匙左右塗上2—4mm厚烤5分鐘,可切片狀放密封容器保存存1~2週。

可入飯糰內餡、湯與炒物。

 

小菜:(加鹽或不加)川燙/保鮮袋

芝麻菠菜涼拌

涼拌小松菜

鹽漬蕪菁

春高麗菜的芝麻鹽涼拌

烘焙:米糠司康(覺得太酷了,完全不用泡打粉麵粉奶油)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 Are Young Family 的沙龍
33會員
5.5K內容數
獨立思考、自我覺察與自由。熱愛民主自由價值,靈性修行爲志趣。
2025/01/04
【BD農法線上共讀】 各位朋友,謝謝你們對BD農法的關心^_^ 邀請有興趣共讀《農業課程》(Denise備註,即《農業八講》)的人一起來。 預計會在2025/1/13 舉辦一次線上共學試讀會,連結在此分享,如果您有興趣、有時間,歡迎請來參與,免費免報名。 我不會另外再發出提醒,但
2025/01/04
【BD農法線上共讀】 各位朋友,謝謝你們對BD農法的關心^_^ 邀請有興趣共讀《農業課程》(Denise備註,即《農業八講》)的人一起來。 預計會在2025/1/13 舉辦一次線上共學試讀會,連結在此分享,如果您有興趣、有時間,歡迎請來參與,免費免報名。 我不會另外再發出提醒,但
2024/12/31
2024歲末,時而獨遊,時而與媽咪同行。 到重慶南路買農民曆,武昌街吃三來素食,228公園散步,甚至嘗嘗公園酸梅冰阿伯的酥餅。 搭火車到竹南的苗北藝文中心聆賞台灣優律思美界的年度聯合表演盛典。音樂詩歌與Eurythmists動靜之間,觀眾心魂感動的淚水不禁落下。陌生街道的夕陽何等耀眼。 到
Thumbnail
2024/12/31
2024歲末,時而獨遊,時而與媽咪同行。 到重慶南路買農民曆,武昌街吃三來素食,228公園散步,甚至嘗嘗公園酸梅冰阿伯的酥餅。 搭火車到竹南的苗北藝文中心聆賞台灣優律思美界的年度聯合表演盛典。音樂詩歌與Eurythmists動靜之間,觀眾心魂感動的淚水不禁落下。陌生街道的夕陽何等耀眼。 到
Thumbnail
2024/12/20
買過大王菜鋪子的菜,但太晚注意到這課程。有的已開過課,還是貼來分享。__Denise ====== 《報名網址》https://bit.ly/3VMZRSd 課程詢問 03-8662189,謝小姐 buylocal.tw@gmail.com 大王里山生活學校官方帳號:https://li
2024/12/20
買過大王菜鋪子的菜,但太晚注意到這課程。有的已開過課,還是貼來分享。__Denise ====== 《報名網址》https://bit.ly/3VMZRSd 課程詢問 03-8662189,謝小姐 buylocal.tw@gmail.com 大王里山生活學校官方帳號:https://li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糖漬橘皮 【配方】鮮橘皮200g、砂糖200g、水。 【制法】 1)鮮橘皮或泡軟的乾橘皮洗淨,切成絲,放入鍋中。 2)加入大約橘皮重量一半的砂糖。 3)加水淹過橘皮。 4)加熱煮沸。 5)煮沸後,改為文火煮至汁液將乾時,將橘皮盛出放在盤中,冷卻。 6)再撒橘皮重量一半的砂糖拌勻即可。
Thumbnail
糖漬橘皮 【配方】鮮橘皮200g、砂糖200g、水。 【制法】 1)鮮橘皮或泡軟的乾橘皮洗淨,切成絲,放入鍋中。 2)加入大約橘皮重量一半的砂糖。 3)加水淹過橘皮。 4)加熱煮沸。 5)煮沸後,改為文火煮至汁液將乾時,將橘皮盛出放在盤中,冷卻。 6)再撒橘皮重量一半的砂糖拌勻即可。
Thumbnail
前一、二年碰到幾個二十幾歲的女孩子,大部分都是同事關係,所以才看得到平常聊天以外的樣子,因中午都會自帶便當。 青菜類 吃南瓜要吐皮,所以不喜歡吃南瓜 吃蕎也要吐皮 苦瓜也要削皮,子要扒掉 小黃瓜也要削皮 有一種蔬菜我永遠也搞不清楚就是(下圖) 一種煮起來軟軟爛爛的,另一種吃起來嫩嫩的要
Thumbnail
前一、二年碰到幾個二十幾歲的女孩子,大部分都是同事關係,所以才看得到平常聊天以外的樣子,因中午都會自帶便當。 青菜類 吃南瓜要吐皮,所以不喜歡吃南瓜 吃蕎也要吐皮 苦瓜也要削皮,子要扒掉 小黃瓜也要削皮 有一種蔬菜我永遠也搞不清楚就是(下圖) 一種煮起來軟軟爛爛的,另一種吃起來嫩嫩的要
Thumbnail
田媽媽目前很需要養好腸胃道抵禦外界的侵犯,卻又不適合太刺激的口味〈譬如太辣、太鹹、太甜、太酸〉,田媽媽總是懷念自帶蘋果香氣的自製蘋果活酵液,每一滴都充滿溫度與力量,既便宜又絕不失敗...
Thumbnail
田媽媽目前很需要養好腸胃道抵禦外界的侵犯,卻又不適合太刺激的口味〈譬如太辣、太鹹、太甜、太酸〉,田媽媽總是懷念自帶蘋果香氣的自製蘋果活酵液,每一滴都充滿溫度與力量,既便宜又絕不失敗...
Thumbnail
蘋果和肉桂的搭配並不稀奇,但是是個讓人百吃不厭,一聽到就口水分泌的組合。 做好的肉桂蘋果果醬用途很多,吐司抹醬、蘋果派、蘋果紅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蘋果和肉桂的搭配並不稀奇,但是是個讓人百吃不厭,一聽到就口水分泌的組合。 做好的肉桂蘋果果醬用途很多,吐司抹醬、蘋果派、蘋果紅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客家人有兩種吃酸柑的方法,一種是沾醬油吃,利用鹹味去綜合酸味,和台南玉井人吃酸不溜丟的芒果青沾蒜頭醬油,異曲同工;另一種,是做成「酸柑茶」。 爸爸說,酸柑茶做好要存放3年以上再喝,不但風味好,還能保養喉嚨。使用方法是將硬如石頭的酸柑茶切碎後,用滚水泡來飲用,口感微酸,融合茶香與酸柑香。
Thumbnail
客家人有兩種吃酸柑的方法,一種是沾醬油吃,利用鹹味去綜合酸味,和台南玉井人吃酸不溜丟的芒果青沾蒜頭醬油,異曲同工;另一種,是做成「酸柑茶」。 爸爸說,酸柑茶做好要存放3年以上再喝,不但風味好,還能保養喉嚨。使用方法是將硬如石頭的酸柑茶切碎後,用滚水泡來飲用,口感微酸,融合茶香與酸柑香。
Thumbnail
冬天到了,天氣涼了,橘子紅了,嘴巴饞了。
Thumbnail
冬天到了,天氣涼了,橘子紅了,嘴巴饞了。
Thumbnail
酒煮紅肉李,用紅葡萄酒或白葡萄酒都可以,反正李子的花青素會讓結果都一樣,湯汁呈現漂亮的酒紅色。15%上下的酒精濃度也剛好適用。藍姆酒也會有不錯的風味,只是酒精濃度高了些,須徹底把酒精煮到揮發才不會有苦味。伏特加、琴酒、威士忌、白蘭地,味道不搭又貴,還是算了。
Thumbnail
酒煮紅肉李,用紅葡萄酒或白葡萄酒都可以,反正李子的花青素會讓結果都一樣,湯汁呈現漂亮的酒紅色。15%上下的酒精濃度也剛好適用。藍姆酒也會有不錯的風味,只是酒精濃度高了些,須徹底把酒精煮到揮發才不會有苦味。伏特加、琴酒、威士忌、白蘭地,味道不搭又貴,還是算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