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讀書_《情緒都在忙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來聊聊昨晚剛剛拿到的美麗繪本《情緒都在忙什麼?》這本繪本來自波蘭,中文版尚未問世的時候就注意到這本繪本,從顏色、、筆觸、風格、版面到文字和內容都非常吸引我,一上市便迫不及待的帶回家了。

想從幾個面向聊聊它:

1.莫蘭迪色:從封面不難看出這本書這本書的用色偏低飽和,內頁也是同樣的風格,整體的色調偏向前幾年流行的*莫蘭迪色(米白、灰、褐、藍⋯⋯大地色),即使在某些頁面為了讓某些部分「跳」出來,添加了紅色,也不是飽和度高的正紅。這樣的用色讓人感覺舒服、沈穩、內斂⋯⋯也更貼近內心,也讓翻閱這本書的感覺。像是一個熟識多年、陪伴在身邊的老友在與我聊天般。而情緒不就是如此嗎?情緒的確是常伴左右的多年老友啊。

raw-image

2.角色設計:書裡用了各式各樣的小生物去表示不一樣的情緒,在眾多繪本裡這樣的設計並非罕見,但這些小生物的設計讓我格外「融入其中」,從小生物的外在樣貌、姿態到表情,再延伸到整幅跨頁的構圖,讓我在翻閱的同時,一直忍不住想說,就是這樣沒錯!

例如:感恩使人溫暖這個頁面。小生物閉著眼睛、帶著一抹微笑,手裡打著毛衣,我可以想見小生物心裡的畫面可能是某個想感謝的「生物」。很喜愛手作卡片的自己會想起為了「某人」而「手作」的那些瞬間😊

嫉妒踏壞所有美麗的東西,只見這個小生物腳上踩著美麗的花朵,帶著壞壞的邪笑,手裡拿著清單,大概還在羅列還有什麼美麗的東西?喔~嫉妒是這樣的,會一發不可收拾,世界上所有的美麗都讓他覺得礙眼吧!

raw-image

幸福在隨風飛揚的泡泡中,可以看見一隻小生物帶著笑趴著略帶透明的泡泡裡,用「泡泡」來形容幸福,幸福是這樣無憂無慮的、放鬆的狀態,然而,幸福也如同泡泡般短暫、容易隨風而逝。

raw-image

每個跨頁都有不同的情緒、不同的小生物,更多更多的小生物(本書有68頁呢)都在書裡。

3.情緒和感覺:不懂波蘭文的我查了查這本書的英文版本,書名是《What Feelings Do When No One's Looking?》,乍見「Feelings」的第一眼,我會想到「感覺」,那麼感覺和情緒有什麼不同呢?

感覺通常是指來自外部的感官刺激,例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感覺是客觀存在的,可以被測量和描述,而且通常是短暫的。

情緒是指內在的主觀體驗,通常是對感覺、經驗和思想的反應。情緒可以是正面的,如愉快、喜悅、興奮,也可以是負面的,如憂鬱、悲傷、焦慮和憤怒。情緒是主觀的,不容易被測量,而且可以持續較長時間。

而這本書的小生物們傳達給我的感覺是「情緒」,各式各樣的情緒在各式各樣的場景上演,恍如一齣舞臺劇般精采。而整本書恰如我們的人生舞臺,每一幕都有著不同「情緒」角色和劇情上映,今天的我們會是哪一隻小生物呢?翻翻書,想想自己,我們也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情緒小生物吧,外貌和姿態或許各有不同,上演的戲碼劇情也有著期間限定的差異。

另外,回到一開始的「莫蘭迪色」,莫蘭迪色通常不是「正色」,例如藍色裡會帶點灰,而我們的情緒不也是這樣的嗎?情緒常常是伴隨而來的,例如感恩的時候,或許還有點幸福;快樂的時候,還帶有激動興奮⋯⋯所以,在我們的人生舞臺上,情緒小生物們可能會攜手共同上演唷,今天,上演的主角們是誰呢?劇情又是什麼呢?

*20 世紀義大利畫家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以靜物畫著名,其畫作大多都會疊上一層白色,將之與紅、綠、藍等色,根據不同比例調成各種低飽和度的色階,並且帶有灰色調,給人一種蒙上面紗的朦朧感,呈現出和諧、寧靜並強調一致性的畫面感,也反應出喬治·莫蘭迪看待事物的人生觀。

*附上另外兩個版本的封面

raw-image


raw-image


文|緹娜・奧偕維茲(Tina Oziewicz)

圖|艾莉珊卓亞・薩詠慈(Aleksandra Zajac)

譯|蜜拉, 士愷

出版|剛好出版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聽心理-avatar-img
2023/04/30
好棒的書,要來去買😊
lemon li-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01
李奎諺 謝謝你喜歡,有人願意閱讀是我努力介紹好書的動力,太感謝你
lemon li-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27
我覺得還可以玩遊戲,請他畫畫看自己的情緒是怎樣?我想小朋友的解讀和表達,應該會跟大人不同,感覺很有意思^_^
白夜-avatar-img
2023/04/27
哇!這本感覺很棒,我會想讀給外甥聽~
avatar-img
檸檬的家
64會員
400內容數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佔比較大的書籍。常有人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而我認為繪本沒有年齡的限制,它只是眾多書籍類型中的一類。字數越少的書籍,想要傳遞訊息越不容易。所以。我想在這個專題中介紹我喜歡的繪本,和所有人分享。
檸檬的家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有些書,一出現, 就像在你忙亂的生活裡,悄悄開了一扇窗。 🚢五味太郎的《我是船》, 就是這樣的存在。 沒有絢麗的開場,也不賣弄情懷, 只是乾脆又安靜的存在, 卻讓人不知不覺往前多走了一步。 封套,是沉穩如夜的黑。 只有左側一道溫暖的橘光, 像破曉前最微弱卻
Thumbnail
2025/04/29
有些書,一出現, 就像在你忙亂的生活裡,悄悄開了一扇窗。 🚢五味太郎的《我是船》, 就是這樣的存在。 沒有絢麗的開場,也不賣弄情懷, 只是乾脆又安靜的存在, 卻讓人不知不覺往前多走了一步。 封套,是沉穩如夜的黑。 只有左側一道溫暖的橘光, 像破曉前最微弱卻
Thumbnail
2025/04/24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Thumbnail
2025/04/24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Thumbnail
2025/04/23
這本書沒有太多聲音, 一開始翻的時候,覺得這樣的格式很有趣。 但翻著翻著,好像就停在某頁了, 沒什麼原因,就是覺得可以多看一下。 《詩的四季》不是一見鍾情的書, 但它在頁與頁之間, 藏了不少值得重新遇見的片段。 書中沒有劇情高峰,沒有華麗鋪排, 詩短、圖靜,語言輕得幾
Thumbnail
2025/04/23
這本書沒有太多聲音, 一開始翻的時候,覺得這樣的格式很有趣。 但翻著翻著,好像就停在某頁了, 沒什麼原因,就是覺得可以多看一下。 《詩的四季》不是一見鍾情的書, 但它在頁與頁之間, 藏了不少值得重新遇見的片段。 書中沒有劇情高峰,沒有華麗鋪排, 詩短、圖靜,語言輕得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關於「情緒」的書, 只要是人,一定有情緒, 無論是喜悅、哀傷、生氣、難過⋯⋯ 都是情緒的一種, 我們也都同時擁有這些情緒。 然而,當「情緒」凌駕於我們的理智時, 代表「情緒」會取代我們的大腦運作, 但是,「情緒」能做出理性的判斷嗎? 我想答案非常明顯。 但是,誰沒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關於「情緒」的書, 只要是人,一定有情緒, 無論是喜悅、哀傷、生氣、難過⋯⋯ 都是情緒的一種, 我們也都同時擁有這些情緒。 然而,當「情緒」凌駕於我們的理智時, 代表「情緒」會取代我們的大腦運作, 但是,「情緒」能做出理性的判斷嗎? 我想答案非常明顯。 但是,誰沒
Thumbnail
試著現在閉上眼睛十秒鐘,你感受到了什麼嗎? 是周遭的嘈雜聲,還是自己的心跳聲,抑或是聞到濃濃的咖啡香? 再試著閉上一次眼睛,你是否能說出此刻內心的感受?還是急著睜開眼睛投入眼前忙碌的工作? 我們都太習慣於用視覺來認知一切,直到我生了高敏兒才真正體會到人對於許多事物的感受是相當細微的,甚至不
Thumbnail
試著現在閉上眼睛十秒鐘,你感受到了什麼嗎? 是周遭的嘈雜聲,還是自己的心跳聲,抑或是聞到濃濃的咖啡香? 再試著閉上一次眼睛,你是否能說出此刻內心的感受?還是急著睜開眼睛投入眼前忙碌的工作? 我們都太習慣於用視覺來認知一切,直到我生了高敏兒才真正體會到人對於許多事物的感受是相當細微的,甚至不
Thumbnail
注意!情緒怪獸來襲——引領孩子認識&接納情緒的療癒繪本 國外最新的腦神經科學研究證實,#身體的感受 與 #情緒的感受 是非常即刻相互連結的!有的人可能在緊張的時候會出現手指頭麻麻的感覺,有的人可能會在生氣的時候感覺到腹部出現不舒服的感受,有的人可能會在傷心的時候,感覺到雙腳特別的無力....這些都
Thumbnail
注意!情緒怪獸來襲——引領孩子認識&接納情緒的療癒繪本 國外最新的腦神經科學研究證實,#身體的感受 與 #情緒的感受 是非常即刻相互連結的!有的人可能在緊張的時候會出現手指頭麻麻的感覺,有的人可能會在生氣的時候感覺到腹部出現不舒服的感受,有的人可能會在傷心的時候,感覺到雙腳特別的無力....這些都
Thumbnail
擁抱自己,從看見情緒開始 ~ 用最簡單的文字讓你了解情緒、心情、感情的差異
Thumbnail
擁抱自己,從看見情緒開始 ~ 用最簡單的文字讓你了解情緒、心情、感情的差異
Thumbnail
來聊聊昨晚剛剛拿到的美麗繪本《情緒都在忙什麼?》這本繪本來自波蘭,中文版尚未問世的時候就注意到這本繪本,從顏色、、筆觸、風格、版面到文字和內容都非常吸引我,一上市便迫不及待的帶回家了。 想從幾個面向聊聊它: 1.莫蘭迪色:從封面不難看出這本書這本書的用色偏低飽和,內頁也是同樣的風格,整體的色調偏向前
Thumbnail
來聊聊昨晚剛剛拿到的美麗繪本《情緒都在忙什麼?》這本繪本來自波蘭,中文版尚未問世的時候就注意到這本繪本,從顏色、、筆觸、風格、版面到文字和內容都非常吸引我,一上市便迫不及待的帶回家了。 想從幾個面向聊聊它: 1.莫蘭迪色:從封面不難看出這本書這本書的用色偏低飽和,內頁也是同樣的風格,整體的色調偏向前
Thumbnail
過年對於多數人似乎是又愛又恨的假期 除了一年當中休最多天之外 還是與家人連日朝夕相處的一大考驗… 光是想像就足夠頭疼不已 面對親友們的關心問候 表面謙禮微笑 內心可能怨氣指數不斷攀升 直到沸騰 轉為尷尬收場 相信這畫面各位心有戚戚焉 也真心不樂見 到底為什麼會演變為如此劇本呢? 答案是: 情緒
Thumbnail
過年對於多數人似乎是又愛又恨的假期 除了一年當中休最多天之外 還是與家人連日朝夕相處的一大考驗… 光是想像就足夠頭疼不已 面對親友們的關心問候 表面謙禮微笑 內心可能怨氣指數不斷攀升 直到沸騰 轉為尷尬收場 相信這畫面各位心有戚戚焉 也真心不樂見 到底為什麼會演變為如此劇本呢? 答案是: 情緒
Thumbnail
活出內心的快樂與平安,不是沒有危險和痛苦才叫快樂與平安,而是不管順境或逆境,我們都能跟情境拉開距離,時刻提醒自己,活在當下,把自己的內心看清楚。一切就如井底出現的雲朵倒影,它會出現,也會消失,可以讓它出現,也可以讓它消失。這是學習曼陀羅的精神,也是這個課程的主題:「一趟培養正念、回歸內在之旅」。
Thumbnail
活出內心的快樂與平安,不是沒有危險和痛苦才叫快樂與平安,而是不管順境或逆境,我們都能跟情境拉開距離,時刻提醒自己,活在當下,把自己的內心看清楚。一切就如井底出現的雲朵倒影,它會出現,也會消失,可以讓它出現,也可以讓它消失。這是學習曼陀羅的精神,也是這個課程的主題:「一趟培養正念、回歸內在之旅」。
Thumbnail
孩子們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跟我說著,我問他們週一遠帶他們做了什麼,孩子們說,我們畫了二十隻狗,然後變成一個二十狗的故事,恩還在一旁自己講自己呵呵笑的說著,哈哈「餓死狗」哦!大家笑了一陣後,就開始好奇的問起,我們今天要做什麼呢。
Thumbnail
孩子們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跟我說著,我問他們週一遠帶他們做了什麼,孩子們說,我們畫了二十隻狗,然後變成一個二十狗的故事,恩還在一旁自己講自己呵呵笑的說著,哈哈「餓死狗」哦!大家笑了一陣後,就開始好奇的問起,我們今天要做什麼呢。
Thumbnail
好看的書,總是令人心蕩神馳,時時刻刻,畫面不斷地盤旋內心。然而並非每個當下都能理解那樣的心緒,只有它從潛意識裡探出頭來,化成語言,才能明白它曾經如此貼近自己的心跳,曾經那樣把感受、情緒和聲音潮來潮往,保留下來。 約翰・伯寧罕(John Burningham)的《ALDO》以畫面呈現孤單和陪伴。
Thumbnail
好看的書,總是令人心蕩神馳,時時刻刻,畫面不斷地盤旋內心。然而並非每個當下都能理解那樣的心緒,只有它從潛意識裡探出頭來,化成語言,才能明白它曾經如此貼近自己的心跳,曾經那樣把感受、情緒和聲音潮來潮往,保留下來。 約翰・伯寧罕(John Burningham)的《ALDO》以畫面呈現孤單和陪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