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31節奏:激發無限創意的寫作秘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3131節奏是一種筆記寫作策略。
13131節奏透過以下的格式:
  • 1句洞察
  • 3句解釋
  • 1句小結
  • 3句解釋
  • 1句結論
來發展筆記內容,促進對話
與其它寫作節奏相比,13131具有獨特的魅力,讓我更方便組織出有啟發性的內容。
在我探索13131節奏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以下3個重要收穫:
  • 收穫1 - 達到寫作的平衡:透過1句3句1句3句1句的結構,讓筆記內容清晰明確,形成輕重分明的節奏。這種結構讓筆記的重點更突出,同時維持了完整性和深度。
  • 收穫2 - 構建有力的表達:每一段以1句洞察+3句解釋的形式,讓每個觀點都有足夠的解釋和支持。這樣的組織方式使文章更具說服力,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 收穫3 - 創造更具啟發性的筆記:運用13131節奏,將構思分為「解釋」和「啟發」兩部分。這樣的結構讓筆記更具啟發性,激發讀者深入思考。
採用13131節奏,感受寫作的力量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7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現在31歲,在美國洛杉磯當月光族。 對我來說,金錢不僅僅是一種資源,更是一種換取自由時間的媒介。自由時間的增加讓我有機會去探索、實踐,並專注於自己熱愛的事物。例如,購買一個高質量的課程,如果能讓我迅速掌握新知識,進一步節省寶貴的時間,那對我來說就很超值。 因爲金錢與時間如此寶貴,我會利用Obsid
成年人的必修課,是接受「有多少時間就做多少事情」。 我們在優化自己辦事效率的過程中,常常會誤會自己有無限的時間。其實把計畫排好後,我們有的時間資源還是那些。計畫總是寫得很多,但完成的就是少很多。 能夠做出洽當完成90%的計畫,其實是對自己的能力的精確掌控。 在認識到這一點後,我逐漸辨認出下面3個對於
你有喜歡並常常閱讀其文章的作者嗎? 我自己就很常讀朱騏的文章!朱騏的文章很實用又很好讀,非常推薦。 而在讀自己喜歡的作家的文章時,我會利用「跟隨思路法」來做Obsidian筆記。 跟隨思路法基本要做3件事 前置準備:找好作者系列文,調整好心態,以學習作者思路 實踐改變:閱讀系列文的同時,在Obsid
Notion我已經使用了13個月! 其結構式資料庫的底層邏輯,幫助我很好維持資料的秩序與結構。 但也不是每個任務Notion都很合適! 在這裡,我將分享3個我會選擇使用Notion的時機,讓你更了解它的優勢: 時機1 - 結構化資料庫的構建:當我想到一套適合組織資料的欄位組合時,Notion就能讓我
在Obsidian的世界裡,我們能夠培養自己的知識樹,讓心智樹苗茁壯成為智慧之林。以下是幾個關鍵步驟,幫助你在Obsidian裡種下心智之樹,豐富你的知識園地。 步驟1 - 種下心智樹苗:首先,挑選一個你熱愛或好奇的主題,作為你心智樹苗的種子。在Obsidian裡為這個主題創建一個新筆記,開始撰寫你
你最近想培養什麼習慣呢? 我們都知道習慣可以帶來時間複利。 但培養習慣又很困難,常常做了一下就又無法堅持。 問題出在,我們設定的習慣內容,可能有下面三個隱憂: 隱憂1 - 習慣不夠具體:當習慣的表述過於抽象,很容易讓我們在行動時感到迷茫。舉例來說,每天運動不夠具體,但穿上跑步鞋走出家門夠具體。每天寫
我現在31歲,在美國洛杉磯當月光族。 對我來說,金錢不僅僅是一種資源,更是一種換取自由時間的媒介。自由時間的增加讓我有機會去探索、實踐,並專注於自己熱愛的事物。例如,購買一個高質量的課程,如果能讓我迅速掌握新知識,進一步節省寶貴的時間,那對我來說就很超值。 因爲金錢與時間如此寶貴,我會利用Obsid
成年人的必修課,是接受「有多少時間就做多少事情」。 我們在優化自己辦事效率的過程中,常常會誤會自己有無限的時間。其實把計畫排好後,我們有的時間資源還是那些。計畫總是寫得很多,但完成的就是少很多。 能夠做出洽當完成90%的計畫,其實是對自己的能力的精確掌控。 在認識到這一點後,我逐漸辨認出下面3個對於
你有喜歡並常常閱讀其文章的作者嗎? 我自己就很常讀朱騏的文章!朱騏的文章很實用又很好讀,非常推薦。 而在讀自己喜歡的作家的文章時,我會利用「跟隨思路法」來做Obsidian筆記。 跟隨思路法基本要做3件事 前置準備:找好作者系列文,調整好心態,以學習作者思路 實踐改變:閱讀系列文的同時,在Obsid
Notion我已經使用了13個月! 其結構式資料庫的底層邏輯,幫助我很好維持資料的秩序與結構。 但也不是每個任務Notion都很合適! 在這裡,我將分享3個我會選擇使用Notion的時機,讓你更了解它的優勢: 時機1 - 結構化資料庫的構建:當我想到一套適合組織資料的欄位組合時,Notion就能讓我
在Obsidian的世界裡,我們能夠培養自己的知識樹,讓心智樹苗茁壯成為智慧之林。以下是幾個關鍵步驟,幫助你在Obsidian裡種下心智之樹,豐富你的知識園地。 步驟1 - 種下心智樹苗:首先,挑選一個你熱愛或好奇的主題,作為你心智樹苗的種子。在Obsidian裡為這個主題創建一個新筆記,開始撰寫你
你最近想培養什麼習慣呢? 我們都知道習慣可以帶來時間複利。 但培養習慣又很困難,常常做了一下就又無法堅持。 問題出在,我們設定的習慣內容,可能有下面三個隱憂: 隱憂1 - 習慣不夠具體:當習慣的表述過於抽象,很容易讓我們在行動時感到迷茫。舉例來說,每天運動不夠具體,但穿上跑步鞋走出家門夠具體。每天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成功寫作的步驟,透過卡片盒筆記法來提高生產力與寫作力。包括多工的正確理解、為了理解而閱讀、聰明的筆記法、發展想法、分享見解以及養成習慣。文章中分享了具體步驟以及相關心得。
Thumbnail
《【1書+1日記】3分鐘未來日記:寫下的願望真的都實現了!》每天早上寫未來日記,學會以正面的方式看待事情。感謝生活中所有協助我的人事物。培養好的習慣,持續下去。選擇對自己好的人事物,讓自己心情保持平靜,看見事情更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1.作者提及之一行日記內容及其四個步驟 (1) 今日記事:寫下當日發生覺得有趣的事或是挑選一個自己最印象深刻的事件,用簡短的筆記記錄下來即可 (2) 對自己的意義:以「這件事對我有什麼意義」回頭思考所發生的事情 (3) 新發現:發現自己的思想所代表的意涵 (4) 我的行動:針對這件事情,自己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為何要練習寫零秒思考筆記? 將浮現於腦海的情境、感覺轉化為文字 將大腦的思考中轉為文字外部化,便可以注意到以前思考不夠深入的部分 以自在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為目標 事情之所以會惡化,都是因為過度顧忌或者猶豫而拖延的了時機而忽視了早期可以解決的問題以及錯誤 將上述問題能以自在的以語言以及文字
Thumbnail
當你的事情有點複雜時,可能需要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接著在說明每個部分的開始時,開頭直接表明現在這個部分的重點是什麼,幫助對方進入狀況,也較容易記住你說的事情。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加上一、二、三的數字表達,比如:「這件事有三個重點,第一是...」會更容易幫助對方理解。 「拆分主題法」就像是一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執行日更寫作的三個好處,包括減少行動阻力、讓念頭化為思考以及與未來的自己相遇。可以幫助想要開始寫作的你有效地展開行動,並且從沖培養寫作的紀律和思考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條列式思考模式來提升段落寫作的清晰度和流暢性。透過將文章分為若干段落,並在每段開頭設定主題句,讀者可以快速掌握文章重點,降低專注力的消耗。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長篇文章,對於電子郵件及建議書也同樣有效。
寫作是一個無盡發想的過程,在各個主題下有著多樣的分享類型,然而,若欲在特定領域建立專業,持之以恆地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分享是不可或缺,依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邏輯的建構文章主題變得至關重要。
從我開始日更至今,寫作的架構一直保持一致。這是受到師北宸老師在2020年撰寫的「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一書中提及的啟發。書中所述的萬能寫作法——觀點、案例、總結,主要透過簡潔的段落陳述文章觀點,並以數據、案例或故事來支持,最終提供文章總結,讓讀者清楚理解所表達的概念。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成功寫作的步驟,透過卡片盒筆記法來提高生產力與寫作力。包括多工的正確理解、為了理解而閱讀、聰明的筆記法、發展想法、分享見解以及養成習慣。文章中分享了具體步驟以及相關心得。
Thumbnail
《【1書+1日記】3分鐘未來日記:寫下的願望真的都實現了!》每天早上寫未來日記,學會以正面的方式看待事情。感謝生活中所有協助我的人事物。培養好的習慣,持續下去。選擇對自己好的人事物,讓自己心情保持平靜,看見事情更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1.作者提及之一行日記內容及其四個步驟 (1) 今日記事:寫下當日發生覺得有趣的事或是挑選一個自己最印象深刻的事件,用簡短的筆記記錄下來即可 (2) 對自己的意義:以「這件事對我有什麼意義」回頭思考所發生的事情 (3) 新發現:發現自己的思想所代表的意涵 (4) 我的行動:針對這件事情,自己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為何要練習寫零秒思考筆記? 將浮現於腦海的情境、感覺轉化為文字 將大腦的思考中轉為文字外部化,便可以注意到以前思考不夠深入的部分 以自在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為目標 事情之所以會惡化,都是因為過度顧忌或者猶豫而拖延的了時機而忽視了早期可以解決的問題以及錯誤 將上述問題能以自在的以語言以及文字
Thumbnail
當你的事情有點複雜時,可能需要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接著在說明每個部分的開始時,開頭直接表明現在這個部分的重點是什麼,幫助對方進入狀況,也較容易記住你說的事情。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加上一、二、三的數字表達,比如:「這件事有三個重點,第一是...」會更容易幫助對方理解。 「拆分主題法」就像是一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執行日更寫作的三個好處,包括減少行動阻力、讓念頭化為思考以及與未來的自己相遇。可以幫助想要開始寫作的你有效地展開行動,並且從沖培養寫作的紀律和思考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條列式思考模式來提升段落寫作的清晰度和流暢性。透過將文章分為若干段落,並在每段開頭設定主題句,讀者可以快速掌握文章重點,降低專注力的消耗。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長篇文章,對於電子郵件及建議書也同樣有效。
寫作是一個無盡發想的過程,在各個主題下有著多樣的分享類型,然而,若欲在特定領域建立專業,持之以恆地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分享是不可或缺,依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邏輯的建構文章主題變得至關重要。
從我開始日更至今,寫作的架構一直保持一致。這是受到師北宸老師在2020年撰寫的「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一書中提及的啟發。書中所述的萬能寫作法——觀點、案例、總結,主要透過簡潔的段落陳述文章觀點,並以數據、案例或故事來支持,最終提供文章總結,讓讀者清楚理解所表達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