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豫讓論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明代的方孝儒曾有一篇豫讓論,闡述了自己對戰國時代刺客豫讓的歷史評價,其中有相當多值得當下執政者作為借鏡的地方,豫讓之所以願意為智伯復仇放棄得到趙襄子的高官厚祿,而趙襄子成全其忠義讓其斬衣復仇,這個歷史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士為知己者死,智伯待豫讓以國士,豫讓自然以國士之義回報智伯,放到現代也一樣,要吸引人才要人才忠心的為國效力,必須先待之以國士,除了豐厚的俸祿外更重要的還是尊重,尤其是國防建設吸引頂尖人才參軍更必須如此為之。

讀史可以鑒今,讀完豫讓論再對照民進黨政府一系列仇軍不尊重軍隊的行為,不勝唏噓,民進黨政府老是覺得軍隊的忠誠度有問題,跟自己不夠親近,但民進黨的政客想過沒有,對現役與退役軍人,是否有待之以國士?答案其實大家都知道,需要軍隊就說體諒部隊辛勞,但等到要給退休金時,就找很多理由苛扣,甚至縱容其黨羽側翼詆毀這些國軍弟兄,退輔會照顧的永遠不是基層,這難道是待之以國士?民進黨政府真的好好思考在質疑甚至指控國軍忠誠度當下,是否有先待之以國士?

古今治軍道理皆然,除了有形的厚養士卒,再來就是無形的尊重,在豫讓的故事中,豫讓之所以願意不顧一切甚至犧牲性命也要替智伯復仇,根源上智伯把豫讓當成國士給予尊重,豫讓基於士為知己者死的道理,才會替智伯報仇,這個故事放在身處隨時有戰爭危機的台灣也一樣,要軍隊善戰在國家存亡關頭願意犧牲,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尊重軍人的榮譽,也就是待之以國士的態度,這點民進黨政府尤其要檢討,日前還因為日媒子虛烏有的報導,民進黨的政客爭先恐後的揣摩上意懷疑甚至詆毀部隊的忠誠度,如何不讓部隊心寒?再對照募兵困難標準一再降低毫無篩選,招進來的人素質低下沒有中心思想只當成混薪水的工作,這種慘況民進黨政府再不好好將軍隊待之以國士只會每況愈下。

豫讓論其實對台灣的社會風氣及政府對待軍隊的態度是一個警鐘,台灣社會不尊重軍人甚至在名嘴政客的刻意誤導下仇軍,然後在需要軍隊的當下才想起來要尊重軍隊,如此可笑的情況就發生在台灣,或許三軍統帥一定希望軍人如豫讓一樣忠誠,但必須待之以國士為前提,軍人退役的就學就養就業,始終不受重視,甚至中低階退役的很多淪落到三保:當保全,賣寶塔,拉保險,這樣的慘況一直存在,也必須政府願意改善,如果政府做不到待之以國士為前提,何談部隊戰力及忠誠?想一想募兵制的慘況,再不整改將無兵可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建宏的沙龍
7會員
212內容數
攀附權貴簡單,但是卻會失去做人的脊梁,不管誰當權,只要有任何的失道寡助,老夫絕對不會視而不見,我腦後的反骨專為當權者而生。
李建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7
當川普不言不慚的告訴台灣,該付美國保護費換取保護,而民進黨這些政客居然爭先恐後的替美國洗白,表示自己都「自費」保護自己,但明眼人看在眼裡其實就是個唾面自乾的荒誕笑話,民進黨政客自稱沒付的「保護費」實際上都一點一滴的從外交軍事上受制於美國強行被綁在抗中戰車上,付出比「保護費」更慘重的代價,卻換不來起碼
2024/07/27
當川普不言不慚的告訴台灣,該付美國保護費換取保護,而民進黨這些政客居然爭先恐後的替美國洗白,表示自己都「自費」保護自己,但明眼人看在眼裡其實就是個唾面自乾的荒誕笑話,民進黨政客自稱沒付的「保護費」實際上都一點一滴的從外交軍事上受制於美國強行被綁在抗中戰車上,付出比「保護費」更慘重的代價,卻換不來起碼
2024/07/27
今年第一個颱風侵襲台灣,同一個颱風映射出許多的現象,有網軍側翼各為其主的口水戰,也有芸芸眾生為了颱風假的小確幸殷殷企盼的社會現象,而不變的地方是不論黨派都沒有從颱風中真正得到教訓,導致災情依舊肆虐,各黨之間互相攻擊的口水戰,每一次颱風肆虐後,一再地重演這樣的政治鬧劇,故治水依舊牛步,水患依舊肆虐,罵
2024/07/27
今年第一個颱風侵襲台灣,同一個颱風映射出許多的現象,有網軍側翼各為其主的口水戰,也有芸芸眾生為了颱風假的小確幸殷殷企盼的社會現象,而不變的地方是不論黨派都沒有從颱風中真正得到教訓,導致災情依舊肆虐,各黨之間互相攻擊的口水戰,每一次颱風肆虐後,一再地重演這樣的政治鬧劇,故治水依舊牛步,水患依舊肆虐,罵
2024/07/27
近日新竹市長的案件甫宣判有罪,引發各界議論,除了信者恆信的政治口水外,其中司法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也讓司法的含金量打了一個相當大的問號,首先檢察官在台灣的司法系統具有相當大的權力,甚至無視刑事訴訟法揭示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陋習行之有年,往往很多案件是用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去自由心證,升斗小民的案件尚且
2024/07/27
近日新竹市長的案件甫宣判有罪,引發各界議論,除了信者恆信的政治口水外,其中司法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也讓司法的含金量打了一個相當大的問號,首先檢察官在台灣的司法系統具有相當大的權力,甚至無視刑事訴訟法揭示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陋習行之有年,往往很多案件是用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去自由心證,升斗小民的案件尚且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第一)。    這句話很直白,沒有什麼歧義爭議。意思是說,『慎重隆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緬懷去世的祖先,老百姓就愈發淳樸順服。   但這句話不完整,沒指明誰應該慎終追遠?聯繫下一句,似乎可以理解為曾子針對『民』而言,要求老百姓要慎終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第一)。    這句話很直白,沒有什麼歧義爭議。意思是說,『慎重隆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緬懷去世的祖先,老百姓就愈發淳樸順服。   但這句話不完整,沒指明誰應該慎終追遠?聯繫下一句,似乎可以理解為曾子針對『民』而言,要求老百姓要慎終
Thumbnail
仁義是貪婪者的通行證  《莊子·徐無鬼》 齧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將逃堯。”曰:“奚謂邪?”曰:“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為天下笑。後世其人與人相食與?夫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勸;致其所惡則散。愛利出乎仁義,捐仁義者寡,利仁義者眾。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夫禽貪者器
Thumbnail
仁義是貪婪者的通行證  《莊子·徐無鬼》 齧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將逃堯。”曰:“奚謂邪?”曰:“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為天下笑。後世其人與人相食與?夫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勸;致其所惡則散。愛利出乎仁義,捐仁義者寡,利仁義者眾。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夫禽貪者器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21 什麼叫「愚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不但站在權力的制高點上,同時也掌握了道德的話語權,因此一聲令下,臣下就得乖乖束手就擒,把一顆大好頭顱獻上。 這是誰說的? 孔子? 不。以為如是表述出自孔子,那真是天大的誤會。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21 什麼叫「愚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不但站在權力的制高點上,同時也掌握了道德的話語權,因此一聲令下,臣下就得乖乖束手就擒,把一顆大好頭顱獻上。 這是誰說的? 孔子? 不。以為如是表述出自孔子,那真是天大的誤會。
Thumbnail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 ,罰不可以不均。」 賞善罰惡,這麼簡單,小學生也知道。 不過小學生通常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諸葛亮說,對我有利的就是善,亂我安穩的就是惡。所以賞,是為了希望人民士兵建立更多的功勞;罰,則是要扼殺混亂於搖籃之中。
Thumbnail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 ,罰不可以不均。」 賞善罰惡,這麼簡單,小學生也知道。 不過小學生通常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諸葛亮說,對我有利的就是善,亂我安穩的就是惡。所以賞,是為了希望人民士兵建立更多的功勞;罰,則是要扼殺混亂於搖籃之中。
Thumbnail
「舉措之政,謂舉直措諸枉也。」 舉直的「舉」很好理解,舉用起用。 為什麼說「直」?孔子說過「以直報怨」嘛,你要起用的不是好的人,有德行的人,而是正直的人。 好壞賢能,本身有很多主觀性的判斷。同樣是說話很直,我們身為聽者會因為自己的情況去判斷好壞。 不要,諸葛亮的意思就是先不要判斷,是直男就先用了再說
Thumbnail
「舉措之政,謂舉直措諸枉也。」 舉直的「舉」很好理解,舉用起用。 為什麼說「直」?孔子說過「以直報怨」嘛,你要起用的不是好的人,有德行的人,而是正直的人。 好壞賢能,本身有很多主觀性的判斷。同樣是說話很直,我們身為聽者會因為自己的情況去判斷好壞。 不要,諸葛亮的意思就是先不要判斷,是直男就先用了再說
Thumbnail
兵部來到第三篇。 終於輪到孫武大前輩來嘴。 可能有很多人都讀過孫子兵法,不過我沒有。 以下正文。 孫子曰:「用兵之道,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用兵的重點,在於衡量敵我雙方。 誰的主子站在大義?誰的將領更有才能?誰佔了天時地利?誰的軍隊號令能行?誰的兵士更強,更訓練有素?誰的賞罰分明? 此乃勝負七事。
Thumbnail
兵部來到第三篇。 終於輪到孫武大前輩來嘴。 可能有很多人都讀過孫子兵法,不過我沒有。 以下正文。 孫子曰:「用兵之道,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用兵的重點,在於衡量敵我雙方。 誰的主子站在大義?誰的將領更有才能?誰佔了天時地利?誰的軍隊號令能行?誰的兵士更強,更訓練有素?誰的賞罰分明? 此乃勝負七事。
Thumbnail
春秋時代,齊景公的時候,晉國跟燕國同時進攻了齊國。齊軍難以抵禦,節節敗退。齊國的名相晏嬰,就向齊景公推薦了司馬穰苴。說他文能附眾,武能威敵。 武能威敵,這個不需要懂文言文也知道是甚麼意思。 那甚麼是「文能附眾」? 來到《通典》兵部之二,法制篇。 軍隊要有規矩。
Thumbnail
春秋時代,齊景公的時候,晉國跟燕國同時進攻了齊國。齊軍難以抵禦,節節敗退。齊國的名相晏嬰,就向齊景公推薦了司馬穰苴。說他文能附眾,武能威敵。 武能威敵,這個不需要懂文言文也知道是甚麼意思。 那甚麼是「文能附眾」? 來到《通典》兵部之二,法制篇。 軍隊要有規矩。
Thumbnail
掐指算算,發生頂下郊拚的時候,鄭用錫已經66歲了,離他離世,還有兩年。 身為一位生命倒數計時的長者,他可以事不關己,但他卻選擇以文人的身份,寫了〈勸和論〉,並主持議和與善後事宜;之後又將文章內容刻於石碑(後龍)上,感化百姓。 而了解這點,成為〈勸和論〉打動我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掐指算算,發生頂下郊拚的時候,鄭用錫已經66歲了,離他離世,還有兩年。 身為一位生命倒數計時的長者,他可以事不關己,但他卻選擇以文人的身份,寫了〈勸和論〉,並主持議和與善後事宜;之後又將文章內容刻於石碑(後龍)上,感化百姓。 而了解這點,成為〈勸和論〉打動我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是非成敗轉頭空的亂世之中,以盡己來回應自我生命的期待以及厚待我者的恩情,也不失為一種英雄的豪氣,若只以成敗論英雄則不免流於庸俗。若按照安子順讀〈出師表〉墮淚的原因在於忠的詮釋,忠不是忠義也非忠君,而是所謂的「盡己之謂忠」來回應自我與他人跟時局,才顯得悲壯,不流於悲哀。
Thumbnail
是非成敗轉頭空的亂世之中,以盡己來回應自我生命的期待以及厚待我者的恩情,也不失為一種英雄的豪氣,若只以成敗論英雄則不免流於庸俗。若按照安子順讀〈出師表〉墮淚的原因在於忠的詮釋,忠不是忠義也非忠君,而是所謂的「盡己之謂忠」來回應自我與他人跟時局,才顯得悲壯,不流於悲哀。
Thumbnail
  我知道標題很驚悚,但卻是事實!   以往我們總囿於傳統對諸葛亮忠君愛國以及《三國演義》鞠躬盡瘁的形象,然而歷史上的他,並非如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無法盡善盡美。因此,這次就從高中國文課本選文〈出師表〉第三段,找出證據,加以說明。   至於寫作呢?我就埋個伏筆,讓大家繼續看下去...... 一、
Thumbnail
  我知道標題很驚悚,但卻是事實!   以往我們總囿於傳統對諸葛亮忠君愛國以及《三國演義》鞠躬盡瘁的形象,然而歷史上的他,並非如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無法盡善盡美。因此,這次就從高中國文課本選文〈出師表〉第三段,找出證據,加以說明。   至於寫作呢?我就埋個伏筆,讓大家繼續看下去...... 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