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一七九:「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七九:「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麻黃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傷寒表證被攻下後又發汗,造成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如果仍有發熱、惡寒、脈浮的表證存在,就要先解表再攻痞,「解表宜麻黃湯」,表被寒所束而惡寒,脈見浮緊,應用麻黃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如果已經沒有表證,就可以攻痞,痞症的治療用瀉心湯,端看是哪一種瀉心湯證,臨證決定即可,不一定都是用「大黃黃連瀉心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傷寒表證,一般來說病在表,汗出就會解掉了,現在汗出不解,就知道病不在表,病邪往陽明或是少陽去了,「心中痞鞭」,心中指橫膈膜上方脹滿不舒服,按下去硬硬的,這是虛氣被胃中的實熱所迫,結在心中的地方無法消散,類似客氣上逆的現象,所以按下去硬硬的,「嘔吐而下利者」,病人嘔吐就知道進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右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者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病看起來像桂枝證,我們知道桂枝湯證是太陽表證,會有頭痛、身熱、惡
桂枝人參湯方 理中湯(乾薑2、白朮3、人參2、炙甘草2)+桂枝4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四兩、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切。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納桂更煮,去滓,取三升,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解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攻下後,腸胃津液被拉掉了,就不可以再用桂枝湯來發汗,「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汗出而喘無大熱,是因為攻下後,表邪開始往內陷,熱往肺部裡面跑,肺部的津液開始喪失掉,因為有熱所以會流汗,這是肺炎的第一方,最開始的症狀就是「麻杏甘石湯證」,等到毛孔束起來,變成「無汗喘咳」的時候,
旋覆代赭石湯方 旋覆花3、代赭石1、人參2、甘草2、生薑三片、大棗12枚、半夏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切、代赭石一兩、大棗十二枚劈、甘草三兩炙、半夏半斤洗。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
「傷寒八九日,吐下後」,傷寒八九日後,病人有吐、下造成腸胃裡面的食物沒了,津液的源頭沒了,「虛煩」,土不生金,心血不夠時會煩躁,「心下痞鞕」,心下指胃的地方感覺脹滿不舒服,因為東西都吐光了,所以是氣結到了,也就是客氣上逆,摸起來硬硬的「脅下痛」,脅肋下方會痛,「氣上衝咽喉,眩冒」,這氣指的是胃氣,胃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傷寒表證,一般來說病在表,汗出就會解掉了,現在汗出不解,就知道病不在表,病邪往陽明或是少陽去了,「心中痞鞭」,心中指橫膈膜上方脹滿不舒服,按下去硬硬的,這是虛氣被胃中的實熱所迫,結在心中的地方無法消散,類似客氣上逆的現象,所以按下去硬硬的,「嘔吐而下利者」,病人嘔吐就知道進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右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者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病看起來像桂枝證,我們知道桂枝湯證是太陽表證,會有頭痛、身熱、惡
桂枝人參湯方 理中湯(乾薑2、白朮3、人參2、炙甘草2)+桂枝4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四兩、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切。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納桂更煮,去滓,取三升,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解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攻下後,腸胃津液被拉掉了,就不可以再用桂枝湯來發汗,「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汗出而喘無大熱,是因為攻下後,表邪開始往內陷,熱往肺部裡面跑,肺部的津液開始喪失掉,因為有熱所以會流汗,這是肺炎的第一方,最開始的症狀就是「麻杏甘石湯證」,等到毛孔束起來,變成「無汗喘咳」的時候,
旋覆代赭石湯方 旋覆花3、代赭石1、人參2、甘草2、生薑三片、大棗12枚、半夏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切、代赭石一兩、大棗十二枚劈、甘草三兩炙、半夏半斤洗。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
「傷寒八九日,吐下後」,傷寒八九日後,病人有吐、下造成腸胃裡面的食物沒了,津液的源頭沒了,「虛煩」,土不生金,心血不夠時會煩躁,「心下痞鞕」,心下指胃的地方感覺脹滿不舒服,因為東西都吐光了,所以是氣結到了,也就是客氣上逆,摸起來硬硬的「脅下痛」,脅肋下方會痛,「氣上衝咽喉,眩冒」,這氣指的是胃氣,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適用病症】病毒性感冒的持續性發熱,汗出不暢,面紅身熱,或咽喉痛,或咳嗽,或頭痛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凱琍,芳聊系列,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如何有用芳療在自己跟周遭的人身上~ 今天來聊聊「暑毒」這件事情! 前陣子有個花療的個案,就屬於中暑的現象,胸口中間的心輪和喉輪出現暑毒的現象,而且確認後應該是屬於陽暑,那一次用了新鮮的萬壽菊花朵幫他做清熱解毒,補進去能量場裡面,同時也有協
Thumbnail
近來小病一場,從5月中至今,以爲是感冒,卻沒發燒,六月嘗到窒息性咳嗽的驚恐歷練,以往一夜好眠變成起床多次。 看西中醫資料及親自感受身體解密的探討。 在發現窒息性咳嗽容易發生在情緒起伏、胡思亂想時。 在發現是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身體濕痰大量疾生,外食常反胃嘔吐。 咳痰也練習吐出。以往屬於吞的
Thumbnail
夏季節氣經絡芳療 足蕨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節氣介紹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夏季注意事項 1:立夏後氣溫漸漸地攀升,多補充水份 2:脾胃經絡運行中處於偏弱,食欲自然不佳,強壯脾胃經絡功能
Thumbnail
夏日炎熱潮濕容易引發各種疾病,中醫認為養心最重要,可透過按摩穴位和穿戴負離子衣物來達到,同時也提醒夏日除濕的重要性。
Thumbnail
感染發炎引起的發燒,要使用「退燒藥」,而不是退熱貼 退熱貼屬於物理降溫法,真正用途是用於高熱中暑時,將其放置於腋窩、鼠蹊幫助體溫散熱,屬於物理性降溫產品,「無法」解決發燒的根本病因,只適合低燒37.5 – 38.5℃。要達到退燒效果還是要服用退燒藥才有效。
Thumbnail
門診中有患者會覺得嘴裡熱、麻、或一點疼痛感、口乾、口苦…,但嘴或舌頭卻沒有傷口。 首先,我們要先排除吃食物是否太鹹,
身體濕氣重的問題一直是我困擾已久的難題。生活在台灣這樣潮濕的氣候下,加上飲食習慣,濕氣重的困擾總是伴隨著我。我詢問過許多中醫,希望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但每個人的建議都不盡相同,讓我感到相當無助和困惑。
Thumbnail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 冬天手腳冰冷? 可以作超慢跑或功操讓自己變成暖暖包,另外在吃補品前,先破解迷思:「了解體質寒還是熱?」,如果你不是整體都虛寒(上班族九作多是上身熱下身冷),那麼找中醫診療,以通為治幫你打通氣血! 上身熱下身冷? 溫經湯症(鬱熱,小魚際出紅斑) 微循環證 骨盆結構有卡住,吃
本文探討了人參的使用時機,特別是在體液大量流失和正氣虛津液虧的情況下的應用。藉著介紹了白虎加參湯、桂枝人參湯、小柴胡湯系列和四逆湯系列的適用情況,以及一些實際使用上的建議。本文也提到了高麗參和北五加的特性和應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適用病症】病毒性感冒的持續性發熱,汗出不暢,面紅身熱,或咽喉痛,或咳嗽,或頭痛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凱琍,芳聊系列,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如何有用芳療在自己跟周遭的人身上~ 今天來聊聊「暑毒」這件事情! 前陣子有個花療的個案,就屬於中暑的現象,胸口中間的心輪和喉輪出現暑毒的現象,而且確認後應該是屬於陽暑,那一次用了新鮮的萬壽菊花朵幫他做清熱解毒,補進去能量場裡面,同時也有協
Thumbnail
近來小病一場,從5月中至今,以爲是感冒,卻沒發燒,六月嘗到窒息性咳嗽的驚恐歷練,以往一夜好眠變成起床多次。 看西中醫資料及親自感受身體解密的探討。 在發現窒息性咳嗽容易發生在情緒起伏、胡思亂想時。 在發現是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身體濕痰大量疾生,外食常反胃嘔吐。 咳痰也練習吐出。以往屬於吞的
Thumbnail
夏季節氣經絡芳療 足蕨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節氣介紹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夏季注意事項 1:立夏後氣溫漸漸地攀升,多補充水份 2:脾胃經絡運行中處於偏弱,食欲自然不佳,強壯脾胃經絡功能
Thumbnail
夏日炎熱潮濕容易引發各種疾病,中醫認為養心最重要,可透過按摩穴位和穿戴負離子衣物來達到,同時也提醒夏日除濕的重要性。
Thumbnail
感染發炎引起的發燒,要使用「退燒藥」,而不是退熱貼 退熱貼屬於物理降溫法,真正用途是用於高熱中暑時,將其放置於腋窩、鼠蹊幫助體溫散熱,屬於物理性降溫產品,「無法」解決發燒的根本病因,只適合低燒37.5 – 38.5℃。要達到退燒效果還是要服用退燒藥才有效。
Thumbnail
門診中有患者會覺得嘴裡熱、麻、或一點疼痛感、口乾、口苦…,但嘴或舌頭卻沒有傷口。 首先,我們要先排除吃食物是否太鹹,
身體濕氣重的問題一直是我困擾已久的難題。生活在台灣這樣潮濕的氣候下,加上飲食習慣,濕氣重的困擾總是伴隨著我。我詢問過許多中醫,希望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但每個人的建議都不盡相同,讓我感到相當無助和困惑。
Thumbnail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 冬天手腳冰冷? 可以作超慢跑或功操讓自己變成暖暖包,另外在吃補品前,先破解迷思:「了解體質寒還是熱?」,如果你不是整體都虛寒(上班族九作多是上身熱下身冷),那麼找中醫診療,以通為治幫你打通氣血! 上身熱下身冷? 溫經湯症(鬱熱,小魚際出紅斑) 微循環證 骨盆結構有卡住,吃
本文探討了人參的使用時機,特別是在體液大量流失和正氣虛津液虧的情況下的應用。藉著介紹了白虎加參湯、桂枝人參湯、小柴胡湯系列和四逆湯系列的適用情況,以及一些實際使用上的建議。本文也提到了高麗參和北五加的特性和應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