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大日子》以視覺藝術作為解決人們情緒、行為或心理層面問題的處方

更新於 2023/05/0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藝術創作是藝術家自我療癒的解方,你可以看見藝術如何改變他們的人生,而這些作品也會在某個時刻改變你!
「我日日都在和痛苦、焦慮和恐懼奮鬥,我發現唯一能緩解病痛的方法就是不斷創作。」──草間彌生
「繪畫是一種自我探索,每個優秀的藝術家都會畫出他的本性。」──傑克森.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憤怒的大日子》一書談及的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們在不盡如人意的日子裡,向內在探索,與恐懼共存,和焦慮為伴,甚至在身心受辱、遭遇病痛、貧乏困頓的生命歷程之中,仍未放棄創作。每一件創作,對他們而言,都像賣火柴少女的最後一盞燭光,但這些藝術家的能量並未隨燭光乍滅而逝去,而是繼續為人們點亮前路。
​作者蘇西.霍奇以通透的筆觸描繪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從嶄新的觀點剖析藝術品,她讓我們在欣賞這些作品時,得以用更誠實的心態去面對自身情緒,接納新的觀點,從而嘗試與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握手言和。

書籍連結

《憤怒的大日子:莫內、芙烈達、歐姬芙、巴斯奇亞……從壞情緒轉生出的藝術創作》
|作者:蘇西.霍奇(Susie Hodge)
|譯者:官妍廷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導論

視覺藝術能以單憑文字無法達成的方式與我們溝通交流,其內容可能深具啟迪性、鼓舞人心、挑戰既有價值,使我們增廣見聞,引人入勝亦或妙趣橫生。視覺藝術能夠提供深刻見解,分享回憶,提出創新的想法並發揮治療的作用,幫助我們解決情緒、行為或心理層面的問題。其影響之大、用途之廣,連醫生都將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納入處方,以幫助患者減低壓力、倦怠和孤獨感等負面情緒,或緩解身體疾病如失智症等病徵,這種治療方法即稱為「社會處方」。博物館和美術館每年也會出於各種原因吸引大量的參觀民眾,這更證明了藝術是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藝術與情緒
藝術遠不只有視覺上的刺激,它還具有治癒的力量,能帶來希望、改變或重建人們的信念和心態,發人深省並使我們想起可能已經淡忘的價值。藝術亦反映社會,時常展示新的觀點,呈現社會中的現實和掙扎;藝術可以提供新的想法和見解,也經常讓人留意到可能被忽視和無形的角落。從早期的心理學研究來看,心理學(或自十九世紀末期濫觴的心智及行為科學)即認可藝術是種抒情表意、探索個人內心感受、心態和行為的重要方法。數百年以來,藝術家已然理解藝術的治癒力量,許多藝術家也透過藝術來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挑戰。在近幾世紀中,藝術家更著重在這個特點。例如愛德華.孟克曾寫過這段話:「從有記憶以來,我就深受焦慮所苦,而我一直嘗試透過藝術創作來抒發這種感受。」
喬治亞.歐姬芙亦思忖:「我發現我可以用色彩和形狀來表達我無法用其他方式表達的想法;也就是那些無以名狀的事物。」路易絲.奈佛遜則如此解釋,「突然之間,我看見有一隙光線……然後看到光亮之中的輪廓。我才意識到,原來並沒有黑暗。因為黑暗中,永遠有光。」崔西.艾敏也曾思考過,「唯有藝術才能支撐我度過難關繼續前行,讓我得以肯定自己的存在。」相同的道理,藝術也能用來幫助其觀者。
強大的影響
英國神經科學家森米爾.澤基(Semir Zeki)教授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大腦如何處理色彩和動作等狀態,並展示欣賞藝術作品時的大腦活動。這項實驗在受試者觀看康斯特勃、安格爾、波希、莫內、林布蘭、達文西和塞尚等藝術家的畫作時,同時掃描他們的大腦。澤基教授表示:「當你注視藝術作品時,大腦中和愉悅感受有關的部分出現強烈的活動,這種反應非常迅速。血液流速會因為看到一幅美麗畫作而增加,就如同我們看著所愛的人也會加快血流。……直到我們做了這項實驗,才發現藝術對大腦的影響如此強烈。」從這項研究看來,觀看藝術作品可以降低體內壓力賀爾蒙皮質醇的濃度,增加快樂激素多巴胺的分泌。
2016年的另一項實驗則顯示,觀看自然界的圖像可以降低壓力,特別是陸上風景和海景,從而有助於預防慢性壓力及壓力相關疾病。這是由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醫學中心發起的研究,團隊招募了46名受測者參與實驗,試圖了解觀看含有自然界景物的圖像如何使心神安定下來。除了這兩個例子外,還有其他眾多相關研究,在在都證明了藝術有其治療功效。
情緒管理
藝術帶給我們的好處不計其數。透過理解藝術家的創作動機或過程,甚至花些時間仔細研究某些藝術作品,我們能夠從中學會調伏自己的情緒,接納新的觀點,並學會如何更正向地應對某些狀況和信念。即便是令人不安的藝術作品,也能激發另類思維,使我們能夠使用不同的方法來管理情緒。幾千年來,藝術家一直在傳達思想、感受、夢想、故事、經驗、觀察和想望,而本書將協助你用有別於以往的方式「閱讀」他們的作品,進而重新思考並理解如何處理自己的感受。本書收錄了阿特米希雅.真蒂萊希、因卡.修尼巴爾、法蘭西斯科.哥雅、莫內、芙烈達.卡蘿、古斯塔夫.克林姆、卡拉瓦喬、梵谷、伊莉莎白.卡特列特、安迪.沃荷以及亨利.馬諦斯等超過七十位藝術家及其作品。他們的作品和思維就如同我們每個人一樣獨特,而這就是透過藝術來管理情緒的優點之一,雖然情感或許是個普世現象,但我們個人對情感的詮釋和反應卻是獨一無二的。就讓我們一起徜徉於本書的藝術世界中,發掘更多新鮮和奇妙的方式和藝術互動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典藏藝術出版藝文相關論叢,範疇涵蓋電影、建築、手作、哲學、策展、文創、法律、文學、書畫、藝術市場等,將藝術以任何形式分享給所有人。 本專題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帶領讀者回到生活中,尋找一些日常的美好,或是一些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於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在台灣的起步、發展及建言,透過漢寶德的前瞻視野、執行與推動,語重心長將厚重理論化為精巧易讀的談片,與前作《邁向繆思》、《繆思意境》,構成完善有緒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本文為「這藝本Artco!閱讀、聊藝術 Artco Books! Read & Talk」Podcast節目【EP04. 藝術家姚瑞中的「神鬼任務」/攝影集出版門檻/藝術創作脈絡ft.姚瑞中】節目之訪談摘要,內文整理自姚瑞中訪談口述。(文字整理/標題擬定:典藏藝術出版編輯部)
世界上有最醜或最美的顏色嗎?什麼顏色會引領今年的潮流?它是怎麼選出來的?速食連鎖店的Logo為什麼愛用紅色和黃色? 《為什麼非蒂芬妮藍不可: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色色故事》 ● 75篇關於色彩歷史的短文 ● 了解顏色的意義和歷史背景 ● 藝術家及設計師必須擁有的色彩知識庫
藝術以書寫自我包裝,藝術創作的元素可以包含書寫在內,也可以是為了回應書寫而作。但無論如何,不管是發表在報章雜誌、部落格與同人誌、新聞稿或學術專刊上,藝術都提供了一個寫作的機會。
藝評已死?當媒體充斥藝術市場消息與畫廊行銷廣告、當藝術明星不斷被製造與追捧,在重重華麗的煙幕彈中,藝術評論該何去何從?又該如何堅持核心價值精神?作者派翠西亞.畢克斯在《藝術評論的終結》中試圖對當代藝術評論現狀提出觀察與擔憂。
從「邁向繆思」到暢遊「繆思意境」!博物館該是怎樣的?博物館可以或可能做些什麼、如何經營?它跟民眾之間的距離該多近、又要如何拉近?
關於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在台灣的起步、發展及建言,透過漢寶德的前瞻視野、執行與推動,語重心長將厚重理論化為精巧易讀的談片,與前作《邁向繆思》、《繆思意境》,構成完善有緒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本文為「這藝本Artco!閱讀、聊藝術 Artco Books! Read & Talk」Podcast節目【EP04. 藝術家姚瑞中的「神鬼任務」/攝影集出版門檻/藝術創作脈絡ft.姚瑞中】節目之訪談摘要,內文整理自姚瑞中訪談口述。(文字整理/標題擬定:典藏藝術出版編輯部)
世界上有最醜或最美的顏色嗎?什麼顏色會引領今年的潮流?它是怎麼選出來的?速食連鎖店的Logo為什麼愛用紅色和黃色? 《為什麼非蒂芬妮藍不可: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色色故事》 ● 75篇關於色彩歷史的短文 ● 了解顏色的意義和歷史背景 ● 藝術家及設計師必須擁有的色彩知識庫
藝術以書寫自我包裝,藝術創作的元素可以包含書寫在內,也可以是為了回應書寫而作。但無論如何,不管是發表在報章雜誌、部落格與同人誌、新聞稿或學術專刊上,藝術都提供了一個寫作的機會。
藝評已死?當媒體充斥藝術市場消息與畫廊行銷廣告、當藝術明星不斷被製造與追捧,在重重華麗的煙幕彈中,藝術評論該何去何從?又該如何堅持核心價值精神?作者派翠西亞.畢克斯在《藝術評論的終結》中試圖對當代藝術評論現狀提出觀察與擔憂。
從「邁向繆思」到暢遊「繆思意境」!博物館該是怎樣的?博物館可以或可能做些什麼、如何經營?它跟民眾之間的距離該多近、又要如何拉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安往公司走去,陽光明媚,微風輕拂,是夏季難得的好天氣。僅十分鐘之遙的距離,一步步放大在眼前的大樓場景,愈清晰愈顯壓迫感。 「要是能往後跑走就好了。」這些年來,安不只一次這麼想。那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Carry Kuo 透過文字將自己的職涯經歷與心得化為對他人的啟發。他的作品聚焦於「第一次」的挑戰,特別是那些初入職場、初當主管、初創業的朋友。CK 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幫助更多人在職涯迷霧中找到方向。在這次的訪問中,我們將探索他的創作起點、核心理念與未來的創作規劃。 創作的起點:從迷惘中找到力量
上上週的自媒體新手講座結束了,感謝大家來聽,可惜時間有限,沒辦法講更深入,真的對大家有點抱歉。 我知道有同學時間撞到,沒辦法來聽。 所以我做了這份「超懶人包」跟「懶人包」,希望能幫大家節省時間。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這篇是我前幾個禮拜講座的懶人包的第二 part。 主要是聊聊剛起步的創作者在流量不多的時候,有什麼變現的機會。
安往公司走去,陽光明媚,微風輕拂,是夏季難得的好天氣。僅十分鐘之遙的距離,一步步放大在眼前的大樓場景,愈清晰愈顯壓迫感。 「要是能往後跑走就好了。」這些年來,安不只一次這麼想。那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Carry Kuo 透過文字將自己的職涯經歷與心得化為對他人的啟發。他的作品聚焦於「第一次」的挑戰,特別是那些初入職場、初當主管、初創業的朋友。CK 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幫助更多人在職涯迷霧中找到方向。在這次的訪問中,我們將探索他的創作起點、核心理念與未來的創作規劃。 創作的起點:從迷惘中找到力量
上上週的自媒體新手講座結束了,感謝大家來聽,可惜時間有限,沒辦法講更深入,真的對大家有點抱歉。 我知道有同學時間撞到,沒辦法來聽。 所以我做了這份「超懶人包」跟「懶人包」,希望能幫大家節省時間。
哈囉大家好,我是黑貓老師 😎 這篇是我前幾個禮拜講座的懶人包的第二 part。 主要是聊聊剛起步的創作者在流量不多的時候,有什麼變現的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源自由憤怒帶來的動力。人類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在憤怒之下產生。人類的文明,也多是因為憤怒而進步。
Thumbnail
呦!崇尚暴力美學的小夥伴有福了! 這回介紹的作品,主角是由擁有大肌肌的韓國男演員——“馬東石”來飾演,為了拯救被擄人集團綁架的妻子,決定一路殺進歹徒的大本營,死活都要將人給救出來!!! BTW,太太是由韓國知名綜藝《Running Man》成員——宋智孝出演!!! 倘若是有固定收看
Thumbnail
一言以蔽之,這是一個層次很豐富的角色。 更是完全不想單獨對上的對手。 如若還能再度翻拍成真人劇場版電影,個人希望“費翔”可以出演,但凡看過他在《封神》飾演“大肌肌紂王”的人,一定都能夠表示理解贊同的(喂 到底要如何形容”金•布拉德雷”才好呢? 雖然是走在既定的道路上,但是,妻子是
Thumbnail
工作中可能會面臨的挑戰之一:如何應對憤怒的主管情況,以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和提高溝通效果
Thumbnail
看完電影《瘋狂麥斯:憤怒道》的心得文
Thumbnail
★高情商的大人,即使情緒不好也不會讓人際關係出現裂痕, 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挫折感,進而有效溝通、解決問題。
Thumbnail
【當我們感到憤怒,到底該不該表達出來】 憤怒其實是一種保護機制、期待、自我要求、偽裝,憤怒的背後有太多的原因,因為憤怒實在很好用,所以我們很容易濫用他 但憤怒其實是一種工具,了解自己的工具,知道自己心裡的底線,保護自己,也表達自己的工具
Thumbnail
入圍本屆(2022 年) TIDF 台灣競賽單元單元的《海妖》,是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朱日坤的新作,他將鏡頭對準爭議影片創作者吳昊昊和他伴侶葛寧寧的平凡生活,透過他們自我剖白與對話,呈現其未竟的夢想、開放式關係的難題、家庭與社會的認同與挫折。
Thumbnail
不遠處的戰爭已經揭開序幕,無時不刻數以萬計的各方訊息,讓人摸不著頭緒,也讓人焦慮著該怎麼預備不久後的未來。 不妨透過閱讀,讓我們用這樣的方式沈澱,在看似亂世混沌般的世道中,重新理出方向,為我們自己的未來持續努力。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源自由憤怒帶來的動力。人類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在憤怒之下產生。人類的文明,也多是因為憤怒而進步。
Thumbnail
呦!崇尚暴力美學的小夥伴有福了! 這回介紹的作品,主角是由擁有大肌肌的韓國男演員——“馬東石”來飾演,為了拯救被擄人集團綁架的妻子,決定一路殺進歹徒的大本營,死活都要將人給救出來!!! BTW,太太是由韓國知名綜藝《Running Man》成員——宋智孝出演!!! 倘若是有固定收看
Thumbnail
一言以蔽之,這是一個層次很豐富的角色。 更是完全不想單獨對上的對手。 如若還能再度翻拍成真人劇場版電影,個人希望“費翔”可以出演,但凡看過他在《封神》飾演“大肌肌紂王”的人,一定都能夠表示理解贊同的(喂 到底要如何形容”金•布拉德雷”才好呢? 雖然是走在既定的道路上,但是,妻子是
Thumbnail
工作中可能會面臨的挑戰之一:如何應對憤怒的主管情況,以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和提高溝通效果
Thumbnail
看完電影《瘋狂麥斯:憤怒道》的心得文
Thumbnail
★高情商的大人,即使情緒不好也不會讓人際關係出現裂痕, 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挫折感,進而有效溝通、解決問題。
Thumbnail
【當我們感到憤怒,到底該不該表達出來】 憤怒其實是一種保護機制、期待、自我要求、偽裝,憤怒的背後有太多的原因,因為憤怒實在很好用,所以我們很容易濫用他 但憤怒其實是一種工具,了解自己的工具,知道自己心裡的底線,保護自己,也表達自己的工具
Thumbnail
入圍本屆(2022 年) TIDF 台灣競賽單元單元的《海妖》,是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朱日坤的新作,他將鏡頭對準爭議影片創作者吳昊昊和他伴侶葛寧寧的平凡生活,透過他們自我剖白與對話,呈現其未竟的夢想、開放式關係的難題、家庭與社會的認同與挫折。
Thumbnail
不遠處的戰爭已經揭開序幕,無時不刻數以萬計的各方訊息,讓人摸不著頭緒,也讓人焦慮著該怎麼預備不久後的未來。 不妨透過閱讀,讓我們用這樣的方式沈澱,在看似亂世混沌般的世道中,重新理出方向,為我們自己的未來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