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遊戲與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透過文字,紀錄當下的感受;創造新的意向
今天來回顧了十多年前參加藝術治療工作坊的收穫。我很喜歡表達性藝術活動的溫柔、輕鬆以及認真,不用打分數,不會被評價,從創作的過程中貼近自己、感受自己、認識自己。
藝術、遊戲與詩:童年的療傷工具(藝術治療工作坊2005.6/24-25)

演說者:Joan Phillips ;即席翻譯者:倪傳芬

外國的老師都有一股莫名的親和力,總是掛著深深的笑容,微笑的痕跡爬滿臉上,說話的聲音溫暖有力,給人放鬆放心的感覺。創作並不難,老師無時無刻不在傳遞這樣的訊息,來吧,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恣意的揮灑身體裡、腦海裡的感覺、思緒!

講義筆記:Giving clients a voice

以視覺藝術的型式去看去感觸、以詩詞文字去敘說去聆聽、以遊戲動作的方式去展現
◎藝術有遊樂性質、文字可以做圖解、遊戲可以被述說或紀錄。
◎藝術/詩詞/遊戲同樣具有:具體concrete、主動active、投射projective、同時是遊樂和嚴肅的。
◎藝術展現了最後的作品,是視覺性和永久性的;遊戲是比較短暫的;詩詞可以用文字的方式喚起連接藝術與遊戲!
◎What is the poem you will write? What is the drawing you will do? What are the words you will give?

小小活動大大靈感:

◎五個元素:「請寫下跟天氣/情緒/顏色/動作/時間有關的一個詞語」
My experience:閃電、生氣、黑色、飛翔、夕陽
◎完成句子(看/聽/觸/聞/感)
My experience:
看不見不好的不代表不存在
聽到了事情不見得真實
觸碰到的恐懼或許是假的
聞到了香味麻痺了腦袋
疼痛在胸口 擴散不出來
◎混和感官
◎兩人一組,輪流創作
◎一人畫,一人觀察寫下短句
◎拼貼:用浮貼的方式,當孩子完成後,問問他「圖片後面有什麼?試著寫下來吧!」

工作坊學習後的應用:

我對於表達性藝術療癒活動的認識,來自於參加工作坊以及短期的培訓課程,當年的我熱愛學習,喜歡把學到的內容帶回醫院變成治療團體內容,彷彿多了一個管道,讓個案說說話。此次工作坊,成為當年在醫院裡帶領詩詞創作團體的靈感來源,詩詞創作團體成員8-10人,團體每次皆有創作作品,並於當年中秋節聯歡會中發表呈現。

輕鬆玩:

  1. 五個元素:「請寫下跟天氣/情緒/顏色/動作/時間有關的一個詞語」
  2. 混合感官造句(看/聽/觸/聞/感)的名詞與動詞錯置,製造詩意。
  3. 替這首詩取個名字。
2021.10.23輕鬆玩
元素:陰天/暴躁/土黃/踢/凌晨
內容:
聽見陰天來了
聞到暴躁的氣息
土黃刺痛著我的皮膚
看著迴旋踢靜止在眼前
凌晨的光穿透了我的血管
命名:賴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09年2月,開始出發實地拜訪,此為我個人組計畫的第一階段(第一屆青年壯遊台灣_個人組_連結藝術、戲劇、舞蹈、冒險體驗跨領域網絡) 那時候,靠著這本地圖,找到要探訪的地點!(探訪完這本也被我翻爛了) 不是我決定路線,而是路線決定我        這計畫的難度在於,不像單純的旅遊,行程的排定會因人
完成主持人訓練後,我就大量運用其中技巧在治療團體中,也在2009年進入到不同精神療養機構,提供課程以及演出。        2005年9月底剛結束基礎訓練,我馬上報名12月中的進階訓練,當時只知道是進階工作坊,不曉得是主持人訓練。當年喬請來了她的老師Veronica Needa來到台灣,我們度過了三
擔任青少年營隊的隊輔,基本上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都需要先做到!        2006年6月底,我正式離開醫療體系,放下職能治療師的身份,到台北都市人基金會擔任隊輔。        除了好奇自己除了當職能治療師之外,還能當什麼?也很好奇,不在職能治療師管轄範圍的青少年們(卻是我許多住院個案年輕時的
       玩耍《深度工作力》這本書,我開始極少量使用網路跟傳訊功能,讓自己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感覺大腦越來越靈活:)        《深度工作力》讓我再次檢視自己的工作狀態,進而革除了會瓜分自己專注力、導致自己無法深度思考的壞習慣-無聊時或想紓壓時借助網際網路或手遊。讓我已經成癮的腦,戒癮,成功
       記得某一年,到一間國中帶領國中生進行體驗教育活動,四個隊伍同時進行,需要靠彼此分工合作、發展策略以及練習來達到最佳成績,每個隊伍自己設定挑戰秒數,只要打破自己設定的紀錄,就是獲勝!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強調『跟自己比』,減少和其他隊伍比較、惡性競爭的效果。在設定目標時,我
日常生活中的小難題不僅是抱怨的理由,也有可能是發明之母;「難題」其實是蘊藏珍寶的金礦。《創意思考的秘密在聯想力》p91)        「創意大師席德.帕尼斯發現,大家之所以沒能將難題視為發揮創意的機會,乃是因為我們受限於自己對難題的看法」。看到這邊,就想起之前生命設計師聚會時,我們學習到設計師是喜
2009年2月,開始出發實地拜訪,此為我個人組計畫的第一階段(第一屆青年壯遊台灣_個人組_連結藝術、戲劇、舞蹈、冒險體驗跨領域網絡) 那時候,靠著這本地圖,找到要探訪的地點!(探訪完這本也被我翻爛了) 不是我決定路線,而是路線決定我        這計畫的難度在於,不像單純的旅遊,行程的排定會因人
完成主持人訓練後,我就大量運用其中技巧在治療團體中,也在2009年進入到不同精神療養機構,提供課程以及演出。        2005年9月底剛結束基礎訓練,我馬上報名12月中的進階訓練,當時只知道是進階工作坊,不曉得是主持人訓練。當年喬請來了她的老師Veronica Needa來到台灣,我們度過了三
擔任青少年營隊的隊輔,基本上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都需要先做到!        2006年6月底,我正式離開醫療體系,放下職能治療師的身份,到台北都市人基金會擔任隊輔。        除了好奇自己除了當職能治療師之外,還能當什麼?也很好奇,不在職能治療師管轄範圍的青少年們(卻是我許多住院個案年輕時的
       玩耍《深度工作力》這本書,我開始極少量使用網路跟傳訊功能,讓自己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感覺大腦越來越靈活:)        《深度工作力》讓我再次檢視自己的工作狀態,進而革除了會瓜分自己專注力、導致自己無法深度思考的壞習慣-無聊時或想紓壓時借助網際網路或手遊。讓我已經成癮的腦,戒癮,成功
       記得某一年,到一間國中帶領國中生進行體驗教育活動,四個隊伍同時進行,需要靠彼此分工合作、發展策略以及練習來達到最佳成績,每個隊伍自己設定挑戰秒數,只要打破自己設定的紀錄,就是獲勝!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強調『跟自己比』,減少和其他隊伍比較、惡性競爭的效果。在設定目標時,我
日常生活中的小難題不僅是抱怨的理由,也有可能是發明之母;「難題」其實是蘊藏珍寶的金礦。《創意思考的秘密在聯想力》p91)        「創意大師席德.帕尼斯發現,大家之所以沒能將難題視為發揮創意的機會,乃是因為我們受限於自己對難題的看法」。看到這邊,就想起之前生命設計師聚會時,我們學習到設計師是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藝術治療 是一種結合藝術創作和心理治療的專業方法。透過繪畫、雕塑、黏土等藝術媒材,人們可以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想法和經驗,這些通常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 藝術治療如何運作? * 安全空間: 藝術治療師會提供一個安全、無評判的環境,讓參與者自由地表達自己。 * 藝術創作: 參與者透過藝術創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創作對作者的意義,創作如何幫助作者紓解壓力和表達情感,以及創作對作者成長和情感處理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創作歷程,以及如何透過繪本成功地轉化創傷故事。文章中提到使用創作作為自我療癒的過程,以及採取了版畫印刷藝術作為一種治療方式。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重新學習畫畫的過程,有對不同媒材的使用和練習,以及學習畫畫的喜悅和療癒效果。文章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創作的堅持。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心理治療對藝術家創作的影響,以及創作者對心理治療的恐懼。作者通過談論創作衝動、創造力和源頭質地的不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文章提及溫尼考特的理論,並對心理治療和創作的關聯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書寫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透過梳理心中的情緒和閱讀的薰陶,我們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Thumbnail
水彩畫帶來愉悅,但也可能帶來挫折感,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透過水彩畫得到的心靈療癒與感悟。文章中提到的活動和主題包括禪繞畫推廣師、染紙創意畫等。作者分享了在活動中所獲得的正能量和感動,以及對失智長者的關懷和感恩。文章情感豐富,觸及人心。
Thumbnail
今天的直覺畫出現新線條,淺藍色像光箭一樣,由上往下射下來;然後是黑色、橘色、金色。 畫的時候非常暢快、灌注了身體力量!果然每次先聽歌跳舞再畫畫,有助於釋放身心的動能。 / 認識創傷~重視內在小孩的求助 最近我正在處理壓力勾起的創傷症狀。可能是卡到年節的能量轉換,剛好有很多累積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藝術治療 是一種結合藝術創作和心理治療的專業方法。透過繪畫、雕塑、黏土等藝術媒材,人們可以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想法和經驗,這些通常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 藝術治療如何運作? * 安全空間: 藝術治療師會提供一個安全、無評判的環境,讓參與者自由地表達自己。 * 藝術創作: 參與者透過藝術創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創作對作者的意義,創作如何幫助作者紓解壓力和表達情感,以及創作對作者成長和情感處理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創作歷程,以及如何透過繪本成功地轉化創傷故事。文章中提到使用創作作為自我療癒的過程,以及採取了版畫印刷藝術作為一種治療方式。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重新學習畫畫的過程,有對不同媒材的使用和練習,以及學習畫畫的喜悅和療癒效果。文章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創作的堅持。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心理治療對藝術家創作的影響,以及創作者對心理治療的恐懼。作者通過談論創作衝動、創造力和源頭質地的不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文章提及溫尼考特的理論,並對心理治療和創作的關聯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書寫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透過梳理心中的情緒和閱讀的薰陶,我們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Thumbnail
水彩畫帶來愉悅,但也可能帶來挫折感,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透過水彩畫得到的心靈療癒與感悟。文章中提到的活動和主題包括禪繞畫推廣師、染紙創意畫等。作者分享了在活動中所獲得的正能量和感動,以及對失智長者的關懷和感恩。文章情感豐富,觸及人心。
Thumbnail
今天的直覺畫出現新線條,淺藍色像光箭一樣,由上往下射下來;然後是黑色、橘色、金色。 畫的時候非常暢快、灌注了身體力量!果然每次先聽歌跳舞再畫畫,有助於釋放身心的動能。 / 認識創傷~重視內在小孩的求助 最近我正在處理壓力勾起的創傷症狀。可能是卡到年節的能量轉換,剛好有很多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