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分析苦的矛盾,再也不用因矛盾而受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以及「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無我。」之中的「苦」,表面是相同的字,但意思不同。
前者的苦,是義,意指犧牲自己以成全理想或他人;後者的苦,是難受,意指成全自己用犧牲理想或他人。 才發現,當不付出時,會比付出更糟糕,不僅沒有收穫,還會被認為是殘酷的利己主義者。 於是懂得,樂於付出是奉獻,情願自己提早來領悟「施比受有福」,而「苦海無邊」只是在描述只看短期目標、苟且偷生的窘境。 反觀前者,表面付出精神、勞力的苦,縱使沒有任何利益也願意的義,內裡是願意付出一切,也要提升整體人類,一顆進步的心。 過程雖對肉體與精神的感受是苦中苦,但實際是義中義,對他人來說就像是傻子,但對自己而言卻只是珍惜生命。 長遠來看,誰說「傻人有傻福」不是真諦。
察覺出以上兩句名言的差異,便領悟到了空的用法與真諦,進而可以瞭解到「空」。 空是在不影響表層的情況下,將內裡的內容給完整保護起來。 就像是前者的苦與後者的苦,雖然是同一個字,卻是完全矛盾的意思,能得知這樣的結果,實際上是用「空」將表層隱藏,容納保護著內容物。 也像是宇宙的真空,並不會將地球的大氣層給吸走,但是若太空梭失去了保護殼,空氣就會因為自身的壓力而外流,看起來像是宇宙在吸取空氣。 但其實不是,是空氣因為壓力而想去填滿宇宙,找到了更大的空間而已。
謝天! 能用增量與存量的角度來看他人不付出奉獻的原因,誰說小我就不能成就大義,時機未到、羽翼未豐而已。 於是懂得進步與活在當下的重要性,若一時不凝聚自己,就會因漏而苦、顧此失彼。 從凝聚後再付出,到邊付出邊凝聚的修行,始終是自己的事。 在此循環裡,奉獻成全了他人、凝聚成就了自己,若看見他人在苦海裡,難免會有慈悲心,但始終能擁有自己而不忘初心與目的,於是菩薩即成佛,無間接階段性。 用瞭解聖經真諦的感受、構成緊密的性質,體驗人生旅行,來欣賞佛經。 人生時刻都是恩賜與賜與。
avatar-img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32會員
945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基於人口、土地、資源的限制,於是還無法容納會破壞政府凝聚理想的產業。 民主只能進步,人才會相信人性,而對身而為人感到榮耀與自信。
總是心平氣和,縱使不刻意裝熟,也不想輸給意外。
 至少會值得自由。
當蚊子獻上自己的視野,回報人類的鮮血。 
 請容許我,獻上牠們的故事與心思。
當風俗業,淪落到包含性交易。 風俗業再也不是在向理想前進。 如何找回理想風光的正義?
傳統保守、自由先進,左右派於根本、在結果,都是同一個整體。
基於人口、土地、資源的限制,於是還無法容納會破壞政府凝聚理想的產業。 民主只能進步,人才會相信人性,而對身而為人感到榮耀與自信。
總是心平氣和,縱使不刻意裝熟,也不想輸給意外。
 至少會值得自由。
當蚊子獻上自己的視野,回報人類的鮮血。 
 請容許我,獻上牠們的故事與心思。
當風俗業,淪落到包含性交易。 風俗業再也不是在向理想前進。 如何找回理想風光的正義?
傳統保守、自由先進,左右派於根本、在結果,都是同一個整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有些人,一生過得很幸福很圓滿,所以臨終發願乘願再來當人。也有一些人,一生艱辛,心心念念都在想辦法斷輪迴,了脫生死,不要再投胎受罪。每個人對苦的感受不同,有些人對苦很敏感,稍微感覺到苦就積極修身養性,希望去一個沒有人間疾苦的地方。有些人對苦看得開,苦到極點也頓悟不出道理,反正苦就苦,苦瓜人生比比皆是。
Thumbnail
有人問,為什麼有些人不用做好事,生活就很順利,金錢物質從不匱乏。也有些人,只做一點點的善事,感應就很大,家庭工作順利,收獲滿滿。也有人一天到晚做善事,不僅沒感應,甚至糟心事接踵而來,疲於奔命。 這個問題就跟貧窮人家、小富之家,以及大富豪口袋裡的錢不一樣多是一樣的道理。窮人口袋只有一百元要應付一
苦從何來? 愛別離苦,得不到苦,生病苦,欲求苦,得到後失去苦,比較的人生苦。 世上種種的苦,纏繞多情的人生,無情多變的生命。說多了好像消極了人生,其實恰恰相反。當一個人對生命有略略的感受時,你必然會知道。為什麼古人說【無欲則剛】,佛經更提醒著我們,【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在你每一個感恩的當下,每
Thumbnail
人生在世活法不一樣 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辛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疲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痛』!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自古斗米養恩、升米養仇,幫一個小忙,很多人湧泉相報,但時時刻刻對人好,反倒有人食髓知味,不幫她時卻生氣起來,彷彿他的失敗皆我們的錯。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有些人,一生過得很幸福很圓滿,所以臨終發願乘願再來當人。也有一些人,一生艱辛,心心念念都在想辦法斷輪迴,了脫生死,不要再投胎受罪。每個人對苦的感受不同,有些人對苦很敏感,稍微感覺到苦就積極修身養性,希望去一個沒有人間疾苦的地方。有些人對苦看得開,苦到極點也頓悟不出道理,反正苦就苦,苦瓜人生比比皆是。
Thumbnail
有人問,為什麼有些人不用做好事,生活就很順利,金錢物質從不匱乏。也有些人,只做一點點的善事,感應就很大,家庭工作順利,收獲滿滿。也有人一天到晚做善事,不僅沒感應,甚至糟心事接踵而來,疲於奔命。 這個問題就跟貧窮人家、小富之家,以及大富豪口袋裡的錢不一樣多是一樣的道理。窮人口袋只有一百元要應付一
苦從何來? 愛別離苦,得不到苦,生病苦,欲求苦,得到後失去苦,比較的人生苦。 世上種種的苦,纏繞多情的人生,無情多變的生命。說多了好像消極了人生,其實恰恰相反。當一個人對生命有略略的感受時,你必然會知道。為什麼古人說【無欲則剛】,佛經更提醒著我們,【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在你每一個感恩的當下,每
Thumbnail
人生在世活法不一樣 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辛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疲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痛』!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自古斗米養恩、升米養仇,幫一個小忙,很多人湧泉相報,但時時刻刻對人好,反倒有人食髓知味,不幫她時卻生氣起來,彷彿他的失敗皆我們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