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讀書心得
老子這本書我從高中一年級就接觸了,那時因為還不懂,只覺得它的字詞都非常簡潔有力,對了裡面涵意卻不是非常了解,直到大四上了思想史,經過老師的講解,再加上回家後自己研讀,益發對《老子》產生興趣,覺得他的思想真的非常深遠廣博,直到現在,心情不好時都會拿起《老子》來看,感覺到老子的胸襟坦蕩蕩,無任何的掛礙,心中就要平靜許多。
老子教人判斷事物發展的形勢,或對問題的分析,不應只看它的正面,也要先看它的反面,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以大旱望雲霓而言,有雲是下雨的必要條件,但若無充分的條件,雲還是雲,不會變成雨的。老子教我們判斷事物須從正反、陰陽、剛柔、虛實等各方面去細密的觀察與分析,不能單肯定它的正面,而忽略了反面。雖然說「飄風不終日,驟雨不終朝(二十三章),但久晴必雨,多陽反陰,遇極則反,厚存必亡,這乃是老子觀察宇宙和人生演變的智慧。老子認為「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二十三章)。
在老子八十一章之中充滿了正反對立的辭句,在道篇裡如「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老子》處處表達正言若反,如:「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處處從事物的反面去觀照其正面,更從側面,鄰接面去把握事物發展的全局。老子教我們以近觀遠,以遠察近,從高俯低,從低仰高,以大觀小,以小觀大,凡百事物皆應審視其正反、虛實、盈虧、剛柔、陰陽,察其長、闊、高、深而不要溺於卑近,這在《莊子》書中益見其發揮老子思想的奧妙。
老子的思想給我的感覺是:他肯定「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的至理,說明一切事物發展至極,終究必走向它自己的反面。事物恆保持對立面的相互轉化,有時看來本是壞事,而竟轉變成好事,而好事反而轉變成壞事,這是老子深觀古今的事變、歷史的遞嬗、人事的滄桑所得的智慧光芒。而歷史上的成與敗、禍與福、安與危、興或廢、吉與凶、存與亡亦恆相互轉化,彼此交替。老子所揭示的不只是有與無矛盾和統一,更是宇宙萬有發展歷程中的矛盾對立,和一切差別世界的相生相勝,相須與相即。
其實老子並不強調矛盾對立和相互鬥爭,而是看出了任何矛盾間,異中有同、同中有異,任何相互差別的世界中皆有同一性,而相互同一中也存有差別性。只見其同,未見其異,或只見其異,未見其同,都是執著於一己之偏,而未得其周遍圓融所致。
矛盾固然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但矛盾的終極是揚棄又是互補,是鼎革也是更新,是衝突也是抉擇。我們觀察宇宙間萬物之成長是相互依存、互相轉化,似乎相矛盾,卻又合作無間。除非天體中各星球彼此相撞,以致彼此毀滅,那才是絕對的矛盾,在生物界大多是相剋相生,看來彼此為敵,卻又互相適應,天之毀物,所以成物。舉凡動物與動物,昆蟲與昆蟲,植物與植物相互之間難免彼此為敵,諸如強凌弱、眾暴寡之事層出不窮,但就大自然本身而言,終究保持了生命網的平衡法則,而使彼此都能生生,大自然中本無絕對的優勝劣敗。
就我們宇宙而言,一切自然的運行,有它正常運作的規律,經常保持著此正彼反的現象,如東半球正值白晝,西半球則是黑夜;北半球正值酷暑,南半球正是嚴寒。此外像海洋中暖流,冷流之相互對流,季候風之彼此吹襲,都在在地說明了正與反、反與正是事物的一體兩面啊!是在不同時空中的表現,在純剎那的極限中,是看不出其任何差異和矛盾的。矛盾和差異是在時空發展中所必然呈現的現象,自其同者來看,萬物沒有不一樣的,自其異者來看,則肝膽楚越也。
在老子看來一切事物的發展終不離始、壯、究三階段,就易經《乾卦》而言,由潛龍而亢龍,即是由始萌而強壯而漸趨衰微的過程,所以一切皆難逃「正復為奇」的命運。就易道而言,凡事有盛有衰,有興有廢。有存有亡,沒有任何事物可超越此終極的極限的。一時被認為好事者,歷經時代的不同,其適應性和適宜性便打了極大的折扣,故某一時代,某一時期的好制度,經歷了不同的時空歷程,便成了不好的制度,如中國西周以前的井田制度,未嘗不是解決當時土地問題的好辦法,只是到了東周後便窒礙難行了。
但按正反相乘的原理,某些壞事是否會變成好事,這本是一種弔詭的辯證,照說壞事本身就是壞事,其本身不可能轉變成為好事,但歷史上,社會上,遇事互相效力,壞事也可以促起另一些好事的。像荀子深省「法過三代則蕩」的道理,故極力主張法後王,不認為千古的好事是一成不變的,好事歷久而衰必變成壞事。至於壞事歷久了,人必厭之,而終產生了鼎革的力量,以致促成好事,這本是事物辯證的必然發展,老子似早已看出了此中的端倪。總而言之,事物過極必得其反,這本是自然界、人事界在變遷中必然的法則呀!
但所謂對立矛盾間相互轉化,並不是在靜態下毫無條件地去轉變,老子觀察到「反者道之動」的法則,強調在「道」的動能狀態下時常涵存著其相反的力量,又由此相反的力量促成了道之動。因此,所有轉化有其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條件未臻成熟則無法轉化。換言之「反者道之動」,乃是客觀事實,客觀情勢,和其本身主動情況在相反相成,相陳相因間,逐漸所形成的。
宇宙萬物由始而壯,而壯而究,任何事物中都含有對本身的否定,如花蕊由初萌而綻放,由盛開而嬌艷,由凋零而枯萎,亳無盡時。所謂日中則昃,月盈則虧,而地上則有潮有汐,有起有伏,輾轉無窮。即連天上眾星宿也有生有滅,多少恆星坍縮,形成黑洞,又多少超新星誕生,綻放光芒,彼此新新相陳,而無止期。而此中主要原因,在於正中有反,反中有正,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消中有長,長中有消,盈中有虛,虛中有盈,任何一端即潛伏在其相反的因素中,彼此輾轉相因。
人生由幼弱,而碩壯,由碩壯,而衰老,這是生命發展的必然法則,天地與萬物莫不是如此。事物的發展未必是愈來愈好,而是每下愈況,如花之馨香終成腐臭,美酒佳釀終成鳩毒,而古老的建築物終成危樓,美麗的園囿轉瞬成廢墟,所謂天荒、地老、海枯、石爛,一切的一切都難逃始、壯、究的命運。
看了《老子》這部經典,覺得我們人類在從事任何作為時,很容易看到事物發展的正面,而未顧及其反面,老子主張無為,不是教人終日守成,而亳無事事。無為的重點,在乎示人不要執著於現有而只顧到正面的作為,竟忽略了事物反面的發展,否則必馴至得不償失,而反受其害了。老子無為的真諦乃在教人勿徒以當下的作為去破壞天為,更勿以人間的矯揉造作,去斲喪大自然的平衡和社會均衡的發展,也不要短視地斤斤操縱著人為的斧鉞,去努力地開拓或蠻幹,一意地去征服自然。按人工固可補天工之不足,但天工的自然,未必需要人為的代替和僭越。人工代替天工,多是基卡人為之利用與厚生,但若無長遠的計慮,則人工之斧痕反而破壞了自然的美好,所謂利用厚生反成為利用喪生了。
老子教我們勿執著於一時一地之見,要囿於一個問題而未見其他問題,不要只顧一方面之發展與作為,而輕忽了它反面的效應,是以知其正,守其反,正是老子知白守黑,知雄守雌哲理的運用。老子也教我們判斷問題時要正負面一併兼顧,不可徒逞一時之快,老子站在自然和歷史的交匯點上,細密地道出了自然與人生變化的奧秘,勸人以廣闊的心胸,去盱衡一切的成敗和得失,可惜世人執於近,疏於遠,所見卑下,而迷於途已久,故非有大徹大悟,實在是很難領會老子的意旨呀!
老子看重事物反面的性質,更擅長於在對立的事物中去思考問題,並設法去解決之。宇宙自然和歷史社會中,相反者皆相成,看起來彼此相互對立,似乎水火不相容,實際上則是相輔相成,相攝相即的!老子特別強調「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二章)因為前項與後項之間,似乎相互對立,但倘無這種對立,則顯不出其彼此間的互動關係。是以舉凡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後等之差別,正是突顯其彼此的特色。倘無音亦顯不出聲,無聲亦不足彰顯音,沒有這種差異的相和,是無法得到相互關係的。至於世界之美醜、善惡,也是事物在時空中所比較出的特質,並非之永恆不變的。
經過這番的體會,我真的很喜歡《老子》這部中國古代經典。誰說老子是消極的呢!他是以平靜的手法來把人的思慮推到最上端。他是以無為來無所不為,以不積極來積極;非刻意無不為,「無不為」是自然呈現的,沒有所限制的,它其實有無限的可能性和開放性。不懂老子的人真的會誤以為他是消極的,導致中國魏晉南北朝沈淪的原因。這真的是對老子很大誤會,他的思想是極其深遠、高深的;老子的學問是站在「有為」處說,去掉那份執著、名利的追求,斬斷「有為」,回歸「無不為」的本性境界的呀!
參考書目
老子思想體系探索(上) 魏元珪著 國立編譯館主編 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蔡老師私塾開課相關訊息、學生教師卡、學生表現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老子》修養.效益善用資源而非積聚成山,重視效益形成良性循環。
    Thumbnail
    avatar
    田間草民
    2024-06-14
    《老子》修養.尊重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avatar
    田間草民
    2024-06-07
    《老子》修養.無私讓參與者都能成就私心才是大公無私。
    Thumbnail
    avatar
    田間草民
    2024-05-31
    《老子》修養.低調見識深又能低調,不完美而有彈性。
    Thumbnail
    avatar
    田間草民
    2024-05-24
    《老子》修養.水平比較上中下的水平差異,何為「有道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Thumbnail
    avatar
    田間草民
    2024-05-17
    【老子|道德經第7章】無私成私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為己而生,所以能長生。 聖人以外在事物為優先,把自己放在最後,反而先收到正向回饋;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成就其身。
    Thumbnail
    avatar
    Peace
    2021-11-09
    【老子|道德經第6章】谷神「谷」形成空間上的「虛」,虛能納,納則聚,聚精而凝「神」,這是自然生成的精氣,似乎是造就萬物的能量來源。
    Thumbnail
    avatar
    Peace
    2021-11-04
    【老子|道德經第5章】不如守中天地「不仁」並非沒有仁心,而是不以仁心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天道循環,萬物自有用處與歸處,天地都知道,看似任其發展,其實是順應自然。
    Thumbnail
    avatar
    Peace
    2021-11-01
    【老子|道德經第4章】何為道道,往細看如微塵,往大看如寰宇,可宏觀可聚焦,它亦是一種力量,讓看不到、甚至無法得知的「質」,形成「物」,並讓「物」動起來,組成世界。
    Thumbnail
    avatar
    Peace
    2021-10-25
    【老子|道德經第3章】無知無欲「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 聖人之治是愚民還是助民? 無知無欲, 是強調清心寡慾?
    Thumbnail
    avatar
    Peace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