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儀式.一種傳承」中的畢業登頂,即將到來。
在登頂的這一刻啟動,其實已經代表我們˙真正進入畢業的頻率中了。
今年不一樣,今年很特別。因為疫情,我們的生命有了不一樣的經驗。
不管是生活模式、或是活動參與、或旅行出門,
我們都必須去適應因為疫情所帶來的結果,
或許,這結果是一份禮物,一種學習,和一種獲得。
但,這必須是調整過的眼光與心情,才能產生的「心的轉化」。
轉化後去想,其實,在變動中所帶來的改變,
讓「事件」中的人們,有了許多的第一次。
而這些第一次都是為了我們還是好想為孩子做些什麼,而努力的思維。
我知道有許多幼兒園都直接取消了,或直接就是線上解決了。
但是深刻的「記憶」,是不是能夠透過深刻的「行動」,
而讓這「深刻」真正的在心裡形成「印記」。
於是,這山田野的探勘一次、兩次、三次...
這企劃不斷的討論,討論,再討論....
直到,企畫出爐,報告出來時,我知道我的心已經被這些即將畢業的孩子們,
以及我們為孩子努力的過程,和預想的活動流程中,先行一步有了離別與祝福的開啟,
這開啟,開始有不捨、有感傷、有美麗、有幸福....。
所以,這一次是「特別的」。
每一屆的畢業典禮,對每一次主辦的我們,或家長來賓,或孩子來說,都很特別。
但總有畢業的學長姐來幫忙時都會說,「好好喔~我們那一屆都沒有~」
每一屆、每一屆、每一屆...,都帶著更新奇的眼光來看待那未來,而有了驚呼和羨慕。
那就表示,正因為每一屆都很特別,所以我們願意每一次都竭盡全力,
並專注在每一次的「這一屆」。所以如果已經有畢業的哥哥姊姊的弟弟妹妹,
麻煩爸爸媽媽要告訴他們,這一次也「好特別」,
是蒲公英家的第一次,一定也是孩子們和爸爸媽的第一次。
因為疫情,而有了這麼特別的畢業典禮,所以我們一起感謝這個世界好嗎?
心中有愛,是一件很重要事。而我們辦教育的最後的一個目標,
就是這個~「擁有愛」「給出愛」與「得到愛」。
所以沒有晚會的畢業典禮,但我們有「清晨的畢業典禮」。
沒有爸爸媽媽的打鼓,但爸爸媽媽陪我們「騎完全程」。
沒有現場這麼多的客人來觀禮,但我們有「山林田野的陪伴」。
我想,這是集結好多種的第一次,大家一起期待和感受這滿滿的深刻吧~
談到深刻,這一次的深刻一定是汗水和著淚水,體力加上耐力的「心理戰」。
而這心理戰比較是大人的。心理的os比較多的是「好熱喔」「好遠喔」「會曬黑」「孩子可以嗎?」
諸多懷疑,質疑,和矛盾充斥著的心理,這是大人的產物。
而孩子,很單純不複雜,目標在即,使命必達,哪管曬黑天氣熱。
但是,孩子有一天會變成大人,變成矛盾的個體,變成一樣要打「心理戰」的複雜的大人。
所以,呵護孩子的「這一刻」,見證孩子的「這一刻」,便是珍貴的特別時刻。
別懷疑,當天大人肯定會變成小孩,而小孩肯定變成大人,來讓我們「學著」,「看著」。
別懷疑,當天終點的加冠,一定會讓你留下開心的眼淚,
因為這是挑戰,這是成就,這是榮耀,更是「完成」。
【儀典慶賀詞】爸爸前帶領
感謝山林,感謝田野,感謝大地。
感謝爸爸,感謝媽媽,感謝老師。
世界好大,未來好美,山腰高高,路線迢迢,
我在這裡,你在這裡,山林田野,我好高壯。
「嘿~呦」,「嘿~呦~」 ,「嘿~呦」~ 「嘿~呦」~
我們完成了
【儀典慶賀詞】媽媽後帶領
感謝山林,感謝田野,感謝大地。
感謝爸爸,感謝媽媽,感謝老師。
遇見困難,看見勇敢,看見太陽,熱度高昂,
我在這裡,你在這裡,山林田野,我好高壯。
「嘿~呦」,「嘿~呦~」 ,「嘿~呦」~ 「嘿~呦」~
我們完成了
【儀典慶賀詞】孩子/老師帶領
蒲公英家祝福禱告詞。
我們這一周登頂,登上旗山最高山-旗尾山312公尺,
「爬上去,我做到了」記得高歌,大聲唱出來,讓整座山都是我們的歌聲。
7/18是我們的單車挑戰/畢業典禮【晨光微風.畢遊趣】,挑戰13公里的單車路線。
※行前說明會訂於7月3日,一定要來好好聽聽這美麗的計畫。
※這一周登頂6月6日大家加油,歡迎畢業的哥哥姊姊們一起爬這一條我們每年會爬的路線。
※「能不能每一天」這首歌是這一屆爸爸媽媽要唱孩子們聽的歌。除了當天現場唱歌,
歡迎爸爸媽媽也可以跟我預約唱歌,我會製成mv當作紀念。但這一點採自由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