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是小小的事,或者小小的進步,就能提出來進入這個選項。
這些在腦海裡篩選的過程,可能也是一個過程。
一開始可能要覺得多了不起,才能值得尊敬,
後來聽見同學說的就是一點小小的進步可以說,
接著那思考的廣度就開始擴張了。
這個練習很重要,因為那會回歸到自身上,
「如果我有一點點進步,也會成為中值得尊敬的人」。
當然,有時老師會給出一些更高的標準,比如說~
有沒有那種不是因為進步,而被你看見,
是那一種餘本就具備的特質,不需要到出錯就能讓人感覺美好的那種本質。
經這個引導,孩子就又開始列舉他們眼中那些美好的存在。
原來,他們有眼光,原來,他們有心,他們有思考,
他們會看見、聽見,和感受到。
而這些特質,再去聯想和延伸,於是某一種東西會出現。
自我覺察和社會覺察,以及自我管理,和做負責任的決定,來促進人際互動技巧,
這些都是環環相扣,扣在社會情緒SEL的細節中。
而這些細節都組成在生活裡不太能忽視的重點。
尊敬,成為一個這樣的人,懂得尊敬是什麼,知道該如何可以成為,
對孩子來說是可以不難做到的,這充滿希望。
因為愈是懂得就愈能自愛,愈能自愛就知道該怎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