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非散文:成為彼此生命中的配角

閃文非散文:成為彼此生命中的配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不是她第一次支援我的需求。尤其在我與姐妹們的聚會中,她願意出席、願意陪伴,也願意在一旁聽我們對話。偶爾跟上幾句,大多靜靜做自己的事,她只是為了開車載我們到聚會地點。

續攤如果要去騎摩托車才方便的地方,她也會載著大家去定位點取GoShare,再自己去停汽車,讓我與姐妹們的行程更流暢。

這篇文章是流水帳,獻給這個美好的日子。我很感謝伴侶的陪伴,我想起她時常對我說:「自從與你相處之後,才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我也想借這篇幅,記錄伴侶給予我的美好,即便只是汲取江中一瓢。


raw-image


只要伴侶的時間與體力允許,就會載我到任何想去地方,她是我的貼身司機。之於我而言,再微小的給予都不是裡所當然,親密關係更是如此。她總是告訴我「因為我喜歡開車。」但我知道更多的原動力,來自她想讓我擁有「便利」、「舒適」的旅程。

伴侶不會以「給予」的名號,行「束縛」之實。她在不適合攜伴的時候載我到聚會地點,並在附近找咖啡廳處理公事。等待的過程除了肚子餓想去吃飯,或處理緊急的事情需要離開一下,否則伴侶不會傳訊息給我。對我們來說,與朋友聚會還要一直回訊息是很干擾對方的行為。

「還會再聊一下嗎?還是差不多了?如果想再聊一下我先去附近吃飯。」伴侶不會讓我有「被等」的壓力,她會在訊息中表達「安心聊天」。「如果有事情要去忙碌、需要更改計畫,也請安心告訴我。」我回她。

在結束聚會後,看見伴侶以自在輕鬆的神情來接我,總是會忍不住說出「謝謝你等我」。她會回我「不會~今天好玩嗎?」她只在乎我開不開心,彷彿我的開心是她付出行動的一張收據。

謝謝你對我這麼好。「你也對我很好啊,你也會這麼做」伴侶說。誰先開始對誰好,已經不可考了。當感謝之情無法回朔源頭時,我們會一起感謝幸運、感謝生命、感謝宇宙、感謝一切因緣俱足,最後也感謝彼此,讓我們體驗了如此圓滿幸福的時刻。

其實我還很感謝彼此的生命能量,能夠同時在這個當下活躍並且相遇。同時慶幸伴侶也是個會因為這些美好,而感到感謝的人。她讓我常被說成是「客氣」的言行,在關係裡顯得沒那麼唐突。看過我們相處的朋友,曾驚呼:「你們講話都這麼客氣的嗎?感覺很生疏。」而我們只是覺得感謝。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她在我需要的時刻,成為了我生命中的配角。她的主動、體貼,像是共同完成一場活動的幕後人員,只為了協助活動時無法顧及更多雜事的我,輕鬆成為當下最有品質的樣子。

「因為你也會這樣做啊!」伴侶理所當然地說。我慎重的回覆她:「謝謝你對我這麼好。」

「也謝謝你對我好。」伴侶說完之後,我們相視而笑,也會彼此擁抱。感謝伴侶能夠收到我的善意,也感謝伴侶對我的善意。這是我們的日常對話。總是有感謝不完的美好發生在生命中,能夠遇到跟自己欣賞相同景象的人,真的很幸運。

最後,我也想要謝謝正在閱讀的你,你的支持與閱讀,總是我耕耘文章不可或缺的動力。

祝福您一切好:)


今年5月20日沒發的文章。


👉🏻如果喜歡文章請按下【愛心】❤️
👉🏻持續來點靈感請按下【追蹤】✅
👉🏻文章有所幫助也歡迎【贊助】☕️
每一個慷慨的行動,都將成為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1.1K會員
316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我曾經問過伴侶,不會想賣掉這些東西或送給別人用嗎?直到在地上痛哭事件,她說:「其實,我當下覺得如果不緊緊抓住,就什麼都沒有了。」除了生活常用的物品與蒐藏品外,伴侶時常如她所描述的出於「恐懼」而做出「擁有」的決定。因為大人的語意而害怕「後悔」;看見媽媽的模樣而害怕「吃虧」;不緊緊抓著就會害怕「錯過」。
徵文活動圓滿落幕。帶著感謝還有學習的目光,我拜讀了各位人生前輩的徵文作品。我是這樣想的。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不同,著墨的連結自然不能相互比對。他人更無法從理解的皮毛,擅自妄斷好壞。有獎徵文的「獎」,我亦謹能借策展者之名,行錦上添花之實。在此推薦人生前輩們的好文,給需要的讀者一點靈感。
最近有點自亂陣腳。常提到「開天窗」不只是自嘲,也是前行中的自律焦慮。這次跟風整理了2023上半年總結,想為有肉身的自己,透過文字將盤旋著的落成實體,指出前行的方向。
隨著生命推移,我們理解到生命不只有一個面向。「哭泣沒有用」是否也只是針對「解決事情」這個單一面向而已呢?先從結論說起:我認為是。這個體悟來自伴侶近一次的情緒風暴。這是相處多年以來,她第一次完全放開自我、毫無形象、沒有保留的大撒潑。而這次的情緒翻攪,竟間接的療癒了積淤在伴侶內心深處的創傷?!
當說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時,那也沒關係。有些人適合從「我要什麼」為思考的施力點;但有些人則適合從「我最想要的版本是什麼?」為思考方向。平常將他人感受與需求放在自己前面的若啡,無法明確指出自己想要什麼,也或許指出自己的渴望,會讓她自覺不夠替別人著想。因此試著感受自己的內在需求、想像事情發展成喜歡的樣子
在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建立信任,讓對方能夠將堵塞的感受傾訴而出?普通人如我,還真沒有神丹妙藥,與伴侶相處的幾年裡,我大概只能看出一件之於我個人的事實:日常生活。信任搭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
我曾經問過伴侶,不會想賣掉這些東西或送給別人用嗎?直到在地上痛哭事件,她說:「其實,我當下覺得如果不緊緊抓住,就什麼都沒有了。」除了生活常用的物品與蒐藏品外,伴侶時常如她所描述的出於「恐懼」而做出「擁有」的決定。因為大人的語意而害怕「後悔」;看見媽媽的模樣而害怕「吃虧」;不緊緊抓著就會害怕「錯過」。
徵文活動圓滿落幕。帶著感謝還有學習的目光,我拜讀了各位人生前輩的徵文作品。我是這樣想的。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不同,著墨的連結自然不能相互比對。他人更無法從理解的皮毛,擅自妄斷好壞。有獎徵文的「獎」,我亦謹能借策展者之名,行錦上添花之實。在此推薦人生前輩們的好文,給需要的讀者一點靈感。
最近有點自亂陣腳。常提到「開天窗」不只是自嘲,也是前行中的自律焦慮。這次跟風整理了2023上半年總結,想為有肉身的自己,透過文字將盤旋著的落成實體,指出前行的方向。
隨著生命推移,我們理解到生命不只有一個面向。「哭泣沒有用」是否也只是針對「解決事情」這個單一面向而已呢?先從結論說起:我認為是。這個體悟來自伴侶近一次的情緒風暴。這是相處多年以來,她第一次完全放開自我、毫無形象、沒有保留的大撒潑。而這次的情緒翻攪,竟間接的療癒了積淤在伴侶內心深處的創傷?!
當說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時,那也沒關係。有些人適合從「我要什麼」為思考的施力點;但有些人則適合從「我最想要的版本是什麼?」為思考方向。平常將他人感受與需求放在自己前面的若啡,無法明確指出自己想要什麼,也或許指出自己的渴望,會讓她自覺不夠替別人著想。因此試著感受自己的內在需求、想像事情發展成喜歡的樣子
在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建立信任,讓對方能夠將堵塞的感受傾訴而出?普通人如我,還真沒有神丹妙藥,與伴侶相處的幾年裡,我大概只能看出一件之於我個人的事實:日常生活。信任搭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