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分享]40催眠課先不上:<成為一個人>第一章摘句;服務師的新業務待討論;認識一位鄰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催眠課先不上

我缺課的第2次課,上完後沒幾天,下一期的時間又貼出來了,7月1日和8日2天,這次報名到6/15,因為老師16~30日去閉關禁語,無法處理報名的事情。想說過一、二個星期再報名,交場地費,我是第一天複訓,第二天補課。

想到第一天的課要重覆去上,因為總得跟同學熟悉一下,第2天的課程才好互相練習,又擔心會不會像上次一樣,上完第一天的,下週的第2天又沒力氣上了呢?哈!

這幾天一直在猶豫要去上嗎?想上的心情還沒拉起來,也一點都不想練習,去上的唯一理由是將這件事「做完」,以後不要再上這種「學習技巧」的課了,現在好像不適合上這種課了。

剛看<成為一個人>,第一章「這就是我」我的專業思想和個人哲學的發展。快看完時,明白,我要忠於自己的感覺才行啊!決定這次不上,想上的時候再上。過幾天跟老師說一下。(2023.5.24.)

▓<成為一個人— 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

前幾天手機滑到我有追踪,但沒仔細看的「臺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臉書粉專,看到一篇讀書會摘要,頗長,我竟然將它看完了,大概知道一下這本書在說什麼?邊看邊讚嘆那些說法。經過了花語諮詢、正念課、光的課程等學習,加上孩子們以前上自主學習的體制外學校,對於那些說法很熟悉,是我認同的,也是一直在做的,想到要將書找來看。

這本書我在心理系圖書室時,架上中英文的書有很多很多,各種版本都有,看到它很厚,我沒翻開來過,女兒書架上有一本,借來看,今天開始看。很容易看。這下明白了,原來,如果書看了幾頁,就要停下來想一想,消化一番的話,除了它講的東西深奧、有內涵、需要練習的項目很多之外,就是我的背景知識不夠多,要應用起來也比較吃力。

看這書是要再確認一下,要如何用我喜歡的方式對待我自己、孫女、孩子們、家人、伙伴和身邊的人們,看完這本,應該會做得更道地,更符合我想要的吧!

讀書會摘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2F4xCqeUx6zVmavLB3RjRaDRGc1cYRjGXJpC34r1kYJBmHKE9VXjy1yVfpdhCzEV5l&id=101629045131792&mibextid=Nif5oz

○第一部:說到我自己,第一章—「這就是我」我的專業思想和個人哲學的發展 摘句

P.18起,我學到的幾個重要的心得:

■接納自己,聽我自己,做自己;內在的真實;接納他人;

■假裝是沒有幫助的,沒用的;表面的做法,和實際體驗的不同,希望和另一個人建立有建設性的關係時,無法成功。

■允許自己去瞭解他人,實在具有無比的價值;

■若果我能打開一些管道,讓別人可由之而向我傳達他們的感覺,和他們個人所體驗的世界,那將會豐富我的體驗。

■能夠信任自己的體驗;體驗本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我很喜歡在體驗之中發現秩序,在一大堆體驗之中,尋出它的意義、秩序或法則,逐一做出我的主要理論。

■事實總是友善的。

■更容易令我滿足的,毋寧是讓我做我自己,而讓別人去做他自己,會引發愈多的變化。

■學到這些心得都是零零星星地;它們一直在變化。

P.30 但凡是最屬乎個人的,便也是最為普遍的。

都曾以非常個人的方式來表達我自己,私己的、個人的,結果卻每次都激起最多的迴響。

逐漸相信:每個人之最私己的、獨特的體驗(如能表達出來,與人分享的話),可能就是最能說進人心深處的因子。如:藝術家、詩人。(2023.5.24-25.)

▓「家事服務師討論會」下個月要參加,跟大家說說我對於新業務的構想

這個每個月一次的討論會,一開始我主持,後來由可凡主持,我旁聽,在我的工作室開。2018年生病後,我就沒參加,請她們自己去找場地,由可凡去弄。我發現她弄得比較好,有時候會列出這次要討論或學習的項目。原來,我在場的話,阻礙了人家的進步,我不管的話,她可以做得更好的。

那時候也跟她說,這項業務全權由她決定,如:想開課的話,由她決定,她去開;想增加客戶量的話,跟我說,我有問過,其他人要不要增加客戶呢?沒回答。這幾年來的情況都差不多,沒有變動。

每隔一陣子,我會約可凡來開會,問問服務師和客戶的情形,有聽出什麼的話,請她去做或去問。

然後,好久沒找她來開會了,好像也沒事。

上上個月,她邀了一位客人來,問我要不要去?好,我去了,大家談得頗好。事後我一直在想,之後我要不要參加呢?我參加要做什麼?目的是什麼?

前些天,有位伙伴在方格子幾個人共筆的專題文章中提到,她學打掃,改變了和先生的關係,下面有位我們互動過的作者留言說,如果上課可以讓她掃自己家的打掃做得更好的話,她想上課,我回應說,我是開課的人,不過現在沒開了。

由此我腦中出現了新業務的想法,然後想到,大家停在原地5年都沒動實在不行,跟可凡說,以後的討論會我都參加,下個月有新業務的提議。

下個月的開會日期,因為有人出國,約得比較晚。時間訂好了,有人說她8:30要走,那只有1.5小時的時間,我先將請大家發言的大綱貼出來,可以先準備一下:

「算一算,我沒參加討論會的時間已經5年了,時間過得好快,這5年來,大家過得如何呢?
請每個人先準備一下,說說以下的,
一個人約15分鐘。
一、 在這項家事服務工作、你的其他工作和生活中,經歷了哪些事?有什麼不一樣,有些什麼改變呢?
二、 接下來,有什麼規劃或想法呢?
三、 對於家事服務這項工作想要有什麼改變?願不願意改變呢?」

今天接到表妹的訊息,要約打掃,我請可凡去聯絡,她很快說聯絡好了。想到先跟她提一下我的構想,前幾天想跟她打電話討論,她正在搬家,那就討論會時再說。

「對於以下的事情,你有什麼想法?
到府教學,邊教邊掃—你教
到府教學,邊教邊掃—你教她們2位教
開班,和以前一樣的—你主講,她們協助
開班,和以前一樣的—她們主講,你協助」

她回覆了她打算的做法,嗯!很好,沒有不理我。

▓碰到一位鄰居,加了她的line

今天早上,終於實現飯後1.5小時時出去走一走,醫生說半小時到2小時內運動一下,有助於血糖的消耗。通常吃過飯後根本不想動,或是想看電腦,或寫東西,很少馬上出去過。這幾天一直在心裏做這個決定,原想要1小時時出去,後來又給自己寬限一下,多半小時。

到旁邊的公園。我的運氣很好,太幸運了,走路不到5分鐘,就從後門進入氣場很不錯的公園,這公園以前是礁溪明德訓練班,軍營,沒想到可以改裝成那麼舒服的環境,好多種植物和花都是我喜歡的。

到大樹下,伸展,打哈欠,動一動脖子、上身,深蹲,第一次在這裏看到大笨鳥(黑冠麻鷺),有蝴蝶在飛,鳥跳來跳去,走來走去,看到有一隻鳥從地上拉起一條蚯蚓,慢慢吞進去。

風很舒服,太陽不熱,有鳥叫,樹葉、地上的植物搖曳,偶而的車聲,很安靜,但我就是不想待太久,好像半小時後就開始往外走了,走一圈,再走一圈也不想,就從大門出去,另一條路回來。

搭電梯時,7樓有人按亮,門開時,正想邊舉手指示,邊說:「往上」,看她手中拿著衣架,「妳要到頂樓晾衣服嗎?」是,她問:「妳住劉媽媽那間嗎?我知道妳,妳有2個口罩。」她說的是我自己做的面罩,我突然想到:「我從來沒到過頂樓,我跟妳一起上去好了。」

我終於上了頂樓。搭電梯時,有時候會碰到有人到頂樓晾衣服,或收衣服下來,我「不敢」一個人上去,總想有朋友來時,再請她陪我上去,像朋友來,或孩子來,都沒時間,也沒那個意願做這件事,所以就拖著。

頂樓室內,窗戶裏面有公家做的杆子,或住戶自己放的衣架,外面也有長長的杆子可以晾,跟她說了幾句話,互相加了line,她要回台北,就再聯絡了。我終於認識了第一位朋友。在礁溪,除了公共服務的人們,像:管理員、仲介、美容院或餐館的老闆、鄉民代表之外,我沒有認識其他人,心中有點不安,也在想要怎麼認識朋友呢?

原來,今天不想在公園待久,依自己的意思走回來,就那麼剛好碰到她。(2023.5.25.)

以上那2件事,想討論新業務和認識了新朋友,表示我的情況有比較好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90會員
687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要改變 嗨,近來好嗎? 昨天上完最後一堂吸引力法則課。從4月Rica老師的<改寫人生方程式>到5月13開始的<吸引力法則>7周課程,一路走來心路歷程,來記錄一下吧。 先來說說<改寫人生方程式>吧
Thumbnail
想要改變 嗨,近來好嗎? 昨天上完最後一堂吸引力法則課。從4月Rica老師的<改寫人生方程式>到5月13開始的<吸引力法則>7周課程,一路走來心路歷程,來記錄一下吧。 先來說說<改寫人生方程式>吧
Thumbnail
學催眠就是一場直面自己內心的過程 總計100小時的初階與進階的催眠課程,除了每次上課訊息量過載,最深刻的經驗是每次上課前要進行的自主練習,練習的內容是當次課堂上教導的催眠技巧與催眠語句的使用。每次看老師示範都覺得輕鬆自如,但輪到自己課後練習時,腦袋一片空白。 不過在這個痛苦的練習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
Thumbnail
學催眠就是一場直面自己內心的過程 總計100小時的初階與進階的催眠課程,除了每次上課訊息量過載,最深刻的經驗是每次上課前要進行的自主練習,練習的內容是當次課堂上教導的催眠技巧與催眠語句的使用。每次看老師示範都覺得輕鬆自如,但輪到自己課後練習時,腦袋一片空白。 不過在這個痛苦的練習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
Thumbnail
似乎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吧! 一開始學蠟燭,只是因為覺得想跟大家一起,也讓我的粉絲專頁裡多一個產品販售。 因為學姊這番話打動我,想去學習,所以大家約一約,就一起上課......
Thumbnail
似乎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吧! 一開始學蠟燭,只是因為覺得想跟大家一起,也讓我的粉絲專頁裡多一個產品販售。 因為學姊這番話打動我,想去學習,所以大家約一約,就一起上課......
Thumbnail
一樣地先來個生活分享
Thumbnail
一樣地先來個生活分享
Thumbnail
▓催眠課先不上 我缺課的第2次課,上完後沒幾天,下一期的時間又貼出來了,7月1日和8日2天,這次報名到6/15,因為老師16~30日去閉關禁語,無法處理報名的事情。想說過一、二個星期再報名,交場地費,我是第一天複訓,第二天補課。 想到第一天的課要重覆去上,因為總得跟同學熟悉一下,第2天的課程才好互相
Thumbnail
▓催眠課先不上 我缺課的第2次課,上完後沒幾天,下一期的時間又貼出來了,7月1日和8日2天,這次報名到6/15,因為老師16~30日去閉關禁語,無法處理報名的事情。想說過一、二個星期再報名,交場地費,我是第一天複訓,第二天補課。 想到第一天的課要重覆去上,因為總得跟同學熟悉一下,第2天的課程才好互相
Thumbnail
從丰先生半推半強迫的幫我預約了心理諮商以後,我開始了解自己的某些行為,看似沒有
Thumbnail
從丰先生半推半強迫的幫我預約了心理諮商以後,我開始了解自己的某些行為,看似沒有
Thumbnail
那是一月時候的事情,還記得那時候的我,在「我」的世界中獨自走了好一段時間後,總算逐漸摸索著回歸人間的路,久違的再次接觸人。
Thumbnail
那是一月時候的事情,還記得那時候的我,在「我」的世界中獨自走了好一段時間後,總算逐漸摸索著回歸人間的路,久違的再次接觸人。
Thumbnail
#先照顧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別人 #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沒有人天生就會自責自責都是學來的 在無憂花學堂〈愛自己‧深度自我陪伴〉第1堂課,有很多顛覆過去想法的洞見,狠狠地撞擊了自己。 如果我們認為是因為別人做了某件事情,才導致我們有某種情緒產生的話,那是不是代表我們把自己情緒的主導權交到別人手上,
Thumbnail
#先照顧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別人 #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沒有人天生就會自責自責都是學來的 在無憂花學堂〈愛自己‧深度自我陪伴〉第1堂課,有很多顛覆過去想法的洞見,狠狠地撞擊了自己。 如果我們認為是因為別人做了某件事情,才導致我們有某種情緒產生的話,那是不是代表我們把自己情緒的主導權交到別人手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