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創造力與想像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爸爸,創造力與想像力是天生的,還是可以後天學習得來的?」讀傳播學院但是輔修設計的A寶問我。

我有點好奇:「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疑問?」

A寶歎了口氣:「我有同學好像輕輕鬆鬆就做出很棒的作品,而我卻常常腸思枯竭,沒有靈感。」

我安慰A寶:「不要擔心,因為你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平面設計這個領域,所以現在一定比較吃力,你那些同學搞不好從小就很喜歡畫畫或拼拼貼貼,因此現在你會覺得他們很厲害。我認為想像力與創造力是後天可以學習得來的能力。」

看看A寶有點懷疑的眼神,我只好消遣她們:「不過像你這樣,花了很多時間應付考試,想像力就會愈來愈差。因為要應付以知識記憶背誦為主的考試要高分,所受的訓練就是短時間內就回答出標準答案,不容許我們胡思亂想,然而想像力最重要的根源就是願意天馬行空的亂想。」

A寶問:「那創造力呢?」

我回答:「創造力是來自於想像力,就像法國物理學家龐加萊所說的,科學是靠事實所建立的,正如房子是用石頭砌成的,但是一堆事實稱不上科學,就如同一堆石頭也稱不上一幢房子一樣。這也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想像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會受限,想像力卻可以包括全世界。知識是材料,是鋼鐵,只有想像力才能讓它變成器具或武器。」

A寶還是有點沮喪:「那麼如何培養想像力跟創造力呢?」

我想了想:「我同意有的專家說過的,創造力就是出題目跟解題目的過程。也有人說創意是鬆綁大腦的過程,創意來自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就不需要創造,因為創造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

A寶好像愈聽愈模糊:「你還是沒有說要怎麼訓練啊?」

我哈哈大笑:「逼自己對任何事物要提出問題。比如說,常常想――如果……會怎樣?同時也要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摸索,去胡思亂想,動手做,亂做都沒關係,從錯誤中學習。」

A寶忽然想起來:「原來你在我們小時候,跟我們一起看電影或看日本戲劇時,都逼著我們要提問題,就是在訓練我們願意去想像嗎?」

我欣慰的點點頭:「沒有錯,願意提問,也能夠提出好問題的人,就是一個善於想像與有創意的人。」

一直在旁邊聽,沒有說話的B寶忽然插進來:「問問題不只可以逼自己思考,也是保持自己好奇心的方式,記得爸爸也教過我們,問問題也是交朋友的好方法。」

我為B寶按讚:「很好,你還記得爸爸提醒你們的,我自己從學生時代就喜歡跟同學朋友閒聊時,不時拋出某個主題,分別請教不同興趣或不同行業的朋友,常常會有很不一樣的收穫與靈感,因為每個人的生活圈不一樣,一定有些他們知道的事情是我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這些素材,往往是創意的來源,也是我們常說的跨界、跨領域的學習,這是傑出創意人常用的法寶呢!」

A寶好像靈光一閃:「我學過腦力激盪法,據說這也是一群人收集創意的方法?」

我點點頭:「這是非常著名,歷史也非常悠久的創意發想階段可採用的會議,我在民國六十多年,在童軍團時就常常進行腦力激盪,在激發思考,收集點子的確有它的好處,不過也有它的侷限性,其他妳們還體驗過那些方式。」

A寶回答:「不久前我參加過「世界咖啡館」的分組討論。」

我點點頭:「這是最近這幾年很流行的方法,你說說看。」

A寶說:「我想人數比較彈性,從十幾人到幾十人大該都可以,認識或不認識都可以,參加的人分桌,每桌大約是四人,我猜五人或六人或許也可以,選一個桌長。然後就分幾回合大家輪流換桌子進行討論。比如第一回合,桌友輪流發言,桌長紀錄重點,每一位說完後,桌長不動,其餘桌友打散,加入不同的桌子。第二回合開始,桌長與新桌友分享第一回合的意見,之後新桌友也可以繼續進行討論。第三回合與第二回合一樣,桌長與新桌友分享前兩回桌友的意見。以此類推。最後再由各桌桌長報告各桌最後的幾項共識,主持人整合所有桌長的意見,就算是這次會議所有人的共識。」

我稱讚A寶說得很清楚,問她們:「這種方法有什麼好處?」

A寶回答:「可以認識許多不同的人,因為每次只有幾個人坐在同一桌,彼此可以自我介紹,同時又強迫大家換桌,可以認識更多人。」

B寶則說:「可以讓每個人都能發表到意見,因為每桌人不多,也強迫大家聽別人的發言。」

我點點頭:「這是蒐集到眾人意見,讓群體智慧能夠發揮的好方法,而且大夥坐在咖啡桌邊喝咖啡邊聊天,可以消除彼此因陌生而帶來的戒心,也可以打破彼此在社會上因職位身分帶來的階級。這就像我們自己一個人思考往往也會有盲點一樣,只有多跟不同人交談,多傾聽別人,才比較能夠跨出自己原本思考的限制。」

看著A寶總算滿意的點點頭,我內心也暗暗想著,或許我應該到書店找幾本達文西的書,下次跟她們聊一聊這個世界上最有創意的人的故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在民國六○年代讀建中卻拒絕考聯考的吳祥輝,在近年寫的書中這麼提醒大家:「創新和勇氣早已遠離台灣校園,台灣的教育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校時代失去的能力,長大後就算是拿到博士學位,也絕不會變得更聰明。」   我想,大部份關心台灣教育的家長,都會同意這一段話,就像有位著名的生理學家曾如此感慨:「學
Thumbnail
在民國六○年代讀建中卻拒絕考聯考的吳祥輝,在近年寫的書中這麼提醒大家:「創新和勇氣早已遠離台灣校園,台灣的教育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校時代失去的能力,長大後就算是拿到博士學位,也絕不會變得更聰明。」   我想,大部份關心台灣教育的家長,都會同意這一段話,就像有位著名的生理學家曾如此感慨:「學
Thumbnail
學習怎麼來?從好奇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年幼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每個小孩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 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在將來的學習上有所成就、能夠熱愛學習這件事、十萬個為什麼不要只在年幼時出現的話,從小培養起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就十分重要了!
Thumbnail
學習怎麼來?從好奇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年幼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每個小孩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 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在將來的學習上有所成就、能夠熱愛學習這件事、十萬個為什麼不要只在年幼時出現的話,從小培養起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就十分重要了!
Thumbnail
「爸爸,創造力與想像力是天生的,還是可以後天學習得來的?」讀傳播學院但是輔修設計的A寶問我。 我有點好奇:「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疑問?」 A寶歎了口氣:「我有同學好像輕輕鬆鬆就做出很棒的作品,而我卻常常腸思枯竭,沒有靈感。」 我安慰A寶:「不要擔心,因為你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平面設計這個領域,所以現在一
Thumbnail
「爸爸,創造力與想像力是天生的,還是可以後天學習得來的?」讀傳播學院但是輔修設計的A寶問我。 我有點好奇:「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疑問?」 A寶歎了口氣:「我有同學好像輕輕鬆鬆就做出很棒的作品,而我卻常常腸思枯竭,沒有靈感。」 我安慰A寶:「不要擔心,因為你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平面設計這個領域,所以現在一
Thumbnail
雙胞胎女兒AB寶小五的時候,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總是強調要培養孩子想像力與與創造力,但即使上了一流高中、前段大學,和考試考輸我們的國家相比,台灣孩子在這「兩力」的表現還是相對的弱。 這時,我已經陪著AB寶自由自在玩了快十年。孩子學多學少不是問題,因為學習是快樂的。她們出外是放膽探索自然、觀察自然
Thumbnail
雙胞胎女兒AB寶小五的時候,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總是強調要培養孩子想像力與與創造力,但即使上了一流高中、前段大學,和考試考輸我們的國家相比,台灣孩子在這「兩力」的表現還是相對的弱。 這時,我已經陪著AB寶自由自在玩了快十年。孩子學多學少不是問題,因為學習是快樂的。她們出外是放膽探索自然、觀察自然
Thumbnail
台師大創發所複試前完全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準備,在網路上爬文了解過去學長姐的考試經驗,發現經驗分享寥寥無幾,因此立志考完後來和大眾揭開創發所神秘的面紗(?本文分享112學年度考取台師大創發所複試之考取經驗~
Thumbnail
台師大創發所複試前完全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準備,在網路上爬文了解過去學長姐的考試經驗,發現經驗分享寥寥無幾,因此立志考完後來和大眾揭開創發所神秘的面紗(?本文分享112學年度考取台師大創發所複試之考取經驗~
Thumbnail
想像力是創造一切的根源。 3-4年級的第一堂帶他們打開想像力的窗, 假若一推開窗,窗外可能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每個孩子都有約3-5分鐘分享自己畫下的窗外故事, 給孩子練習表達的機會, 同時試著將圖像轉化為文字; 試著在分享的時間裡,啟動腦中的小工廠, 構思、整理思緒,清楚的將故事說出。 分享過程,
Thumbnail
想像力是創造一切的根源。 3-4年級的第一堂帶他們打開想像力的窗, 假若一推開窗,窗外可能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每個孩子都有約3-5分鐘分享自己畫下的窗外故事, 給孩子練習表達的機會, 同時試著將圖像轉化為文字; 試著在分享的時間裡,啟動腦中的小工廠, 構思、整理思緒,清楚的將故事說出。 分享過程,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的小難題不僅是抱怨的理由,也有可能是發明之母;「難題」其實是蘊藏珍寶的金礦。《創意思考的秘密在聯想力》p91)        「創意大師席德.帕尼斯發現,大家之所以沒能將難題視為發揮創意的機會,乃是因為我們受限於自己對難題的看法」。看到這邊,就想起之前生命設計師聚會時,我們學習到設計師是喜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的小難題不僅是抱怨的理由,也有可能是發明之母;「難題」其實是蘊藏珍寶的金礦。《創意思考的秘密在聯想力》p91)        「創意大師席德.帕尼斯發現,大家之所以沒能將難題視為發揮創意的機會,乃是因為我們受限於自己對難題的看法」。看到這邊,就想起之前生命設計師聚會時,我們學習到設計師是喜
Thumbnail
有了想法,不一定會做出來,而「創作」就是一種將想法實踐的過程,僅僅有想法是不夠的。因此,在這次蒲公英深耕計畫中想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們將他們的點子生出來,將原本只存在於腦袋的想法,實際化為可見的作品;而這樣的過程若是正向經驗,或許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天,成為將創作付諸實現的力量。
Thumbnail
有了想法,不一定會做出來,而「創作」就是一種將想法實踐的過程,僅僅有想法是不夠的。因此,在這次蒲公英深耕計畫中想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們將他們的點子生出來,將原本只存在於腦袋的想法,實際化為可見的作品;而這樣的過程若是正向經驗,或許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天,成為將創作付諸實現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