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創造力與想像力是天生的,還是可以後天學習得來的?」讀傳播學院但是輔修設計的A寶問我。
我有點好奇:「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疑問?」
A寶歎了口氣:「我有同學好像輕輕鬆鬆就做出很棒的作品,而我卻常常腸思枯竭,沒有靈感。」
我安慰A寶:「不要擔心,因為你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平面設計這個領域,所以現在一定比較吃力,你那些同學搞不好從小就很喜歡畫畫或拼拼貼貼,因此現在你會覺得他們很厲害。我認為想像力與創造力是後天可以學習得來的能力。」
看看A寶有點懷疑的眼神,我只好消遣她們:「不過像你這樣,花了很多時間應付考試,想像力就會愈來愈差。因為要應付以知識記憶背誦為主的考試要高分,所受的訓練就是短時間內就回答出標準答案,不容許我們胡思亂想,然而想像力最重要的根源就是願意天馬行空的亂想。」
A寶問:「那創造力呢?」
我回答:「創造力是來自於想像力,就像法國物理學家龐加萊所說的,科學是靠事實所建立的,正如房子是用石頭砌成的,但是一堆事實稱不上科學,就如同一堆石頭也稱不上一幢房子一樣。這也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想像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會受限,想像力卻可以包括全世界。知識是材料,是鋼鐵,只有想像力才能讓它變成器具或武器。」
A寶還是有點沮喪:「那麼如何培養想像力跟創造力呢?」
我想了想:「我同意有的專家說過的,創造力就是出題目跟解題目的過程。也有人說創意是鬆綁大腦的過程,創意來自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就不需要創造,因為創造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
A寶好像愈聽愈模糊:「你還是沒有說要怎麼訓練啊?」
我哈哈大笑:「逼自己對任何事物要提出問題。比如說,常常想――如果……會怎樣?同時也要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摸索,去胡思亂想,動手做,亂做都沒關係,從錯誤中學習。」
A寶忽然想起來:「原來你在我們小時候,跟我們一起看電影或看日本戲劇時,都逼著我們要提問題,就是在訓練我們願意去想像嗎?」
我欣慰的點點頭:「沒有錯,願意提問,也能夠提出好問題的人,就是一個善於想像與有創意的人。」
一直在旁邊聽,沒有說話的B寶忽然插進來:「問問題不只可以逼自己思考,也是保持自己好奇心的方式,記得爸爸也教過我們,問問題也是交朋友的好方法。」
我為B寶按讚:「很好,你還記得爸爸提醒你們的,我自己從學生時代就喜歡跟同學朋友閒聊時,不時拋出某個主題,分別請教不同興趣或不同行業的朋友,常常會有很不一樣的收穫與靈感,因為每個人的生活圈不一樣,一定有些他們知道的事情是我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這些素材,往往是創意的來源,也是我們常說的跨界、跨領域的學習,這是傑出創意人常用的法寶呢!」
A寶好像靈光一閃:「我學過腦力激盪法,據說這也是一群人收集創意的方法?」
我點點頭:「這是非常著名,歷史也非常悠久的創意發想階段可採用的會議,我在民國六十多年,在童軍團時就常常進行腦力激盪,在激發思考,收集點子的確有它的好處,不過也有它的侷限性,其他妳們還體驗過那些方式。」
A寶回答:「不久前我參加過「世界咖啡館」的分組討論。」
我點點頭:「這是最近這幾年很流行的方法,你說說看。」
A寶說:「我想人數比較彈性,從十幾人到幾十人大該都可以,認識或不認識都可以,參加的人分桌,每桌大約是四人,我猜五人或六人或許也可以,選一個桌長。然後就分幾回合大家輪流換桌子進行討論。比如第一回合,桌友輪流發言,桌長紀錄重點,每一位說完後,桌長不動,其餘桌友打散,加入不同的桌子。第二回合開始,桌長與新桌友分享第一回合的意見,之後新桌友也可以繼續進行討論。第三回合與第二回合一樣,桌長與新桌友分享前兩回桌友的意見。以此類推。最後再由各桌桌長報告各桌最後的幾項共識,主持人整合所有桌長的意見,就算是這次會議所有人的共識。」
我稱讚A寶說得很清楚,問她們:「這種方法有什麼好處?」
A寶回答:「可以認識許多不同的人,因為每次只有幾個人坐在同一桌,彼此可以自我介紹,同時又強迫大家換桌,可以認識更多人。」
B寶則說:「可以讓每個人都能發表到意見,因為每桌人不多,也強迫大家聽別人的發言。」
我點點頭:「這是蒐集到眾人意見,讓群體智慧能夠發揮的好方法,而且大夥坐在咖啡桌邊喝咖啡邊聊天,可以消除彼此因陌生而帶來的戒心,也可以打破彼此在社會上因職位身分帶來的階級。這就像我們自己一個人思考往往也會有盲點一樣,只有多跟不同人交談,多傾聽別人,才比較能夠跨出自己原本思考的限制。」
看著A寶總算滿意的點點頭,我內心也暗暗想著,或許我應該到書店找幾本達文西的書,下次跟她們聊一聊這個世界上最有創意的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