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仁厚《中國哲學史》讀書筆記

閱讀時間約 39 分鐘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書影

第一卷 先秦時期:中國文化原初形態之百花齊放

  • 孔子自覺地承述六經,賦予六經以新的詮釋和新的意義。孔子以前,是中國哲學的源,孔子以後,是中國哲學的流。
  • 牟宗三認為:有志研究中國哲學的人,必須:
  • 1.依據文獻以「闢誤解,正曲說」。
  • 2.講明義理以「立正見,顯正解」。
  • 3.暢通慧命以「正方向,開坦途」。

第一章 上古思想之趨勢

  • 洪範中的九疇是上古思想觀念的大集結,顯示出「為政以德教為本,以民生為重」的準則。
  • 「敬」是源於人的精神自覺,敬天內轉為敬德,由憂患意識轉出道德意識
  • 「敬」在周初的表現過程,有三點意義:
  • 1.顯示主動的、反省的、內發自覺的精神狀態
  • 2.建立起敬德、明德的觀念世界
  • 3.顯示自我主體有積極的理性作用
  • 宗教人文化指的是把對上天的敬畏,投射在對待百姓身上,天神的賞罰以民意為準據。另外,以不朽代永生,強調人在今生今世中成就不朽的價值,並不著眼在人死後的世界。

第二章 孔子的仁教

  • 仁是全德之名、道德之根、價值之源。
  • 仁必須通過純一無夾雜、踐行無間斷的長時間努力,才能達到無所憾的圓滿境界。
  • 仁有覺和健兩種特性,覺是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健是健行不息、創生不已。必須通過覺來表現健。
  • 孔子以仁智對舉,實以仁為主,「仁」通內外,「智」顯明覺之用。仁且智的生命,乃通體透明的德慧生命。
  • 生命的嚮往與契合即是遙契,超越的遙契著重客體性的天命、天道;內在的遙契重主體性的仁、性、誠。
  • 孔子以文統自任,既是一種責任的自我承擔,也是超越的使命感之透顯。
  • 孔子成德之教的自我境界:
  • 1.德性我:以欲仁、求仁、為仁、成仁為價值主體之自覺
  • 2.認知我:重學,歸於進德,附從於德性我。
  • 3.情意我:表現於堅毅勇敢的意志和藝術活動。言勇必以義為規範,聽樂則以美善為標準。情意我受德性我的指導和裁判。
  • 4.形軀我:形軀苦樂、得失生死,非孔子所計較。

第三章 墨子的思想理論

  • 墨子書中天的涵義:
  • 1.天有德性,普遍無私、豐厚悠久、永恆不滅。
  • 2.天以愛、利為本質,人之相愛相利,乃天之所欲,人之相惡相賊,則為天所不欲。
  • 3.天為義之所從出
  • 墨子想要建立一個上通於天志,下及於萬民的權威系列,故提出尚同之說。
  • 非攻和兼愛其實都是天志觀念的引申,墨子雖然主張非攻,但亦贊許征誅,主要以「義」作為判別。
  • 節用主要是節宮室、節衣服、節飲食、節舟車、節蓄私。節葬則是反對厚葬和久喪。
  • 非樂主要是認為為樂不中聖王之事、為樂不中萬民之利,但這種觀點並沒有正確解讀樂教。
  • 墨子提出三表法,即是有本之者、有源之者、有用之者。上本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用之以為刑政。
  • 墨子非命,原是否定相信宿命,以杜絕不肯強力從事的風氣。
  • 兼愛是墨子諸觀念的中心,與其他主張是橫向的統一。天志觀念則是縱向立體的統整。

第四章 孟子的心性之學

  • 1.惻隱之心是道德本心的直接流露
  • 2.差惡之心是憎惡罪惡而生起
  • 3.辭讓之心是價值意識充於內而形於外
  • 4.是非之心是道德價值上的是非判斷
  • 四端具有三義:
  • 1.內具義,即我固有之。
  • 2.普遍義,即人人皆有。
  • 3.超越義,即天所與義。
  • 孟子系統中,本心即性,心性是一。
  • 性善的論證是從人禽之辨,指出「仁義」是人之所為人的本根;善性本具說明善性是人皆有之;人人皆可成堯舜則是人心有同然,故人皆可以為聖賢。
  • 孟子所用的「心、性、情、才」都是指向同一個意思。
  • 孟子主張仁義內在,愛、敬皆發自內心,並非由於外鑠。
  • 盡心,是知性、知天的關鍵所在。存心養性,則是事天之道。
  • 尚志指心有所主,外擴上達,志於仁義,有道德之自覺自持,仁心發用流行。
  • 孟子論「大丈夫」,兼有「居仁、立禮、行義」,「兼善、獨善」,「不淫、不移、不屈」,這賦予儒家以道德的理想主義性格,與志通天下、德垂後世的道德信念。
  • 求放心是反求諸己的逆覺工夫,不安於隨物放失、不忍於隨欲陷溺,而悚然回歸自己,是自我的警悟和覺醒。
  • 知言,即是對言論思想的是非、善惡、誠偽、得失作精察明辨。
  • 養氣,是培養道德勇氣,樹立心中信念。養氣之道在於自反、持志、直養、集義。自反是理性良知的反省自覺;持志是有所主其中,無所放縱於外;直養是率性修道,內充外擴,不以人為桎梏、私意欲念加以妨害;集義是隨時表現內心之義,以為其所當為之事。
  • 不動心是心不搖惑,無所疑懼。
  • 孟子論君道:
  • 1.以德行仁,仁恩及於民,以德為本,以法為用。
  • 2.貴德尊士,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 3.與民同好惡、同憂樂。
  • 貴民思想:
  • 1.養民:以為民制產,不違農時,薄其賦歛是王道的始基
  • 2.教民:以孝悌禮義教民
  • 3.使民:以與民同好惡、同憂樂的原則來使民
  • 4.保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 孟子肯定禪、繼、革命等政權轉移的方式,但前提是以德取天下,以民心為依據。

第五章 老子的哲學

  • 老子認為一切的有為皆造成人為的災害,禮樂會桎梏生命的自由,妨礙生命的自在。
  • 對於道體的描述有三:
  • 1.道雖有稱謂,而實不可定義,它不是知識性的真理,而是哲學的形上之道。
  • 2.道是真實的存有,無形無狀、無聲無臭,永恆周遍流行而不息。
  • 3.道是若有若無,不在經驗世界中。
  • 無與有,是道的雙重性。無的心境可以觀道之玄妙,有的心境可以觀道之欲向。
  • 道生物,是實現的意思,有了道,萬物便可以免於人為造作的災害,得以自在自得。
  • 虛是道的境界、生命的無為。靜是工夫的旨趣,心靈的清靜。致虛而達於極至,守靜而達於純篤,是老子的修證工夫。
  • 老子的立身之道以「守柔以立身」和「不爭以處世」為主

第六章 莊子的智慧

  • 老子沉潛而堅實,多隱而不發,體立而用藏。莊子顯豁而透脫,全幅朗現,無淺無深,無隱無顯,全體在用,全用在禮。
  • 老子採取分解的表達方式,莊子採用非分解的表達方式。
  • 莊子言心,是道心,道心虛靜而止,不起是非,不生好惡。
  • 道心對於萬物,是以超越的觀照態度,不以喜怒哀樂入於其間。
  • 心齋,即清靜定止;喪我,即是無己;坐忘,即是離形去知,同於大通。
  • 形、生、老、死,乃是成軀之成毀過程,是自然運行,豁達透脫,不起波瀾。真我不繫縛於形軀,不執着於生死,故能運化生死。
  • 真我,是齊物我、通人我的道化之我,才可以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 是非皆屬一定之成見,莊子主張息言止辯,以存養虛靈之明覺。
  • 「無」是修養境界中的虛靜境界。
  • 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從實有層上否定,而是以作用的否定,以達到作用的肯定。

第七章 名家與墨辯

  • 惠施提出至大無外,至小無內,是一個邏輯上的定義。
  • 公孫龍的名理是邏輯域,思想嚮往存有;惠施的名理是傾向於辯證域,其思想嚮往「變」而至「合同異為一體」。
  • 萬物畢同,是大同異中絕對的同;萬物畢異,是大同異中絕對的異。在個體而言,萬物畢異;在普遍而言,萬物畢同。
  • 惠施以地理方位來談連環可解的思想,其實是以圓形來理解世界,如此才能連環可解。
  • 「白馬非馬」概念有兩種意思:
  • 1.「白馬」與「馬」概念之內容與外延不相等。
  • 2.「白」概念與「馬」概念不同,「白馬」概念是由「白」與「馬」兩個概念組合而成。「馬」概念不含「白」概念。
  • 「離堅白」思想主要是分成視覺與觸覺來談,視覺或觸覺都不能同時感知到三種特性,因此主張堅白離。
  • 公孫龍從具體實有之物提煉出「物之自性」的概念,以「性質」獨立自存作為理論的基礎。
  • 墨經上的「三名」、「三謂」:
  • 三名:
  • 1.達名,是全類之名、普遍之名。
  • 2.類名,是小類之名。
  • 3.私名,是個體之名。
  • 三謂:
  • 1.移謂,表示類與類的包含關係,如狗是犬。
  • 2.舉謂,表示定義關係。
  • 3.加謂,將個體歸類。
  • 墨經的「小故」、「大故」,即是邏輯上的「必要條件」與「充足必要條件」。

第八章 中庸易傳的形上思想

  • 中庸首章顯示出三個義理脈絡:
  • 1.由超越而內在,天命之謂性
  • 2.德性工夫,歸結於慎獨
  • 3.由內在而超越,致中和
  • 天命之謂性,是由個體之性同源天命,亦承受天命以各成其性。
  • 中庸以誠規定天道,「誠之」是使之誠,使不誠歸於誠。
  • 盡性,謂充分無漏地表現天性之善。致曲,則是一步一步地達致聖人境界。
  • 君子盡誠,內以成己,外以成物。成己,存養仁體;成物,誠明之用。
  • 天命本體的特徵:一是深遠深邃、無限無極。一是流行不已、生生不息。
  • 創生萬物,以乾為主其事而實現之,以坤終成之。
  • 天道憑藉陰陽之氣的分合變化,使宇宙萬物得以成為個體體和真實的存在。
  • 道之顯現,必須透過陽氣之伸與陰氣之聚,顯出道創生萬物的終始過程。

第九章 荀子的學說

  • 荀子主張自然的天,沒有意志、沒有理智、沒有愛憎。
  • 荀子談天人之分,認為治亂吉凶的關鍵在人而不在天。
  • 天地只能生而不能治,必須以禮義以行其治。
  • 荀子談性,是自然之性,生理的自然欲求、自然本能、心理的自然情緒。性的生就義是先天生就,自然如此的質樸。性的質樸義,指先天本始如此的素樸材質。
  • 荀子言性的內容包括感官本能、生理欲望、心理反應。順其生命生物的活動而不加引導節制,必然得出性惡的結論。以欲為性是荀子論性的最大特色。
  • 性是自然,偽則是人為,可學而能,可事而成。
  • 化性起偽的工夫,內在靠知慮,外在靠禮義。
  • 聖人由積而致,透過積慮習能而成。
  • 荀子講的心是知慮思辨的心,是認知主體,心可以透過虛壹而靜來知道。
  • 能知之心接於物,形成對於物的知識。心有主宰義,是自然感官、意識的主宰。心可以自由地選擇,不受任何禁制或限制;心能能自立法則,自主依其所立之法來行為活動。
  • 聖人保持虛靜清明之心,而不偏於一隅,因此無蔽。
  • 荀子言正名,既通於知識以別同異,又通於政治教化以明貴賤,兼顧了知識與價值兩層。
  • 制名的三個標準:
  • 1.所為有名
  • 2.所緣以同異
  • 3.制名之樞要
  • 制名的告誡:
  • 1.不可惑於用名亂名:「殺盜非殺人」,盜是別名,人是共名。
  • 2.不可惑於用實亂名:「山淵平」,制名之後,約定俗成,每一實皆有定名,不可詭辯之辭而混亂同異之名。
  • 3.不可惑於用名亂實:「白馬非馬」。
  • 荀子喜以誠樸篤實之心,表現明辨的理智,用智重理,所以特重客觀的禮義。詩雖然言情,可以興,書紀事,可以鑑,但詩書所說,多是具體散列的言和事,不顯條理、不成統貫,必須以禮條貫以通之。因此荀子隆禮義而殺詩書。
    君子稟受之性與人不異,惟善假於學,故能成君子之德。
  • 積學之功在專一,真積力久,是荀子提出的學習方法。通過積學工夫,後始有效驗之可言。

第十章 法家與秦政

  • 商鞅雖是法家第一人,但實受李克、吳起重農政、重法律、重兵事的主張影響。
    「綜核名實,信賞必罰」本來亦是儒門通義,法家不過特加突顯而以之為主要原則。
  • 春秋之世,治國以禮,管仲、子產雖然用法以救時,但只是法治之祖。李克、吳起是儒門的事功家,有富強觀念,捨禮而用法,開法家先河。商鞅變法,重刑賞而嚴罰。申不害尚術,使法家開始變質。韓非集法家大成,其思想是極權獨裁的思想。
  • 韓非學說中,人沒有善性可言,人不可信任,人與人之間無非猜忌、防範、算計、利用。
  • 韓非排斥德性價值與文化理想,只以成就現實的「君國之利」為價值基準,以「富國強兵」為目標,所以只鼓勵耕戰而抑儒俠工商。
  • 韓非的政治思想可由三方面來分析:
  • 1.嚴法:法是本於功利,法之立是為確保君國之利,法之用是以賞罰二柄繩治人民。
  • 2.尚勢:法的賞罰,要依賴威嚴之勢作憑藉,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
  • 3.任術:是人主之所執,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君主的意欲不形於外,取靜知機以制動。

第二卷 兩漢魏晉:儒學轉形而趨衰與道家玄理之再現

  • 漢代思想特色:
  • 1.經生之學重文獻,不重德性生命自覺
  • 2.對人性無善解,只落在氣性、才性方面看人性
  • 3.以聖人為天縱,不可學而至

第一章 漢初思想概述

  • 鄒衍的學說約有四個重點:
  • 1.以儒墨之道解決當時的政治問題
  • 2.以陰陽消息言災異,作為天道運行的法則,並對統治者施加壓力
  • 3.據五行言「五德終始」,作為歷史運行的法則,並對政治上的「天命所歸」賦以新的內容。
  • 4.提出九大州之說。
  • 淮南子書中描寫道體、功用及生成歷程的論述,多源自老子思想。強調精神心性修養功效的論述,則多本於莊子。

第二章 董仲舒的學術思想

  • 董仲舒的思想核心,通而上之,重理性,尊禮義;貫而下之,任德不任刑,以禮義教化與興學選才為政治措施之本。
  • 董子的春秋學強調大一統、尊王權、屈民伸君、屈君伸天。
  • 三正指夏建寅、商建丑、周建子。三統指建子為天統亦稱赤統、建丑為地統亦稱白統、建寅為人統亦稱黑統。三教指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
  • 春秋三世之說:
  • 所傳聞五世:隱桓莊閔僖
  • 所聞四世:文宣成襄
  • 所見三世:昭定哀
  • 董仲舒認為天有十端,十個基本因素:天、地、陰、陽、金、木、水、火、土、人。天地之氣,謂之元氣,元氣分為陰陽、運行於四時,布列為五行,延展到人生、社會、政教、學術等方面。
  • 五行相生相勝:
  •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
  • 天可感人,人亦可感天,四時之氣,在天亦在人。
  • 春有愛志,春氣博愛而容眾。
  • 夏有樂志,夏氣盛養而樂生。
  • 秋有嚴志,秋氣立威而成功。
  • 董仲舒以自然之質為性,又自氣言性,分出仁之氣和貪之氣,仁之氣屬陽,陽氣先暢易開發,易傾向於善。陰氣幽暗易閉固,易傾向於惡。
  • 董仲舒談性,只限於中民,聖人和斗筲皆不在其中。
  • 揚雄的太玄經,在《易》的陰陽二爻之外,另創用三斷畫為符號。先以三種符號配成九首,再以九首相重為四畫圖象,得出八十一首。最後,各首立專名,每首皆有首辭、贊辭。太玄經希望以老子的道德為體,以儒家的仁義為用,又呈現出退藏避禍的人生態度。

第三章 王充的性命論

  • 王充對漢儒的天人感應、讖諱術數、五行災異,皆採反對立場。
  • 王充認為人的生死壽夭乃是命,與行為善惡無關。
  • 王充用氣為性,順氣而言性,是材質之性,其所謂善惡,只是氣質的傾向,三品說是指孟子言性善是中人以上,荀子言性惡是中人以下,揚雄主人性善惡混是中人。

第四章 人物志的才性系統

  • 才性的意義有二:
  • 1.說明人的差別性和特殊性
  • 2.差別性由天命所定,說明人格價值不相等與天才的實有
  • 才性之理,透過質、性、形建立。質指元一之氣,是材質的先天性;性指陰陽之性,是性情剛柔的差異;形指五行之形,是個體生命的姿采。
  • 九徵篇先由五行論五質、五常、五德,次由五德之表現不能達於中和而論偏至之偏。再由九徵以徵知人的九種質性,最後論才性人格之層次,三度與五等。
  • 才性從品鑒的立場而言是多姿多采的,從成德的立場而言則是可憂慮的的。《人物志》無法開出義理之性的領域,不能建立成德之學,對聖人亦無相應的理解。

第五章 王弼之易學老學

  • 王弼能明「乾、健」之德,卻失去乾道生化萬物的密義。
  • 王弼主要以老子學說來解「聖人體無」、「聖人有情」。
  • 王弼以「不塞其源」註「道生之」,以「不禁之性」註「德畜之」,合於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義。
  • 道家所注意的,不是仁義禮制本身之客觀存在問題,而是消極地避免人為災害,積極地以無的方式,保住萬物存在,使萬物不受傷害而能各適其性,各遂其生,各得其所。

第六章 向、郭之莊學與阮籍、嵇康

  • 莊子所謂的逍遙,必須破除「量」的形式關係和「質」的實際關係,真正的逍遙是修養境界、精神生活領域上而言。
  • 從精神修養境界說逍遙:超越有待,進入無待;或主體超昇逍遙而物隨之超昇。
  • 融化説:至人之無待與芸芸之有待,皆渾化於道術中,同登逍遙之域。
  • 齊物是平齊一切對待,取消差異和比較。
  • 道家主張致虛守靜的渾化工夫,玄冥之極則通於逍遙、齊物、自爾、獨化之境,生雖有涯而能取得無涯之果。
  • 阮籍論樂,重元氣,是形上學的與天地同和。嵇康論樂,是純藝術的內在於聲樂本身。
  • 阮籍認為先王制樂,通天地之氣,靜萬物之神,雅樂具有平和清靜人心的道德教化作用。
  • 嵇康論君子,以無措為關鍵,無心、無為、無私,能越名教而任自然。
  • 嵇康之「聲無哀樂論」,是指心與聲分開,聲無形質而心有情感,心中本有哀樂,感於和聲而發,聲音本無哀樂。

第三卷 南北朝隋唐:佛教介入——異質文化之吸引與消化

第一章 佛教基本教義

  • 佛陀入滅後,弟子迦葉等著手結集佛法,以四阿含經為代表:《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皆出於此。
    無常、無我、涅槃,即是三法印。
  • 1.諸行無常:一切意欲活動皆是行,常有二義:一是不壞不滅之永恆義,一是不依他之自足自存義。
  • 2.諸法無我:一切外在現象與心中所思之境皆是法。諸行限於有為法,諸法通於有為法。一切有為無為諸法,皆無獨立實在性,無「自我」之實體。
  • 3.涅槃寂靜:滅一切生死之苦而為無為寂靜,由流轉而還滅。
  • 苦、集、滅、道,即是四諦:
  • 一.苦諦:苦,具有最真實的普遍性,並先天的必然性。苦由欲求造成,欲求乃生命所自有。樂是先在的苦解除了而有的感覺,是後起和暫時的。
  • 二.集諦:是說明苦果產生的原因,包括二惑和十二緣生。二惑,一是心起煩惱,迷妄相續的見惑,惑於所見;一是心著垢染,繫縛不脫的思惑,惑於所思。見惑偏於外境,思惑偏於內境。
  • 三.滅諦:滅苦,以出離輪迴生死海,達於涅槃自在境界。
  • 四.道諦:達成解脫的道路或方法,有八正道。
  • 1.正見:明見四諦之理,以無漏(脫離煩惱)之慧為體。
  • 2.正思惟:加思惟使真智增長,以無漏之戒為體。
  • 3.正語:以真智清淨口業,以無漏之戒為體。
  • 4.正業:以真智清淨身業,以無漏之戒為體。
  • 5.正命:清淨身口意之業,順於正法而活命,以無漏之戒為體。
  • 6.正精進:用真智精修涅槃之道,以無漏之勤為體。
  • 7.正念:以真智憶念正道而無邪念,以無漏之念為體。
  • 8.正定:以真智入於清淨的禪定,以無漏之定為體。
  • 十二因緣是對生死流轉的解剖,由「無明」一根因起,生出其餘十一項之果。
  • 1.無明:指生命本身是昏昧迷闇,以惑為性。
  • 2.行:迷闇的生命,盲目的意欲活動。
  • 3.識:了然分別。
  • 4.名色:對象性呈現。
  • 5.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能力。
  • 6.觸:六入與六塵相接觸而起之活動。
  • 7.受:由觸而引起的感受。
  • 8.愛:因苦樂之感而躭着滯戀。
  • 9.取:因滯戀而執着不捨。
  • 10.有:由生命蘊蓄糾結而成的主觀得有或客觀存在。
  • 11.生:由有滋長發展而成個體。
  • 12.老死:個體生命之果。
  • 破無明之時,生死流轉即斷滅,進入實相世界而得解脫。

第二章 小乘部派與大乘三系

  • 小乘佛教四大部派:
  • 1.上座分別說部:只承認經典是佛陀的教理,嚴禁歧異論點,偏重詳說三法印的「諸法無我」。
  • 2.說一切有部: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重法相分析,偏重三法印的「諸行無常」。
  • 3.犢子部:與說一切有部相近,安立一實有而不可說的「我」,指身心流轉活動。
  • 4.大眾部:主張「一切法假無名實」、「心性本淨」,偏重於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靜」。
  • 五蘊:
  • 1.色:統稱眼耳口鼻舌身和對應的色聲香味觸
  • 2.受:記憶
  • 3.想:想像
  • 4.行:意念心行
  • 5.識:意識活動
  • 由五蘊開出十八界:
  • 1.六根:感覺器官
  • 2.六塵:六境
  • 3.六識:感覺作用
  • 大乘佛學三系:
  • 1.般若系:
  • 般若智是特殊之心能,能就幻有而證顯真空。在般若智之照了下,因緣所生的一切法是以實相呈現的,實相便是空。
  • 2.唯識系:
  • 主要思想是建立一切法唯識,在六識之外,增加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
  • 3.真常系:
  • 此系傳至中國,開出天臺、華嚴、禪三宗。
  • 主張攝歸於真常之心性上說一切法,並由真常心性直接開出一切涅槃無為清淨法,並著重自力解脫。

第三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衍(上)

  • 釋道安之學以般若為主,並倡導靜慮、靜定之禪定工夫。
  • 1.本無宗:大體以「無」與「空」為同一事,以釋道安為主。
  • 2.本無異宗:與本無宗共為一家,以竺法深為主。
  • 3.即色宗:主張一切現象皆無實在性,有小乘論的傾向,以支道林為主。
  • 4.識含宗:受早期識變的觀念影響,有唯識學的傾向,以于法開為主。
  • 5.幻化宗:主張一切現象為幻化,只有心神可以起作用,故可修道、隔凡、成聖,以釋道壹為主。
  • 6.心無宗:主張心不涉萬物,從禪定一面說空,以竺法溫為主。
  • 7.緣會宗:以緣會解釋萬法皆空,以于道邃為主。
  • 佛教在中國發揚,應自鳩摩羅什始,僧肇為羅什弟子,作「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
  • 物不遷論主旨在於說明萬法無來去無動靜,破除往來變化的觀念。
  • 不真空論以「不真」界定「空」。
  • 般若無知論以般若之知,無有知相來談「般若無智」。般若有虛的體性,有照的功能作用,照不著於物、不滯執於物,故照而不失其虛。
  • 北魏至隋,北方有四個主要佛教宗派。
  • 1.毗曇宗:主張一切法因緣生,既經呈現,皆有一定的體性。
  • 2.成實宗:反對毗曇宗的「一切法有自性」,主張我法之空。
  • 3.般若宗:以般若言空,破緣起假相。
  • 4.地論宗:言真性緣起,認為生死涅槃出於同一真心。地論宗又分為南北二道,南道認為阿賴耶識為真,北道認為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

第四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衍(下)

  • 道生的主要論點:
  • 1.佛性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 2.法身無色:「佛」是一理境,而非「人」。法身非色身,「佛」亦非釋伽其人。
  • 3.闡提有佛性:闡提是含生之類,故亦應有佛性。
  • 4.頓悟:指不可分段了解之無所不照、明通透徹,是一悟全悟。
  • 吉藏是三論宗的集大成者:
  • 1.二諦是教,不二是理;真俗是方便說法,實質以表不二之道。
  • 2.於諦:於凡,以俗諦為諦;於聖,以真諦為諦。
  • 3.四重二諦:
  • 第一重,明「有」為俗諦,「無」為真諦。
  • 第二重,明「空、有」為俗諦,「非空有」為真諦。
  • 第三重,明「二、不二」為俗諦,「非二、非不二」為真諦。
  • 第四重,明「安立諦、非安立諦」為俗諦,「言亡慮絕」為真諦。
  • 真諦建立第九阿摩羅識為真常無漏之識心。
  • 起信論思想:
  • 1.一心開二門:肯定一超越的真心,作為可以頓悟成佛的超越依據:心生滅門,生死流轉地說明一切虛妄污染法;心真如門,涅槃還滅地說明一切清淨功德法。
  • 2.心真如與真如心:是心與真如理合一的真心
  • 3.真心是生死依,亦是涅槃依:真心一方面是間接地為流轉之憑依因,另一方面又直接地為無漏功德之生因。

第五章 對佛教教理的消化:天臺判教及其思想

  • 判教的目的在釐清種種教說之分際,徹底明了最後的宗趣。
  • 1.華嚴時
  • 只攝大機,不攝小機、不開權、不發迹,是化儀四教的「頓」教。
  • 2.鹿苑時
  • 就小乘根性,依「漸」的方式,說四《阿含經》,是化儀四教的「漸」教。
  • 3.方等時
  • 以小入大,以「漸」的方式說諸方等經,是化儀四教的「漸」教。
  • 4.般若時
  • 以「漸」的方式說《般若經》,是化儀四教的「漸」教。
  • 5.法華涅槃時
  • 直說法華經,開決前說的頓漸,進入非頓非漸,是精熟內容後的總消化。
  • 化法四教:藏通別圓
  • 藏教:是三藏的簡稱,經、律、論為三藏。為析色入空之「析法空」,由分析而見色法非真實之存在,是謂析假入空。
  • 通教:前通藏教,後通別教、圓教。主張諸緣生法無自性,而當體即空,是「體法空」。
  • 別教:獨明菩薩位,能窮法之源,可至無量四諦。
  • 圓教:圓妙、圖滿、圓足、圓頓、圓實之謂。
  • 圓教內涵:
  • 一心三觀:觀空、觀假、觀中;三觀互相統攝。
  • 天臺宗以「六即」綜攝從凡夫至佛之階位:
  • 1.理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理」上與佛不相離。
  • 2.名字即,只從經卷知識上知有此理,離正覺階段尚甚遠也。
  • 3.觀行即,由知名字而起觀行,能在實踐中守此理。
  • 4.相似即,愈觀愈明,愈止愈寂,近似正覺。
  • 5.分真即,初破無明,見佛性,是已悟境界,但未至圓滿無上境界。
  • 6.究竟即,等覺一轉,入於妙覺,是佛果位。

第六章 佛教回歸運動的反響:華嚴宗

  • 華嚴五教:小、始、終、頓、圓
  • 1.小乘教:重點在說人空,對法空尚不能盡說。
  • 2.大乘始教:以般若空宗為「空始教」,瑜伽唯識為「有始教」。
  • 3.大乘終教:包括真常心系諸經及《起信論》。
  • 4.頓教:不說法相,不立法門,無階位次第之限制。
  • 5.圓教:為一乘教,教義乃為三乘人而說,故為「同教一乘」。《華嚴經》只說佛境界,不立三乘之說。
  • 華嚴宗主張真常心「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不變是就其自性清淨說,是分析的。隨緣則由不染而染說,是綜和的。
  • 四法界:
  • 1.事法界:以差別為特色,事事物物各維持它的特色。
  • 2.理法界:以無二差別為特色,乃依現象所依之「理」而言。
  • 3.理事無礙法界:觀現象與實相之不離,即理即事,即事即理。
  • 4.事事無礙法界:現象各依一真如理,雖顯差別,亦是彼此融攝。
  • 十玄門:
  • 1.同時具足相應門:無有前後始終之差別。
  • 2.廣狹自在無礙門:純雜同時具足無礙。
  • 3.一多相容不同門: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互相含受。
  • 4.諸法相即自在門:諸法或異體相即,或同體相即,皆圓融自在,無障無礙。
  • 5.祕密隱顯俱成門:無論隱覆顯了,俱時成就。
  • 6.微細相容安立門:大小異相,相互容入,同時安立無礙。
  • 7.因陀羅網境界門:諸法相即相入,不唯一重,重重無盡。
  • 8.託事顯法生解門:除現前之事物外,別無所顯法門。
  • 9.十世隔法異成門: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各有過去現在未來,而成九世,一念為總,而成十世,雖隔而又彼此相即相入,又不失先後長短差別之相。
  • 10.主伴圓明具德門:主與伴,伴與主,圓明其德。
  • 六相:
  • 1.總相:一含多德故
  • 2.別相:多德非一故
  • 3.同相:多義不相違,同成一義故
  • 4.異相:多異相望,各各異故
  • 5.成相:由此諸義,緣起成故
  • 6.壞相:各住自法,本不作故

第七章 佛教的「教外別傳」:禪宗的異采

  • 道信禪法特色:
  • 1.戒與禪合一
  • 2.楞伽與般若合一
  • 3.念佛與成佛合一
  • 弘忍東山法門特色:
  • 1.重視法統承傳
  • 2.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頓入法界,以心傳心
  • 如來禪:唯真心,偏顯真心真性
  • 祖師禪:不思善,不思惡,中道不住,不捨不著,歸於圓實。
  • 如來禪之名是由神會所立,其不同於華嚴宗,不過偏重在頓悟真心,直顯靈知真性,不重視此心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 祖師禪主張無所住而生其心,直指本心,見性成佛。
  • 無念:不為念所縛的境界,工夫上的無執無著。
  • 無住:是無念的實現。
  • 無相:無念、無住即是無相。

第四卷:宋明時期:儒家心性之學的新開展

  • 內聖之學亦是成德之教,是在個人有限的生命中,取得無限而圓滿的意義。

第一章 周濂溪「默契道妙」

  • 宋初三先生開始的儒學復興,具有三重意義:
  • 1.恢復師道尊嚴,重視人格教育
  • 2.重建道統的呼聲
  • 3.文化意識的覺醒
  • 周敦頤的《通書》以中庸的「誠體」合說《易傳》的乾元、乾道,乾道變化即是誠體流行。
  • 道,是誠體流行,是一個有「陽之中,陰之聚」的軌迹終始過程。
  • 主觀地通過心之自覺明用,以體現天道誠體,便是工夫。誠體因心之思而朗現,達致誠思合一。
  • 「無極而太極」指「無極之極」,「太極」是道體的表詮,「無極」是道體的遮詮,即無有極至的極至之理。
  • 「太極」是宇宙生化之最高原理,由太極誠體之顯為動靜之相,而生陰陽,由陰陽之變化而生五行,由太極真體與二氣五行之妙合,而生萬物與人。

第二章 張橫渠「思參造化」

  • 《正蒙.誠明篇》云:天所性者通極於道,氣之昏明不足以蔽之;天所命者通極於性,遇之吉凶不足以戕之。表示性通極於道,命又通極於性。
  • 正蒙言道有三義:
  • 1.能創生義
  • 2.帶氣化之行程義
  • 3.秩序義
  • 氣以太虛為本體,至靜無感是性體最深的根源。
  • 太虛神體藉資氣化而通貫於萬物,生化過程名之曰道。太虛神德妙通於萬物,即是萬物之性。
  • 氣質之性指人的性體或偏或雜,以至性體不能呈現。
  • 「心能盡性」指從本心之真切覺用以盡此性,到了真切覺用調適上全幅朗現,性體之內容全在心,心亦全體融於性。於是心性通而為一。
  • 「仁體事無不在」,就仁心而言,是感通一切、遍潤一切而不遺;就仁道而言,是顯現一切、遍成一切而不遺。
  • 見聞之知是感觸知覺中呈現,且受制於經驗。德性之知是發於性體的知,只在表示由超越的道德本心之知用,來反顯德性心靈之無外,並無認知意義。
  • 理一分殊:自理而言,萬物同一本源。自實踐之事而言,則大小之分、親疏之別,實不能不有等差之殊。

第三章 程明道的造詣與地位

  • 一本論:心性天是一、先天後天貫而為一、天人本無二;窮理、盡性、至命,三事一時並了。
  • 道不即是陰陽,而亦不離陰陽,是一種圓頓的表達。道亙古而常存,超無有而遍在。道的存有是自存自有。
  • 天道即仁體,天道之生化,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不與聖人同其憂患,但重視聖人仁心之化育。
  • 天理恆常自存無加減,是形上實有,亦是生化之理。人能盡性而推擴天理,重現道德創造。
  • 識仁篇中,仁體、仁理、仁道、仁心,四詞通用。
  • 存養工夫方面,程明道提出「以誠敬存之」,存養本心仁體以達習熟之境。存習既久,昔日的習染自然煙消雲散。
  • 《定性書》雖以「定性」名篇,但實論定心。
  • 消極地說定性,就是要從感性的制約中超拔解脫,回到自作主宰、自發命令、自定方向的本心。積極地說定性,是直接使本心毫無隱曲地當體呈現。

第四章 程伊川義理轉向與洛學南轉

  • 理和性都只存有而不活動。
  • 周、張、大程認為道體是理,心是實體性的道德本心,情是仁心覺情、性體流露。小程則認為性只是理,仁是性,愛是情,心是實然的心氣,是經驗的心,理不具有創生性、生生不息的特徵。心體、仁體、誠體、神體皆不是理,只是氣的活動和表現。
  • 伊川把仁與愛分述,仁是性,愛是情。
  • 氣質之性是概括才性、氣性的用語,包括氣稟之清濁厚薄、氣質之剛柔緩急、資質智愚。因此,變化氣質是成德之學。
  • 心所具生之理是性,實際生發則是情。心又統性情,心能明理,認知地統貫於未發之性;心能發情,行動地統貫於已發之情。

第五章 胡五峰開湖湘學統

  • 理學三系:
  • 1.本心即性,心性是一,象山陽明屬之。
  • 2.性即理,心屬氣,心性為二,伊川朱子屬之。
  • 3.以心著性,以心的覺用而彰顯性,五峰蕺山屬之。
  • 胡五峰主張即事明道,指行為所及,皆不離開道德實踐的中心。天理人欲,同體而異用,指同一事體而有表現之用的差別。
  • 性是形上實體,透過心之形著,使天命流行之體成為真實具體的性。
  • 逆覺工夫是道德踐履上復其本心的切要工夫,是反於覺本心。

第六章 朱子的性理學

  • 朱子中和舊說:
  • 1.將「良心發見」之發,與喜怒哀樂之已發未發之發,混而為一。
  • 2.對孟子四端之心,與中庸喜怒哀樂之情,形成混擾。
  • 3.對孟子之本心體悟不足。
  • 4.對中庸的中體、性體、天命流行之體未有相應的契悟。
  • 5.仁體的體悟有所不足。
  • 中和新說綱領:
  • 1.心性情三分,心統性情。
  • 2.靜養動察,敬貫動靜。
  • 心統性,是認知的統攝關聯;心統情,是行動地敷施發用。
  • 心之妙,要透過敬的工夫來顯現仁道。
  • 敬貫動靜,靜時涵養敬心,求近合未發之中;動時察識情變,期達於中節之和。
  • 明道論「仁」,是即有即在,同時是有同時是在。朱子論「仁」,只是形上的有,不是具體的在。
  • 朱子謂仁是心之德,須通過心氣之攝具而後成;又是愛之理,須通過心知之明的靜涵而後具。故仁之理並非內在本具,不合孔孟原義。
  • 仁是理,是性,形而上。心、情是氣,形而下。即理、氣二分。
  • 心是氣之靈,能知覺,有動靜。心不是性,也不是理。
  • 性即理,也只是理,故性不是心,亦不是情。心與情皆屬氣,只有性是理。
  • 靜時未發之性與動時已發之情,皆為心所統攝。心統性,是認知地統攝性而含具彰顯之;心統情,是行動統攝情而敷施之、發用之。
  • 理氣雖不混雜,理卻不可離乎氣。
  • 朱子主張通過涵養察識和即物窮理以致知的工夫,達致心氣之動完全依理而動,乃至只見有理,不見有氣。與直貫系統的「全體是用、全用是體,體用不二、即用見體」不同。
  • 朱子的工夫論進路:
  • 1.靜時涵養:鏡明水止,心靜理明。
  • 2.動時察識:察識情變,使之中節。
  • 3.敬貫動靜:敬,立於存養之實,亦行於省察之間。
  • 4.即物窮理:「心知之明」與「事物之理」的攝取關係。
  • 5.心理合一:心攝具理,理寓於心以成德。
  • 心知之明認知理、涵攝理,後具理於心,是後天的當具,而非先天的本具。

第七章 象山學是孟子學

  • 心即是理,無心外之理,亦無理外之心。存得此心,即可明得此理,明得此理,便是復其本心。
  • 心一方面是道德創造原理,亦是宇宙萬物的實現原理。
  • 朱子批評陸象山主要有二:
  • 1.不讀書,盡廢講學
  • 2.攻其為禪
  • 象山「心性是一」系統:
  • 1.心,是實體性的道德本心。
  • 2.本心即性、心同理同。
  • 3.心性天通而為一,即心即性即天。
  • 4.仁是心、亦是性、亦是理、亦是道。
  • 上自孔子說「為仁」、孟子說「存心養性,擴充四端」,下至象山說「明本心」、陽明說「致良知」,皆是這個系統。
  • 朱子「心性是二」系統:
  • 1.心是虛壹靜的大清明,是氣之靈、氣之精爽。
  • 2.性是理,只是理。
  • 3.心性情三分,心統性情;理氣二分。
  • 4.仁是性,是理,是道;但仁不是心,只是心之德。
  • 朱陸教學入路:
  • 朱子教人博覽,唯博覽才能窮理,窮理然後約之於身、切己受用。
  • 象山教人切己自反,發明本心、志於道,然後讀書才能樹立價值準據。

第八章 朱陸門人後學與元初諸儒

  • 朱子門庭廣大,《宋元學案》卷六十二至卷七十皆其正傳。但朱子學系統本身的重大問題,幾乎全為朱子所釐定,他的門人很難再有大的開發。
  • 蔡完定父子四人皆師事朱子,其中三子蔡沈作《書經集傳》
  • 真德秀與魏了翁齊名,真德秀早年從朱子門人詹體仁遊,魏了翁則因輔廣和李方子而得聞朱子學。黃宗羲認為真德秀依傍門戶,墨守而已。而魏了翁識力橫絕,卓犖觀群書者。
  • 象山門人中,以楊慈湖年輩最長,造詣最深。楊慈湖教人「不起意」,其本源亦是在復其本心、由仁義行。

第九章 王陽明致良知教

  • 王陽明的思想演變發展分為前三變和後三變,前三變為泛濫辭章、出入佛老、龍場悟道,屬於自我發現。
  • 龍場悟道,悟的是印證「徹通人己物我之界限,而為人生宇宙之大本」的仁心真體。
  • 後三變是默坐澄心、致良知、圓熟化境,是自我完成。
  • 默坐澄心的目的在於分辨本心真體和習氣私慾。
  • 不習不慮的良知,並不是習氣中的直覺本能,而是隨時當下的呈現。工夫到了純熟之境,良知永現作主,一切是非、善惡、誠偽、得失都在良知的朗照下無微不顯,天理自存,人欲自去。
  • 良知是天理之自然明覺處,天理雖然客觀而亦主觀。天理是良知之當然而必然處,良知雖主觀而亦客觀。
  • 致良知的致,是直接向前推致的意思,等於孟子所說的擴充,即是將良知之天理或良知所覺之是非善惡,不使它為私欲所間隔,亦不使它昏昧滑過,而能充分地呈現出來。
  • 陽明認為,心是本心、天心、道心,是至善的心體。意指心之所發,心所發之意有誠有不誠。知是吾心的良知。
  • 推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到良知天理之潤澤而各得其理、各得其正,這就是格物。
  • 四句教:
  • 心體至善,故首句曰「無善無惡心之體」。心所發動的意念往往受氣質私欲之影響夾纏而有善有惡,故次句曰「有善有惡意之動」。良知是心體之明覺,能知意念之善惡,故三句曰「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明覺不但知善知惡,而且能為善去惡,使意念歸於誠、歸於善,使意之所在的物亦得其理、得其正,故末句曰「為善去惡是格物」。

第十章 王學分化與劉蕺山歸顯於密

  • 四有句是自初學以至聖人的方法,四無句則是工夫實踐達到的境界,通過四有的實踐,可達到四無的境界。因此四有四無是同一套義理的兩個層次。
  • 聶雙江和羅念庵的主要論點是以已發未發的方式想良知,知善知惡和獨知的良知是已發的良知,必須通過致虛守寂的工夫,歸到未發的寂體,才是真正的良知。
    在劉師泉、王塘南的系統下,性是未發之理,凡屬心者,皆是發。性體只是理,只存有而不活動。心性為二。
  • 蕺山學的中心意旨有二:
  • 1.由嚴分意念,攝良知於意根而言心體;由於穆不已而言性體。以心著性,性不能離心而見。
  • 2.融心於性,心有定體定向不漫蕩。
  • 3.攝性於心,性體是具體而且真實的。
  • 4.誠意慎獨以斷妄根,貫徹性體之源。
  • 融心於性,攝性於心,性體得其具體化、真實化,不失其超越性與奧密性。心體向內收攝知於意、向上透與性為一,既見其甚深的根源,亦不失其形著之用。

第五卷:近三百年——文化生命之歪曲、沖激與新生

第一章 明清之際:三大儒的思想方向

  • 黃梨洲之《明儒學案》是對內聖之學的總持表述,《明夷待訪錄》是對傳統政治之檢討與外王理想之宣說。
  • 船山學之價值不在論心性之理,而在統合「理、心、氣」以開顯文化意識。

第二章 清代之學風及其思想狀況

戴震強調心之能「思」,充份發展即成為「智」,人以「智」觀事物之「理」,即能實踐道德。

第三章 西方思想之沖激

第四章 哲學的反省與新生

中國哲學能否重生,在於本身的義理綱維能否重新挺顯起來、能否像當初消化佛教一樣消化西方的哲學。
閱讀時間:2019年10月6日至12月4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774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12月31日公佈的法國〈世界報〉(Le Monde)年度佳片,蔡明亮導演的《日子》雀屏中選,對比韓國入選兩片、日本一片,台灣終究沒有缺席。
Thumbnail
在大雨滂沱的夜晚,畫面定在兩位男子擠在一座狹窄的電話亭中,他們不是在打電話,而是在偷公共電話中的零錢,緊接著畫面轉場到另一位男子,他在房間裡用圓規將蟑螂刺死,由這兩件事作為電影的序幕,讓我們一開始就陷入了複雜的情緒之中,將我們快速拉進這部電影的社會背景當中。
Thumbnail
《王者天下》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漫畫、背景以戰國時代為主的歷史熱血少年作品,主要講述總是喊著「要成為名震天下的大將軍」的熱血笨蛋李信、少年漫畫濾鏡美化過的秦王赢政、還有「賣萌可恥但是很可愛所以沒問題」的河了貂,三人為了在這充滿動亂的歷史舞台上追求夢想的故事......
Thumbnail
但就在上個禮拜五,Valve突然宣布了《Dota Underlords》、中譯名為《Dota霸業》的自家研發自走棋遊戲,並且於當天展開了壓力測試。 要取得壓力測試的資格非常簡單,就是擁有今年國際邀請賽TI9 Battle Pass戰鬥通行證,就能夠在遊戲主頁面直接取得遊戲程式,可於Steam下載遊玩
Thumbnail
我們並不把陳為廷當神。我們很早就意識到,我們不需要一個神。但是,我們卻跟傅榆導演有著一樣的情緒,一樣的失落。我們都以為這塊土地真的發生了什麼,以為人們真的願意聽進我們的聲音── 結果是,我們什麼都沒改變。
Thumbnail
對於西方人而言,他們不存在對「鬼神的敬畏與忌諱」的約束。因此,他們能夠很大膽地運用比如希臘神話、北歐神話、斯拉夫神話等,來創作背景宏大、劇情豐富有張力的奇幻故事。 相較之下,台灣人多少還是會顧慮一下神明以及「好兄弟」們的心情。即使有人大膽突破約束、使用祂們當作題材,還是會引起質疑、批評──
Thumbnail
或許現在的我們很難想像。不過在1991以前的那個年代,即便這群抗爭者們各自抱有不同的主張,他們不見得會認同彼此的想法與言論,甚至與當今的我們一樣,偶有唇舌之爭;但在面對處處限制與打壓的國民政府,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互相協助,或是視而不見、密而不談,必要時,他們還會一齊出聲、反抗──
Thumbnail
而這股旋風也很快席捲了沒有接觸Dota2的玩家們。以台灣來說,僅僅三天內,已經可以在Dota2的台灣區頻道上、看到將近2000左右的玩家同時上線。在Twitch實況上,也可以看見各大實況主開始玩起了刀塔自走棋,而且有如病毒傳播般,幾乎每過一天就可以看見一位實況主淪陷。
Thumbnail
在台灣,漫畫主角前田慶次也是許多人初次認識日本武士的經典人物。不過現在以我在大學日文系教書的身分來看這部打開自己日本文化世界的作品,作為日本戰國世界的入門,《花之慶次》還真的是把利弊兼具的雙面刃。
Thumbnail
是什麼引發了我們的情感?是方芮欣的衝動,使她接觸了那顆「不可觸動的炸藥」(註1)。炸藥引爆,將過去覆蓋著美好的每一吋土地炸成碎裂。我們從這項悲劇中深刻體驗、感受,讓方學姊帶著我們走過這段臺灣人十分熟悉的那段過去,然後瞧見她的懊悔與愧疚。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12月31日公佈的法國〈世界報〉(Le Monde)年度佳片,蔡明亮導演的《日子》雀屏中選,對比韓國入選兩片、日本一片,台灣終究沒有缺席。
Thumbnail
在大雨滂沱的夜晚,畫面定在兩位男子擠在一座狹窄的電話亭中,他們不是在打電話,而是在偷公共電話中的零錢,緊接著畫面轉場到另一位男子,他在房間裡用圓規將蟑螂刺死,由這兩件事作為電影的序幕,讓我們一開始就陷入了複雜的情緒之中,將我們快速拉進這部電影的社會背景當中。
Thumbnail
《王者天下》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漫畫、背景以戰國時代為主的歷史熱血少年作品,主要講述總是喊著「要成為名震天下的大將軍」的熱血笨蛋李信、少年漫畫濾鏡美化過的秦王赢政、還有「賣萌可恥但是很可愛所以沒問題」的河了貂,三人為了在這充滿動亂的歷史舞台上追求夢想的故事......
Thumbnail
但就在上個禮拜五,Valve突然宣布了《Dota Underlords》、中譯名為《Dota霸業》的自家研發自走棋遊戲,並且於當天展開了壓力測試。 要取得壓力測試的資格非常簡單,就是擁有今年國際邀請賽TI9 Battle Pass戰鬥通行證,就能夠在遊戲主頁面直接取得遊戲程式,可於Steam下載遊玩
Thumbnail
我們並不把陳為廷當神。我們很早就意識到,我們不需要一個神。但是,我們卻跟傅榆導演有著一樣的情緒,一樣的失落。我們都以為這塊土地真的發生了什麼,以為人們真的願意聽進我們的聲音── 結果是,我們什麼都沒改變。
Thumbnail
對於西方人而言,他們不存在對「鬼神的敬畏與忌諱」的約束。因此,他們能夠很大膽地運用比如希臘神話、北歐神話、斯拉夫神話等,來創作背景宏大、劇情豐富有張力的奇幻故事。 相較之下,台灣人多少還是會顧慮一下神明以及「好兄弟」們的心情。即使有人大膽突破約束、使用祂們當作題材,還是會引起質疑、批評──
Thumbnail
或許現在的我們很難想像。不過在1991以前的那個年代,即便這群抗爭者們各自抱有不同的主張,他們不見得會認同彼此的想法與言論,甚至與當今的我們一樣,偶有唇舌之爭;但在面對處處限制與打壓的國民政府,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互相協助,或是視而不見、密而不談,必要時,他們還會一齊出聲、反抗──
Thumbnail
而這股旋風也很快席捲了沒有接觸Dota2的玩家們。以台灣來說,僅僅三天內,已經可以在Dota2的台灣區頻道上、看到將近2000左右的玩家同時上線。在Twitch實況上,也可以看見各大實況主開始玩起了刀塔自走棋,而且有如病毒傳播般,幾乎每過一天就可以看見一位實況主淪陷。
Thumbnail
在台灣,漫畫主角前田慶次也是許多人初次認識日本武士的經典人物。不過現在以我在大學日文系教書的身分來看這部打開自己日本文化世界的作品,作為日本戰國世界的入門,《花之慶次》還真的是把利弊兼具的雙面刃。
Thumbnail
是什麼引發了我們的情感?是方芮欣的衝動,使她接觸了那顆「不可觸動的炸藥」(註1)。炸藥引爆,將過去覆蓋著美好的每一吋土地炸成碎裂。我們從這項悲劇中深刻體驗、感受,讓方學姊帶著我們走過這段臺灣人十分熟悉的那段過去,然後瞧見她的懊悔與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