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仁厚《中國哲學史》讀書筆記

2023/07/16閱讀時間約 39 分鐘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書影

第一卷 先秦時期:中國文化原初形態之百花齊放

  • 孔子自覺地承述六經,賦予六經以新的詮釋和新的意義。孔子以前,是中國哲學的源,孔子以後,是中國哲學的流。
  • 牟宗三認為:有志研究中國哲學的人,必須:
  • 1.依據文獻以「闢誤解,正曲說」。
  • 2.講明義理以「立正見,顯正解」。
  • 3.暢通慧命以「正方向,開坦途」。

第一章 上古思想之趨勢

  • 洪範中的九疇是上古思想觀念的大集結,顯示出「為政以德教為本,以民生為重」的準則。
  • 「敬」是源於人的精神自覺,敬天內轉為敬德,由憂患意識轉出道德意識
  • 「敬」在周初的表現過程,有三點意義:
  • 1.顯示主動的、反省的、內發自覺的精神狀態
  • 2.建立起敬德、明德的觀念世界
  • 3.顯示自我主體有積極的理性作用
  • 宗教人文化指的是把對上天的敬畏,投射在對待百姓身上,天神的賞罰以民意為準據。另外,以不朽代永生,強調人在今生今世中成就不朽的價值,並不著眼在人死後的世界。

第二章 孔子的仁教

  • 仁是全德之名、道德之根、價值之源。
  • 仁必須通過純一無夾雜、踐行無間斷的長時間努力,才能達到無所憾的圓滿境界。
  • 仁有覺和健兩種特性,覺是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健是健行不息、創生不已。必須通過覺來表現健。
  • 孔子以仁智對舉,實以仁為主,「仁」通內外,「智」顯明覺之用。仁且智的生命,乃通體透明的德慧生命。
  • 生命的嚮往與契合即是遙契,超越的遙契著重客體性的天命、天道;內在的遙契重主體性的仁、性、誠。
  • 孔子以文統自任,既是一種責任的自我承擔,也是超越的使命感之透顯。
  • 孔子成德之教的自我境界:
  • 1.德性我:以欲仁、求仁、為仁、成仁為價值主體之自覺
  • 2.認知我:重學,歸於進德,附從於德性我。
  • 3.情意我:表現於堅毅勇敢的意志和藝術活動。言勇必以義為規範,聽樂則以美善為標準。情意我受德性我的指導和裁判。
  • 4.形軀我:形軀苦樂、得失生死,非孔子所計較。

第三章 墨子的思想理論

  • 墨子書中天的涵義:
  • 1.天有德性,普遍無私、豐厚悠久、永恆不滅。
  • 2.天以愛、利為本質,人之相愛相利,乃天之所欲,人之相惡相賊,則為天所不欲。
  • 3.天為義之所從出
  • 墨子想要建立一個上通於天志,下及於萬民的權威系列,故提出尚同之說。
  • 非攻和兼愛其實都是天志觀念的引申,墨子雖然主張非攻,但亦贊許征誅,主要以「義」作為判別。
  • 節用主要是節宮室、節衣服、節飲食、節舟車、節蓄私。節葬則是反對厚葬和久喪。
  • 非樂主要是認為為樂不中聖王之事、為樂不中萬民之利,但這種觀點並沒有正確解讀樂教。
  • 墨子提出三表法,即是有本之者、有源之者、有用之者。上本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用之以為刑政。
  • 墨子非命,原是否定相信宿命,以杜絕不肯強力從事的風氣。
  • 兼愛是墨子諸觀念的中心,與其他主張是橫向的統一。天志觀念則是縱向立體的統整。

第四章 孟子的心性之學

  • 1.惻隱之心是道德本心的直接流露
  • 2.差惡之心是憎惡罪惡而生起
  • 3.辭讓之心是價值意識充於內而形於外
  • 4.是非之心是道德價值上的是非判斷
  • 四端具有三義:
  • 1.內具義,即我固有之。
  • 2.普遍義,即人人皆有。
  • 3.超越義,即天所與義。
  • 孟子系統中,本心即性,心性是一。
  • 性善的論證是從人禽之辨,指出「仁義」是人之所為人的本根;善性本具說明善性是人皆有之;人人皆可成堯舜則是人心有同然,故人皆可以為聖賢。
  • 孟子所用的「心、性、情、才」都是指向同一個意思。
  • 孟子主張仁義內在,愛、敬皆發自內心,並非由於外鑠。
  • 盡心,是知性、知天的關鍵所在。存心養性,則是事天之道。
  • 尚志指心有所主,外擴上達,志於仁義,有道德之自覺自持,仁心發用流行。
  • 孟子論「大丈夫」,兼有「居仁、立禮、行義」,「兼善、獨善」,「不淫、不移、不屈」,這賦予儒家以道德的理想主義性格,與志通天下、德垂後世的道德信念。
  • 求放心是反求諸己的逆覺工夫,不安於隨物放失、不忍於隨欲陷溺,而悚然回歸自己,是自我的警悟和覺醒。
  • 知言,即是對言論思想的是非、善惡、誠偽、得失作精察明辨。
  • 養氣,是培養道德勇氣,樹立心中信念。養氣之道在於自反、持志、直養、集義。自反是理性良知的反省自覺;持志是有所主其中,無所放縱於外;直養是率性修道,內充外擴,不以人為桎梏、私意欲念加以妨害;集義是隨時表現內心之義,以為其所當為之事。
  • 不動心是心不搖惑,無所疑懼。
  • 孟子論君道:
  • 1.以德行仁,仁恩及於民,以德為本,以法為用。
  • 2.貴德尊士,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 3.與民同好惡、同憂樂。
  • 貴民思想:
  • 1.養民:以為民制產,不違農時,薄其賦歛是王道的始基
  • 2.教民:以孝悌禮義教民
  • 3.使民:以與民同好惡、同憂樂的原則來使民
  • 4.保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 孟子肯定禪、繼、革命等政權轉移的方式,但前提是以德取天下,以民心為依據。

第五章 老子的哲學

  • 老子認為一切的有為皆造成人為的災害,禮樂會桎梏生命的自由,妨礙生命的自在。
  • 對於道體的描述有三:
  • 1.道雖有稱謂,而實不可定義,它不是知識性的真理,而是哲學的形上之道。
  • 2.道是真實的存有,無形無狀、無聲無臭,永恆周遍流行而不息。
  • 3.道是若有若無,不在經驗世界中。
  • 無與有,是道的雙重性。無的心境可以觀道之玄妙,有的心境可以觀道之欲向。
  • 道生物,是實現的意思,有了道,萬物便可以免於人為造作的災害,得以自在自得。
  • 虛是道的境界、生命的無為。靜是工夫的旨趣,心靈的清靜。致虛而達於極至,守靜而達於純篤,是老子的修證工夫。
  • 老子的立身之道以「守柔以立身」和「不爭以處世」為主

第六章 莊子的智慧

  • 老子沉潛而堅實,多隱而不發,體立而用藏。莊子顯豁而透脫,全幅朗現,無淺無深,無隱無顯,全體在用,全用在禮。
  • 老子採取分解的表達方式,莊子採用非分解的表達方式。
  • 莊子言心,是道心,道心虛靜而止,不起是非,不生好惡。
  • 道心對於萬物,是以超越的觀照態度,不以喜怒哀樂入於其間。
  • 心齋,即清靜定止;喪我,即是無己;坐忘,即是離形去知,同於大通。
  • 形、生、老、死,乃是成軀之成毀過程,是自然運行,豁達透脫,不起波瀾。真我不繫縛於形軀,不執着於生死,故能運化生死。
  • 真我,是齊物我、通人我的道化之我,才可以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 是非皆屬一定之成見,莊子主張息言止辯,以存養虛靈之明覺。
  • 「無」是修養境界中的虛靜境界。
  • 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從實有層上否定,而是以作用的否定,以達到作用的肯定。

第七章 名家與墨辯

  • 惠施提出至大無外,至小無內,是一個邏輯上的定義。
  • 公孫龍的名理是邏輯域,思想嚮往存有;惠施的名理是傾向於辯證域,其思想嚮往「變」而至「合同異為一體」。
  • 萬物畢同,是大同異中絕對的同;萬物畢異,是大同異中絕對的異。在個體而言,萬物畢異;在普遍而言,萬物畢同。
  • 惠施以地理方位來談連環可解的思想,其實是以圓形來理解世界,如此才能連環可解。
  • 「白馬非馬」概念有兩種意思:
  • 1.「白馬」與「馬」概念之內容與外延不相等。
  • 2.「白」概念與「馬」概念不同,「白馬」概念是由「白」與「馬」兩個概念組合而成。「馬」概念不含「白」概念。
  • 「離堅白」思想主要是分成視覺與觸覺來談,視覺或觸覺都不能同時感知到三種特性,因此主張堅白離。
  • 公孫龍從具體實有之物提煉出「物之自性」的概念,以「性質」獨立自存作為理論的基礎。
  • 墨經上的「三名」、「三謂」:
  • 三名:
  • 1.達名,是全類之名、普遍之名。
  • 2.類名,是小類之名。
  • 3.私名,是個體之名。
  • 三謂:
  • 1.移謂,表示類與類的包含關係,如狗是犬。
  • 2.舉謂,表示定義關係。
  • 3.加謂,將個體歸類。
  • 墨經的「小故」、「大故」,即是邏輯上的「必要條件」與「充足必要條件」。

第八章 中庸易傳的形上思想

  • 中庸首章顯示出三個義理脈絡:
  • 1.由超越而內在,天命之謂性
  • 2.德性工夫,歸結於慎獨
  • 3.由內在而超越,致中和
  • 天命之謂性,是由個體之性同源天命,亦承受天命以各成其性。
  • 中庸以誠規定天道,「誠之」是使之誠,使不誠歸於誠。
  • 盡性,謂充分無漏地表現天性之善。致曲,則是一步一步地達致聖人境界。
  • 君子盡誠,內以成己,外以成物。成己,存養仁體;成物,誠明之用。
  • 天命本體的特徵:一是深遠深邃、無限無極。一是流行不已、生生不息。
  • 創生萬物,以乾為主其事而實現之,以坤終成之。
  • 天道憑藉陰陽之氣的分合變化,使宇宙萬物得以成為個體體和真實的存在。
  • 道之顯現,必須透過陽氣之伸與陰氣之聚,顯出道創生萬物的終始過程。

第九章 荀子的學說

  • 荀子主張自然的天,沒有意志、沒有理智、沒有愛憎。
  • 荀子談天人之分,認為治亂吉凶的關鍵在人而不在天。
  • 天地只能生而不能治,必須以禮義以行其治。
  • 荀子談性,是自然之性,生理的自然欲求、自然本能、心理的自然情緒。性的生就義是先天生就,自然如此的質樸。性的質樸義,指先天本始如此的素樸材質。
  • 荀子言性的內容包括感官本能、生理欲望、心理反應。順其生命生物的活動而不加引導節制,必然得出性惡的結論。以欲為性是荀子論性的最大特色。
  • 性是自然,偽則是人為,可學而能,可事而成。
  • 化性起偽的工夫,內在靠知慮,外在靠禮義。
  • 聖人由積而致,透過積慮習能而成。
  • 荀子講的心是知慮思辨的心,是認知主體,心可以透過虛壹而靜來知道。
  • 能知之心接於物,形成對於物的知識。心有主宰義,是自然感官、意識的主宰。心可以自由地選擇,不受任何禁制或限制;心能能自立法則,自主依其所立之法來行為活動。
  • 聖人保持虛靜清明之心,而不偏於一隅,因此無蔽。
  • 荀子言正名,既通於知識以別同異,又通於政治教化以明貴賤,兼顧了知識與價值兩層。
  • 制名的三個標準:
  • 1.所為有名
  • 2.所緣以同異
  • 3.制名之樞要
  • 制名的告誡:
  • 1.不可惑於用名亂名:「殺盜非殺人」,盜是別名,人是共名。
  • 2.不可惑於用實亂名:「山淵平」,制名之後,約定俗成,每一實皆有定名,不可詭辯之辭而混亂同異之名。
  • 3.不可惑於用名亂實:「白馬非馬」。
  • 荀子喜以誠樸篤實之心,表現明辨的理智,用智重理,所以特重客觀的禮義。詩雖然言情,可以興,書紀事,可以鑑,但詩書所說,多是具體散列的言和事,不顯條理、不成統貫,必須以禮條貫以通之。因此荀子隆禮義而殺詩書。
    君子稟受之性與人不異,惟善假於學,故能成君子之德。
  • 積學之功在專一,真積力久,是荀子提出的學習方法。通過積學工夫,後始有效驗之可言。

第十章 法家與秦政

  • 商鞅雖是法家第一人,但實受李克、吳起重農政、重法律、重兵事的主張影響。
    「綜核名實,信賞必罰」本來亦是儒門通義,法家不過特加突顯而以之為主要原則。
  • 春秋之世,治國以禮,管仲、子產雖然用法以救時,但只是法治之祖。李克、吳起是儒門的事功家,有富強觀念,捨禮而用法,開法家先河。商鞅變法,重刑賞而嚴罰。申不害尚術,使法家開始變質。韓非集法家大成,其思想是極權獨裁的思想。
  • 韓非學說中,人沒有善性可言,人不可信任,人與人之間無非猜忌、防範、算計、利用。
  • 韓非排斥德性價值與文化理想,只以成就現實的「君國之利」為價值基準,以「富國強兵」為目標,所以只鼓勵耕戰而抑儒俠工商。
  • 韓非的政治思想可由三方面來分析:
  • 1.嚴法:法是本於功利,法之立是為確保君國之利,法之用是以賞罰二柄繩治人民。
  • 2.尚勢:法的賞罰,要依賴威嚴之勢作憑藉,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
  • 3.任術:是人主之所執,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君主的意欲不形於外,取靜知機以制動。

第二卷 兩漢魏晉:儒學轉形而趨衰與道家玄理之再現

  • 漢代思想特色:
  • 1.經生之學重文獻,不重德性生命自覺
  • 2.對人性無善解,只落在氣性、才性方面看人性
  • 3.以聖人為天縱,不可學而至

第一章 漢初思想概述

  • 鄒衍的學說約有四個重點:
  • 1.以儒墨之道解決當時的政治問題
  • 2.以陰陽消息言災異,作為天道運行的法則,並對統治者施加壓力
  • 3.據五行言「五德終始」,作為歷史運行的法則,並對政治上的「天命所歸」賦以新的內容。
  • 4.提出九大州之說。
  • 淮南子書中描寫道體、功用及生成歷程的論述,多源自老子思想。強調精神心性修養功效的論述,則多本於莊子。

第二章 董仲舒的學術思想

  • 董仲舒的思想核心,通而上之,重理性,尊禮義;貫而下之,任德不任刑,以禮義教化與興學選才為政治措施之本。
  • 董子的春秋學強調大一統、尊王權、屈民伸君、屈君伸天。
  • 三正指夏建寅、商建丑、周建子。三統指建子為天統亦稱赤統、建丑為地統亦稱白統、建寅為人統亦稱黑統。三教指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
  • 春秋三世之說:
  • 所傳聞五世:隱桓莊閔僖
  • 所聞四世:文宣成襄
  • 所見三世:昭定哀
  • 董仲舒認為天有十端,十個基本因素:天、地、陰、陽、金、木、水、火、土、人。天地之氣,謂之元氣,元氣分為陰陽、運行於四時,布列為五行,延展到人生、社會、政教、學術等方面。
  • 五行相生相勝:
  •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
  • 天可感人,人亦可感天,四時之氣,在天亦在人。
  • 春有愛志,春氣博愛而容眾。
  • 夏有樂志,夏氣盛養而樂生。
  • 秋有嚴志,秋氣立威而成功。
  • 董仲舒以自然之質為性,又自氣言性,分出仁之氣和貪之氣,仁之氣屬陽,陽氣先暢易開發,易傾向於善。陰氣幽暗易閉固,易傾向於惡。
  • 董仲舒談性,只限於中民,聖人和斗筲皆不在其中。
  • 揚雄的太玄經,在《易》的陰陽二爻之外,另創用三斷畫為符號。先以三種符號配成九首,再以九首相重為四畫圖象,得出八十一首。最後,各首立專名,每首皆有首辭、贊辭。太玄經希望以老子的道德為體,以儒家的仁義為用,又呈現出退藏避禍的人生態度。

第三章 王充的性命論

  • 王充對漢儒的天人感應、讖諱術數、五行災異,皆採反對立場。
  • 王充認為人的生死壽夭乃是命,與行為善惡無關。
  • 王充用氣為性,順氣而言性,是材質之性,其所謂善惡,只是氣質的傾向,三品說是指孟子言性善是中人以上,荀子言性惡是中人以下,揚雄主人性善惡混是中人。

第四章 人物志的才性系統

  • 才性的意義有二:
  • 1.說明人的差別性和特殊性
  • 2.差別性由天命所定,說明人格價值不相等與天才的實有
  • 才性之理,透過質、性、形建立。質指元一之氣,是材質的先天性;性指陰陽之性,是性情剛柔的差異;形指五行之形,是個體生命的姿采。
  • 九徵篇先由五行論五質、五常、五德,次由五德之表現不能達於中和而論偏至之偏。再由九徵以徵知人的九種質性,最後論才性人格之層次,三度與五等。
  • 才性從品鑒的立場而言是多姿多采的,從成德的立場而言則是可憂慮的的。《人物志》無法開出義理之性的領域,不能建立成德之學,對聖人亦無相應的理解。

第五章 王弼之易學老學

  • 王弼能明「乾、健」之德,卻失去乾道生化萬物的密義。
  • 王弼主要以老子學說來解「聖人體無」、「聖人有情」。
  • 王弼以「不塞其源」註「道生之」,以「不禁之性」註「德畜之」,合於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義。
  • 道家所注意的,不是仁義禮制本身之客觀存在問題,而是消極地避免人為災害,積極地以無的方式,保住萬物存在,使萬物不受傷害而能各適其性,各遂其生,各得其所。

第六章 向、郭之莊學與阮籍、嵇康

  • 莊子所謂的逍遙,必須破除「量」的形式關係和「質」的實際關係,真正的逍遙是修養境界、精神生活領域上而言。
  • 從精神修養境界說逍遙:超越有待,進入無待;或主體超昇逍遙而物隨之超昇。
  • 融化説:至人之無待與芸芸之有待,皆渾化於道術中,同登逍遙之域。
  • 齊物是平齊一切對待,取消差異和比較。
  • 道家主張致虛守靜的渾化工夫,玄冥之極則通於逍遙、齊物、自爾、獨化之境,生雖有涯而能取得無涯之果。
  • 阮籍論樂,重元氣,是形上學的與天地同和。嵇康論樂,是純藝術的內在於聲樂本身。
  • 阮籍認為先王制樂,通天地之氣,靜萬物之神,雅樂具有平和清靜人心的道德教化作用。
  • 嵇康論君子,以無措為關鍵,無心、無為、無私,能越名教而任自然。
  • 嵇康之「聲無哀樂論」,是指心與聲分開,聲無形質而心有情感,心中本有哀樂,感於和聲而發,聲音本無哀樂。

第三卷 南北朝隋唐:佛教介入——異質文化之吸引與消化

第一章 佛教基本教義

  • 佛陀入滅後,弟子迦葉等著手結集佛法,以四阿含經為代表:《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皆出於此。
    無常、無我、涅槃,即是三法印。
  • 1.諸行無常:一切意欲活動皆是行,常有二義:一是不壞不滅之永恆義,一是不依他之自足自存義。
  • 2.諸法無我:一切外在現象與心中所思之境皆是法。諸行限於有為法,諸法通於有為法。一切有為無為諸法,皆無獨立實在性,無「自我」之實體。
  • 3.涅槃寂靜:滅一切生死之苦而為無為寂靜,由流轉而還滅。
  • 苦、集、滅、道,即是四諦:
  • 一.苦諦:苦,具有最真實的普遍性,並先天的必然性。苦由欲求造成,欲求乃生命所自有。樂是先在的苦解除了而有的感覺,是後起和暫時的。
  • 二.集諦:是說明苦果產生的原因,包括二惑和十二緣生。二惑,一是心起煩惱,迷妄相續的見惑,惑於所見;一是心著垢染,繫縛不脫的思惑,惑於所思。見惑偏於外境,思惑偏於內境。
  • 三.滅諦:滅苦,以出離輪迴生死海,達於涅槃自在境界。
  • 四.道諦:達成解脫的道路或方法,有八正道。
  • 1.正見:明見四諦之理,以無漏(脫離煩惱)之慧為體。
  • 2.正思惟:加思惟使真智增長,以無漏之戒為體。
  • 3.正語:以真智清淨口業,以無漏之戒為體。
  • 4.正業:以真智清淨身業,以無漏之戒為體。
  • 5.正命:清淨身口意之業,順於正法而活命,以無漏之戒為體。
  • 6.正精進:用真智精修涅槃之道,以無漏之勤為體。
  • 7.正念:以真智憶念正道而無邪念,以無漏之念為體。
  • 8.正定:以真智入於清淨的禪定,以無漏之定為體。
  • 十二因緣是對生死流轉的解剖,由「無明」一根因起,生出其餘十一項之果。
  • 1.無明:指生命本身是昏昧迷闇,以惑為性。
  • 2.行:迷闇的生命,盲目的意欲活動。
  • 3.識:了然分別。
  • 4.名色:對象性呈現。
  • 5.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能力。
  • 6.觸:六入與六塵相接觸而起之活動。
  • 7.受:由觸而引起的感受。
  • 8.愛:因苦樂之感而躭着滯戀。
  • 9.取:因滯戀而執着不捨。
  • 10.有:由生命蘊蓄糾結而成的主觀得有或客觀存在。
  • 11.生:由有滋長發展而成個體。
  • 12.老死:個體生命之果。
  • 破無明之時,生死流轉即斷滅,進入實相世界而得解脫。

第二章 小乘部派與大乘三系

  • 小乘佛教四大部派:
  • 1.上座分別說部:只承認經典是佛陀的教理,嚴禁歧異論點,偏重詳說三法印的「諸法無我」。
  • 2.說一切有部: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重法相分析,偏重三法印的「諸行無常」。
  • 3.犢子部:與說一切有部相近,安立一實有而不可說的「我」,指身心流轉活動。
  • 4.大眾部:主張「一切法假無名實」、「心性本淨」,偏重於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靜」。
  • 五蘊:
  • 1.色:統稱眼耳口鼻舌身和對應的色聲香味觸
  • 2.受:記憶
  • 3.想:想像
  • 4.行:意念心行
  • 5.識:意識活動
  • 由五蘊開出十八界:
  • 1.六根:感覺器官
  • 2.六塵:六境
  • 3.六識:感覺作用
  • 大乘佛學三系:
  • 1.般若系:
  • 般若智是特殊之心能,能就幻有而證顯真空。在般若智之照了下,因緣所生的一切法是以實相呈現的,實相便是空。
  • 2.唯識系:
  • 主要思想是建立一切法唯識,在六識之外,增加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
  • 3.真常系:
  • 此系傳至中國,開出天臺、華嚴、禪三宗。
  • 主張攝歸於真常之心性上說一切法,並由真常心性直接開出一切涅槃無為清淨法,並著重自力解脫。

第三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衍(上)

  • 釋道安之學以般若為主,並倡導靜慮、靜定之禪定工夫。
  • 1.本無宗:大體以「無」與「空」為同一事,以釋道安為主。
  • 2.本無異宗:與本無宗共為一家,以竺法深為主。
  • 3.即色宗:主張一切現象皆無實在性,有小乘論的傾向,以支道林為主。
  • 4.識含宗:受早期識變的觀念影響,有唯識學的傾向,以于法開為主。
  • 5.幻化宗:主張一切現象為幻化,只有心神可以起作用,故可修道、隔凡、成聖,以釋道壹為主。
  • 6.心無宗:主張心不涉萬物,從禪定一面說空,以竺法溫為主。
  • 7.緣會宗:以緣會解釋萬法皆空,以于道邃為主。
  • 佛教在中國發揚,應自鳩摩羅什始,僧肇為羅什弟子,作「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
  • 物不遷論主旨在於說明萬法無來去無動靜,破除往來變化的觀念。
  • 不真空論以「不真」界定「空」。
  • 般若無知論以般若之知,無有知相來談「般若無智」。般若有虛的體性,有照的功能作用,照不著於物、不滯執於物,故照而不失其虛。
  • 北魏至隋,北方有四個主要佛教宗派。
  • 1.毗曇宗:主張一切法因緣生,既經呈現,皆有一定的體性。
  • 2.成實宗:反對毗曇宗的「一切法有自性」,主張我法之空。
  • 3.般若宗:以般若言空,破緣起假相。
  • 4.地論宗:言真性緣起,認為生死涅槃出於同一真心。地論宗又分為南北二道,南道認為阿賴耶識為真,北道認為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

第四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衍(下)

  • 道生的主要論點:
  • 1.佛性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 2.法身無色:「佛」是一理境,而非「人」。法身非色身,「佛」亦非釋伽其人。
  • 3.闡提有佛性:闡提是含生之類,故亦應有佛性。
  • 4.頓悟:指不可分段了解之無所不照、明通透徹,是一悟全悟。
  • 吉藏是三論宗的集大成者:
  • 1.二諦是教,不二是理;真俗是方便說法,實質以表不二之道。
  • 2.於諦:於凡,以俗諦為諦;於聖,以真諦為諦。
  • 3.四重二諦:
  • 第一重,明「有」為俗諦,「無」為真諦。
  • 第二重,明「空、有」為俗諦,「非空有」為真諦。
  • 第三重,明「二、不二」為俗諦,「非二、非不二」為真諦。
  • 第四重,明「安立諦、非安立諦」為俗諦,「言亡慮絕」為真諦。
  • 真諦建立第九阿摩羅識為真常無漏之識心。
  • 起信論思想:
  • 1.一心開二門:肯定一超越的真心,作為可以頓悟成佛的超越依據:心生滅門,生死流轉地說明一切虛妄污染法;心真如門,涅槃還滅地說明一切清淨功德法。
  • 2.心真如與真如心:是心與真如理合一的真心
  • 3.真心是生死依,亦是涅槃依:真心一方面是間接地為流轉之憑依因,另一方面又直接地為無漏功德之生因。

第五章 對佛教教理的消化:天臺判教及其思想

  • 判教的目的在釐清種種教說之分際,徹底明了最後的宗趣。
  • 1.華嚴時
  • 只攝大機,不攝小機、不開權、不發迹,是化儀四教的「頓」教。
  • 2.鹿苑時
  • 就小乘根性,依「漸」的方式,說四《阿含經》,是化儀四教的「漸」教。
  • 3.方等時
  • 以小入大,以「漸」的方式說諸方等經,是化儀四教的「漸」教。
  • 4.般若時
  • 以「漸」的方式說《般若經》,是化儀四教的「漸」教。
  • 5.法華涅槃時
  • 直說法華經,開決前說的頓漸,進入非頓非漸,是精熟內容後的總消化。
  • 化法四教:藏通別圓
  • 藏教:是三藏的簡稱,經、律、論為三藏。為析色入空之「析法空」,由分析而見色法非真實之存在,是謂析假入空。
  • 通教:前通藏教,後通別教、圓教。主張諸緣生法無自性,而當體即空,是「體法空」。
  • 別教:獨明菩薩位,能窮法之源,可至無量四諦。
  • 圓教:圓妙、圖滿、圓足、圓頓、圓實之謂。
  • 圓教內涵:
  • 一心三觀:觀空、觀假、觀中;三觀互相統攝。
  • 天臺宗以「六即」綜攝從凡夫至佛之階位:
  • 1.理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理」上與佛不相離。
  • 2.名字即,只從經卷知識上知有此理,離正覺階段尚甚遠也。
  • 3.觀行即,由知名字而起觀行,能在實踐中守此理。
  • 4.相似即,愈觀愈明,愈止愈寂,近似正覺。
  • 5.分真即,初破無明,見佛性,是已悟境界,但未至圓滿無上境界。
  • 6.究竟即,等覺一轉,入於妙覺,是佛果位。

第六章 佛教回歸運動的反響:華嚴宗

  • 華嚴五教:小、始、終、頓、圓
  • 1.小乘教:重點在說人空,對法空尚不能盡說。
  • 2.大乘始教:以般若空宗為「空始教」,瑜伽唯識為「有始教」。
  • 3.大乘終教:包括真常心系諸經及《起信論》。
  • 4.頓教:不說法相,不立法門,無階位次第之限制。
  • 5.圓教:為一乘教,教義乃為三乘人而說,故為「同教一乘」。《華嚴經》只說佛境界,不立三乘之說。
  • 華嚴宗主張真常心「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不變是就其自性清淨說,是分析的。隨緣則由不染而染說,是綜和的。
  • 四法界:
  • 1.事法界:以差別為特色,事事物物各維持它的特色。
  • 2.理法界:以無二差別為特色,乃依現象所依之「理」而言。
  • 3.理事無礙法界:觀現象與實相之不離,即理即事,即事即理。
  • 4.事事無礙法界:現象各依一真如理,雖顯差別,亦是彼此融攝。
  • 十玄門:
  • 1.同時具足相應門:無有前後始終之差別。
  • 2.廣狹自在無礙門:純雜同時具足無礙。
  • 3.一多相容不同門: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互相含受。
  • 4.諸法相即自在門:諸法或異體相即,或同體相即,皆圓融自在,無障無礙。
  • 5.祕密隱顯俱成門:無論隱覆顯了,俱時成就。
  • 6.微細相容安立門:大小異相,相互容入,同時安立無礙。
  • 7.因陀羅網境界門:諸法相即相入,不唯一重,重重無盡。
  • 8.託事顯法生解門:除現前之事物外,別無所顯法門。
  • 9.十世隔法異成門: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各有過去現在未來,而成九世,一念為總,而成十世,雖隔而又彼此相即相入,又不失先後長短差別之相。
  • 10.主伴圓明具德門:主與伴,伴與主,圓明其德。
  • 六相:
  • 1.總相:一含多德故
  • 2.別相:多德非一故
  • 3.同相:多義不相違,同成一義故
  • 4.異相:多異相望,各各異故
  • 5.成相:由此諸義,緣起成故
  • 6.壞相:各住自法,本不作故

第七章 佛教的「教外別傳」:禪宗的異采

  • 道信禪法特色:
  • 1.戒與禪合一
  • 2.楞伽與般若合一
  • 3.念佛與成佛合一
  • 弘忍東山法門特色:
  • 1.重視法統承傳
  • 2.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頓入法界,以心傳心
  • 如來禪:唯真心,偏顯真心真性
  • 祖師禪:不思善,不思惡,中道不住,不捨不著,歸於圓實。
  • 如來禪之名是由神會所立,其不同於華嚴宗,不過偏重在頓悟真心,直顯靈知真性,不重視此心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 祖師禪主張無所住而生其心,直指本心,見性成佛。
  • 無念:不為念所縛的境界,工夫上的無執無著。
  • 無住:是無念的實現。
  • 無相:無念、無住即是無相。

第四卷:宋明時期:儒家心性之學的新開展

  • 內聖之學亦是成德之教,是在個人有限的生命中,取得無限而圓滿的意義。

第一章 周濂溪「默契道妙」

  • 宋初三先生開始的儒學復興,具有三重意義:
  • 1.恢復師道尊嚴,重視人格教育
  • 2.重建道統的呼聲
  • 3.文化意識的覺醒
  • 周敦頤的《通書》以中庸的「誠體」合說《易傳》的乾元、乾道,乾道變化即是誠體流行。
  • 道,是誠體流行,是一個有「陽之中,陰之聚」的軌迹終始過程。
  • 主觀地通過心之自覺明用,以體現天道誠體,便是工夫。誠體因心之思而朗現,達致誠思合一。
  • 「無極而太極」指「無極之極」,「太極」是道體的表詮,「無極」是道體的遮詮,即無有極至的極至之理。
  • 「太極」是宇宙生化之最高原理,由太極誠體之顯為動靜之相,而生陰陽,由陰陽之變化而生五行,由太極真體與二氣五行之妙合,而生萬物與人。

第二章 張橫渠「思參造化」

  • 《正蒙.誠明篇》云:天所性者通極於道,氣之昏明不足以蔽之;天所命者通極於性,遇之吉凶不足以戕之。表示性通極於道,命又通極於性。
  • 正蒙言道有三義:
  • 1.能創生義
  • 2.帶氣化之行程義
  • 3.秩序義
  • 氣以太虛為本體,至靜無感是性體最深的根源。
  • 太虛神體藉資氣化而通貫於萬物,生化過程名之曰道。太虛神德妙通於萬物,即是萬物之性。
  • 氣質之性指人的性體或偏或雜,以至性體不能呈現。
  • 「心能盡性」指從本心之真切覺用以盡此性,到了真切覺用調適上全幅朗現,性體之內容全在心,心亦全體融於性。於是心性通而為一。
  • 「仁體事無不在」,就仁心而言,是感通一切、遍潤一切而不遺;就仁道而言,是顯現一切、遍成一切而不遺。
  • 見聞之知是感觸知覺中呈現,且受制於經驗。德性之知是發於性體的知,只在表示由超越的道德本心之知用,來反顯德性心靈之無外,並無認知意義。
  • 理一分殊:自理而言,萬物同一本源。自實踐之事而言,則大小之分、親疏之別,實不能不有等差之殊。

第三章 程明道的造詣與地位

  • 一本論:心性天是一、先天後天貫而為一、天人本無二;窮理、盡性、至命,三事一時並了。
  • 道不即是陰陽,而亦不離陰陽,是一種圓頓的表達。道亙古而常存,超無有而遍在。道的存有是自存自有。
  • 天道即仁體,天道之生化,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不與聖人同其憂患,但重視聖人仁心之化育。
  • 天理恆常自存無加減,是形上實有,亦是生化之理。人能盡性而推擴天理,重現道德創造。
  • 識仁篇中,仁體、仁理、仁道、仁心,四詞通用。
  • 存養工夫方面,程明道提出「以誠敬存之」,存養本心仁體以達習熟之境。存習既久,昔日的習染自然煙消雲散。
  • 《定性書》雖以「定性」名篇,但實論定心。
  • 消極地說定性,就是要從感性的制約中超拔解脫,回到自作主宰、自發命令、自定方向的本心。積極地說定性,是直接使本心毫無隱曲地當體呈現。

第四章 程伊川義理轉向與洛學南轉

  • 理和性都只存有而不活動。
  • 周、張、大程認為道體是理,心是實體性的道德本心,情是仁心覺情、性體流露。小程則認為性只是理,仁是性,愛是情,心是實然的心氣,是經驗的心,理不具有創生性、生生不息的特徵。心體、仁體、誠體、神體皆不是理,只是氣的活動和表現。
  • 伊川把仁與愛分述,仁是性,愛是情。
  • 氣質之性是概括才性、氣性的用語,包括氣稟之清濁厚薄、氣質之剛柔緩急、資質智愚。因此,變化氣質是成德之學。
  • 心所具生之理是性,實際生發則是情。心又統性情,心能明理,認知地統貫於未發之性;心能發情,行動地統貫於已發之情。

第五章 胡五峰開湖湘學統

  • 理學三系:
  • 1.本心即性,心性是一,象山陽明屬之。
  • 2.性即理,心屬氣,心性為二,伊川朱子屬之。
  • 3.以心著性,以心的覺用而彰顯性,五峰蕺山屬之。
  • 胡五峰主張即事明道,指行為所及,皆不離開道德實踐的中心。天理人欲,同體而異用,指同一事體而有表現之用的差別。
  • 性是形上實體,透過心之形著,使天命流行之體成為真實具體的性。
  • 逆覺工夫是道德踐履上復其本心的切要工夫,是反於覺本心。

第六章 朱子的性理學

  • 朱子中和舊說:
  • 1.將「良心發見」之發,與喜怒哀樂之已發未發之發,混而為一。
  • 2.對孟子四端之心,與中庸喜怒哀樂之情,形成混擾。
  • 3.對孟子之本心體悟不足。
  • 4.對中庸的中體、性體、天命流行之體未有相應的契悟。
  • 5.仁體的體悟有所不足。
  • 中和新說綱領:
  • 1.心性情三分,心統性情。
  • 2.靜養動察,敬貫動靜。
  • 心統性,是認知的統攝關聯;心統情,是行動地敷施發用。
  • 心之妙,要透過敬的工夫來顯現仁道。
  • 敬貫動靜,靜時涵養敬心,求近合未發之中;動時察識情變,期達於中節之和。
  • 明道論「仁」,是即有即在,同時是有同時是在。朱子論「仁」,只是形上的有,不是具體的在。
  • 朱子謂仁是心之德,須通過心氣之攝具而後成;又是愛之理,須通過心知之明的靜涵而後具。故仁之理並非內在本具,不合孔孟原義。
  • 仁是理,是性,形而上。心、情是氣,形而下。即理、氣二分。
  • 心是氣之靈,能知覺,有動靜。心不是性,也不是理。
  • 性即理,也只是理,故性不是心,亦不是情。心與情皆屬氣,只有性是理。
  • 靜時未發之性與動時已發之情,皆為心所統攝。心統性,是認知地統攝性而含具彰顯之;心統情,是行動統攝情而敷施之、發用之。
  • 理氣雖不混雜,理卻不可離乎氣。
  • 朱子主張通過涵養察識和即物窮理以致知的工夫,達致心氣之動完全依理而動,乃至只見有理,不見有氣。與直貫系統的「全體是用、全用是體,體用不二、即用見體」不同。
  • 朱子的工夫論進路:
  • 1.靜時涵養:鏡明水止,心靜理明。
  • 2.動時察識:察識情變,使之中節。
  • 3.敬貫動靜:敬,立於存養之實,亦行於省察之間。
  • 4.即物窮理:「心知之明」與「事物之理」的攝取關係。
  • 5.心理合一:心攝具理,理寓於心以成德。
  • 心知之明認知理、涵攝理,後具理於心,是後天的當具,而非先天的本具。

第七章 象山學是孟子學

  • 心即是理,無心外之理,亦無理外之心。存得此心,即可明得此理,明得此理,便是復其本心。
  • 心一方面是道德創造原理,亦是宇宙萬物的實現原理。
  • 朱子批評陸象山主要有二:
  • 1.不讀書,盡廢講學
  • 2.攻其為禪
  • 象山「心性是一」系統:
  • 1.心,是實體性的道德本心。
  • 2.本心即性、心同理同。
  • 3.心性天通而為一,即心即性即天。
  • 4.仁是心、亦是性、亦是理、亦是道。
  • 上自孔子說「為仁」、孟子說「存心養性,擴充四端」,下至象山說「明本心」、陽明說「致良知」,皆是這個系統。
  • 朱子「心性是二」系統:
  • 1.心是虛壹靜的大清明,是氣之靈、氣之精爽。
  • 2.性是理,只是理。
  • 3.心性情三分,心統性情;理氣二分。
  • 4.仁是性,是理,是道;但仁不是心,只是心之德。
  • 朱陸教學入路:
  • 朱子教人博覽,唯博覽才能窮理,窮理然後約之於身、切己受用。
  • 象山教人切己自反,發明本心、志於道,然後讀書才能樹立價值準據。

第八章 朱陸門人後學與元初諸儒

  • 朱子門庭廣大,《宋元學案》卷六十二至卷七十皆其正傳。但朱子學系統本身的重大問題,幾乎全為朱子所釐定,他的門人很難再有大的開發。
  • 蔡完定父子四人皆師事朱子,其中三子蔡沈作《書經集傳》
  • 真德秀與魏了翁齊名,真德秀早年從朱子門人詹體仁遊,魏了翁則因輔廣和李方子而得聞朱子學。黃宗羲認為真德秀依傍門戶,墨守而已。而魏了翁識力橫絕,卓犖觀群書者。
  • 象山門人中,以楊慈湖年輩最長,造詣最深。楊慈湖教人「不起意」,其本源亦是在復其本心、由仁義行。

第九章 王陽明致良知教

  • 王陽明的思想演變發展分為前三變和後三變,前三變為泛濫辭章、出入佛老、龍場悟道,屬於自我發現。
  • 龍場悟道,悟的是印證「徹通人己物我之界限,而為人生宇宙之大本」的仁心真體。
  • 後三變是默坐澄心、致良知、圓熟化境,是自我完成。
  • 默坐澄心的目的在於分辨本心真體和習氣私慾。
  • 不習不慮的良知,並不是習氣中的直覺本能,而是隨時當下的呈現。工夫到了純熟之境,良知永現作主,一切是非、善惡、誠偽、得失都在良知的朗照下無微不顯,天理自存,人欲自去。
  • 良知是天理之自然明覺處,天理雖然客觀而亦主觀。天理是良知之當然而必然處,良知雖主觀而亦客觀。
  • 致良知的致,是直接向前推致的意思,等於孟子所說的擴充,即是將良知之天理或良知所覺之是非善惡,不使它為私欲所間隔,亦不使它昏昧滑過,而能充分地呈現出來。
  • 陽明認為,心是本心、天心、道心,是至善的心體。意指心之所發,心所發之意有誠有不誠。知是吾心的良知。
  • 推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到良知天理之潤澤而各得其理、各得其正,這就是格物。
  • 四句教:
  • 心體至善,故首句曰「無善無惡心之體」。心所發動的意念往往受氣質私欲之影響夾纏而有善有惡,故次句曰「有善有惡意之動」。良知是心體之明覺,能知意念之善惡,故三句曰「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明覺不但知善知惡,而且能為善去惡,使意念歸於誠、歸於善,使意之所在的物亦得其理、得其正,故末句曰「為善去惡是格物」。

第十章 王學分化與劉蕺山歸顯於密

  • 四有句是自初學以至聖人的方法,四無句則是工夫實踐達到的境界,通過四有的實踐,可達到四無的境界。因此四有四無是同一套義理的兩個層次。
  • 聶雙江和羅念庵的主要論點是以已發未發的方式想良知,知善知惡和獨知的良知是已發的良知,必須通過致虛守寂的工夫,歸到未發的寂體,才是真正的良知。
    在劉師泉、王塘南的系統下,性是未發之理,凡屬心者,皆是發。性體只是理,只存有而不活動。心性為二。
  • 蕺山學的中心意旨有二:
  • 1.由嚴分意念,攝良知於意根而言心體;由於穆不已而言性體。以心著性,性不能離心而見。
  • 2.融心於性,心有定體定向不漫蕩。
  • 3.攝性於心,性體是具體而且真實的。
  • 4.誠意慎獨以斷妄根,貫徹性體之源。
  • 融心於性,攝性於心,性體得其具體化、真實化,不失其超越性與奧密性。心體向內收攝知於意、向上透與性為一,既見其甚深的根源,亦不失其形著之用。

第五卷:近三百年——文化生命之歪曲、沖激與新生

第一章 明清之際:三大儒的思想方向

  • 黃梨洲之《明儒學案》是對內聖之學的總持表述,《明夷待訪錄》是對傳統政治之檢討與外王理想之宣說。
  • 船山學之價值不在論心性之理,而在統合「理、心、氣」以開顯文化意識。

第二章 清代之學風及其思想狀況

戴震強調心之能「思」,充份發展即成為「智」,人以「智」觀事物之「理」,即能實踐道德。

第三章 西方思想之沖激

第四章 哲學的反省與新生

中國哲學能否重生,在於本身的義理綱維能否重新挺顯起來、能否像當初消化佛教一樣消化西方的哲學。
閱讀時間:2019年10月6日至12月4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會員
418內容數
讀書隨處淨土,閉門即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