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療癒師觀點】有了同理,羞辱就不存在—從「台大經濟系系學會會長選舉政見」談羞辱的根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前陣子開始,我的臉書版面就被「台大經濟系系學會會長的選舉政見」的圖片蠻大幅度地佔據。

因為我是女同志,也是著有讓社會大眾可以更瞭解同志家庭的《媽媽,琦琦,和她們的女兒》的作者,以及因著教授靈性課程、引導女兒們自學生而成為的教育工作者,於是我的同溫層裡全都抵制這樣的言論,也有不少深入探究原因的論述出來⋯⋯而我也跟著在思索。

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言論?

第一個跳進腦海的想法是「找到那些政見裡面的漏洞」。那些政見裡面,一定有「沒有納入的性別歧視」,而那二位提出政見的學生,沒有將某些「常見的性別歧視」放進去,肯定是怕罵到自己。

於是,我想到了「身高」!

於是,在和即將成為大學生的女兒們條列式地說出那些政見之後,我笑笑鬧鬧地說出「他們的身高一定沒有超過一七〇。」;但是,說出這樣的話之後,我開始反思: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反應?

「我感覺被攻擊了!於是想要反擊。」大腦跳出這句話。

在那個瞬間,我知道自己無意識的狀態下被拉進了戰場,並且進行自動化地做出反抗;但是,加入戰場就會進入「講出更難聽的話來傷害對方」的角色,以此來和這樣的力量搏鬥,而這只會讓人陷入「關注對方的回覆和態度,然後預先準備要作出的反應」的無止盡迴圈⋯⋯於是,我離開戰場,開啟另一個提問。

為什麼他們會如此公開地歧視他人,並且不覺得這有什麼?

只是,這個問題相當罕見地在我的腦海裡停留了一段蠻長的時間,一直沒有出現「啊哈!就是這個答案!」的回應⋯⋯一直到看到莫妮卡・陸文斯基在TED的演說《羞辱的代價》。

羞辱的代價

莫妮卡・陸文斯基最為人所熟知的事情就是「與柯林頓總統的婚外情」。而事件爆發的時候,她正值青春年華的二十二歲,是一個「會犯錯/會愛上不對的人」的年紀。

而當時的傳播媒體,剛好處在新舊媒體銜接的時刻,從原本的「新聞只會在報章雜誌、電視和廣播裡出現」,來到「網路傳媒,任何人只要想要得到這樣的資訊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去搜尋」的狀態⋯⋯於是,她收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當時甚至還沒有專有名詞可以定義的網路霸凌

而她的父母也被波及,為了避免陸文斯基會就這樣輕生,他們甚至要求她開著門洗澡⋯⋯而事隔近二十年後,她的父母在看到「有些人,因著沒有經過本人同意卻被散佈私密影像、言論而被網路霸凌,最終選擇了自殺」的新聞時,仍會再度跌入害怕失去女兒的恐懼深淵。

而她再度選擇站上舞台,是希望自己的經驗可以帶來改變。

其中,她在演說中提及的「公開羞辱」緊緊抓住了我;與此同時,我的大腦跳出這段期間在我、太太和女兒們身上處理的、深及存在本質的【療癒】,以及許多前來療癒的學員的生命故事,讓我徑直地看見了「羞辱的源頭」。


羞辱的源頭

陸文斯基收到的羞辱,是毫無同理心的貶低,傳遞出「妳犯錯了!妳是不會反思與修正,妳不會從錯誤中成長。」的意念;而台灣大學經濟系系學會會長的選舉政見,A罩杯以下的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 ㄐ 十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更是散發出「那些(不符合期待)的缺點,即使那就是你的身體,不是你的錯!你也要因此被訓斥。」的氛圍。

這些羞辱,壓制與貶低的是人的本質,隱約但是又震耳欲聾地說著「這樣的你,不應該存在!」、「這樣的你,沒有價值。」⋯⋯會說出這樣語句的人,或者是「根本沒說出口,但卻一直擺出這種姿態的人」,其實就是理應孕育我們成長的父母啊!

在論述「羞辱的源頭是家長」前,要先談「同理的能力」。

嚴格來講,人們其實無法真正、完全地理解別人的感受,因為情緒感受是很個人的事情,即使是同樣的事情,每個個體都會基於自己的生命經驗而有截然不同的詮釋,例如:母親的離世,有的人會因為與母親的強壯連動而久久未能走出喪親之痛,但有的人卻因為長期的被虧待而鬆了一口氣。

充其量,我們只能透過將自己放進相近的生命經驗裡面,然後去類比、猜測對方可能會有的感受;更好的同理,甚至要藉由觀察對方的語言和情緒表達,然後在說明自己的理解之後,與對方確認真正的感受。

於是,同理的基礎是理解自己的、經驗與情緒感受之間的關聯性。

反過來說⋯⋯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0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內在小孩轉大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琦琦/心秩序療癒師的沙龍
143會員
126內容數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2023/07/17
前陣子開始,社群媒體就充斥著與「白飯之亂」相關的影片和文章。 我也觀察到:會在FB上的白飯之亂相關影片和文章底下的留言的世代,多數認為「替他人著想、體諒他人的辛勞⋯⋯」是很正常的思考路徑;但是,在街訪影片裡面、訪問到一些年輕人的片段裡,可以聽到「學生只是以自己的需求為出發點而已」的論點。 說實在
Thumbnail
2023/07/17
前陣子開始,社群媒體就充斥著與「白飯之亂」相關的影片和文章。 我也觀察到:會在FB上的白飯之亂相關影片和文章底下的留言的世代,多數認為「替他人著想、體諒他人的辛勞⋯⋯」是很正常的思考路徑;但是,在街訪影片裡面、訪問到一些年輕人的片段裡,可以聽到「學生只是以自己的需求為出發點而已」的論點。 說實在
Thumbnail
2023/07/10
前陣子,臺灣終於開始了MeToo運動的浪潮。 我將這篇文章的結論寫在這裡:為自己發聲,是受害者跳脫受害者心態、邁向痊癒和成為倖存者的起點;因為在發聲前,受害者會因為自己的逃避、沈默和否認而成為加害者的一員⋯⋯而這也會加劇創傷的重量。 談完之後,我還加碼寫了「面對創傷之後的事情」喔!
Thumbnail
2023/07/10
前陣子,臺灣終於開始了MeToo運動的浪潮。 我將這篇文章的結論寫在這裡:為自己發聲,是受害者跳脫受害者心態、邁向痊癒和成為倖存者的起點;因為在發聲前,受害者會因為自己的逃避、沈默和否認而成為加害者的一員⋯⋯而這也會加劇創傷的重量。 談完之後,我還加碼寫了「面對創傷之後的事情」喔!
Thumbnail
2023/07/02
在「建構與女兒們之間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我漸漸整理出一些重點,也在太太和女兒們的認可之下,在【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絲專頁裡,以「親職療癒職人」自居。 但是,不得不承認,我也還是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第一次,對女兒們做出身體層面的傷害行為,是在⋯⋯
Thumbnail
2023/07/02
在「建構與女兒們之間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我漸漸整理出一些重點,也在太太和女兒們的認可之下,在【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絲專頁裡,以「親職療癒職人」自居。 但是,不得不承認,我也還是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第一次,對女兒們做出身體層面的傷害行為,是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Thumbnail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Thumbnail
從前陣子開始,我的臉書版面就被「台大經濟系系學會會長的選舉政見」的圖片蠻大幅度地佔據。 因為我的身份,我感覺到被攻擊,並且無意識地想要反擊;但是,那會進入「講出更難聽的話來傷害對方」的角色,然後陷入無止盡迴圈⋯⋯於是,我離開戰場,開啟另一個提問。 為什麼他們會公開歧視他人,並且不覺得這有什麼?
Thumbnail
從前陣子開始,我的臉書版面就被「台大經濟系系學會會長的選舉政見」的圖片蠻大幅度地佔據。 因為我的身份,我感覺到被攻擊,並且無意識地想要反擊;但是,那會進入「講出更難聽的話來傷害對方」的角色,然後陷入無止盡迴圈⋯⋯於是,我離開戰場,開啟另一個提問。 為什麼他們會公開歧視他人,並且不覺得這有什麼?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我該警惕各種包裝歧視與仇恨的戲謔言行,不管我是不是被指涉的族群,我都會嚴肅看待,而且我絕不沉默。
Thumbnail
我該警惕各種包裝歧視與仇恨的戲謔言行,不管我是不是被指涉的族群,我都會嚴肅看待,而且我絕不沉默。
Thumbnail
近日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因充滿歧視性少數、原住民、僑生與性行為的言論,遭到網友撻伐,甚至是學長姐發文要利用在業界的人脈,去抵制這樣的學生未來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兩位正副會長候選人之後發文道歉,強調是自己開玩笑不當傷害了人,並表示雖無法退選,但會停止競選活動。
Thumbnail
近日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因充滿歧視性少數、原住民、僑生與性行為的言論,遭到網友撻伐,甚至是學長姐發文要利用在業界的人脈,去抵制這樣的學生未來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兩位正副會長候選人之後發文道歉,強調是自己開玩笑不當傷害了人,並表示雖無法退選,但會停止競選活動。
Thumbnail
人,話說越多錯越多(事情也是一樣),就算是傳統觀點譽為「聰明」的醫生,所說所作所為,也不可能獲得所有人(或論點)的支持。 應該說,人光是站在原地什麼話都沒說,這本身的行為就可以拿來作文章挑錯。 回到「說話做事(表達觀點)」,之所以會「多說多錯」(多做多錯),還不是因為這世界就是很複雜,藏著許多肉眼
Thumbnail
人,話說越多錯越多(事情也是一樣),就算是傳統觀點譽為「聰明」的醫生,所說所作所為,也不可能獲得所有人(或論點)的支持。 應該說,人光是站在原地什麼話都沒說,這本身的行為就可以拿來作文章挑錯。 回到「說話做事(表達觀點)」,之所以會「多說多錯」(多做多錯),還不是因為這世界就是很複雜,藏著許多肉眼
Thumbnail
我希望有天知識不再是碾壓人的工具、不會成為隔離貧富的藩籬、不會打擊到誰的信心。 希望知識能成為冬日的圍巾,不需要很保暖,但至少能護住肩頸與衣服間的空隙,不讓滲進來的惡意使心染上風寒。 我也希望那些還在泥坑裡努力掙扎的所有人,都能被一雙溫暖的雙手握住,告訴你:「這不是你的錯」
Thumbnail
我希望有天知識不再是碾壓人的工具、不會成為隔離貧富的藩籬、不會打擊到誰的信心。 希望知識能成為冬日的圍巾,不需要很保暖,但至少能護住肩頸與衣服間的空隙,不讓滲進來的惡意使心染上風寒。 我也希望那些還在泥坑裡努力掙扎的所有人,都能被一雙溫暖的雙手握住,告訴你:「這不是你的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