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師觀點】從「兒科醫師打小孩」看「新時代家長的教養困境與出口」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二〇一二年,我因著〈在八、九歲時,被父親壓在床上、咬了胸口和大腿內側,並且被「在專門防治家庭暴力社工單位任職主任的母親」置之不理〉而有的童年創傷,遇見了【療癒】,也看見原生家庭與我的互動模式,帶來非常大、非常多的負面影響。
隔年,在成為療癒師後,身為同志且從來不認為自己會有孩子的我,因著加入了太太和女兒們的家庭,晉身成為家長;然後,我又在陪伴自己、家人與學員梳理「行為—情緒/感受—自我認知」的時候,看見:家長的教養模式,對於個體的形塑來說真的異常重要。
於是,走在「不斷解構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路上的我,對於「進入家長角色的自己」的要求是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以及讓孩子擁有成為自己的空間,於是傳統教養模式中、會對身體和心理層面造成傷害的行為,例如:打罵、羞辱和貶低⋯⋯是我不想要複製的。
於是,在「建構與女兒們之間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我漸漸整理出一些重點,也在太太和女兒們的認可之下,在【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絲專頁裡,以「親職療癒職人」自居。

但是,不得不承認,我也還是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第一次,對女兒們做出身體層面的傷害行為,是在二〇一五年的時候。
當時的我們,已經成為家人大約有二年的時間。那時,我們從板橋搬遷到花蓮,從原本由太太阿爸無償供應的三房二廳公寓,換到由太太起意、最後由我和太太的妹妹合資買下的農舍裡。
那天,小學二、三年級的女兒們一如往常地放學,然後在回家之後,先回三樓的房間洗澡,然後在我們準備好、喚她們下來之後,來一樓一起吃晚餐⋯⋯但是,那一天,無論我怎麼叫喚,都沒有得到她們的回應。
就像之前那樣,我倚著一樓的樓梯開始叫喚,數次之後沒有得到回應;然後只能一邊繼續大聲叫喚、一邊沿著樓梯向上爬,來到一樓與二樓之間、二樓、二樓與三樓之間,以及三樓的、她們關上的房間門口⋯⋯最後,在始終沒有得到回應的情況下,我的情緒也來到頂點;並且,在打開她們的房間門的時候,發現「她們竟然還沒洗好澡!」,以及「一定要關上的浴室門竟然是打開的!(在那之前,女兒們臥室內的家具因為花蓮的濕氣過重而發霉、更新,於是有特意將「洗澡的時候,要將浴室門關起來,不讓水氣進入臥室」的因果關係講解給女兒們知曉,並且得到她們的理解和同意)。
於是,我在進入浴室、提出「為什麼浴室的門是打開的?」的時候,將小女兒的解釋視為辯駁,然後帶著怒氣戳了她的頭。
但是,就在我做出那個舉動的瞬間,我帶著滿滿的罪惡感逃離現場,並且在下樓的時候、用最快的速度將「我怎麼會做出這樣的舉動?」背後的原因整理出來,然後在回到廚房的時候,帶著「關係會就這樣斷裂」的恐懼,也還是鼓起勇氣地向非常保護女兒們的太太自首。
所幸,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看見了我的歉意,在傾聽我解構「我的母親,是出資購置『我與原生家庭所居住的房子』的人;她曾數度在情緒失控的時候,將父親的物品丟置大門外⋯⋯這樣的行為,讓童年時期的我,對於『家』是很沒有安全感的;但是,我也內化了『出資者有壓迫其他使用者的權力』的概念」之間的因果關係之後,願意接受「放棄以經濟優勢作為籌碼」的反思和「無論如何,我都不應該打她們」的承諾。
最後,在女兒們帶著害怕、下樓吃飯的時候,我針對自己的行為向女兒們道歉,也傾聽和認同她們的情緒感受;然後再說明「自己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的原因,以及得出來的「不會再傷害她們」的承諾。
在後來的互動中,我也積極地做出改變,用「那是妳們的房間。如果妳們願意,我會分享『我的整理房間模式』,並且協助妳們建立與自己的房間之間的關係」的方式,來修補受到破壞的關係。
但是,直到最近,我才發現:情緒失控的時候,我會想要做出暴力行為的原因。

為什麼情緒失控時,會想要做出暴力行為?

這些年,除了時間和生活裡各種事情的累積以外,我與太太、女兒們的關係,也因著持續向內療癒而有的深度,變得越來越強壯⋯⋯但是,我們也觸及到最深層的、過去因為沒有空間和力量去面對而必須壓抑的情緒。

以我來說,那是「不能真實相待」的恐懼。

我的父親在發生〈在八、九歲時,被父親壓在床上、咬了胸口和大腿內側,並且被「在專門防治家庭暴力社工單位任職主任的母親」置之不理〉之後,履行了他的承諾(這個孩子會說謊、毀謗我,我不要了!);更在離世之前,對我採取了超過三十年的冷暴力。
母親,則是在說出「妳怎麼沒有保護自己?」之後,就再也沒有主動提起過這件事;相反的,在我修復這道創傷之後,以「和好」為前提的說起時,她總是會用「不要再說了!」、「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說法來避而不談。但是,又會在寫信給父親的時候(雖然住在同一個屋簷底下,但是他們已經多年不交談),以此事來作為離婚的訴求。
那樣的關係,在他們不願意對話的情況下,在心理層面實質地斷裂了!
而且,在二十九歲、接觸【療癒】之前,在超過二十年的時間裡,我都抱著「會發生這樣的事,都是我的錯!我應該要保護自己,這樣父親才不會做出這種事,還破壞了父親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我真的非常不應該⋯⋯」的想法,並且在母親提出「妳應該要和父親和好」的要求時,扛起修補關係的重責大任⋯⋯直到發現「建立關係,不能只靠一個人」之後,我才慢慢地撕掉「不孝順」的標籤。
於是,在那之前,我拚命地努力於「讓出心理空間,以便理解他人」,因為這樣才不會失去關係。
而女兒們,在三、四歲的時候,因著「爸爸和媽媽離婚且堅持不將監護權讓出」的狀況,只能被動接受了奶奶的傳統教養模式。在媽媽(我的太太)透過官司將她們帶回身邊之前,她們失去了媽媽的愛,還要承接爸爸因為不甘、想再婚而有的各種情緒,以及奶奶理所當然的打、罵、羞辱和貶低。

短短的二年的時間,她們不敵壓迫地建構出「隱藏真實自我」的生存模式。

於是,即便是在我們四個人一起攜手打造的「什麼話都可以說」的家裡面,她們在越來越趨近於真實的方向上,還是撞上了「如果這樣做,我還會被愛嗎?」的困惑,以及阻攔信任步伐的極大恐懼。
於是,因著各自的議題,我們因著陷入自己的情緒漩渦之中,於是創造出「無法和對方在一起」的狀態。
而我也在情緒被擠壓到極限的時候,失去控制地說出「我那麼努力地建立和妳們的關係,但是妳們卻還是要說謊、不願意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這不就是在表明『妳們不想要這段關係』嗎?我真的受不了了!我要打妳們!」的話。
最後,我雖然沒有真的做出暴力行為,但是那樣的威脅、恫嚇⋯⋯,就與「實質地做出暴力行為」一樣恐怖;在情緒爆炸之後,我再次用最快的速度整理自己。而我也意識到:「認為自己可以對孩子做出傷害行為」背後的原因,其實是「我也是這樣對我自己的」。

暴力,不只是對他人,更是對自己

雖然次數已大幅減少,但是在成為療癒師之後,我仍然會在「對方聽到我說的話之後,表露出不舒服表情」的時候,對自己說「妳幹嘛要把話說出來?」、「我又做錯了!為什麼會讓別人感到痛苦?」。
嚴重的時候,我甚至會賞自己巴掌。
因為持續性的【療癒】,我很少會觸及到「用暴力行為對待自己」的狀態,但是那並不代表這個深層意念不存在⋯⋯相反的,「我應該被傷害!」的想法,會在失去愛的感覺、與他人/自己沒有連結感的時候,特別強烈。
而我在向女兒們說出「我想要打妳們!」的同時,冒出「我真的不想傷害她們」的想法,隨後更有了「沒有人應該被施以暴力」的意念;而我隨即明白,這句話不只是在對她們說,我也應該對自己說。

我不可能在覺得自己應該被暴力對待的時候,還能自然而然地不去傷害孩子;而且就算沒有真的使用暴力,孩子還是感受得到。

那些暴力,無論是身體層面的暴力行為,或是心理層面的語言、非語言訊息,就像地雷一樣,在看不見的地方等待爆炸的時機,那是在情緒被堆疊、高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肆無忌憚地將關係、個體的自我認知摧毀地體無完膚。

「不再支持暴力管教」的趨勢

在這起事件中,我從「越來越多人認同『孩子不應該被這樣對待』」的發言中、孩子找到管道為自己發聲⋯⋯而感到開心;畢竟,這樣的「管教」發生在過去或不久前的之前,得到的「支持」其實是很多的。

與此同時,我也看到「新時代家長的教養困境」。

在主講的親職講座中,我最常被「非常不想要打罵孩子的家長」問到「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罵了孩子,我該怎麼辦?」;看著家長眼底的沮喪和無助,我能感知到他們不想要打罵孩子的動機,肯定是來自於受傷的內在小孩。
當然,我可以回答「打罵了孩子之後,應該怎麼做?」的提問,甚至給出步驟,例如:向孩子道歉、承擔完全的責任(而非說出「是因為你做了什麼事情,才會惹我生氣、說/做出這樣的反應)、恢復孩子的尊嚴⋯⋯等等。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修復「童年時期,被迫接受暴力行為」而有的傷口,是很難給出孩子應該得到的「不會再出現暴力行為的保證」的。
因為,瑟瑟發抖的內在小孩、尚未修復的童年創傷,還會讓我們在心裡面持續地用原生家庭的暴力模式來對待自己;然後,在孩子做出某些特定的、過去被父母做過且深感痛苦的那些行為時,例如:破壞承諾、貶低與羞辱、努力建立關係但被棄如敝屣⋯⋯等等,因著對象(小孩)終於變得相對弱小,於是能將過去應該如實呈現出來的憤怒,表露無遺。
然後,又因為知道那些傷痛非常難以承受,再次回到深深的自責循環裡。

孩子一定會在親子關係中受傷?

在這樣走不出去的困境之中,我在持續為自己的課題負責的時候,看見了「親子關係會帶來傷害的必然性」。
完美的關係,是心與心的完全重合,是二個人對彼此毫無誤差的理解⋯⋯但是,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以「身—心—靈」三個層次來談。在靈魂層次,我們都來自於本源/愛,我們是一體的,這樣美妙的感覺,讓我們即使在進入身體之後,還是會想要繼續體驗。但是,身體讓我們分離,並且在出生的時候就會體會到很不一樣的分離感;畢竟無論如何靠近,還是會有皮膚隔開彼此。
於是,關係中要能感受一體感,只能仰賴心的靠近;而這需要對話,那是包含了完全接受對方對於「外在行為—內在動機」之間脈絡的理解傾聽,然後用自己的語言來重述和確認的核對
但是,我們都會有需要整理、理解自己的時候,特別是別人認為我的行為是傷害的時候;這樣的時候,沒有人會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去容納對方的論述,更不可能有辦法營造一體感⋯⋯因為,這種狀態下的人,甚至是與自己分離、離開愛的。
所以,即使已經已經朝著完成課題的方向前進,我們還是會有「需要照顧自己、於是無法照顧到對方/孩子,讓孩子因為分離而感到受傷」的時候。

此外,所有的生命課題都來自於關係。

而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對孩子來說更是第一份關係;於是,親子關係還是不免得會讓孩子感到失落、被辜負、被錯待。
不過,這對身為家長的我來說,絕對不是傷害孩子的藉口,而是勇於面對和接受「一定會成為加害者」的必然性之後,積極地修復自己的內在創傷(特別是原生家庭不願意承擔這份責任的時候),透過作自己的生命功課來與自己整合,然後長出辨識孩子的生命課題和協助孩子去面對的能力,並且在雙方的課題互相糾葛時,可以更有效率地縮短傷害持續的時長。
同時,朝著「繼續創造『與萬事萬物合一』的一體感/幸福感」前進。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類風濕關節炎的療癒在保險業務這一行,相對看到生病的案例比一般人多。 最近接連被問「類風濕性關節炎」,一位是才20幾歲的年輕妹妹,媽媽很傷心難過,我請朋友轉達務必相信安東尼飲食療法,因為在醫療靈媒的第一本書裡的第五章,就有振奮人心的療癒案例分享。 #類風濕關節炎 比較好的說法應該是「關節腫脹疾病」「關節疼痛症」或「無法
Thumbnail
avatar
精靈
2023-06-09
【靈氣技術學習紀錄11 】: 聊聊關於神聖空間的技術-靈氣療癒師蘊養功力最棒的顯化器🍀🍀🍀fumi老師:❤️❤️❤️ ✅一對一的技術指導是來參加復訓同學的福利,當然以新的學生為優先,剩下的機會即⚽️開放給復訓的同學🥰🥰🥰 🌸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天賦不同,每個人也會因為自己的練習量都不同,所以,技術指導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對我而言,創辦【富美子靈氣美學】的初
Thumbnail
avatar
富美子國際靈氣學院
2023-03-01
食物療癒師-Michelle Chang 張怡 在經歷了幾個身份:台灣的小學老師,進出口貿易公司老闆,專欄作家,法國:餐廳owner,主廚,出版社社長,作家,和美國的餐廳顧問後,我將自己未來的數年定位在“食物療癒師”這個身份上。
Thumbnail
avatar
張怡第五味發酵人生
2023-01-25
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日本王牌精神科醫師終極療癒秘訣,治好1000顆破碎的心!看起來駭人的書名確實吸引了我的目光,而原本誤以為是患者所寫下的文字,實則是一位精神科醫師曾經對患者說過的話。或許你也與我一樣感到不可置信,但連作者都很訝異當時怎麼會在諮商的時候對患者脫口而出如此刺激性的話語,但神奇的是這句看似絕對禁忌的話卻在絕望的患者身上起了作用,也讓患者卸下了心防而因此放下沈重的
Thumbnail
avatar
射手媽咪婷婷
2022-11-08
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日本王牌精神科醫師終極療癒秘訣,治好1000顆破碎的心! あなたが死にたいのは、死ぬほど頑張って《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日本王牌精神科醫師終極療癒秘訣,治好1000顆破碎的心!あなたが死にたいのは、死ぬほど頑張って生きているから》 📖 活著的人只要想著一件事就好,那就是活下去   一本充滿愛的書,一盞獻給所有「心苦人」的療癒明燈!   榮獲2021日本心理大獎「評選委員會MVP獎」!日本A
Thumbnail
avatar
Shu nian 舒年書黏
2022-10-08
2022年最奇現象_只種光蠟樹便能復育獨角仙嗎?聽巨人老師以生態觀點聊復育_ecological restoration種光蠟樹=復育獨角仙? 聽聽巨人老師分享觀察實錄 聊聊孩子們的見解吧 😉
Thumbnail
avatar
巨人老師/羅友徹
2022-07-08
【阿卡西紀錄12—我與大師導師的對話】—《關於療癒》當你們看見你們今生所帶來的任務、所要面對的課題,你將對你此刻所發生的一切,全然明白:「你知道為何在此,為何是這個人,為何是這件事」,都明明白白攤在眼前。肉身的你必須帶著靈魂的你前進,你們是一體的,不能有其中一個跟不上,你們會彼此等待,然後牽手,一起走向你們決定好的那個目標。
Thumbnail
avatar
朵莉的阿卡西花園
2022-04-25
【靈氣技術概念篇 】: 關於療癒師的這個載體摘自聖嚴法師開導108課/吳若權筆記 🌠 在靈氣的世界裡,療癒師是一個連結靈氣與個案療癒的管道。 連結的管道我們稱為「載體」,「載體」關係療癒時靈氣的能量層級,當我體驗不同的靈氣療癒師時,我發現「載體」應該是相當於電腦的容量,靈氣不會給予超乎「承載體」的能量這是確定的事實。 🐦🌈 這真的跟療癒
Thumbnail
avatar
富美子國際靈氣學院
2021-12-15
關於療癒299: 教練老師的本質、原則不是規矩Principle not rulesYoga Retreat @ Greece  I do not know who need to hear this, but here it goes When you are blessed with a responsibility as a leader, teacher, coach,
Thumbnail
avatar
Jordan Wellness
2021-07-13
療癒師,曾經走過人生低谷的血肉之軀以前都會覺得諮商師和療癒師都是聖人! 但是當自己走過人生的低谷,再走上療癒師這條路時,你會發現自己可以藉由過去的經驗,同理別人,自己不再會被情緒的漩渦捲
Thumbnail
avatar
李組長的柴胡疏肝湯
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