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師觀點】從「兒科醫師打小孩」看「新時代家長的教養困境與出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二〇一二年,我因著〈在八、九歲時,被父親壓在床上、咬了胸口和大腿內側,並且被「在專門防治家庭暴力社工單位任職主任的母親」置之不理〉而有的童年創傷,遇見了【療癒】,也看見原生家庭與我的互動模式,帶來非常大、非常多的負面影響。
隔年,在成為療癒師後,身為同志且從來不認為自己會有孩子的我,因著加入了太太和女兒們的家庭,晉身成為家長;然後,我又在陪伴自己、家人與學員梳理「行為—情緒/感受—自我認知」的時候,看見:家長的教養模式,對於個體的形塑來說真的異常重要。
於是,走在「不斷解構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路上的我,對於「進入家長角色的自己」的要求是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以及讓孩子擁有成為自己的空間,於是傳統教養模式中、會對身體和心理層面造成傷害的行為,例如:打罵、羞辱和貶低⋯⋯是我不想要複製的。
於是,在「建構與女兒們之間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我漸漸整理出一些重點,也在太太和女兒們的認可之下,在【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絲專頁裡,以「親職療癒職人」自居。

但是,不得不承認,我也還是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第一次,對女兒們做出身體層面的傷害行為,是在二〇一五年的時候。
當時的我們,已經成為家人大約有二年的時間。那時,我們從板橋搬遷到花蓮,從原本由太太阿爸無償供應的三房二廳公寓,換到由太太起意、最後由我和太太的妹妹合資買下的農舍裡。
那天,小學二、三年級的女兒們一如往常地放學,然後在回家之後,先回三樓的房間洗澡,然後在我們準備好、喚她們下來之後,來一樓一起吃晚餐⋯⋯但是,那一天,無論我怎麼叫喚,都沒有得到她們的回應。
就像之前那樣,我倚著一樓的樓梯開始叫喚,數次之後沒有得到回應;然後只能一邊繼續大聲叫喚、一邊沿著樓梯向上爬,來到一樓與二樓之間、二樓、二樓與三樓之間,以及三樓的、她們關上的房間門口⋯⋯最後,在始終沒有得到回應的情況下,我的情緒也來到頂點;並且,在打開她們的房間門的時候,發現「她們竟然還沒洗好澡!」,以及「一定要關上的浴室門竟然是打開的!(在那之前,女兒們臥室內的家具因為花蓮的濕氣過重而發霉、更新,於是有特意將「洗澡的時候,要將浴室門關起來,不讓水氣進入臥室」的因果關係講解給女兒們知曉,並且得到她們的理解和同意)。
於是,我在進入浴室、提出「為什麼浴室的門是打開的?」的時候,將小女兒的解釋視為辯駁,然後帶著怒氣戳了她的頭。
但是,就在我做出那個舉動的瞬間,我帶著滿滿的罪惡感逃離現場,並且在下樓的時候、用最快的速度將「我怎麼會做出這樣的舉動?」背後的原因整理出來,然後在回到廚房的時候,帶著「關係會就這樣斷裂」的恐懼,也還是鼓起勇氣地向非常保護女兒們的太太自首。
所幸,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看見了我的歉意,在傾聽我解構「我的母親,是出資購置『我與原生家庭所居住的房子』的人;她曾數度在情緒失控的時候,將父親的物品丟置大門外⋯⋯這樣的行為,讓童年時期的我,對於『家』是很沒有安全感的;但是,我也內化了『出資者有壓迫其他使用者的權力』的概念」之間的因果關係之後,願意接受「放棄以經濟優勢作為籌碼」的反思和「無論如何,我都不應該打她們」的承諾。
最後,在女兒們帶著害怕、下樓吃飯的時候,我針對自己的行為向女兒們道歉,也傾聽和認同她們的情緒感受;然後再說明「自己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的原因,以及得出來的「不會再傷害她們」的承諾。
在後來的互動中,我也積極地做出改變,用「那是妳們的房間。如果妳們願意,我會分享『我的整理房間模式』,並且協助妳們建立與自己的房間之間的關係」的方式,來修補受到破壞的關係。
但是,直到最近,我才發現:情緒失控的時候,我會想要做出暴力行為的原因。

為什麼情緒失控時,會想要做出暴力行為?

這些年,除了時間和生活裡各種事情的累積以外,我與太太、女兒們的關係,也因著持續向內療癒而有的深度,變得越來越強壯⋯⋯但是,我們也觸及到最深層的、過去因為沒有空間和力量去面對而必須壓抑的情緒。

以我來說,那是「不能真實相待」的恐懼。

我的父親在發生〈在八、九歲時,被父親壓在床上、咬了胸口和大腿內側,並且被「在專門防治家庭暴力社工單位任職主任的母親」置之不理〉之後,履行了他的承諾(這個孩子會說謊、毀謗我,我不要了!);更在離世之前,對我採取了超過三十年的冷暴力。
母親,則是在說出「妳怎麼沒有保護自己?」之後,就再也沒有主動提起過這件事;相反的,在我修復這道創傷之後,以「和好」為前提的說起時,她總是會用「不要再說了!」、「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說法來避而不談。但是,又會在寫信給父親的時候(雖然住在同一個屋簷底下,但是他們已經多年不交談),以此事來作為離婚的訴求。
那樣的關係,在他們不願意對話的情況下,在心理層面實質地斷裂了!
而且,在二十九歲、接觸【療癒】之前,在超過二十年的時間裡,我都抱著「會發生這樣的事,都是我的錯!我應該要保護自己,這樣父親才不會做出這種事,還破壞了父親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我真的非常不應該⋯⋯」的想法,並且在母親提出「妳應該要和父親和好」的要求時,扛起修補關係的重責大任⋯⋯直到發現「建立關係,不能只靠一個人」之後,我才慢慢地撕掉「不孝順」的標籤。
於是,在那之前,我拚命地努力於「讓出心理空間,以便理解他人」,因為這樣才不會失去關係。
而女兒們,在三、四歲的時候,因著「爸爸和媽媽離婚且堅持不將監護權讓出」的狀況,只能被動接受了奶奶的傳統教養模式。在媽媽(我的太太)透過官司將她們帶回身邊之前,她們失去了媽媽的愛,還要承接爸爸因為不甘、想再婚而有的各種情緒,以及奶奶理所當然的打、罵、羞辱和貶低。

短短的二年的時間,她們不敵壓迫地建構出「隱藏真實自我」的生存模式。

於是,即便是在我們四個人一起攜手打造的「什麼話都可以說」的家裡面,她們在越來越趨近於真實的方向上,還是撞上了「如果這樣做,我還會被愛嗎?」的困惑,以及阻攔信任步伐的極大恐懼。
於是,因著各自的議題,我們因著陷入自己的情緒漩渦之中,於是創造出「無法和對方在一起」的狀態。
而我也在情緒被擠壓到極限的時候,失去控制地說出「我那麼努力地建立和妳們的關係,但是妳們卻還是要說謊、不願意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這不就是在表明『妳們不想要這段關係』嗎?我真的受不了了!我要打妳們!」的話。
最後,我雖然沒有真的做出暴力行為,但是那樣的威脅、恫嚇⋯⋯,就與「實質地做出暴力行為」一樣恐怖;在情緒爆炸之後,我再次用最快的速度整理自己。而我也意識到:「認為自己可以對孩子做出傷害行為」背後的原因,其實是「我也是這樣對我自己的」。

暴力,不只是對他人,更是對自己

雖然次數已大幅減少,但是在成為療癒師之後,我仍然會在「對方聽到我說的話之後,表露出不舒服表情」的時候,對自己說「妳幹嘛要把話說出來?」、「我又做錯了!為什麼會讓別人感到痛苦?」。
嚴重的時候,我甚至會賞自己巴掌。
因為持續性的【療癒】,我很少會觸及到「用暴力行為對待自己」的狀態,但是那並不代表這個深層意念不存在⋯⋯相反的,「我應該被傷害!」的想法,會在失去愛的感覺、與他人/自己沒有連結感的時候,特別強烈。
而我在向女兒們說出「我想要打妳們!」的同時,冒出「我真的不想傷害她們」的想法,隨後更有了「沒有人應該被施以暴力」的意念;而我隨即明白,這句話不只是在對她們說,我也應該對自己說。

我不可能在覺得自己應該被暴力對待的時候,還能自然而然地不去傷害孩子;而且就算沒有真的使用暴力,孩子還是感受得到。

那些暴力,無論是身體層面的暴力行為,或是心理層面的語言、非語言訊息,就像地雷一樣,在看不見的地方等待爆炸的時機,那是在情緒被堆疊、高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肆無忌憚地將關係、個體的自我認知摧毀地體無完膚。

「不再支持暴力管教」的趨勢

在這起事件中,我從「越來越多人認同『孩子不應該被這樣對待』」的發言中、孩子找到管道為自己發聲⋯⋯而感到開心;畢竟,這樣的「管教」發生在過去或不久前的之前,得到的「支持」其實是很多的。

與此同時,我也看到「新時代家長的教養困境」。

在主講的親職講座中,我最常被「非常不想要打罵孩子的家長」問到「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罵了孩子,我該怎麼辦?」;看著家長眼底的沮喪和無助,我能感知到他們不想要打罵孩子的動機,肯定是來自於受傷的內在小孩。
當然,我可以回答「打罵了孩子之後,應該怎麼做?」的提問,甚至給出步驟,例如:向孩子道歉、承擔完全的責任(而非說出「是因為你做了什麼事情,才會惹我生氣、說/做出這樣的反應)、恢復孩子的尊嚴⋯⋯等等。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修復「童年時期,被迫接受暴力行為」而有的傷口,是很難給出孩子應該得到的「不會再出現暴力行為的保證」的。
因為,瑟瑟發抖的內在小孩、尚未修復的童年創傷,還會讓我們在心裡面持續地用原生家庭的暴力模式來對待自己;然後,在孩子做出某些特定的、過去被父母做過且深感痛苦的那些行為時,例如:破壞承諾、貶低與羞辱、努力建立關係但被棄如敝屣⋯⋯等等,因著對象(小孩)終於變得相對弱小,於是能將過去應該如實呈現出來的憤怒,表露無遺。
然後,又因為知道那些傷痛非常難以承受,再次回到深深的自責循環裡。

孩子一定會在親子關係中受傷?

在這樣走不出去的困境之中,我在持續為自己的課題負責的時候,看見了「親子關係會帶來傷害的必然性」。
完美的關係,是心與心的完全重合,是二個人對彼此毫無誤差的理解⋯⋯但是,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以「身—心—靈」三個層次來談。在靈魂層次,我們都來自於本源/愛,我們是一體的,這樣美妙的感覺,讓我們即使在進入身體之後,還是會想要繼續體驗。但是,身體讓我們分離,並且在出生的時候就會體會到很不一樣的分離感;畢竟無論如何靠近,還是會有皮膚隔開彼此。
於是,關係中要能感受一體感,只能仰賴心的靠近;而這需要對話,那是包含了完全接受對方對於「外在行為—內在動機」之間脈絡的理解傾聽,然後用自己的語言來重述和確認的核對
但是,我們都會有需要整理、理解自己的時候,特別是別人認為我的行為是傷害的時候;這樣的時候,沒有人會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去容納對方的論述,更不可能有辦法營造一體感⋯⋯因為,這種狀態下的人,甚至是與自己分離、離開愛的。
所以,即使已經已經朝著完成課題的方向前進,我們還是會有「需要照顧自己、於是無法照顧到對方/孩子,讓孩子因為分離而感到受傷」的時候。

此外,所有的生命課題都來自於關係。

而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對孩子來說更是第一份關係;於是,親子關係還是不免得會讓孩子感到失落、被辜負、被錯待。
不過,這對身為家長的我來說,絕對不是傷害孩子的藉口,而是勇於面對和接受「一定會成為加害者」的必然性之後,積極地修復自己的內在創傷(特別是原生家庭不願意承擔這份責任的時候),透過作自己的生命功課來與自己整合,然後長出辨識孩子的生命課題和協助孩子去面對的能力,並且在雙方的課題互相糾葛時,可以更有效率地縮短傷害持續的時長。
同時,朝著「繼續創造『與萬事萬物合一』的一體感/幸福感」前進。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MeToo在社群裡沸沸揚揚。 而我的思緒也跟著翻攪了起來,因為無論是受害者(在八、九歲時,被父親咬了胸口和大腿內側,並且被「在專門防治家庭暴力社工單位任職主任的母親」置之不理),或是加害者(在前一段親密關係中,曾經向對方做出肢體語言與暴力)的角色,我全部都扮演過。
從前陣子開始,我的臉書版面就被「台大經濟系系學會會長的選舉政見」的圖片蠻大幅度地佔據。 因為我的身份,我感覺到被攻擊,並且無意識地想要反擊;但是,那會進入「講出更難聽的話來傷害對方」的角色,然後陷入無止盡迴圈⋯⋯於是,我離開戰場,開啟另一個提問。 為什麼他們會公開歧視他人,並且不覺得這有什麼?
這陣子,台中市居仁國中的黃老師性侵案,在社群媒體上沸沸揚揚地蔓延著。 而這件事情,也同樣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為「身為生理女性,在八、九歲的時候,我曾經發生過〈父親咬了我的胸口和大腿內側〉的事情」,所以我總是對於類似事件的相關人等的反應和處理模式,感到好奇。
被看見,是一種被感知到的狀態,是「我是存在的」的直接證據。 而「存在」之於個體,更是一個重要且根本性的議題。因為在我長達十年的療癒師職涯裡可以發現:會讓人產生創傷的經驗,共同的核心都來自於「存在的抹煞」。
奶奶總是讓她覺得:「我應該要一次就學會、一次就做好;不然的話,我就是笨蛋,永遠學不會、永遠做不好⋯⋯」。而這個創傷,不但讓她無法專注地學習,會需要分心去擔心、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不足,更讓她錯失了許多成長的機會。
最近,#MeToo在社群裡沸沸揚揚。 而我的思緒也跟著翻攪了起來,因為無論是受害者(在八、九歲時,被父親咬了胸口和大腿內側,並且被「在專門防治家庭暴力社工單位任職主任的母親」置之不理),或是加害者(在前一段親密關係中,曾經向對方做出肢體語言與暴力)的角色,我全部都扮演過。
從前陣子開始,我的臉書版面就被「台大經濟系系學會會長的選舉政見」的圖片蠻大幅度地佔據。 因為我的身份,我感覺到被攻擊,並且無意識地想要反擊;但是,那會進入「講出更難聽的話來傷害對方」的角色,然後陷入無止盡迴圈⋯⋯於是,我離開戰場,開啟另一個提問。 為什麼他們會公開歧視他人,並且不覺得這有什麼?
這陣子,台中市居仁國中的黃老師性侵案,在社群媒體上沸沸揚揚地蔓延著。 而這件事情,也同樣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為「身為生理女性,在八、九歲的時候,我曾經發生過〈父親咬了我的胸口和大腿內側〉的事情」,所以我總是對於類似事件的相關人等的反應和處理模式,感到好奇。
被看見,是一種被感知到的狀態,是「我是存在的」的直接證據。 而「存在」之於個體,更是一個重要且根本性的議題。因為在我長達十年的療癒師職涯裡可以發現:會讓人產生創傷的經驗,共同的核心都來自於「存在的抹煞」。
奶奶總是讓她覺得:「我應該要一次就學會、一次就做好;不然的話,我就是笨蛋,永遠學不會、永遠做不好⋯⋯」。而這個創傷,不但讓她無法專注地學習,會需要分心去擔心、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不足,更讓她錯失了許多成長的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我與媽媽越來越疏遠,我開始害怕她,在他面前我變得小心謹慎。 可儘管如此,我依然每天被毒打,每天我都害怕著他,而他卻以各種理由將我困在不到兩坪的房間凌虐我。「我到底做錯什麼?」我凝望著鏡子裡全身傷痕的自己,那淚痕已經乾在我的臉上,我每天每有一刻安的下心,吃的下飯。 在我哥、我姊還是國中的那陣子,每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對躁鬱症患者,我非常贊成結婚前先與對方住一陣子。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當初有試婚,就不會走入婚姻。 昨晚睡前,小孩跟先生有很大的衝突。通常在這個時候我不太介入另一半管教小孩,可是我聽到一句「我來幫你刷」像極了變態的言語,後來我聽到爸爸用暴力的方式拿著電動牙刷刷小孩的牙。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我與媽媽越來越疏遠,我開始害怕她,在他面前我變得小心謹慎。 可儘管如此,我依然每天被毒打,每天我都害怕著他,而他卻以各種理由將我困在不到兩坪的房間凌虐我。「我到底做錯什麼?」我凝望著鏡子裡全身傷痕的自己,那淚痕已經乾在我的臉上,我每天每有一刻安的下心,吃的下飯。 在我哥、我姊還是國中的那陣子,每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對躁鬱症患者,我非常贊成結婚前先與對方住一陣子。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當初有試婚,就不會走入婚姻。 昨晚睡前,小孩跟先生有很大的衝突。通常在這個時候我不太介入另一半管教小孩,可是我聽到一句「我來幫你刷」像極了變態的言語,後來我聽到爸爸用暴力的方式拿著電動牙刷刷小孩的牙。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