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起釪《尚書學史》讀書筆記

2023/10/15閱讀時間約 28 分鐘
劉起釪《尚書學史》書影

第一章:《尚書》的形成

  • 明定《尚書》為書名的,是漢代今文家。一說為伏生,一說為伏生所傳之歐陽氏。

第二章:《尚書》在先秦時的流傳情況

  • 先秦典籍引用《尚書》次數最多的是《左傳》,共引86次,提及篇名數有13篇。其次為《墨子》,共引47次,提及篇名數有22篇。其次為《禮記》,共引43次,提及篇名數有13篇。其次為《孟子》,共引38次,提及篇名數有7篇。其次為《國語》,共引28次,提及篇名數有7篇。其次為《荀子》,共引22次,提及篇名數有3篇。
  • 《尚書》各篇被引用時,引《書》有42次,引《夏書》有21次,引《商書》有10次,引《周書》有27次。
  • 《尚書》各篇中以〈康誥〉被稱引次數最多,有31次;其次為〈泰誓〉,有22次;其次為〈洪範〉,有19次;其次為〈呂刑〉,有16次。
  • 《今文尚書》二十八篇在先秦稱引最頻繁,可能是當時廣泛傳習的版本。而百篇《書序》中的其餘七十二篇,僅稱引十篇左右,而且稱引集中在〈泰誓〉、〈仲虺之誥〉及〈說命〉。
  • 先秦典籍所稱引的文句都是平易好讀的句子。
  • 《書》在各家中引用時出的分岐,尤其文句常出現歧異。
  • 先秦諸子之中,只有儒、墨兩家重視《書》,多有引用,其餘各家則鮮有引用《書》。儒、墨為顯學,《書》亦為當時知識分子所共讀的要籍。

第三章:西漢《今文尚書》

  • 漢代今文經學的特點:
  • 一、儒生方士化、經學神學化
  • 天人感應為雅俗共遵的宗教,儒生以陰陽五行和災異感應之說釋經。
  • 伏生今文學派進一步把《洪範》改造成宣揚五行災異的原始經典。
  • 二、通經致用,使經學為政治服務
  • 三、章句繁瑣,解說空疏
  • 四、嚴於家法
  • 傳述《今文尚書》二十九篇的《尚書大傳》,多出〈九共〉、〈帝告〉、〈大戰〉、〈嘉禾〉、〈揜誥〉、〈冏命〉六篇。其中〈九共〉和〈冏命〉亦見於《古文尚書》十六篇。
  • 《逸周書》中〈克殷〉、〈世俘〉、〈商誓〉、〈度邑〉、〈作雒〉、〈皇門〉、〈祭公〉七篇為西周文獻,而〈克殷〉至〈度邑〉四篇為武王伐殷勝利的文獻。〈作雒〉、〈皇門〉為周公建國的文獻。〈祭公〉為祭公病危時對周穆王講的話。
  • 〈程典〉、〈酆保〉、〈文儆〉、〈文傳〉記周文王經營王業凖備伐殷,〈寶典〉、〈寤敬〉、〈和寤〉、〈大匡三十七〉、〈武儆〉記錄周武王與周公籌劃伐殷及伐殷勝利後的文獻。〈大戒〉為周公當政時的文獻。〈嘗麥〉為成王親政後的文獻。

第四章:西漢《古文尚書》的出現

  • 《古文尚書》第一次見於記載,是「孔子家傳本」,由孔家世代傳下來,孔安國以所習《今文尚書》對讀,多出逸《書》十餘篇。
  • 第二次見於記載,為《漢書・藝文志》所載的「中古文本」,即「中秘本」,很可能是漢武帝年間由孔安國所獻。
  • 第三次見於記載,為《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河間獻王從民間搜求得《古文尚書》,即「河間獻王本」。
  • 第四次見於記載,為《漢書・儒林傳》中記載東萊張霸偽造一百二十篇《古文尚書》,即「偽百兩篇本」。
  • 「百兩篇本」雖已鑒定為偽,但其百篇《書序》卻一直流傳下來,西漢時泛稱由「昔之說《書》者」作,至東漢馬融、鄭玄皆肯定《書序》為孔子所作。
  • 百篇書序之中僅六十三條序,其中四篇無序、十一篇共序,又有八個三篇共序、四個兩篇共序。
  • 第五次見於記載,為劉歆在〈移太常博士書〉所稱的「中秘藏孔子壁中本」
  • 孔安國雖持有《古文尚書》,但其門生皆為今文大家,並不傳授古文經。

第五章:東漢的《今文尚書》與《古文尚書》

  • 東漢的《尚書》學主要是今文歐陽氏學,既壟斷官學,又屢代為皇帝經師。
  • 周防是正史記載首位治《古文尚書》而得任博士的人,其著《尚書雜記》三十二篇,篇數與今文歐陽氏相同,且是關於《古文尚書》的第一部著作。
  • 東漢《古文尚書》學興盛,皆源於杜林所持的《古文尚書》一卷。由衛宏作《訓旨》、徐巡作《音》、賈逵作《訓》、許慎引《尚書》古文入《說文》、馬融作《古文尚書傳》十一卷、盧植作《尚書章句》、鄭玄作《古文尚書注》、《尚書大傳注》、《尚書音》,於是《古文尚書》之學大為興盛。
  • 杜林本《古文尚書》很可能只是用古文字抄寫而成的《今文尚書》,因其篇章不出今文二十九篇之外,可見「杜林本」絕非「孔子家傳本」。
  • 杜林本《古文尚書》與《今文尚書》文字多有歧異,東漢有五次校勘五經文字的工作。其中,第一次是班固與賈逵校秘書於蘭臺,賈逵撰成《歐陽大小夏侯尚書古文同異》;第四次為劉陶校《尚書》、《春秋》,校正文字三百餘,撰《中文尚書》。
  • 經過五六次校定,《今文尚書》終確定為歐陽氏一家之本,而大小夏侯家異文作為校記附於全經之後。
  • 今古文各自的指導思想不同。今文宣揚神學,尊信讖諱,以五行災異解釋一切;古文宣揚聖道王功及先王盛德,不信讖諱。

第六章:魏晉至唐的《尚書》——偽古文出佔《尚書》正統

  • 東漢末年,北海鄭玄與南陽宋忠為當時最有名的經學大家,分居南北。王肅從學於宋忠。
  • 王肅主要用賈逵、馬融的說法來反對鄭玄的說法。
  • 魏石經所使用的是鄭玄本《古文尚書》,而王粲、蜀國李譔、吳國虞翻都曾經有疑難鄭玄《尚書》學說之處,說明當時盛行鄭學,但仍有學術界不同意見存在。
    三國時期所立五經博士,各國基本相同,都重古文輕今文,乃是承東漢古文之學興盛後的必然結果。
  • 西晉時期共立四家《尚書》博士:賈逵、馬融、鄭玄、王肅。
  • 西晉地圖學家裴秀繪成《禹貢地域圖》十八幅,以《禹貢》所載古地理對照晉代實際地理所繪製的歷史地理圖。
  • 《尚書正義》引用之《晉書・皇甫謐傳》,不見於今本《晉書》,應是當時所見的十餘種《晉書》中的其中一家。
  • 皇甫謐撰《帝王世紀》,惠棟及丁晏以為皇甫謐引用偽《古文尚書》五篇內容,實際上原文分別出自《墨子》、《國語》、《孟子》、《史記》等內容,或書中所引的逸《書》文句,後為偽《古文尚書》所襲用。朱彝尊及程廷祚以偽《孔傳》及《帝王世紀》中的解說相異,證明皇甫謐並非根據偽《孔傳》寫成《帝王世紀》。
  • 魏國時期鄭沖與博士們論難《尚書》,辯論的僅為鄭、王兩家異同,不涉及《孔傳》。因此鄭沖並非傳授偽《古文尚書》的經師。
  • 梅賾所獻偽《古文尚書》,〈舜典〉一篇亡佚,後以姚方興本原文及范寧注補入。
  • 偽《古文尚書》之《書大序》假託孔安國口吻寫成,偽造三項資料:
  • 1.孔安國承詔作《傳》
  • 2.始用隸古定書寫
  • 3.比伏生今文多出二十五篇而非十六篇。
  • 偽《古文尚書》的作者不知原逸十六篇的篇題,因此從《百篇書序》中選取十八篇篇目,再從先秦文獻中搜集文句,拼湊出二十二篇。又把今文二十八篇分成三十三篇,拆分《書序》至各篇篇末,湊成劉向、桓譚、鄭玄所說的《古文尚書》五十八篇之數。
  • 至東晉時,諸經的王肅注都沒有立博士,《尚書》立了原有的鄭氏學和新獻的孔氏學。孔氏學是梅賾獻上後才開始立於學官。
  • 王肅所注的《尚書》,未有涉及偽《古文》的二十五篇。其中〈舜典〉包含在〈堯典〉當中,偽《古文》則分成兩篇;王肅本《虞夏書》合併,偽《古文》則分《虞書》、《夏書》。
  • 漢代五經十四家今文注到了魏晉以後都消失了,只剩下鄭玄三《禮》注和何休《公羊解詁》,主要由於漢代經學守師法家法,而魏晉經學能突破漢儒藩籬,廣采博收,把神秘的今文經學哲理化、在古文經學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詳審訓注、闡明經義,構成了魏晉經學的特色。
  • 偽孔《傳》總結及承襲漢代經學的成就,增補魏和西晉以來的經說,又推崇聖道王功,貫穿全書經文及傳注之中。
  • 偽《古文尚書》的作者有見於王莽、曹丕及司馬氏皆利用《尚書》中的禪讓和周公踐阼蒞政的故事來奪取政權,因為托孔《傳》明君臣上下之義,屏僭越抗害之談,表明君臣之義必須嚴格遵守。偽《古文尚書》更為編造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個一脈相承的聖道。
  • 偽《古文尚書》不像西漢今文經學漫無邊際的神秘空疏雜說,也不像東漢古文家故意立異而提出的新說,而是能對每章每句加以梳理,用簡潔文字做到每句都有解釋,因此它在樹立儒學道德說教中有着如此重大作用和影響。
  • 北朝承東漢古文經學,南朝行魏晉經學。南朝受玄學影響,北朝則絕不言玄。
  • 北魏、北齊皆不知有偽《古文尚書》,到北齊之末,劉炫、劉焯得到南朝學者費甝的《尚書義疏》才將偽《古文尚書》傳到北方。

第七章:宋學對《尚書》學的發展與疑辨

  • 宋初儒生承受唐代啖助、陸淳等丟開《公羊》、《穀梁》等經解,而直接研究《春秋》經文的學風,又受到劉知幾《史通・疑古篇》的影響,啟發宋人蔑棄舊解,敢於直接對經文進行探索。
  • 偽《古文尚書》給宋代理學提供了建立思想體系的寶貴資料,紛紛對之著書立說。
  • 宋代出現《尚書》著作的繁榮局面,見於著錄的就超過兩百部。
  • 宋代《尚書》學宣揚道統,鼓吹心法,提高《尚書》的思想性。
  • 宋代《尚書》學對偽《古文尚書》開展疑辨,至清代終於推翻偽《古文尚書》。
  • 北宋初年經學主要不在國家所立學官,而是在各地講學的學者,講學有名的被薦至為天子講學。
  • 王安石《洪範傳》盡辟漢代今文家的陰陽災異之說。而其所撰《三經新義》在政治上是為了變法服務。
  • 反對變法的舊派亦以《尚書》學著作來回應,分別有范純仁的《尚書解》、蘇軾的《書傳》、文彥博的《二典義》及《尚書解》和楊時的《尚書講義》。程頤《書說》是由門人記錄他講解《尚書》之說,另有《堯典舜典解》主要從理學角度反對王安石新經說。
  • 林之奇《尚書全解》是純以理義為指導,根據宋學經說而得出的見解。《全解》由〈堯典〉至〈洛誥〉以前各篇,其後林之奇的孫子林畊以祖父的遺稿補完〈洛誥〉以後各篇。
  • 呂祖謙《書說》原為十三卷,自〈洛誥〉至〈秦誓〉,後來時瀾增修本將門人雜記〈堯典〉至〈召誥〉各篇的解經語錄編綴而成,增修共十二卷。
  • 夏僎《尚書詳解》大部份採用林之全《全解》的內容,並依據宋學諸名家的經說精義而成,至明初定為科舉用書,與蔡沈《書集傳》並行。
  • 漢學是章解句釋,宋學是探聖賢之心。
  • 史浩《尚書講義》、黃度《尚書說》以舊注疏為主,內容上多發揮理學。
  • 自北宋慶曆至南宋慶元及嘉定年間的一百七十年,《尚書》著作如雨後春筍,新解異說層出不窮。
  • 宋儒脫去舊注疏,逕就經文語句提出創說是可取的,但理學家以理釋經,不顧事實進行臆斷則不可為訓。
  • 蔡沈《書集傳》舊注方面取孔《傳》居多,於宋儒則取蘇東坡、林之奇及呂祖謙居多。
  • 蔡《傳》面世後,分別出現擁護及反對兩派。擁護的包括:黃震《讀書日鈔》、呂光洵等。反對的包括張葆舒的《書蔡傳訂誤》、黃景昌的《尚書蔡氏傳正誤》、程直方的《蔡傳辨疑》、余芑舒的《讀蔡傳疑》。金履祥尊奉朱子之學,不直接攻擊蔡《傳》,其《尚書表注》多提出異於蔡沈的看法。
  • 蔡《傳》的成功在於它總結了宋學的成就,並以理為斷,摒棄漢唐經說中牽強的解釋,更加注重文理通順,注釋的敘述通暢簡易,為學者所樂於接受。
  • 陸九淵學派的《尚書注解》包括:楊簡《五誥解》,專解〈康誥〉以下五篇,楊簡弟子錢時撰《融堂書解》;袁燮《絜齋家塾書鈔》,袁燮弟子胡誼撰《尚書釋疑》。陳大猷傳楊簡之學,撰《尚書集傳》、《尚書集傳或問》。
  • 王炎撰《尚書小傳》,解經多與朱熹學派相異,其書失傳,而元代諸儒所撰的《尚書》著作中往往引其說,稱為「新安王氏」。
  • 永康學派指以陳亮為主的一派,永嘉學派指以葉適為主的一派。
  • 永嘉學派的《尚書》著作包括:薛季宣《書古文訓》提出:「〈帝典〉可以觀美,〈大禹謨〉、〈禹貢〉可以觀事,〈皐陶謨〉、〈益稷〉可以觀政,〈洪範〉可以觀度,六〈誓〉可以觀義,五〈誥〉可以觀仁,〈甫刑〉可以觀戒。通斯七者,《書》之大義舉矣。」書中解釋地名比同期《尚書》學著作更為詳備。葉適論學之文匯集為《習學記言》,卷五專論《尚書》,屬永嘉學派中很有見地的學者。
  • 魏了翁《尚書要義》在宋學蔑視注疏的風氣下,仍篤守二孔注疏,且對注疏加以精選,去其繁重。
  • 胡士行《尚書詳解》解經以孔《傳》為主,並存異說,解經篤實,不空談名理。
    金履祥撰《書經注》及《尚書表注》,《書經注》主要繼承朱子學,《尚書表注》則多與蔡《傳》相異,但仍守宋學主旨,有以宋人之說改易經義之處。
    毛晃《禹貢指南》引用《爾雅》、《周禮》、《漢志》、《水經注》、《九域志》、《山海經》等書,取材宏博,闡釋簡明。
  • 程大昌《禹貢論》、《禹貢論圖》、《禹貢後論》為宋代〈禹貢〉學名著,大都能糾正舊傳之誤,又專論河水、汴水之患,針對宋代實際而發。
  • 傅寅《禹貢說斷》的解釋不肯蹈襲前人,頗多創見,與毛、程二書為宋代〈禹貢〉學名著。
  • 易袚《禹貢疆理記》已佚,惟元明人著作中多有稱引。
  • 宋代〈洪範〉學主要分為兩派,一為新起反對漢儒方士化神學之說,而偏重統治之術;另一派拘守漢儒之說。
  • 最先提出與與漢儒不同之說的是胡瑗《洪範口義》,反對洛書之說,開始把〈洪範〉從神意所授的天書迷霧中解放出來。胡瑗的學生劉彝撰《洪範解》,繼續闡明胡氏學。
  • 歐陽修在《新唐書五行志》中批評漢儒對〈洪範〉的錯誤理解,又積極支持蘇洵和廖偁提出的〈洪範〉新說。
  • 蘇洵撰《洪範圖論》駁斥漢代夏侯勝、劉向、劉歆等人的錯謬。蘇轍撰《洪範五事說》引申發揮父親之說。
  • 廖偁撰《洪範論》,反對河圖洛書之說。
  • 王安石《洪範傳》反對漢儒謬說,主張天人不相干,變異不足畏。
  • 曾鞏《洪範論》撇開漢儒之說,逐段自己解釋,為林之奇大量徵引。
  • 林之奇《尚書全解》解說〈洪範〉篇時指斥漢人五行說為穿鑿附會。
  • 時瀾增修《東萊書說》全依周敦頤引入太極圖說後的宋代理學說來反對漢儒。
  • 其餘反對漢代五行說解〈洪範〉的還有葉適、趙善湘和王柏。
  • 其中又有進而懷疑〈洪範〉篇及改動經文的學者,如趙汝談、傅子駿、余燾、龔鼎丞。吳棫、王柏、文及翁、賀成大皆把〈洪範〉分為經和傳。
  • 拘守漢儒之說的有宋仁宗《洪範政鍳》及《洛陽五事圖》、晁補之《洪範五行說》、晁說之《洪範小傳》、孫諤《洪範會傳》、盧碩《洪範圖章》、陳伯達《翼範》、孟先《尚書洪範五行記》、吳仁杰《尚書洪範辨圖》、夏唐老《九疇圖》、鄭思孟《洪範解義》和蔡元鼎《洪範會元》。
  • 蘇軾《東坡書傳》認為漢儒的洛書五行說不可廢。
  • 朱熹認為河圖洛書可信,蔡元定《洪範解》傳衍洛書的「數」,蔡沈《書集傳》亦把洛書圖印在全書前面。其後,蔡沈又撰《洪範皇極內篇》,將〈洪範〉九疇之數與《易》八卦相配,推衍〈洪範〉的「數」。
  • 最先正式疑辨偽《古文尚書》的是吳棫《書裨傳》,開始從文體上做比較、從辭氣質疑〈泰誓〉非原作。鄭樵《書辯訛》亦專疑辨《尚書》。
  • 朱熹對偽《古文尚書》的懷疑受吳棫影響,分別從文字難易、東晉前諸儒皆未見偽孔本來提出質疑。其次提出《書小序》非孔子所作,及《書大序》非孔安國所作。
  • 其餘對《尚書》提出質疑的有趙汝談《南塘書說》、蔡傅《書考辨》、陳振孫《尚書說》。
  • 王柏《書疑》不論今文古文都提出懷疑,並以錯簡為名隨意改動經文,不按簡牘文字定數,率意亂改。
  • 從元代開始,蔡《傳》定為科舉用本,由明代承襲。
  • 陳櫟《尚書集傳纂疏》、董鼎《書傳輯錄纂注》及陳大猷《書傳會通》在元明時被認為是羽翼蔡《傳》的三部名著。
  • 董鼎《書傳輯錄纂注》以擁護蔡《傳》的面貌出現,卻詳引朱子之語以見蔡不合朱之處。
  • 其餘尊崇蔡《傳》的還有:陳師凱《書蔡傳旁通》,特地考察名物制度,以補蔡《傳》之不足。朱祖義《尚書句解》是為科舉而寫的通俗讀本,並遵守宋學傳統和蔡《傳》釋義。鄒季友《尚書蔡傳音釋》是為蔡《傳》注明音讀及作簡要解釋的書,明代的《書傳會選》多有採用。
  • 胡廣奉明成祖撰《書傳大全》十卷,乃是抄錄陳櫟《尚書集傳纂疏》及陳大猷《書傳會通》,二陳氏書中亦全部抄錄蔡《傳》,因此本來蔡《傳》六卷,擴充成十卷。自此,蔡《傳》壟斷了科場,稱為「時義」,古注疏相對而言稱為「古義」。
  • 反對蔡《傳》的著作包括:
  • 王充耘《讀書管見》詳引歷史資料,考訂蔡《傳》特加精深,又對「允執厥中」十六字心傳加以駁斥。
  • 明初朱元璋覺蔡《傳》日月左旋之說不合,於是命劉三吾為首,新撰《書傳會選》,糾正蔡《傳》六十六條。
  • 受《書傳會選》所影響,出現了數十家主張古義的《尚書》著作,包括:徐善述《尚書直指》、朱升《書傳補正輯注》和《尚書旁注》、陳謨《書經會通》、梁寅《書纂義》、鄧元錫《尚書繹》。
  • 其餘反對蔡《傳》的著作還有:馬明衡《尚書疑義》,屬王守仁學派對朱學立異之著作;袁仁《尚書砭蔡編》博考先儒舊說來反對蔡《傳》;陳泰交《尚書注考》主要在文字釋義上糾正蔡《傳》;
  • 元明較重要的一般著作:
  • 許謙《讀書叢說》考察典制,不默守一家之說。
  • 王天與《尚書纂傳》以二孔為基礎,並用朱子說為主、真德秀說為輔。真氏原書已佚,更顯此書可貴。
  • 王樵《尚書日記》有理學闡述,也有歷史考訂。至今日研讀《尚書》,有些問題亦往往因其說而獲貫通。
  • 元明間對〈禹貢〉的專門之作有:
  • 朱右《禹貢凡例》,總結出〈禹貢〉敘述山川地理用字的凡例四十條,有助於對〈禹貢〉的理解。
  • 鄭曉《禹貢圖說》,前繪《禹貢全圖》一幅、九州疆界貢賦之道圖十八幅、導山導水圖十四幅,後錄〈禹貢〉原文,並為之說解,是明代〈禹貢〉學著作中較有見解的一部。
  • 茅瑞征《禹頁滙疏》,前有《圖經》上下卷,共有四十八幅圖,上卷二十四圖取鄭曉原繪,下卷則自繪,後有十二卷正文錄禹傳說資料,為明代〈禹貢〉學著作中資料最豐富的一部。
  • 夏允彝《禹貢古今合注》從救國匡時出發研究〈禹貢〉,博採《水經注》及諸家小說,旁載山水形狀。
  • 元明間對〈洪範〉的專門之作有:
  • 胡一中《定正洪範集說》將〈洪範〉分成禹《經》和箕子《傳》。
  • 王褘《洛書非洪範辨》反對蔡沈之說。楊廉《洪範纂要》專駁劉向的五行說。徐獻忠《洪範或問》提出五行只是生活之中的五物,反對蔡沈以來的演範學說。
  • 辨別《尚書》今古文篇章應始於趙孟頫《書今古文集注》,此書經三次大修訂才完稿,為首先把今古文按真偽分開。其後吳澄受此書影響,撰《書纂言》,盡去古文,只釋今文二十八篇。
  • 梅鷟《尚書譜》及《尚書考異》指明二十五篇古文為偽書,且其進步之處在於不停留在文字難易的區分上,而是開始運用搜集證據的方法,備列文獻及歷史證據。文獻證據為揭露古文篇章皆是雜取先秦文獻中的語句而成;歷史證據為找出孔《傳》中不符合孔安國時代的例子。
  • 其餘對《古文尚書》提出質疑的著作有:歸有光《尚書敘錄》、羅敦仁《尚書是正》、赦敬《尚書辨解》。鄭瑗《井觀瑣言》首次使用金文內容對照《尚書》各篇。

第八章:清代對《尚書》的考辨研究

  • 清初仍承宋學、宗蔡《傳》的著作包括:
  • 孫奇逢《尚書近指》提出主敬存心為《尚書》綱領。
  • 孫承澤《尚書集解》、張英《書經衷論》、張沐《書經疏略》、陸世儀《書鑒》、冉覲祖《書經詳說》、劉懷志《尚書口義》等皆是承襲宋學說法的著作。
    康熙十九年所撰的《日講書經解義》本於蔡《傳》,不詳於名物訓詁。
  • 康熙六十年所撰的《欽定書經傳說滙纂》全錄蔡《傳》,又廣泛選錄宋元明諸家之說,是遵照宋學精神的欽定蔡《傳》擴充本。後來道光十九年所撰的《欽定書經圖說》是此書的補充。
  • 朱鶴齡《尚書埤傳》以宋學義理說解《尚書》,並注意經文字義、旁引曲證。
  • 李光地《尚書解義》專解〈堯典〉至〈禹貢〉六篇及〈洪範〉一篇。
  • 姜兆鍚《書經蔡傳參議》以駁正蔡《傳》為主。
  • 王夫之《尚書稗疏》勝義紛陳,對前人之說多有糾正。
  • 臧林纂輯《尚書集解》搜集漢魏晉唐經說,又大量採用宋學著作,輯成一百二十四卷。另有《尚書集解按》六卷為臧本人經說。
  • 與閻若璩同時稍早,亦懷疑《古文尚書》的學者有黃宗羲、顧炎武、姚際恒、陳祖范、方素北、馮景、朱彝尊等。
  • 閻若璩從文獻證據和歷史事實兩方面來考定孔本《古文尚書》為偽。
    文獻證據包括:
  • 1.據《漢書》古文篇章有十六篇,孔本《古文尚書》有二十五篇,此為篇數之異。
  • 2.古文十六篇篇名與孔本二十五篇篇名有異。
  • 3.劉歆《三統曆》所引古文〈武成〉內文與孔本〈武成〉完全不同。
  • 4.劉歆《三統曆》所引古文〈伊訓〉內文與孔本〈伊訓〉部份相異。
  • 5.馬融舉漢〈泰誓〉未有先秦文獻所引的五段〈泰誓〉逸文,孔本則全部收入。
  • 6.《左傳.莊公八年》引《夏書》之文,連同魯莊公所說的話亦收入〈大禹謨〉。
  • 另外又舉出先秦文獻引《書》多則,而孔本收入篇章之中,或誤原意、或誤句讀、或誤析一為二分入數處。
  • 歷史事實包括:
  • 1.指出《史記・殷本紀》所載〈湯誥〉合於曆法,而孔本〈湯誥〉和〈畢命〉與曆法不合。
  • 2.指出孔《傳》中與地理有關的歷史事件皆在孔安國以後之事。
  • 閻若璩辨《古文尚書》為偽後,繼而有王懋竑、李紱、楊樁等皆續有考證,惠棟為閻氏充實材料,而惠氏以後影響較大的是程廷祚、崔述和丁晏。
  • 惠棟《古文尚書考》將偽《書》二十五篇文句的出處羅列清楚,使孔本《古文尚書》為偽的結果再也無法推翻。
  • 程廷祚指出《逸周書・世俘》即〈武成〉篇,為其最主要貢獻。
  • 毛奇齡好為辯駁以求勝,沒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在意氣爭勝,刻意與朱子和閻若璩唱反調。
  • 其餘維護偽《古文尚書》的學者還有方苞、顧昺、楊方達、江昱、郭兆奎、王劼等,洪良品為毛奇齡派最後一員悍將,撰《古文尚書辨惑》。
  • 乾嘉時期如趙翼、林春溥、郝懿行、陳逢衡等能從事考辨研究的學者相信孔本《古文尚書》為真書。
  • 萬斯同《古文尚書辨》認為古文中有仁義道德,合於聖人之教,不可以輕廢。
  • 焦循《尚書補疏》及其子焦廷琥《尚書申孔篇》皆是推崇孔《傳》義理之善,又認為雖出於魏晉時期亦不可廢。
  • 清代今文學派不僅反對晉代偽古文,也反對漢代真古文。
  • 莊存與《尚書既見》及《尚書學》以求微言大義的今文學精神來治《尚書》。
  • 江聲《尚書集注音疏》輯漢儒說為集注,自著音疏,保存了漢代經說的面貌。
  • 王鳴盛《尚書後案》以鄭玄之學為主,繼而取孔《傳》、馬融及王肅之說,最後說明自己的看法。
  • 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搜集異文異說,著重分析文字和句讀問題。
  • 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採錄漢魏至隋唐並清代學者經說,疏主要沿用江聲、王鳴盛、段玉裁等人的說法,屬於此時期的總結性著作。惟此書誤將《史記》所引今文誤為古文,而今文經說又不及後來的陳喬樅和皮錫瑞。
  • 黃式三《尚書啟幪》專釋今文二十八篇,主要依據江聲、王鳴盛、段玉裁、孫星衍四家之說,用最簡明的文字注釋文義。
  • 戴鈞衡《書傳補商》只釋今文十五篇較難的篇章,主要源於蔡《傳》把義理寄托於偽古文的篇章,今文諸篇未有解通。
  • 幾部研究《周官》的書,亦可引以理解《尚書》,如莊存與《周官記》、《周官說》及《補》、徐養原《周官故書考》、曾釗《周官注疏小箋》等。
  • 清代整理石經《尚書》文字的著作中系統較全的有:彭元瑞《石經考文提要》、馮登府《石經補考》及魏秀仁《石經考》。
  • 胡渭《禹貢錐指》對歷代〈禹貢〉學及各地方志材料作一全盤整理,解決了許多歷史上爭論不清的問題,是一部具有總結性意義的書。
  • 徐文靖《禹貢會箋》引蔡《傳》而為其續箋,因生於胡渭之後,因此較其書更為精密。
  • 楊守敬《禹貢本義》列舉〈禹貢〉中有爭議的地名,述以己見。因楊氏對《水經注》有精深研究,因而所以皆有依據。
  • 胡渭《洪範正論》糾正漢宋以來關於〈洪範〉的偽說,主要體現在談災異說五行、演〈洪範〉為圖及任意改動經文三個方面。
  • 崔述《洪範補說》果斷切割洛書與〈洪範〉的關係、九疇與禹的關係,有真知灼見。
  • 龔自珍《非五行傳》揭明〈洪範〉與《易》數、《春秋》災異結合之誤。
  • 《尚書大傳》至宋代仍有著錄,但已非完本。至明代全本亡佚,清初《經義考》謂已佚,撰《四庫全書》時又發現宋刊殘本。今傳世為清輯本。
  • 皮鍚瑞《尚書大傳疏證》為諸多輯本中最可稱許之本。
  • 清末今文學派否對漢代《古文尚書》,對偽《古文尚書》的態度較為寬容,並有意貶低古文家閻若璩、惠棟等人的辨偽成績。他們雖然確定孔本《古文尚書》為偽,但又認為其中言多近理,對治天下有所裨益,故此亦不強調要廢棄偽《古文尚書》。
  • 劉逢祿《尚書今古文集解》專發揮今文學派之說,並提出一些自以為新的創獲。
  • 同是常州今文學派,莊存與、劉逢祿、龔自珍、魏源下及廖平、康有為是立論果而武斷的一派;陳壽祺、陳喬樅父子及王闓運、皮鍚瑞等則是闕疑矜慎一派。
  • 陳壽祺撰《左海經辨》,其中關於《尚書》者十篇,幾乎篇篇精義。
  • 陳喬樅《今文尚書經說考》盡量搜集西漢今文三家資料,讀者可基本掌握文獻中所有漢代今文材料。
  • 王闓運《尚書箋》注釋簡明,甚多確論。
  • 俞樾的《群經平議》是繼《經義述聞》後辨析經義迭有創見,且在運用語法、假借字等方面更見功力的著作。《古書疑義舉例》循《經傳釋詞》的途徑更進一步尋繹許多文句的成例,考正文句。整體而言,俞樾是發展了治經方法,承先啟後的大師。
  • 在清末開展近代《尚書》研究方向的是吳大澂和孫詒讓。
  • 吳大澂開展了以金文研究《尚書》一途。
  • 孫詒讓在金文研究中闡釋的許多字義可直接用於《尚書》研究,在《尚書駢枝》中提出新解七十餘則。
  • 王先謙《尚書孔傳參正》全釋偽孔《古文尚書》本五十八篇,於今文篇章全用皮錫瑞說,於古文篇章則網羅清儒之說。
  • 簡朝亮《尚書集注述疏》專釋今文二十九篇,採用自注自疏的體例,但凡清人治《尚書》引述的,往往大段採集。
  • 桐城派古文章家專攻辭章的學派與義理、考據成為清代鼎足而三的主要學派,其《尚書》著作多以精粹見長,簡要清新、詁釋明確、句讀通暢。
  • 此派《尚書》著作包括:戴鈞衡《書傳補商》、吳汝綸《尚書故》、吳闓生《尚書大義》、姚永樸《尚書誼略》、馬其昶《尚書誼詁》、王樹枏《尚書商誼》及段洙《尚書大義》等。

第九章:現代對《尚書》的科學研究

  • 王國維《觀堂集林》卷一全部、卷二首兩篇全釋《尚書》,卷七、卷十二、卷二十、《別集》卷四亦密切與《尚書》有關。
  • 楊筠如《尚書覈詁》的字義解詁即闡述王國維之說,同時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並兼采清儒及近賢之說。可惜書中用清人之說皆不注出處。
  • 郭沬若的甲骨、金文著作如《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金文叢考》、《金文餘釋之餘》、《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能大有助於《尚書》研究。《卜辭通纂》第350至360片足以證〈堯典〉,367片足以證〈多方〉,397片足以證〈酒誥〉;《殷契粹編》第1、1424片足以證〈洛誥〉,12片足以證〈秦誓〉,17、1278片足以證〈堯典〉,73、366片足以證〈禹貢〉,716片足以證〈高宗肜日〉,760片足以證〈大誥〉,131片足以證〈多方〉。
  • 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有《尚書說》專篇,專釋《尚書》中難通的文句。而直接與《尚書》有關的篇章如〈典禮無丰于尼疏證〉、〈釋肜日〉、〈甲文中的四方神名與風名〉、〈釋多方〉、〈讀文侯之命〉、〈讀尚書堯典〉等。
  • 竺可楨〈論以歲差定尚書堯典四仲中星之時代〉、〈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二十八宿的起源〉、〈中國古代在天文學上的偉大貢獻〉等文都是與《尚書》有關的科學研究成果。
  • 人文學科中的政治哲學、政治制度學、社會學、民俗學、神話學、語言學、歷史哲學等都有助於《尚書》的研究。
  • 章炳麟《古文尚書拾遺定本》就〈堯典〉至〈立政〉提出己說,並充份運用《逸周書》材料,以反清末今文家之說為主。《新出三體石經考》嚴謹地使用金文資料互相對照。
  • 曾運乾《尚書正讀》在審識句意、辨認文法特殊結構上有創獲。
  • 顧頡剛《大誥譯證》近六十萬字,廣泛搜集材料,打破門戶之見,對《尚書》力求進行總結性的整理工作。上編為校勘、解釋、章句、今譯,下編為考證。
閱讀時間:2022年10月20日至12月30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會員
413內容數
讀書隨處淨土,閉門即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