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一輩都說:「現在的年輕人齁!」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有一位張教授的贈書儀式,要把他幾十年來的著作送給母系。
後來我翻一翻,他主編的書就佔了接近一半,有掛名主編的幾本論文集,還有主編的古典文學鑑賞,還有一本讓我大開眼界,原來隨便找幾個經學家的著作來研究一下,就可以成為一本「經學史」。張教授還自吹自擂,說年輕時有出版社請他寫古典文學鑑賞,但他拒絕了。出版社的人又說:「教授你就寫嘛,聽說你最近買了房子,我敢保證你寫這本書,兩年就還完房貸。不然就請你當個掛名主編,我們再從各地的高中找老師來寫,這樣你也可以輕鬆一點,又有錢可以賺。」於是張教授就答應了,果然兩年就還完房貸。
張教授很成功,但他的成功之道是屬於上一輩的,不適用於今天,今天我們寫哪一部古典文學的鑑賞就可以兩年還完房貸的?張教授也答不出來。
贈書儀式上,還有一位來「與談」的金教授說:「現在沒有人敢在大學部教《左傳》時用《左傳會箋》,但其實讀《左傳會箋》才真正培養起我對經典的興趣」,然後又說她跟日本的漢學教授抱怨,現在的學生程度不好,對閱讀經典沒興趣。
好了,那究竟是誰的問題?是老師覺得學生程度沒辦法接受《左傳會箋》、沒辦法對讀經典產生興趣,還是學生拒絕使用《左傳會箋》?不然金教授就應該要有點風骨,上課堅持用《左傳會箋》,至少可以嚴師出高徒,也達到她要的教學目標。不然就用乾乾脆脆用《左傳今註今譯》好了,讓學生混一整年混到學分然後畢業,如此就別抱怨學生程度不好。選教材的是老師,不是學生。同樣地,程度不好的學生卻能進「頂尖」大學,這又是誰的問題呢?
很多老一輩都說:「現在的年輕人齁!」有本事你就當個好榜樣,而不是在那邊抱怨。
2023.4.24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會員
442內容數
讀書隨處淨土,閉門即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