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目的地的路上,有時會遇到其他前往自己目的地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出門,在前往目的地的時候,
會遇到很多紅綠燈,
這些紅綠燈給每個要前往自己目的地的人有了互相等待的共識。

在我們的生活中,
關於自己的目的與他人的目的相撞的時候,
等待的時機卻是自己要斟酌的。

****

擅長「人情世故」的人,可以熟練的掌控等待的時機。
很多強調正直的孩子很抗拒明白人情世故,
認為人情世故是向惡勢力妥協的舉動、是向自己說謊的屈辱。
然後會因此收到很多週遭的冷漠或攻擊。

有些人會繼續憤憤不平的抵抗、消逝於風中,
有些人會失落的妥協於現實、遺憾失去純粹的自己。
有些人會懷疑自己起初的真實、對熱情沒有了自信。

*****
怎麼說呢......
「人情世故」這個詞原本講的是為人處世的方法、道理,
現在卻常被理解成「你必須向有權者妥協、陪笑」的意思。
當其他人要求我們「明白人情世故!」,
我們只會聽到「想社會生存,這是唯一法則,你照做就好!」
因此有些人會反效果的全面抗拒。

我們換個角度來理解吧!
這只是社會化的一種「公式」,
類似以前學數學理化還不理解整體概念的時候,
被要求直接背下就可以應付考試的那種公式。

背公式應急用很有用,
可是如果沒有真正理解概念,
這個公式對我們而言就沒有任何意義,
也無法實際應用於需要的情況。

只是背下社會用公式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如何運作,只會耗弱自己,
因此如果這個公式讓你痛苦,
你也許需要先知道這個詞的概念。

*****

這是關於人與人互動的概念,
說的是「以有共識的等待來尊重彼此需求」,
請注意這是關於「等待」,而不是關於「放棄」。

這是關於分享自己資源、同意與人雙贏的宣告,
並非只是送禮、讚揚、吃飯跟假笑
,在這裡重點是「宣告」,
(畢竟大部分的人沒有能力讀取他人的心,為了自身安全會預設他人危險)


◎很重要的備註:

1. 如果你是願意等待的人,也要知道目前還有很多人沒有學會等待,他們不是壞人,只是還不夠成熟。
2. 成熟跟年紀沒有關係。
3. 如果對方吃定你會等待,巴啦巴啦的得寸進尺,撞他或者換條跟他沒有交集的路走。
4. 如果你突然被撞了,有可能對方等你很久了,珍惜這段關係的話,請重新認真的討論彼此的需求。
5. 如果你突然不熟悉的人撞了,那麼就是對方不成熟。
avatar-img
22會員
98內容數
就算在人生的路上, 所有人都徬徨漂泊,但只要互相分享自己走過的那部分旅途, 我們就可以慢慢完整地圖。 那麼,就不會怕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漂泊者廣場 的其他內容
關於【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這件事—結論來說,這句話是確實會發生的。 但關鍵點在於【真心渴望】, 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是真的知道自己真心渴望什麼, 只是在那個真心話周邊講些以為可以成為替代的東西。 像是有些時候許願要有很多錢, 但其實真心想要的卻可能是-- >避免低人
即使是同樣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也會看起來有不同的感覺。 這並不是人錯了、或是環境錯了,只是單純形成這個樣子而已。
這是一種因為對自己過去所做或是沒做的行為感到懊惱後悔的沉重枷鎖。是的,罪惡感是一種枷鎖般的感受,它會讓我們在「此時什麼都不做」、或是走上自我毀滅的方式以懲罰自己。 有些人會反向大肆攻擊他人、刻意將自己孤立,使自己沉淪並且讓旁人無法提供協助;有些人則會因為內疚而做很多友善他人的舉動,不斷給予、讓他人對
這是一種特別無法忽視的情緒,是一種「少了什麼」的感受,你不一定知道是缺了什麼,但卻會感到一種很空洞的憂傷、很想補足它。這是一種充滿驅動力的情緒,它會推動你去尋找能補上的東西。你可能會以為是缺少錢、缺少成就、缺少身分價值、或是缺少另一個人愛你,然後拼命想辦法擁有以填補這個空洞。
這是一種生理上會產生拒絕的顫慄感,比起心裏、所有價值觀想法的牴觸,更多來自身體上覺得「危險」而不想靠近的全面高壓。跟焦慮的差別是,焦慮來自還沒發生的事情,恐懼來自正在面對的情況,會感受到生理上的寒毛直豎、背脊發涼、後腦杓緊繃。
這是一種融合焦躁、挫折、且帶有攻擊動力的感覺,通常會出現在自己想做的事情、正在做的事情被打斷的情況,也帶有正在忍耐、憋氣跑馬拉松已經瀕臨臨界值的訊號。 l 常見相關句型:煩死了!好吵!走開!是夠了沒? l 主軸想法:我快要受不了了。 l 常見伴隨感受:憤怒、壓抑、生氣、挫折、沮喪、自我厭惡。 l 這
關於【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這件事—結論來說,這句話是確實會發生的。 但關鍵點在於【真心渴望】, 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是真的知道自己真心渴望什麼, 只是在那個真心話周邊講些以為可以成為替代的東西。 像是有些時候許願要有很多錢, 但其實真心想要的卻可能是-- >避免低人
即使是同樣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也會看起來有不同的感覺。 這並不是人錯了、或是環境錯了,只是單純形成這個樣子而已。
這是一種因為對自己過去所做或是沒做的行為感到懊惱後悔的沉重枷鎖。是的,罪惡感是一種枷鎖般的感受,它會讓我們在「此時什麼都不做」、或是走上自我毀滅的方式以懲罰自己。 有些人會反向大肆攻擊他人、刻意將自己孤立,使自己沉淪並且讓旁人無法提供協助;有些人則會因為內疚而做很多友善他人的舉動,不斷給予、讓他人對
這是一種特別無法忽視的情緒,是一種「少了什麼」的感受,你不一定知道是缺了什麼,但卻會感到一種很空洞的憂傷、很想補足它。這是一種充滿驅動力的情緒,它會推動你去尋找能補上的東西。你可能會以為是缺少錢、缺少成就、缺少身分價值、或是缺少另一個人愛你,然後拼命想辦法擁有以填補這個空洞。
這是一種生理上會產生拒絕的顫慄感,比起心裏、所有價值觀想法的牴觸,更多來自身體上覺得「危險」而不想靠近的全面高壓。跟焦慮的差別是,焦慮來自還沒發生的事情,恐懼來自正在面對的情況,會感受到生理上的寒毛直豎、背脊發涼、後腦杓緊繃。
這是一種融合焦躁、挫折、且帶有攻擊動力的感覺,通常會出現在自己想做的事情、正在做的事情被打斷的情況,也帶有正在忍耐、憋氣跑馬拉松已經瀕臨臨界值的訊號。 l 常見相關句型:煩死了!好吵!走開!是夠了沒? l 主軸想法:我快要受不了了。 l 常見伴隨感受:憤怒、壓抑、生氣、挫折、沮喪、自我厭惡。 l 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R她特別不能接受別人遲到,可就在我深知這事並特別關注不要遲到的情形下,跟她的邀約總會出現各種原因讓我遲到,比如塞車、前面活動延後、修路改道…。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能做自己。也希望在關係裡能保有自我,卻從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想做自己。希望在關係裡得到尊重。 看似我們在退讓,其實就像老師說的,因為你比對方更早覺醒,就要做那個引導的人。 試圖掌握關係,希望在關係裡能夠盡如己意。 在情感關係裡尋找的問題,最常問的是合不合適,
Thumbnail
如果當你發現别人越来越不把你當一回事,那是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要知道:有的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来的。有原則的拒絕,比無原則的幫忙,你會更有價值。交人交心,澆樹澆根!真誠
Thumbnail
生而為人,我們只能要求自己,無法要求他人,因為心不好控制,也由不得自己。好比如,我們要求每一位手足也要跟自己一樣孝順,偏偏手足用自己的標準衡量覺得已經夠孝順了,這就是每個人對事情的要求和看法不同,互相勉強只是互相為難,更是一種執著和放不開。 有一位先生,開車途中看見一名女士卡在右側的小巷子想順
Thumbnail
人情世故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掌握一定的人情世故,才能在社會上更好地立足。在人情世故中,分寸感尤為重要。與人交往時,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過於親密或疏遠。此外,良好的溝通技巧也是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學會有效地溝通,才能避免誤解和矛盾。
Thumbnail
學會展露自己的弱點、注意人情世故的技巧、並學會面對人際關係不同的言詞。文章提供11個各種情況下的人情世故技巧。關注本文並點愛表心,讓大叔提供更多優質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關於人生哲理的15句格言,提出了對於生活和人際關係的深入思考。通過這些格言,作者希望能夠啟發讀者,讓他們更理解人生的真諦。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R她特別不能接受別人遲到,可就在我深知這事並特別關注不要遲到的情形下,跟她的邀約總會出現各種原因讓我遲到,比如塞車、前面活動延後、修路改道…。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能做自己。也希望在關係裡能保有自我,卻從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想做自己。希望在關係裡得到尊重。 看似我們在退讓,其實就像老師說的,因為你比對方更早覺醒,就要做那個引導的人。 試圖掌握關係,希望在關係裡能夠盡如己意。 在情感關係裡尋找的問題,最常問的是合不合適,
Thumbnail
如果當你發現别人越来越不把你當一回事,那是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要知道:有的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来的。有原則的拒絕,比無原則的幫忙,你會更有價值。交人交心,澆樹澆根!真誠
Thumbnail
生而為人,我們只能要求自己,無法要求他人,因為心不好控制,也由不得自己。好比如,我們要求每一位手足也要跟自己一樣孝順,偏偏手足用自己的標準衡量覺得已經夠孝順了,這就是每個人對事情的要求和看法不同,互相勉強只是互相為難,更是一種執著和放不開。 有一位先生,開車途中看見一名女士卡在右側的小巷子想順
Thumbnail
人情世故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掌握一定的人情世故,才能在社會上更好地立足。在人情世故中,分寸感尤為重要。與人交往時,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過於親密或疏遠。此外,良好的溝通技巧也是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學會有效地溝通,才能避免誤解和矛盾。
Thumbnail
學會展露自己的弱點、注意人情世故的技巧、並學會面對人際關係不同的言詞。文章提供11個各種情況下的人情世故技巧。關注本文並點愛表心,讓大叔提供更多優質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關於人生哲理的15句格言,提出了對於生活和人際關係的深入思考。通過這些格言,作者希望能夠啟發讀者,讓他們更理解人生的真諦。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