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師之路與平庸之路的差異:卡住人生的認知陷阱〉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由於身處在類公家機關的環境:私立學校,在做事上其實有蠻多眉角。

最近因工作價值觀的不同,與同事有些觀念上的衝突,才發現同事在做事上面,非常在意所謂的人情關係,也致力於處理人情關係,讓他自己有許多麻煩的事情,或是常常陷入兩難,實在是相當辛苦。

在大人學網站〈大師之路與平庸之路的差異:卡住人生的認知陷阱〉提到

裡面有提到「可是這些技能越強,其實也代表個人越離不開那個環境。 因為這些技能在那個環境很重要,可是也「只」在那個環境重要。……甚至更慘的是,越安逸的地方,競爭常常也越激烈,而且很容易開始變成內捲化的競爭,包含因為資源不足的內鬥與互相排擠,以及人事鬥爭等。」

這就很貼近現在工作環境了。

身邊許多同事都會教學,但就是會這件事情而已,譬如在商業領域很重要的開會目的與節奏拿捏,則是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往往在做許多表面上看起來很重要實則是浪費時間的事情。

「經一事長一智」似乎在這個環境不適用,新觀念新事情來,不是抱怨就是一味地躲事,每天只討論誰做了什麼誰躲懶,誰誰誰的八卦如何,其實我自己有時候也會不知不覺犯如此的錯誤,才發現這個環境,充斥著這樣的氛圍。

《大人學選擇》中,作者提出在職場或是商場上,假若需要某領域的幫忙,他會比較偏向付費尋找該領域專家來幫忙解決,而非從身邊以「人情」尋找業餘的人來幫忙,一來專家更加專業,也比較能達到自己所需要的要求,二來人情難還,被要求的對方也不見得願意做這事,基於人情,不得不幫忙,引起彼此不舒服。

〈大師之路與平庸之路的差異:卡住人生的認知陷阱〉此文中提到,人生其實有許多捷徑,經由這些捷徑,可以輕鬆達到60分及格,譬如一出社會便追求所謂的穩定,並且在穩定環境中,練就「只」在這個環境中適用的技能,對外則沒有實質的競爭力,這反而對自身的生涯發展產生很大的風險。

當你被罵的時候,不是你做錯了什麼,就是你做對了什麼。

前陣子與同事的衝突,在這個相對封閉的體系中,發展其他專長,「不務正業」總會有些人看不下去,同事對我,也帶著「就是因為你有副業,所以在正業上不會太認真」的概念,才「基於看不下去」,對我的工作態度有所質疑,閱讀過大人學的文章後,確實改變了我對生涯的看法:

既然我在學校教學生要培養帶得走的能力,為什麼我不以身作則呢?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方老師的雜學社的沙龍
78會員
120內容數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2024/04/01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2024/04/01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2023/10/23
小時候我沒有特別喜歡看書。 反而是看了不少的漫畫,在長輩的眼中,這些都不算「課外書」。
Thumbnail
2023/10/23
小時候我沒有特別喜歡看書。 反而是看了不少的漫畫,在長輩的眼中,這些都不算「課外書」。
Thumbnail
2023/09/27
之前有一部引發日本及台灣上班族共鳴的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女主角在小時候看到因為過勞而出意外的父親,長大後便以「能準時下班」為原則尋找工作,並堅守這個原則。 裡面有許多名言佳句,讓我到現在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曾經說到:「工作就是將一群完全不相同的人們,放在一起做事情。」在職場,總有許多完全不同路的人
Thumbnail
2023/09/27
之前有一部引發日本及台灣上班族共鳴的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女主角在小時候看到因為過勞而出意外的父親,長大後便以「能準時下班」為原則尋找工作,並堅守這個原則。 裡面有許多名言佳句,讓我到現在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曾經說到:「工作就是將一群完全不相同的人們,放在一起做事情。」在職場,總有許多完全不同路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職場的身價是由自己經營的。它不會隨著時間增長,隨著時間主動成長的只有年齡,能力和經驗的深度需要刻意練習和累積,我喜歡主動勝於被動。
Thumbnail
職場的身價是由自己經營的。它不會隨著時間增長,隨著時間主動成長的只有年齡,能力和經驗的深度需要刻意練習和累積,我喜歡主動勝於被動。
Thumbnail
由於身處在類公家機關的環境:私立學校,在做事上其實有蠻多眉角。 最近因工作價值觀的不同,與同事有些觀念上的衝突,才發現同事在做事上面,非常在意所謂的人情關係,也致力於處理人情關係,讓他自己有許多麻煩的事情,或是常常陷入兩難,實在是相當辛苦。
Thumbnail
由於身處在類公家機關的環境:私立學校,在做事上其實有蠻多眉角。 最近因工作價值觀的不同,與同事有些觀念上的衝突,才發現同事在做事上面,非常在意所謂的人情關係,也致力於處理人情關係,讓他自己有許多麻煩的事情,或是常常陷入兩難,實在是相當辛苦。
Thumbnail
我常說:「不要把學校的習慣帶到職場中。」但如果反過來想,是不是可以在學校的時候就建立起大人成熟的思維,這樣就可以避免用跌跌撞撞的方式來度過學生這個時期。其實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所有不公平的事情、貧富差距、外貌等等全部都會影響你在學校的生活。 在學校的時候,應該就是分組報告的時候會跟別人合作吧,應該總
Thumbnail
我常說:「不要把學校的習慣帶到職場中。」但如果反過來想,是不是可以在學校的時候就建立起大人成熟的思維,這樣就可以避免用跌跌撞撞的方式來度過學生這個時期。其實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所有不公平的事情、貧富差距、外貌等等全部都會影響你在學校的生活。 在學校的時候,應該就是分組報告的時候會跟別人合作吧,應該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以前的工作心態並不正確,只要工作超時或是人際關係有問題,我總是以離職來處理,也不曾用心去想辦法來解決,人生就這樣做了好幾十年的鴕鳥,結果一事無成。 從這些事件當中我的省思是,雖然,我並不是一位能力很強、很有智慧的人,但是,我真的很有福報,在職場上能遇到貴人提攜。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以前的工作心態並不正確,只要工作超時或是人際關係有問題,我總是以離職來處理,也不曾用心去想辦法來解決,人生就這樣做了好幾十年的鴕鳥,結果一事無成。 從這些事件當中我的省思是,雖然,我並不是一位能力很強、很有智慧的人,但是,我真的很有福報,在職場上能遇到貴人提攜。
Thumbnail
我真的保證再一篇就結束了。 為什麼這個主題令人上癮?我想,是細細爬梳過思路之後,會發現過去那些不知所為何來的經歷,原來還是有個系統化的解釋,覺得之前的日子沒白熬。 在中篇開始之前,我想回應一位讀者的心得。她讀完上篇後,說:「你這個沒有過招啊?比較像心得分享。」我覺得她說的不無道理,也剛好藉這個機會澄
Thumbnail
我真的保證再一篇就結束了。 為什麼這個主題令人上癮?我想,是細細爬梳過思路之後,會發現過去那些不知所為何來的經歷,原來還是有個系統化的解釋,覺得之前的日子沒白熬。 在中篇開始之前,我想回應一位讀者的心得。她讀完上篇後,說:「你這個沒有過招啊?比較像心得分享。」我覺得她說的不無道理,也剛好藉這個機會澄
Thumbnail
筆者這篇想講一些偏重「位置」的事情,講來有點複雜,就是你在社會上的定位,我們如何自處,又如何習慣,怎樣算做好自己的本分,又對社會貢獻什麼。這又回到一個老問題,作為知識分子,我們是否自認有社會責任,又應該擔負什麼責任。
Thumbnail
筆者這篇想講一些偏重「位置」的事情,講來有點複雜,就是你在社會上的定位,我們如何自處,又如何習慣,怎樣算做好自己的本分,又對社會貢獻什麼。這又回到一個老問題,作為知識分子,我們是否自認有社會責任,又應該擔負什麼責任。
Thumbnail
幾乎畢業生,都會從家人、朋友聽聞社會潛規則及心法,但這些對涉世未深的小大人,只是徒增擔憂與困擾。比起職場的千姿百態,或許我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用本來的樣貌,在複雜社會裡存活下去。
Thumbnail
幾乎畢業生,都會從家人、朋友聽聞社會潛規則及心法,但這些對涉世未深的小大人,只是徒增擔憂與困擾。比起職場的千姿百態,或許我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用本來的樣貌,在複雜社會裡存活下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