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避免把學校的思維帶到職場,不如在學校就建立成熟思維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常說:「不要把學校的習慣帶到職場中。」但如果反過來想,是不是可以在學校的時候就建立起大人成熟的思維,這樣就可以避免用跌跌撞撞的方式來度過學生這個時期。其實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所有不公平的事情、貧富差距、外貌等等全部都會影響你在學校的生活。
與其避免把學校的思維帶到職場,不如在學校就建立成熟思維
在學校的時候,應該就是分組報告的時候會跟別人合作吧,應該總有同學會擺爛不做事,那你是會把事情攬起來做,還是跟大家一起擺爛的那個人呢?你是不是常常自己把事情全部做完之後,恨的牙癢癢的那個人?其實,這跟在職場中遇到的情形差不多,甚至在職場中會更加地嚴重。
在職場重視的是利益,在學校重視的是學習,但是其實在學校也並沒有那麼單純。考試考第一名的同學會受到眾人的追捧,班上的風雲人物也會讓大家喜歡,如果你是那個邊緣人的話,應該會感覺到:「為什麼大家都不理我,只看那些成績好,長得帥,長的美,人緣好的人呢?」
這個感受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包括那些很多人喜歡的人一樣。我也曾經是那個沒什麼人會重視的人,但是回頭來看,這些事情好像真的沒有那麼重要,就算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又怎樣、就算成績很好又怎麼樣,出了社會之後或許這些還會淪為被人家攻擊的事情,本來在學校的優勢也會變成劣勢,其實出了社會之後,真正要比的是誰能夠撐較久而已。
在分組報告的時候,如果同學都不做,那個做的人很容易就變成組長,但是分派工作的時候也沒人會理他,因為他本來就是最認真的人,所以他的心裡就很容易過不去,想說:「為什麼都沒人要做?」
其實,這件事情需要想得長遠一點,今天如果大家都不做事,然後你也跟著不做事,那你們全部人的平均分數都會很低,會影響到你自己的成績,那如果又要推甄或是什麼的時候,就被自己的意氣用事害到了。這時候如果認真做,算別人搭了你的便車,能夠拿到高分,那也無所謂,因為分組報告本來就有限定幾個人一組,只要你也有得到好處就好了。再來,你可以用這個分組來讓自己的人緣變好,因為大家都知道跟你一組分數都很高,所以大家都想跟你一組,那你就有辦法篩選要跟誰同一組,如果平常那個對你不好的人,你就不要跟他同一組;那個平常對你好或是你喜歡的人,你就可以找他同一組,所以大家自然而然就會跟你比較好了。
其實,學習還是自己的事情,那些喜歡占別人便宜的人,不僅在學校的時候學不到東西,出社會之後,他還是會用同樣的方法來做事情,那他職場的路一定會很不順,因為這樣子投機取巧是沒辦法通過老闆的考驗的,通常老闆都要你紮實的培養基本功,那這些人從小就不紮實了,出了社會一定是輸給你的。
個性好的人在學生時代真的很吃得開,因為在學生時代,給人的印象是乖的人,會讓同學覺得很好相處,又可以免費叫他幫忙做些什麼事,甚至可能還因次被老師表揚。可是到了職場中,如果被套上了「乖」這個標籤,你可能會因此覺得這樣很辛苦。但為什麼小時候時常被稱讚的事情,到了職場反而變成了缺點呢?
因為在職場上面被說乖,在別人在心中的真實想法就是:「好像沒有其他形容詞可以形容你了。」如果一個人非常專業,你可能會形容他很有專業素養;如果一個人很能夠進行跨部門的協作,你可能會形容他很有協調能力;如果一個人很能夠說服老闆給他資源,可能會形容他溝通能力很強。但是,一個沒有特殊的專長的人,你可能只能說他「很乖」。
學生時代的乖乖牌常常心裡界線沒有劃分清楚,很難把自己跟別人的權利義務給劃分清楚,導致自己不僅多做了很多的事情,還可能惹了一身腥,因為職場上有些事情就是會惹上麻煩,別人才叫你做,沒有辦法把多做多學的概念套到其中。當然你不能矯枉過正,做一個不跟人接觸的人,但是在做很多事情之前,你需要把原則都給說清楚,再開始來幫忙。
我自己對人際關係感觸最深的是玩社團的時期,如果是當社員,玩社團不僅可以認識人,還可以培養興趣,所以會覺得很好玩。但是當你開始當幹部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變調了,開始有很多人會互看不順眼,然後開始爭吵以及冷戰。我現在回想起來,就是因為當幹部之後開始碰到了權力以及利益,而一群大學生絕對是很難把這個事情給處理好的,所以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放長遠來看,其實社團在你畢業之後,根本就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你說要在裡面學一些什麼管理還是其他在職場上面需要的技能,我覺得也不是這麼的實際,畢竟社團的利益真的太小,有時候就是幾百塊跟幾千塊的問題而已。而且社團是可以不管事的,很多人會選擇不參與社團的事物,如果可以不管這些事的話,那就跟在職場差很多了,職場上面怎麼可能可以退出?退出職場代表沒錢領或是只能領很少錢,就準備要喝西北風了。所以職場跟社團不一樣,不是一個你可以高興就來,不高興就走的地方,你必須要竭盡所能來爭取資源。至於在學校的社團我也曾經花了很多心力在上面,但是後來想想,如果鬧的不愉快還是不要參加好了。
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我們常常會說:不要把學校的概念帶到職場中,那倒不如在學校的時候就培養正確的三觀。我看過在學校觀念不太好的人,到職場中也絕對不會表現好,我甚至看過很多人,連要開始工作對他來說都是一個很難跨越的事情,因為在學校的時候全部人都會給你犯錯的機會,但是在職場中只要犯錯就會是一件不被允許的事情。
所以如果有看到這篇文章,然後如果你是一個快要畢業出社會的人,或是你是一個遲遲不敢去面對工作的人,其實職場並沒有這麼的可怕,你犯錯被罵也只是一個常態,因為職場上面比的不是你有多厲害,而是比誰站的久,那你一直遲遲不肯站在職場裡面,又何來談站得久呢?

每天早上七點會在職場專區更新一篇職場文章。請追蹤我,讓系統自動提醒您。
YouTube上有語音版的文章內容,歡迎訂閱,請點連結
👉如果你喜歡文章請按下愛心❤️
👉想隨時複習請按下收藏】✅
👉如果你想供寶貴的意見請留言】✅
👉文章若有幫助也歡迎贊助】【追蹤】☕
這些都將成為我持續前行的動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個專題是專門寫給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看的,剛進入職場懵懵懂懂的,搞不清楚該學習那些技能嗎?是不是常常跟同事相處不順利?常常無法達到主管的期待?沒關係,這個專題都有解答。 你可以在這個沙龍發文討論以及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與其分兵、不如一擁而上──多重分子量「全譜型玻尿酸」CP值更優...@MSMF知識PART想肌膚水嫩「玻尿酸(Hyaluronic acid)」是關鍵──不同大小分子量的玻尿酸,各具不同生理機制「開關」作用──新型「全譜型玻尿酸」包含廣泛尺寸的玻尿酸分子,能提供「調節器」作用,更貼近肌膚正常生理機轉...
Thumbnail
avatar
jayden_MSMF
2024-05-18
與其糾結不能改變的事情,不如放下向前看。你是個鑽牛角尖又固執的人嗎?我一直都是這樣的個性,我媽都說過我還在襁褓中就很固執了,長大後也深刻的體現在任何的面向,且每次去算命,不管是星盤、八字都說我就是這個個性,它就是我人生非常明顯的課題。 這樣的個性有好有壞,優點是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不容易被他人說服;缺點是如果真的有人踩到底線,很容易
Thumbnail
avatar
心之導向
2024-04-24
與其看自己所沒有的,不如看自己所擁有的。 -《你不能選擇出身,但能活出想要的人生》讀後心得與其看自己所沒有的,不如看自己所擁有的。 -《你不能選擇出身,但能活出想要的人生》讀後心得
Thumbnail
avatar
處翼
2024-03-29
與其擔心你被AI取代不如擔心你被善用AI的人取代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avatar
陳乃誠
2024-03-28
【與其盲目向外探索,不如先對自己"向內"產生好奇心。】小時候的自己,對這個世界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心", 長大後的自己,還剩下多少這種感覺? 請讓那個瀕臨崩潰的自己出來透透氣吧! 允許自己"可以有負向情緒"出現, 負向情緒其實是來"幫助自己釐清"我怎麼了?
Thumbnail
avatar
記憶旅程 to Roxanne
2024-03-10
與其被Fired,不如先fired自己的腦袋!一場檯面上圓滿沒有異議,檯面下卻沒有共識的跨部門會議,技術單位與業務單位彷如平行時空,技術部門覺得商品幾乎完勝對手,非常具有賣相,但這卻不是業務眼中的賣點,這到底該如何處理?與其改變他人的想法,不如試者改變自己的做法,沒有共識,是不是可以換個方式呢?與其等著被fired,不如fired自己的腦袋!
Thumbnail
avatar
Emma
2021-06-29
與其每天抱怨那些工作的不快樂,不如作件自己喜歡的事吧!X凸相機|:1st 因為想要買我手上QL17的閃燈,才有這次的訪談機會! 因採訪的過程,當中變教學=)老闆真的很專業!                             
avatar
陳皙
2020-04-07
與其說是倦勤,不如說我是安逸夠了,準備重新出發探尋自己的初衷這世上多的是順服於框架的人,無論是有意識的鑽營或無意識的屈從,我也難以逃脫。因此,更是欣賞這樣自在飛舞的精靈。 跳脫原有框架,我已經有準備好要接觸新事物的心態了,很容易掙脫陳舊的思維模式,從新的角度看事情,明明是舊的東西,也會賦予它新的意義。
Thumbnail
avatar
郭健中
20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