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人生4千個禮拜~反時間管理&生產力控制狂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一個人若順利活到80歲,頂多也只能活4000多個禮拜。但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我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很多人在那之前,就已經提前登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不可能體驗世間所有的事物。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又該優先去做哪些事呢?

之所以稱《人生4千個禮拜》為一本反時間管理的書,是因為很多著名的時間管理的方法,在書中都被作者批評了一輪。這樣不同的思考方式,提供了想要有效管理時間的人,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其實時間管理並沒有錯,只是過於不及都不好,中庸之道才是上策。

書裡頭提供了很多我以前沒聽過的觀點,譬如:耐心的三原則、第二序改變、關於時間流逝的敘述,還有當我們更有效率的完成某些事的時候,得到的可能不會是更多空閒,反而是更多的工作....(大驚!);世間的價值,並非單純來自你個人擁有多少時間,而是能否與你最愛的人共度等.....。

其中一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時間流逝的敘述和解方。書裡頭提道,30歲後的你,會感覺時間流逝的速度變快了嗎?不僅如此,這種感覺還會隨著年紀越大,時間流逝的速度似乎就越快,而且是穩定加速中!

「依據七、八十歲人士的說法,幾個月感覺簡直只有幾分鐘而已。很難想像比這更殘酷的命運安排:我們的4000個禮拜不只是持續減少,而是剩的越少,時間消逝的速度感覺就越快。」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在記錄歲月的流逝時,依據的是我們在這一段期間內處理了多少資訊。童年有著大量的新鮮體驗,因此在我們的記憶中,童年彷彿持續到永遠;然而,隨著年齡增長,生活漸漸變成按表操課、一成不變。」新鮮感越來越少,才會感覺時間越過越快!

讀到這裡的時候,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喔~原來是因為這樣啊!那麼....該怎麼辦呢?還好書中也有提到了解方:「減輕甚至是逆轉的方法就是盡量在生活中塞滿新鮮的體驗。」解法有兩個:

方法一:

盡量在生活中塞滿新鮮的體驗,可以延緩時間流逝的速度感。

譬如:可以時常走不同的路、上不同的課、學習新鮮的事物,去不同的地方、認識不同的人......。

方法二:

關照每一個當下,不論那個當下有多麼日常。

找到新鮮感的方式,不是做一些平日截然不同的事,而是進一步深入你原有的生活。

換句話說,就是要活在當下,深切的去感受生活,就算是瑣事也一樣。

讀到這裡,你是不是也很有感呢?不想要人生越過越快,就試試看這兩個方法吧!

此外,書中的附錄部分也是含金量滿滿。這裡提供了

坦然接受「生也有涯」的10種工具:

1.採取「定額」的生產力策略

寫下兩份待辦清單:一先列出「開放清單」,然後在其中選出「限制清單」。

配套措施:替每天的工作,事先設定時間界線。設定時間界線後,我們將會注意到時間限制,會更有動力明智的運用時間。

2.按部就班,一個一個來

一次專心做一個大計劃就好。這點和跟《成功聚焦在一件事》上這本書的道理是相通的。

3.事先決定要讓哪些事砸鍋

因為時間和精力有限,有的事不免會不及格。而且當你再也無法回頭的時候,焦慮會消失,因為現在只有一個方向可走:你要前進,走向你的選擇帶來的結果。換句話說,也就是要選擇「策略性的不及格」:如長滿雜草的草坪、亂七八糟的廚房。還有「循環式失敗」:用一種刻意的不平衡,取代壓力很大的「工作與生活要平衡」。

4.把注意力放在已經完成的事,不要只關注待辦事項

解決方案:列出「完工事項清單」,降低完成的標準。

這樣做後,壓力及焦慮感會減輕,對自己的滿意感也會提升。

5.做好事也要集中火力

選擇自己究竟要加入哪一場慈善、行動主義或政治上的戰役。必須集中自身有限的關懷能力。

6.使用只有單一功能的無趣科技

如Kindle電子書閱讀書、移除社群媒體App或是把手機調成灰階設定。

(蘋果灰階設定的設定方法:設定-輔助使用-輔助使用快速鍵-顏色濾鏡。)

7.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尋找新鮮感

這麼做可以減輕甚至是逆轉前面提到的「時間流逝感」。

8.在人際關係中當個「研究者」

當你碰上棘手或無聊的時刻,試著刻意拿出好奇心。你可以隨時保持好奇心(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來取代憂心忡忡?(希望接下來會出現特定的結果,害怕事情不是那樣發展。)

9、隨手行善

每當你心中湧出做好事的衝動,想要捐錢、關心朋友的近況、寫封信稱讚某人做得很好,那就立刻衝動行事,不要等晚一點再說。戈登斯坦指出,即使一開始需要花點力氣,不過助人為快樂之本,你會因為利人而立刻獲得利己的獎勵。

10.練習什麼都不要做

如果你無法忍受不行動帶來的不安,你做出糟糕時間選擇的機率會高很多。練習什麼都不做是在奪回你的自主權—-不再試圖迴避此時此刻的現實真正帶來的感受,冷靜下來,替你分配到的短暫人生做更好的選擇。


讀完這本書,改變了我看待事情的角度。當接受了事情不可能做完,時間是有限的這些基本概念後,就能夠以更寬容的態度去看待一些無法完成的部分。以佛法的角度來說,則是要我們放下執著,接受無常,活在當下,順其自然,隨順因緣。

以上就是塔妮雅對於這本書的心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另外,若是想要用聽的方式更進一步的瞭解這本書的話,建議可以聽下列PODCAST作為輔助喔!

#下一本讀什麼 #高效人生商學院 #馨天地 #文森說書 #三樓居酒屋

《人生4千個禮拜》博客來連結  https://shoppingfun.co/308c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塔妮雅的沙龍
164會員
249內容數
政大研究所畢業 育有四女的全職媽媽 老二為重度腦麻的孩子 無法遊歷四方 那就在書海裡傲遊吧! ​ 2023年分享60本讀書心得 2024年分享100本成人書籍+44本童書 2025年將持續閱讀分享更多成人及親子共讀的好書 ​ 合作邀約:ktokuleo@gmail.com
塔妮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31
今天是2023年的最後一天了,也來覆盤一下! ​ 這一年,我花費最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兩件事上。 ​ 分別是在臉書分享讀書心得,以及訓練甜甜自行完成作業。另外,也加入了創意閒聊好朋友群組。 ​ 一、閱讀50本書並發表讀書心得 ​ 年初,在自己的臉書公開要閱讀50本書並發表讀書心得後,轉眼
2023/12/31
今天是2023年的最後一天了,也來覆盤一下! ​ 這一年,我花費最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兩件事上。 ​ 分別是在臉書分享讀書心得,以及訓練甜甜自行完成作業。另外,也加入了創意閒聊好朋友群組。 ​ 一、閱讀50本書並發表讀書心得 ​ 年初,在自己的臉書公開要閱讀50本書並發表讀書心得後,轉眼
2023/12/29
以為自主時間越多,越幸福嗎,那你就錯了! 研究顯示,每日的自主時間,介於二到五個小時之間的人,幸福感最高。令人意外的,時間匱乏,或是時間太多,都會讓人感覺不快樂!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要成為時間富翁,而是該如何豐富你所擁有的時間」。換句話說,我們不只要學會投資金錢,更要學會如何投資時間,把時間花在更
Thumbnail
2023/12/29
以為自主時間越多,越幸福嗎,那你就錯了! 研究顯示,每日的自主時間,介於二到五個小時之間的人,幸福感最高。令人意外的,時間匱乏,或是時間太多,都會讓人感覺不快樂!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要成為時間富翁,而是該如何豐富你所擁有的時間」。換句話說,我們不只要學會投資金錢,更要學會如何投資時間,把時間花在更
Thumbnail
2023/12/26
閱讀跟心得分享是我的興趣,若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順便還能夠增加財富收入的話,那真是太好了! ​ 這本書雖然名為《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但關於如何有效閱讀的部分,也佔了書中一的大半。因此,無論是喜歡閱讀,想要學習如何有效率的閱讀、輸出書評,或是想知道如何透過讀書變現,這本書都適合你。
Thumbnail
2023/12/26
閱讀跟心得分享是我的興趣,若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順便還能夠增加財富收入的話,那真是太好了! ​ 這本書雖然名為《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但關於如何有效閱讀的部分,也佔了書中一的大半。因此,無論是喜歡閱讀,想要學習如何有效率的閱讀、輸出書評,或是想知道如何透過讀書變現,這本書都適合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Heibon近期讀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曾有大段時間執著「效率」、「產出」、「成本」等等社會科學用詞的Heibon給出很棒的思考方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哲學,深刻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使用以及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Heibon近期讀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曾有大段時間執著「效率」、「產出」、「成本」等等社會科學用詞的Heibon給出很棒的思考方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哲學,深刻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使用以及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推翻了提升生產力、追求效率等掌握時間運用的觀念,提出了要享受時間、體驗人生的新觀點,該花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更深地活在當下。
Thumbnail
《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推翻了提升生產力、追求效率等掌握時間運用的觀念,提出了要享受時間、體驗人生的新觀點,該花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更深地活在當下。
Thumbnail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客戶一直夢想退休後,要去完成環遊世界。結果,退休後三個月,就撒手人寰,沒有機會用自己的雙腳去理解這個世界。 我們對時間的誤解是什麼? 誤解1:我們總想要把時間「用到最滿」,會告訴自己,今天效率很好,過得很充實。 誤解2:更多的時間等於更多的生產力。 誤解3:不斷忙碌是好事。 誤解4:時間是無法控制的
Thumbnail
客戶一直夢想退休後,要去完成環遊世界。結果,退休後三個月,就撒手人寰,沒有機會用自己的雙腳去理解這個世界。 我們對時間的誤解是什麼? 誤解1:我們總想要把時間「用到最滿」,會告訴自己,今天效率很好,過得很充實。 誤解2:更多的時間等於更多的生產力。 誤解3:不斷忙碌是好事。 誤解4:時間是無法控制的
Thumbnail
一空下來就會想找事情做,把待辦事項塞得滿滿滿,有時候,反而過得更不快樂,甚至感到焦慮,如果你也曾經遇過這樣的狀況,那這本書很值得你細細品嚐,而這也是我接觸到這本書的動機。
Thumbnail
一空下來就會想找事情做,把待辦事項塞得滿滿滿,有時候,反而過得更不快樂,甚至感到焦慮,如果你也曾經遇過這樣的狀況,那這本書很值得你細細品嚐,而這也是我接觸到這本書的動機。
Thumbnail
一個人若順利活到80歲,頂多也只能活4000多個禮拜。但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我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很多人在那之前,就已經提前登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不可能體驗世間所有的事物。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又該優先去做哪些事呢? 之所以稱《人生4千個禮拜》為一本反時間管理的書,是因為很多著名的時間管理
Thumbnail
一個人若順利活到80歲,頂多也只能活4000多個禮拜。但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我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很多人在那之前,就已經提前登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不可能體驗世間所有的事物。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又該優先去做哪些事呢? 之所以稱《人生4千個禮拜》為一本反時間管理的書,是因為很多著名的時間管理
Thumbnail
▲切中需求的每日課題:時間有限成為每個人必得面對的問題。 ▲揚棄對時間的錯覺:人會被時間及效率困住,是因為我們假設生命最有意義的部分在未來的某一刻,卻永遠不是現在這個當下。
Thumbnail
▲切中需求的每日課題:時間有限成為每個人必得面對的問題。 ▲揚棄對時間的錯覺:人會被時間及效率困住,是因為我們假設生命最有意義的部分在未來的某一刻,卻永遠不是現在這個當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