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推薦#2 人生4千個禮拜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生4千個禮拜

關於這本書

作者:奧利佛‧柏克曼
譯者:許恬寧
大塊文化出版

本書簡介

▲切中需求的每日課題:時間有限成為每個人必得面對的問題。
▲揚棄對時間的錯覺:人會被時間及效率困住,是因為我們假設生命最有意義的部分在未來的某一刻,卻永遠不是現在這個當下。
▲面對真正的現實:作者重新檢討時間的概念,提出現代生活跟「時間有限」之間的扞格。

讀後感

會讀這本書來自於一場美麗的誤會,我本來以為他會是比較偏向於想要告訴讀者在這4,000個禮拜,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頓悟生死、不要再浪費時間之類的。
結果沒想到我完全會錯意,雖然看到一半就明白我誤會這本書的主旨,但我卻也從書中明白了:
  • 「發呆」不是那麼不該做的事,練習什麼都不要做吧!
  • 在這個高消耗、高競爭的的年代,也只需要從一堆待辦事項安排出三件事就好,其它先從清單上面刪掉吧。
  • 只需要留下一件大計劃,好好做。
  • 我們一直把生活的意義放在未來,而忽略了活在當下。
我過去一直覺得浪費生命、時間、人生的「發呆」,在這本書裡有新的定義。
如果你喜歡《原子習慣》,也剛好覺得被庸碌的時間壓的喘不過氣,也許你會和我們一樣,從這本書裡看見一些一直被我們遮住的視野與想法。

喜歡的節錄

管理家班森與東尼安妮.狄瑪莉亞.貝瑞在《個人看版》一書中詳細的探索「嚴格規定自己在同一時間能做的事情量量。」這個策略,建議一次不要做超過三件事。一旦選好,其他要你挪出時間的事,都必須等到這三件其中一件百分之百完成、有空檔之後再說(萬一某項計劃行不通,也可以乾脆放棄,此時同樣會釋出一個名額。重點不是強迫自己絕對要完成每一件已經開始的事,而是戒掉壞習慣,不再讓擱置一旁、完成一半的計畫數量不斷暴增。)
注意力就是生活,你活著的體驗,就是你付出的注意力的每一件事的總和。在你人生的終點回首從前,每一刻抓住你注意力的東西,就是你活過的人生。
為了感到全面掌控自己的人生,你相信生活正的意義存在於未來的某個地方,你的努力有一天會開花結果,你將生活在幸福的黃金年代,擺脫一切煩惱。這樣想的時候,就不必面對討厭的現實:你的人生並未走向某個當未來臨的關鍵時刻。
人類天生會因為有「意志的客體(人生中你想做、想擁有的東西)」而痛苦,因為當未獲得它們時很痛苦,但得到它們甚至更糟:「另一方面,如果因為太容易得到滿足,人這種動物的意志的客體立刻再次被剝奪而不見了,就會產生可怕的空虛感和無聊感;換句話說,人的存有與存在成為無法忍受的負擔,於是像鐘擺一樣擺盪在痛苦與無聊之間。」──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人生4000個禮拜購買AP連結

kobo電子書 讀墨AP或是到pchome─kobo電子書城這裡購買,謝謝。
avatar-img
2會員
16內容數
這是我們的閱後筆記,分享給正在找同樣一本書的你。各種故事小說類盡量簡短不劇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這本書 作者:馬克.李維 譯者:陳春琴 出版日期:2009/5/29 城邦出版集團 本書介紹 朱莉亞有生以來,父親就經常在她重要的成長階段缺席。多少個夜晚,她引頸盼望父親歸來;有多少次她在心底許願,只要做個乖女孩,父親便會回家與她相聚,期盼卻一再落空。 就在朱莉亞結婚的前三天,忙著籌備婚禮的她接
關於這本書 故事簡介   我要把所有的財產,贈與將我殺死的犯人。   一、將我所有財產讓與殺了我的犯人。   二、關於找出犯人的方法,另外遵循我託付給村山律師的第二份遺囑。   三、若在我死後三個月內無法找出犯人,我的遺產將全數歸國庫所有。   四、倘若我並非因某個人物刻意所為致死,遺產同樣全數歸國
關於這本書 作者:馬克.李維 譯者:陳春琴 出版日期:2009/5/29 城邦出版集團 本書介紹 朱莉亞有生以來,父親就經常在她重要的成長階段缺席。多少個夜晚,她引頸盼望父親歸來;有多少次她在心底許願,只要做個乖女孩,父親便會回家與她相聚,期盼卻一再落空。 就在朱莉亞結婚的前三天,忙著籌備婚禮的她接
關於這本書 故事簡介   我要把所有的財產,贈與將我殺死的犯人。   一、將我所有財產讓與殺了我的犯人。   二、關於找出犯人的方法,另外遵循我託付給村山律師的第二份遺囑。   三、若在我死後三個月內無法找出犯人,我的遺產將全數歸國庫所有。   四、倘若我並非因某個人物刻意所為致死,遺產同樣全數歸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四千個禮拜這本書,是在講述時間管理的問題。不過,與一般這類型的書籍不同之處在於,它更強調從目的性去調整個人使用時間的觀念。換言之,如果是拼命的要從有限的時間裡去塞進最多的事物,那樣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事情是做也做不完的。這樣說來,這道理就跟的斷捨離或是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類似的概念。唯
Thumbnail
奧利佛.柏克曼(Oliver Burkeman)的《人生4千個禮拜》深入探討時間管理和人生意義。書名中的「4千個禮拜」象徵一個人若能活到80歲,將擁有約4千個禮拜的時間。柏克曼的《人生4千個禮拜》吸引了我,因為它不僅提供了重新審視時間的方式,更讓我反思生活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不要心算 猜猜看 一般人可以活多久? 假設可以活到八十歲,大約有4千個禮拜。當下有心驚了一下,心想有那麼少嗎?再算一下自己大概還剩幾個禮拜,心臟又抽搐了一大下。 《人生4千個禮拜》,光從書名看,我以為是告訴我們人生時間有限,我們應該要學會如何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事實上剛好相反。作者奧利佛.柏克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如果對於休息會感到很有罪惡感或很有壓力、認為休息是偷懶、對於有用和沒用有些思考,
Thumbnail
若將人生看作一場體驗的遊戲,每個人的體驗都是「注意力」的總和,「你關注什麼,現實對你而言就是什麼樣子」。為此,若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豐富的體驗,就必須分心,讓分心幫助我們逃離「時間有限」的困境。但是,這卻忽略的這些體驗的深淺程度,以及重要程度,是否真的是我們的人生要追求的呢?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
Thumbnail
一生不過就是4,000個星期,要以「時間有限」的心態去思考,而不是妄想把各種事務都一股腦塞進自己的時程表裡。如果我們不深思自己的時間該用在哪些對自己人生有意義的事情上,那麼待完成的工作就會像是終點線不斷向後退的跑道般怎麼樣都跑不完,待辦夾也會如同薛西弗斯的巨石般不斷滾落,最後不免焦慮與失落的結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四千個禮拜這本書,是在講述時間管理的問題。不過,與一般這類型的書籍不同之處在於,它更強調從目的性去調整個人使用時間的觀念。換言之,如果是拼命的要從有限的時間裡去塞進最多的事物,那樣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事情是做也做不完的。這樣說來,這道理就跟的斷捨離或是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類似的概念。唯
Thumbnail
奧利佛.柏克曼(Oliver Burkeman)的《人生4千個禮拜》深入探討時間管理和人生意義。書名中的「4千個禮拜」象徵一個人若能活到80歲,將擁有約4千個禮拜的時間。柏克曼的《人生4千個禮拜》吸引了我,因為它不僅提供了重新審視時間的方式,更讓我反思生活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不要心算 猜猜看 一般人可以活多久? 假設可以活到八十歲,大約有4千個禮拜。當下有心驚了一下,心想有那麼少嗎?再算一下自己大概還剩幾個禮拜,心臟又抽搐了一大下。 《人生4千個禮拜》,光從書名看,我以為是告訴我們人生時間有限,我們應該要學會如何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事實上剛好相反。作者奧利佛.柏克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如果對於休息會感到很有罪惡感或很有壓力、認為休息是偷懶、對於有用和沒用有些思考,
Thumbnail
若將人生看作一場體驗的遊戲,每個人的體驗都是「注意力」的總和,「你關注什麼,現實對你而言就是什麼樣子」。為此,若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豐富的體驗,就必須分心,讓分心幫助我們逃離「時間有限」的困境。但是,這卻忽略的這些體驗的深淺程度,以及重要程度,是否真的是我們的人生要追求的呢?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
Thumbnail
一生不過就是4,000個星期,要以「時間有限」的心態去思考,而不是妄想把各種事務都一股腦塞進自己的時程表裡。如果我們不深思自己的時間該用在哪些對自己人生有意義的事情上,那麼待完成的工作就會像是終點線不斷向後退的跑道般怎麼樣都跑不完,待辦夾也會如同薛西弗斯的巨石般不斷滾落,最後不免焦慮與失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