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法】當父母離婚分居,可供孩子閱讀的繪本介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父母離婚分居,孩子可閱讀的繪本



raw-image


離婚,並不是只有兩位成人需面對的問題。

如果兩人間有了小孩,要如何開口告訴孩子父母要離婚了?

又要如何讓小孩理解父母的婚姻出現問題,並非是孩子的錯?

孩子又該如何適應未來得分別在不同的家庭環境跟自己的父母進行親子會面交往?

國內外有許多繪本,讓父母可以在離婚時的不同階段中,提供給孩子為心理建設。


繪本介紹

1.《恐龍離婚記:面對父母離婚的最佳指南》(Dinosaurs Divorce)

  • 作者:Laurie Krasny Brown
  • 美國繪本
  • 適讀年齡:4-8歲
  • 推薦指數:★★★★★
raw-image

從爸媽為什麼會離婚、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爸媽離婚之後、與爸媽其中一人同住、與爸媽團聚、擁有兩個家、如何開口跟朋友說、認識爸媽的新朋友、與繼父繼母同住到新來的兄弟姐妹都有全面性的介紹,讓孩子認識父母離婚後的環境將會如何改變及應對。


2.《It's Not Your Fault, Koko Bear: A Read-Together Book for Parents and Young Children During Divorce》

  • 作者:Vicki Lansky
  • 美國繪本
  • 適讀年齡:3-7歲
  • 推薦指數:★★★★★
raw-image

本書除以故事講述熊寶寶面對父母離婚分居。

同時在每篇的後面都會附上提醒家長應行注意的事項,是一本適合大人小孩閱讀的繪本。


3.《三個氣球:當父母不再同住時》(풍선 세 개)

  • 作者:金羊美김양미
  • 韓國繪本
  • 適讀年齡:4-6歲
  • 推薦指數:★★★
raw-image

以說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知道即使分居了,很多事情是不會改變的。家人之間的羈絆與連繫並非可輕易斷開。


4.《我的爸媽離婚了 陪伴孩子走過家庭與愛的課題》(Als je papa en mama gescheiden zijn)

  • 作者:Pauline Oud
  • 荷蘭繪本
  • 適讀年齡:3-8歲
  • 推薦指數:★★★★
raw-image

以說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瞭解分居時應該注意的事以及生活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5.《我有兩個家》(Ik woon in twee huize)

  • 作者:Marian De Smet
  • 比利時繪本
  • 適讀年齡:3-8歲
  • 推薦指數:★★★★
raw-image

以孩子的視角敘述出父母離婚後分居孩子的心境。

孩子從困惑到接受父母分居,自己有兩個家的現況,並從中發現兩個家的好處。


6.《永遠的媽媽,永遠的爸爸》(Always Mom, Forever Dad)

  • 作者:Joanna Rowland
  • 美國繪本
  • 適讀年齡:4-8歲
  • 推薦指數:★★★
raw-image

以孩子的視角敘述出父母離婚後分居孩子的心境。


7.《媽媽爸爸不住一起了》(Mom and Dad Don’t Live Together Any More)

  • 作者:Kathy Stinson
  • 美國繪本
  • 適讀年齡:3-8歲
  • 推薦指數:★★★
raw-image

以孩子的視角敘述出父母離婚後分居孩子的心境。

孩子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離婚,但知道爸媽仍舊愛他。


8.《爸爸一半,媽媽一半》(Un reino partido por la mitad)

  • 作者:Rosa Amanda Strausz
  • 西班牙繪本
  • 適讀年齡:4-6歲
  • 推薦指數:★★★★
raw-image

快樂的小王子因為國王和皇后分開導致分裂,小王子生活因而產生改變,但是隨著時間慢慢過去,小王子開始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並從中找到樂趣。


9.《You Weren't with Me》

  • 作者:Chandra Ippen
  • 美國繪本
  • 適讀年齡:3-6歲
  • 推薦指數:★★★★
raw-image

讓孩子知道即使父母無法同時雙方與孩子同住,但父母的愛一直都在。


10.《My Family's Changing: A First Look at Family Break-Up 》

  • 作者:Pat Thomas
  • 美國繪本
  • 適讀年齡:4-7歲
  • 推薦指數:★★★★
raw-image


告訴孩子如何面對父母離婚分居。本書專為孩子打造,每個章節後面都用「What about you?」專欄,提醒並告訴孩子擁有情緒是對的,並告訴孩子應該如何處理與面對。


11.《Two Homes》

  • 作者:Claire Masurel
  • 法國繪本
  • 適讀年齡:2-5歲
  • 推薦指數:★★★
raw-image


用孩子視角陳述擁有兩個家庭後的生活。


12.《我爸爸愛上你媽媽》(Mijn papa is op jouw mama)

  • 作者:Ilona Lammertink
  • 荷蘭繪本
  • 適讀年齡:4-6歲
  • 推薦指數:★★★★
raw-image

本書敘述孩子對於離婚後父母新戀情的看法。

本書更像是寫給大人看的繪本。希望大人在經營新關係時,不忘注意孩子心境的變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言法律事務所的沙龍
17會員
363內容數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2025/04/25
聯合國2758號決議僅處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未涉臺灣主權地位。中共不斷將其擴大解釋為「一個中國原則」的法律基礎,意圖封鎖臺灣的國際參與。近年,美、英、澳等國國會紛紛指出2758號決議未定義臺灣地位,應尊重臺灣人民自決權。透過法律視角還原決議本質,凸顯臺灣民主發展下的主體性與國際參與正當性。
Thumbnail
2025/04/25
聯合國2758號決議僅處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未涉臺灣主權地位。中共不斷將其擴大解釋為「一個中國原則」的法律基礎,意圖封鎖臺灣的國際參與。近年,美、英、澳等國國會紛紛指出2758號決議未定義臺灣地位,應尊重臺灣人民自決權。透過法律視角還原決議本質,凸顯臺灣民主發展下的主體性與國際參與正當性。
Thumbnail
2025/04/18
大S驟然離世,社會輿論關注的不僅是其遺產分配,更聚焦於兩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與監護問題。 本文將釐清親權與監護權的法律差異,說明離婚後親權歸屬的實務認定標準,並剖析跨境監護與法院判決互認的變數。面對未竟訴訟與孩子未來的生活安排,法律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也是本文的討論重點。
Thumbnail
2025/04/18
大S驟然離世,社會輿論關注的不僅是其遺產分配,更聚焦於兩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與監護問題。 本文將釐清親權與監護權的法律差異,說明離婚後親權歸屬的實務認定標準,並剖析跨境監護與法院判決互認的變數。面對未竟訴訟與孩子未來的生活安排,法律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也是本文的討論重點。
Thumbnail
2025/04/12
大S驟逝引發各界關注其遺產分配問題,特別是現任韓籍丈夫具俊曄、兩名未成年子女,以及前夫汪小菲之間的法律關係。本文從民法繼承順位出發,探討外國人繼承、未成年子女財產保護、贈與與信託規劃等議題,澄清外界對跨國繼承與父母代理行為的迷思,並延伸討論遺產管理實務與可能的稅負風險。
Thumbnail
2025/04/12
大S驟逝引發各界關注其遺產分配問題,特別是現任韓籍丈夫具俊曄、兩名未成年子女,以及前夫汪小菲之間的法律關係。本文從民法繼承順位出發,探討外國人繼承、未成年子女財產保護、贈與與信託規劃等議題,澄清外界對跨國繼承與父母代理行為的迷思,並延伸討論遺產管理實務與可能的稅負風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離婚,並不是只有兩位成人需面對的問題。 如果兩人間有了小孩,要如何開口告訴孩子父母要離婚了? 又要如何讓小孩理解父母的婚姻出現問題,並非是孩子的錯? 孩子又該如何適應未來得分別在不同的家庭環境跟自己的父母進行親子會面交往? 國內外有許多繪本,讓父母可以在離婚時的不同階段中,提供給孩子為心理建設。
Thumbnail
離婚,並不是只有兩位成人需面對的問題。 如果兩人間有了小孩,要如何開口告訴孩子父母要離婚了? 又要如何讓小孩理解父母的婚姻出現問題,並非是孩子的錯? 孩子又該如何適應未來得分別在不同的家庭環境跟自己的父母進行親子會面交往? 國內外有許多繪本,讓父母可以在離婚時的不同階段中,提供給孩子為心理建設。
Thumbnail
之前讀過「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我以為讀過至少有點基本認知,可以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但是很無奈的是,我只是拿到很多秘技,卻沒有真的消化吸收內化成自己的武功,今天再度和老婆爭執了幾來,用爭執這個字眼,是因為我們互相認為自己很理性要溝通,但是每一句話卻還是深深的刺到對方,因為不僅僅是我們之間的問題,她還
Thumbnail
之前讀過「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我以為讀過至少有點基本認知,可以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但是很無奈的是,我只是拿到很多秘技,卻沒有真的消化吸收內化成自己的武功,今天再度和老婆爭執了幾來,用爭執這個字眼,是因為我們互相認為自己很理性要溝通,但是每一句話卻還是深深的刺到對方,因為不僅僅是我們之間的問題,她還
Thumbnail
昨天晚上是我連續為孩子執行Bars的第二天,在執行時突然有一股強烈的感覺湧上來,就像又回到過去婚姻裡,那些被責罵與羞辱的情緒,我頓時愣了一下,以為這是我自己的記憶,但我不是己經為自己清理了嗎? 就在這瞬間,我覺察到原來這是我和孩子在共同的能量空間裡,透過孩子的視野看見他的記憶與感受。
Thumbnail
昨天晚上是我連續為孩子執行Bars的第二天,在執行時突然有一股強烈的感覺湧上來,就像又回到過去婚姻裡,那些被責罵與羞辱的情緒,我頓時愣了一下,以為這是我自己的記憶,但我不是己經為自己清理了嗎? 就在這瞬間,我覺察到原來這是我和孩子在共同的能量空間裡,透過孩子的視野看見他的記憶與感受。
Thumbnail
個案中常常有「無家的孩子」這種生命經歷的人或者離婚過離婚,而在離婚之後,與孩子的關係呈現疏離、爭吵、冷漠閉鎖的下場。因為在伴侶失和的過程中,有時父母本身還在情緒漩渦中,很難在穩定的情緒下,帶給孩子合適的引導與溝通。然而「家的毀壞」「家的崩解」「家被拆掉了」對孩子而言是巨大的失落,那畢竟是孩子從小感到
Thumbnail
個案中常常有「無家的孩子」這種生命經歷的人或者離婚過離婚,而在離婚之後,與孩子的關係呈現疏離、爭吵、冷漠閉鎖的下場。因為在伴侶失和的過程中,有時父母本身還在情緒漩渦中,很難在穩定的情緒下,帶給孩子合適的引導與溝通。然而「家的毀壞」「家的崩解」「家被拆掉了」對孩子而言是巨大的失落,那畢竟是孩子從小感到
Thumbnail
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冠上單親的頭銜,離婚當然算不得什麼光榮的事,但也不至於那麼難以啟齒,認清之後也就是一個狀態與事實罷了。甚願每一個苦難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被愛與祝福。
Thumbnail
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冠上單親的頭銜,離婚當然算不得什麼光榮的事,但也不至於那麼難以啟齒,認清之後也就是一個狀態與事實罷了。甚願每一個苦難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被愛與祝福。
Thumbnail
離婚不代表失敗,也許會為彼此看起另外一扇窗。
Thumbnail
離婚不代表失敗,也許會為彼此看起另外一扇窗。
Thumbnail
不只是那位長輩,身邊一些家庭有離異的朋友,也或多或少透漏著這樣的心境:父母會離婚,是不是因為我不好?即便他們理智上明白不是,但感性上依然抱存著這樣的懷疑。因此,今天看劇吃瓜的我們,在看完熱鬧以後,是否有回頭想過,最可憐的其實是那三位孩子?我們是否又有想過,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身邊的人身上,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不只是那位長輩,身邊一些家庭有離異的朋友,也或多或少透漏著這樣的心境:父母會離婚,是不是因為我不好?即便他們理智上明白不是,但感性上依然抱存著這樣的懷疑。因此,今天看劇吃瓜的我們,在看完熱鬧以後,是否有回頭想過,最可憐的其實是那三位孩子?我們是否又有想過,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身邊的人身上,可以怎麼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