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好習慣讓你更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建立好習慣讓你更自由
自由是什麼呢?
無拘無束就是自由嗎?
盡情地享受肉身的歡愉就是自由嗎?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是自由嗎?
放縱自己的慾望盡情開懷就是自由嗎?
掙脫枷鎖的自由
我們過這樣的生活的時候,像
過了一段時間,你就會感覺從高潮迭落到谷底,又好像會熱鬧瘋狂中回到落寞空虛中。
那什麼是自由呢?自由的心靈,自由的身心,自由的與任何人群相處,心靈得到陽光飛翔。在此之前,我覺得,
想要自由,應該先要能自律啊!
自律自己一天的規劃,自律自覺自己正面的習慣養成啊!
1898年心理學家愛德華,做了一個貓的實驗,他把貓放入稱作迷籠的裝置中,裡面可以透過拉桿,進而逃離這個迷籠,也就是個是貓版的密室逃脫!
大部分的貓一放進去就想要逃出來,他們會用鼻子去嗅每個角落,用爪子去抓任何一個縫隙,探索幾分鐘之後,巧合的碰到那隻神氣桿子,門就會自動打開逃出來。逃出來就有食物吃。
做了二、三十次的試驗,這個行為逐漸從自動化變成習慣化,他會在幾秒內逃出來,如下有一個記錄,第12號的貓,花費的時間160秒30秒90秒60 15 28 20 30 22 11 15 20 12 10 14 10 8 8 5 10 8 6 6 7。如上的時間紀錄,前三次是大概平均為90秒,最後三次大概平均為6.3秒,也就是說透過練習貓犯的錯誤越來越少,動作也越來越快,慢慢自動化減少再犯之前的錯誤。
心理學家愛德華的結論是:"帶來快樂的後果行為,往往會被重視重複,帶來討厭的後果,就不會被重複"。
習慣是透過經驗獲得的心理捷徑,某種意義上,習慣只是對你過去解決問題的步驟記憶,只要條件對了,你就可以輸出這份記憶,自動套用相同的解決之道。
習慣的形成相當有用,大腦總是保存你有意識的注意力,只要情況允許,意識喜歡把任務分配給無意識去不暇思索的做,這就是一個習慣形成所發生的事情,習慣減輕了認知的負擔,好讓你把其他注意力的分配給其他任務。
如果你養成的是壞習慣,他將帶你循環無止盡的黑暗,那就是所謂的恣意妄為的自由;養成的好習慣,不會限制你自由,更能創造自由,更有時間去做你認真想要做的事情,養成良好的財物習慣,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你建立了這些好的習慣,都可以搞定生活中的基本事務,就可以在未來做更多想做的事情。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21內容數
閱讀的心得,促進自我成長、引發你我共鳴、產生良善風氣、激厲讀者心有戚戚、大家一起奮發向上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雁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是不是遇到不如意事就不開心了呢?😆 你是不是遇到煩躁事就變心情糟糕了呢? 那你也和我有同樣的思維困境了吧! 😄😄
去除壞習慣的四個方法 想要戒斷癮頭,一再重蹈覆轍 想要放下手機3C網絡的吸引,卻每每欲罷不能。 我!到底要怎麼做呢?才能真正改變啊! 原子習慣提到的四個要點,不妨試試哦! 我真心的發現,再這樣下去的生活,太糜爛、太頹廢了!於是,我真心要調整振作自己,以下四點思考,我們以戒斷手機成癮的例子來說好
Power of 習慣 你還在過燈紅酒綠的生活嗎? 你還在過晚睡晚起的生活嗎? 你還在為減重煩惱不已嗎? 你還在為工作事倍功半、焦頭爛額嗎?
這樣會困難嗎?畢竟這將是毛蟲蛻變的開始呢! 身分認同不是與身俱來的,也不是本來就有的信念,想要變化身份認同,那證明我是一個想要提升改變自己的人了,是個積極向上的人。 好的!那我們來看看要怎麼樣轉變身份認同呢?就是要他具體化、實際化,just do it
為什麼減重這麼困難 ? 為什麼早起那麼不容易? 為什麼重拾惡習那麼容易呢? 為什麼改變自己這麼困難呢? 你是否也一直有著這些問題呢? 因為我們的改變,可能錯了方向 ?
你是不是遇到不如意事就不開心了呢?😆 你是不是遇到煩躁事就變心情糟糕了呢? 那你也和我有同樣的思維困境了吧! 😄😄
去除壞習慣的四個方法 想要戒斷癮頭,一再重蹈覆轍 想要放下手機3C網絡的吸引,卻每每欲罷不能。 我!到底要怎麼做呢?才能真正改變啊! 原子習慣提到的四個要點,不妨試試哦! 我真心的發現,再這樣下去的生活,太糜爛、太頹廢了!於是,我真心要調整振作自己,以下四點思考,我們以戒斷手機成癮的例子來說好
Power of 習慣 你還在過燈紅酒綠的生活嗎? 你還在過晚睡晚起的生活嗎? 你還在為減重煩惱不已嗎? 你還在為工作事倍功半、焦頭爛額嗎?
這樣會困難嗎?畢竟這將是毛蟲蛻變的開始呢! 身分認同不是與身俱來的,也不是本來就有的信念,想要變化身份認同,那證明我是一個想要提升改變自己的人了,是個積極向上的人。 好的!那我們來看看要怎麼樣轉變身份認同呢?就是要他具體化、實際化,just do it
為什麼減重這麼困難 ? 為什麼早起那麼不容易? 為什麼重拾惡習那麼容易呢? 為什麼改變自己這麼困難呢? 你是否也一直有著這些問題呢? 因為我們的改變,可能錯了方向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真的覺得自由嗎? 因為這一切的最終目的不過是自由。古往今來,無數神秘學都告訴我們,追求靈性成長的理由,除了釋放自己,還是釋放自己。釋放自己的恐懼、釋放限制自我的意識形態、釋放幻覺妄想、釋放痛苦。釋放尚未成為真正的自己的那股焦慮感。 自由。 你感覺到了嗎? 你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更自由而做
Thumbnail
心理學提到每個人的腦袋里都住著一隻即時享樂猴,是人們最愛享受當下、及時行樂的天性,當目標像是緊箍咒一樣束縛這只猴子,當即時行樂的渴望被意識壓制和不被允許時,它將會遁入到潛意識里。
Thumbnail
每次你放下,內在的執著就會少一點 自由是這世上最自然不過的事,事實上,它是我們生命應有的姿態。而所謂,自由的活在「當下」,指的就是體驗生命碰觸你、流經你深受感動的每個瞬間。 探索自性與生命的開展是緊密交織的,而不置可否的是,內在不容忽視的聲音,恰恰是我們需要下工夫之處。 這段深入內
「自由即自律」是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的名言,這是老師很喜歡的一句話。 棋盤那麼大,可以自由自在的落子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 自由建立在自律之上,唯有如此,才能讓「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好,進而克服盲點、精進棋力、達成目標,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如果我們用真誠相待奪取了彼此的自由,那麼請原諒臨終前的躲藏,你可以認為我是要留住最美麗的自己讓你找尋,而自由是那麼的美麗,所以我想給予,讓你想起。
Thumbnail
以前我是覺得人如果要有所成就,就是要自律,自律之後才能得到更多的自由 所以我的生活非常規律,每隔一週運動2-3次,採取168斷食,也儘量讓自己早點睡覺(這一點最困難) 最近我的想法有些改變,他發現大部分的人覺得自己自律了就「應該」得到上面說的這些自由
  「怎麼剛回家就癱在那?快去做該做的事。」、「你練完琴完了嗎?」、 「都幾點了?你怎麼還不去睡覺?」父母的提醒聲持續不斷,被催促著去寫作業、練琴、洗澡、睡覺,一直到躺上床關上燈提醒的聲音才漸漸消失,接著,同樣的場景隔天再一次出現。 真正的自由是什麼?為何自律能帶來自由? 〈自由的兩種概念〉這是
Thumbnail
回想當初會選擇進入教育出版業業務的原因,除了覺得與人交際對我來說不是難事,另一方面也認為自己從學生時期好像就一直很嚮往所謂的「自由」。 記得以前最喜歡趴在教室窗台邊,看著人行道旁的馬路上,我好羨慕那些能在外面自由自在走動的人們,尤其是停在路邊休息的計程車司機,相較於教室裡的我們,他好像才是擁有自由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原子習慣中關於情緒和環境的影響,以案例和探討方式呈現。探討了情緒如何成為一種追蹤工具,同時也設想了如何重新設定大腦享受困難的習慣,以及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習慣的形成和改變。
Thumbnail
當我們建立習慣之後,我們的某些行為會自動化,自動化的好處,是我們會越來越熟悉這一個行為;但缺點則是隨著自動化程度越高,我們會落入無意識的行為。也就是當一個行為自動化之後,我們對於回饋會變得不敏感,我們不會注意到要如何讓這個習慣變得「更好」。James Clear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就提及:某些研究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真的覺得自由嗎? 因為這一切的最終目的不過是自由。古往今來,無數神秘學都告訴我們,追求靈性成長的理由,除了釋放自己,還是釋放自己。釋放自己的恐懼、釋放限制自我的意識形態、釋放幻覺妄想、釋放痛苦。釋放尚未成為真正的自己的那股焦慮感。 自由。 你感覺到了嗎? 你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更自由而做
Thumbnail
心理學提到每個人的腦袋里都住著一隻即時享樂猴,是人們最愛享受當下、及時行樂的天性,當目標像是緊箍咒一樣束縛這只猴子,當即時行樂的渴望被意識壓制和不被允許時,它將會遁入到潛意識里。
Thumbnail
每次你放下,內在的執著就會少一點 自由是這世上最自然不過的事,事實上,它是我們生命應有的姿態。而所謂,自由的活在「當下」,指的就是體驗生命碰觸你、流經你深受感動的每個瞬間。 探索自性與生命的開展是緊密交織的,而不置可否的是,內在不容忽視的聲音,恰恰是我們需要下工夫之處。 這段深入內
「自由即自律」是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的名言,這是老師很喜歡的一句話。 棋盤那麼大,可以自由自在的落子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 自由建立在自律之上,唯有如此,才能讓「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好,進而克服盲點、精進棋力、達成目標,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如果我們用真誠相待奪取了彼此的自由,那麼請原諒臨終前的躲藏,你可以認為我是要留住最美麗的自己讓你找尋,而自由是那麼的美麗,所以我想給予,讓你想起。
Thumbnail
以前我是覺得人如果要有所成就,就是要自律,自律之後才能得到更多的自由 所以我的生活非常規律,每隔一週運動2-3次,採取168斷食,也儘量讓自己早點睡覺(這一點最困難) 最近我的想法有些改變,他發現大部分的人覺得自己自律了就「應該」得到上面說的這些自由
  「怎麼剛回家就癱在那?快去做該做的事。」、「你練完琴完了嗎?」、 「都幾點了?你怎麼還不去睡覺?」父母的提醒聲持續不斷,被催促著去寫作業、練琴、洗澡、睡覺,一直到躺上床關上燈提醒的聲音才漸漸消失,接著,同樣的場景隔天再一次出現。 真正的自由是什麼?為何自律能帶來自由? 〈自由的兩種概念〉這是
Thumbnail
回想當初會選擇進入教育出版業業務的原因,除了覺得與人交際對我來說不是難事,另一方面也認為自己從學生時期好像就一直很嚮往所謂的「自由」。 記得以前最喜歡趴在教室窗台邊,看著人行道旁的馬路上,我好羨慕那些能在外面自由自在走動的人們,尤其是停在路邊休息的計程車司機,相較於教室裡的我們,他好像才是擁有自由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原子習慣中關於情緒和環境的影響,以案例和探討方式呈現。探討了情緒如何成為一種追蹤工具,同時也設想了如何重新設定大腦享受困難的習慣,以及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習慣的形成和改變。
Thumbnail
當我們建立習慣之後,我們的某些行為會自動化,自動化的好處,是我們會越來越熟悉這一個行為;但缺點則是隨著自動化程度越高,我們會落入無意識的行為。也就是當一個行為自動化之後,我們對於回饋會變得不敏感,我們不會注意到要如何讓這個習慣變得「更好」。James Clear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就提及:某些研究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