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和創新的雙面刃:AI 監管、邊緣運算和鴻海的紀律治理|資訊篇|前導|【怪獸】你與科技的距離 EP3.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收聽Podcast|🙋追蹤怪獸|📰訂閱怪獸雙週快報|🤖來找怪獸

你有沒有想過,規範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的人生一定要有「紀律」嗎?

無論是個人、社會還是公司,「有紀律」常被視為成功的關鍵因素。蘋果、谷歌和其他科技巨頭,無一不是藉由創新和紀律來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

接下來的內容,我們要來探討當今科技巨頭在創新與道德之間的兩難,以及他們是如何透過紀律來應對這些挑戰,最後反思紀律對於我們個人而言,究竟扮演怎樣的角色。

為什麼要有紀律?

raw-image

看到紀律(discipline),你會想到什麼呢?從人工智能的監管,一直到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問題,都和紀律與規範扯上微妙關係。

紀律與規範

紀律,是一種深植於個體或組織的內在自我調節能力。以科技公司來說,即便成為市場的領先者仍然嚴格遵守道德準則,警惕不濫用數據或侵犯用戶隱私就是一項必須遵守的鐵律。

至於規範,是一種外在制約,通常來自政府或其他監管機構,透過法律和政策來規範,像是政府可能會制定反壟斷法律,阻止科技巨頭獨佔市場。紀律(內在驅動)與規範(外在制約)兩者相輔相成,但實際上,要達到紀律沒這麼簡單。

延伸閱讀: Google搜尋到底是多厲害才會被政府盯上?壟斷、反壟斷到底是什麼呢?|趕快tech我 EP3.2.1

公司視角:紀律在科技業的角色與道德困境

從公司的角度而言,紀律更是方方面面,像是智慧財產權、專利、隱私安全、反壟斷這種法規上的紀律等,以及社會層次,不管是透過維護股東和用戶權益,社會和環境問題這類型永續發展必須要做到的皆然。

科技業更是握有許多規範上的考量和道德相關的問題,像是現在非常夯的 AI,又或是雲端、區塊鏈的資安問題,比較理性樂觀的人可能會思考,AI 應該要發展到什麼程度、到底應該扮演怎麼樣的角色;但悲觀的可能會認為「飯碗不保」,人和人的競爭已經夠激烈了,甚至史丹佛研究還有證實 GPT-3 已經具備 9 歲小孩的同理能力,現在連機器都要取代人工,那麼,我們的未來在哪裡?

這也就是為何紀律與規範有它存在的必要:重新審視技術的進步,是不是真能幫到人類。

監管的方式和力道非常重要

就整個技術的發展軌跡可以發現,新技術的誕生本就會經過大規模的推廣,透過網路效應吸引很多人投入,但技術的演變,始終無從解決被惡意使用的問題。

以假訊息而言,姑且不論人根據看的角度和觀點不同可能產生盲點與誤解,即便媒介再怎麼改變,從口耳相傳、文本,直至聲音、影像,全部都可以是假的。

延伸閱讀:
怎麼走都回到起點的階梯:我們看到的,真的是我們「看到」的嗎?|怪獸看科技

科技的進步,似乎讓我們變得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細分這些真真假假的內容,因此我們應該要阻止科技的快速發展,訂定嚴格的使用方式去限制使用範圍嗎?

大數據的使用可能侵犯個人隱私,區塊鏈的匿名性可能帶來更多金融犯罪,有些隱私資料無法上雲端,這些是問題沒錯,但我認為,也得讓新科技去改善我們當前的生活。

既然這樣,到底有沒有辦法在保護隱私和利用新技術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之前我們第一季特別節目提過的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就是一個例子。

邊緣運算

raw-image

邊緣運算是一種計算架構,在數據產生的地方就對其進行處理,而不是將它傳送到遠程的雲端伺服器。

假設你有一個智能手錶,過往監測的數據會被傳送到雲端進行分析和處理,但藉由邊緣運算,你的手錶可以直接處理這些數據,非必要不會傳到雲端,減少了數據被攔截或濫用的風險,讓個人隱私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邊緣運算的崛起,讓我們在利用大數據和區塊鏈這類新技術的同時,有了保護個人隱私和資料安全的有效途徑。但技術不可能完全美好,勢必有些情況無法使用邊緣運算,這時勢必得回歸到監管與規範本身。

讓紀律和規範取得平衡

用戶的自律、科技公司的紀律以及政府的規範,三者互相溝通並取得平衡點相當重要,身為使用者,我們要有意識地使用科技,避免過度依賴,並保護自己的隱私;科技公司作為產品和服務的創造者,他們需要確保他們的產品是安全的,不會損害用戶的權益,並且在商業利益和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

最後,當市場和個人不能有效地影響科技時,政府需要介入以保護公眾利益,確保科技公司負責任,保護消費者免受侵害,同時透過規範鼓勵創新。

延伸閱讀:
【怪獸雙週快報#12】別做熱愛的事?加拿大社群新聞遭封鎖、子彈思考整理術,做真實的自己重新審視人生
【怪獸雙週快報#3】從人文關懷看數位轉型(一)、未來科技的15道難題X零規則,掌握科技與管理的關係

紀律如何體現在鴻海的企業文化

講到鴻海,很多人腦中浮現的就是「血尿工廠」,是一間非常有紀律和規則的科技公司。鴻海歷經三階段轉型,從科技代工一直走到服務,其中不變的一直是鴻海的執行力,在高壓的紀律下的工作成效。

其中,「分層負責」、「上行下效」與「細節管理」三個重點,是讓鴻海可以透過紀律不斷成長的核心要素。

延伸閱讀:
鴻海電動車:在眾多企業環伺下優勢在哪|趕快tech我 EP13.2.4

鴻海紀律 分層負責

目標本身和目標設立的原因是影響達標或否的關鍵,對於公司而言,在實際執行之前,如何做一個正確的決定就是決定勝敗的關鍵。

鴻海的目標與計畫都是經過「訂策略→建組織→布人力→置系統」的程序層層展開,再去徹底執行,如此一來,員工執行的掌握度也比較高。

也因為這種層層開展的決策過程,誕生了鴻海分層負責的事業群,像是電動車、機器人等多項事業群;每一個事業群有各自完整的組織,上頭會訂出成長目標,讓各個事業群就要針對目標,訂定具體目標付諸執行。

鴻海紀律 上行下效

想讓員工負責,執行力必須從高層做起。鴻海的研發與製造緊扣相連,彼此連坐負責,假如製造端發生問題,研發端也必須協同解決。

就像在西點軍校,每一個執行者都有自己的任務,但每個人的任務都是整體任務的一環,在各司其職的同時,也要團隊通力合作。

鴻海紀律 ③:細節管理

一般公司對研發的管理彈性較大,也比較不注重細節;但是在鴻海,卻有獨立的工管系統,詳細規範每一個研發環節的流程與權責。

舉例來說,鴻海會將研發分為幾個階段,每項產品在進入下一個階段之前,都必須通過設計審查。這些表單也有助於鴻海將研發的 know-how 保存下來,一方面把組織的知識加以外顯和固化,成為公司的資產,另一方面可以傳承給新人。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樣清楚規範了每個研發人員在專案中所扮演的角色權責,讓每個人都可以掌握。

紀律的企業層面應用:從 A A+ 的秘密武器

當有紀律的文化和企業精神相結合時,就能點石成金,創造卓越的績效——《從A到A+》,管理學家 Jim Collins。

雖然對於企業來說,紀律存在的價值就是一體成型的規範和執行方式,然而在快速變化的社會,紀律能給的就只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像是以人工智能來說,它不僅有潛力改變工作型態,還帶來了準確性問題、假訊息的擴散以及在教育環境中的使用爭議。因此,除了企業管理層面必須透過測試和驗證標準確保技術的可靠性和安全,還要與各界積極對話,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以隱私問題來說更是如此,蘋果的 ATT(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也是為了保護用戶的隱私,防止過度的個人化廣告,透過強化紀律,在保護個人隱私和推動創新之間找到平衡。

資安亦然。隨著數據成為新時代的黃金,保護這些資料免受未經授權的存取變得至關重要。

延伸閱讀:
蘋果最引以為傲的ATT隱私政策只是曇花一現?!|趕快tech我 EP1.2.5

科技、紀律與你:如何用科技幫助自己?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科技也一種強化紀律和規範執行效率的方式。

舉例而言,AI 技術的進步使得障礙物偵測成為可能,監管機構也因著科技的進步而變得更加精準和高效。

也就是說,科技與紀律是共榮共存的。科技需要透過紀律和規範,確保發展方向符合社會價值;同時,紀律與監管也仰賴科技的力量,提高效率和適應性,共同促進世界的進步。

科技公司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必須提前預測和評估新技術可能引發的問題,並在問題發生前制定解決策略。對於每個人而言,了解科技的影響、利用科技的同時,保持警惕,避免遭科技濫用也是必須做好的功課。

文章的最後留下一個思考,你認為紀律在你的人生扮演怎麼樣的作用?紀律對你而言,會是種限制嗎?下一篇我們會接著討論,「紀律」到底對於個人而言,是必要的存在,還是會讓你綁手綁腳的框架。


raw-image

🤖追蹤怪獸科技公司:用科技,遇見更好的自己。
👉https://www.instagram.com/monstech.inc/


avatar-img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27.3K會員
441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2023/09/08
這篇文章是怪獸科技公司寫過有關 AI 議題的總目錄,包含我在政大聽 OpenAI 技術顧問的演講、AIGC 年會等等跟 AI 主題相關的紀錄心得~拿免費邀請票還是得來回饋一下,以及記錄一下這次兩天 14 場 40 分鐘的 2023 GAI 年會到底學到了什麼!
Thumbnail
2023/09/08
這篇文章是怪獸科技公司寫過有關 AI 議題的總目錄,包含我在政大聽 OpenAI 技術顧問的演講、AIGC 年會等等跟 AI 主題相關的紀錄心得~拿免費邀請票還是得來回饋一下,以及記錄一下這次兩天 14 場 40 分鐘的 2023 GAI 年會到底學到了什麼!
Thumbnail
2023/09/06
AI 大戰愈演愈烈,ChatGPT 更成為 2023 年首個破億使用者的應用,再加上投資其母公司 OpenAI 的 Microsoft 也運用 GPT-4 打造 Bing Chat,很多焦點就會放在長期由 Google 壟斷的搜尋引擎市場版圖是否可能重新洗牌。Google 的地位真有可能受到動搖嗎?
Thumbnail
2023/09/06
AI 大戰愈演愈烈,ChatGPT 更成為 2023 年首個破億使用者的應用,再加上投資其母公司 OpenAI 的 Microsoft 也運用 GPT-4 打造 Bing Chat,很多焦點就會放在長期由 Google 壟斷的搜尋引擎市場版圖是否可能重新洗牌。Google 的地位真有可能受到動搖嗎?
Thumbnail
2023/09/01
這次的內容,我將分享在政大聽完 OpenAI 的執行長技術顧問(Technical Advisor to the CEO) Dr. Mohammad Bavarian 在台灣的第一場演講,透過 OpenAI 官方的視角,探討人工通用智慧(AGI)的關鍵技術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2023/09/01
這次的內容,我將分享在政大聽完 OpenAI 的執行長技術顧問(Technical Advisor to the CEO) Dr. Mohammad Bavarian 在台灣的第一場演講,透過 OpenAI 官方的視角,探討人工通用智慧(AGI)的關鍵技術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紀律,常常被視為「壓迫」的代名詞,好像是只有瘋狂意志力的人才能做到。不少人會覺得,要犧牲自由才能養成紀律,人生真的就是這樣嗎?在現代人職涯至少 50 年的人生旅程中,是否會變得機械式像是機器人一樣,只是不斷劃掉代辦事項而已?
Thumbnail
紀律,常常被視為「壓迫」的代名詞,好像是只有瘋狂意志力的人才能做到。不少人會覺得,要犧牲自由才能養成紀律,人生真的就是這樣嗎?在現代人職涯至少 50 年的人生旅程中,是否會變得機械式像是機器人一樣,只是不斷劃掉代辦事項而已?
Thumbnail
無論是個人、社會還是公司,「有紀律」常被視為成功的關鍵因素。蘋果、谷歌和其他科技巨頭,無一不是藉由創新和紀律來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接下來,我們要來探討當今科技巨頭在創新與道德之間的兩難,以及他們是如何透過紀律來應對這些挑戰,最後反思紀律對於我們個人而言,究竟扮演怎樣的角色。
Thumbnail
無論是個人、社會還是公司,「有紀律」常被視為成功的關鍵因素。蘋果、谷歌和其他科技巨頭,無一不是藉由創新和紀律來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接下來,我們要來探討當今科技巨頭在創新與道德之間的兩難,以及他們是如何透過紀律來應對這些挑戰,最後反思紀律對於我們個人而言,究竟扮演怎樣的角色。
Thumbnail
你願意付錢給媒體嗎?又或是說,覺得應該要讓科技巨頭付給媒體呢?來到 2023 的下半年,本期《怪獸雙週雙週快報》探討媒體以及科技聚合者的關係,結合兩本精彩的書籍《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子彈思考整理術》,希望你可以找到下半年的重心與目標!
Thumbnail
你願意付錢給媒體嗎?又或是說,覺得應該要讓科技巨頭付給媒體呢?來到 2023 的下半年,本期《怪獸雙週雙週快報》探討媒體以及科技聚合者的關係,結合兩本精彩的書籍《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子彈思考整理術》,希望你可以找到下半年的重心與目標!
Thumbnail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自己看過、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和成功者的分享,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來回踏步呢?
Thumbnail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自己看過、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和成功者的分享,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來回踏步呢?
Thumbnail
全球面對AI時代的存在與發展,對於法制層面及環境上的需求益增,尤其AI在智慧財產法制上的爭議討論度愈來愈熱烈。然而,台灣當前似乎仍欠缺前瞻性的遠見來面對一波波AI的浪潮,我們冀望能透過新的法規範思維來建構適切的實務運作環境,特別是AI的科技法律面分析(政府作為或規範、業界應注意事項或管理方向),需要
Thumbnail
全球面對AI時代的存在與發展,對於法制層面及環境上的需求益增,尤其AI在智慧財產法制上的爭議討論度愈來愈熱烈。然而,台灣當前似乎仍欠缺前瞻性的遠見來面對一波波AI的浪潮,我們冀望能透過新的法規範思維來建構適切的實務運作環境,特別是AI的科技法律面分析(政府作為或規範、業界應注意事項或管理方向),需要
Thumbnail
科技正在作惡,資本和政府都無法抑制把你上下摸個遍的沖動 — — 只為掌控你,和從你身上榨取每一便士的價值。你的自由,家人的隱私,不僅僅依賴你的自覺,也依靠向善的科技。 — — iATHUB
Thumbnail
科技正在作惡,資本和政府都無法抑制把你上下摸個遍的沖動 — — 只為掌控你,和從你身上榨取每一便士的價值。你的自由,家人的隱私,不僅僅依賴你的自覺,也依靠向善的科技。 — — iATHUB
Thumbnail
本文主要在講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機器人風險管控的趨勢與研析,涉及每個國家的競爭力,尤其與AI機器人的政策與法制規範。
Thumbnail
本文主要在講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機器人風險管控的趨勢與研析,涉及每個國家的競爭力,尤其與AI機器人的政策與法制規範。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到了歐盟對於人中智慧運用中關於「高風險」的分類,有「重要基礎設施(如交通),可能使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脅」;「教育或職業培訓,可能決定某人的受教育機會(如考試評分)」;「產品的安全零件(如AI在機器人輔助手術中的應用)」;「就業、員工管理和自雇管道(如徵才使用的履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到了歐盟對於人中智慧運用中關於「高風險」的分類,有「重要基礎設施(如交通),可能使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脅」;「教育或職業培訓,可能決定某人的受教育機會(如考試評分)」;「產品的安全零件(如AI在機器人輔助手術中的應用)」;「就業、員工管理和自雇管道(如徵才使用的履
Thumbnail
本文主要在講述人工智慧風險管控的趨勢與研析,是與「資訊科技發展」相關的法律議題,也涉及每個國家的競爭力,尤其與人工智慧的競爭政策與法制,最後均會直指倫理規範的重要性。所以會從此等法制發展最先進的歐盟去論述,然後再回頭看我國的人工智慧法制發展現況。
Thumbnail
本文主要在講述人工智慧風險管控的趨勢與研析,是與「資訊科技發展」相關的法律議題,也涉及每個國家的競爭力,尤其與人工智慧的競爭政策與法制,最後均會直指倫理規範的重要性。所以會從此等法制發展最先進的歐盟去論述,然後再回頭看我國的人工智慧法制發展現況。
Thumbnail
人類和機械最大的差異就在感性的部分,對於人類的浪漫性格,規則與理性並不是我們至高的推崇,我們人類崇尚感性的生物,當遇上理性與感性相互碰撞的情況下,往往感性更能在人類社會裡略勝一籌,因此我們只將規則、或說法條訂為道德的最低線。
Thumbnail
人類和機械最大的差異就在感性的部分,對於人類的浪漫性格,規則與理性並不是我們至高的推崇,我們人類崇尚感性的生物,當遇上理性與感性相互碰撞的情況下,往往感性更能在人類社會裡略勝一籌,因此我們只將規則、或說法條訂為道德的最低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