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自我分析做了十多年,那個輔導都不會比我在「分析我」這點上做得更好。
人不是必然最清楚了解自己的,得看他想不想清楚自己。
最後一節的心理諮詢,我有不少話要說也無話可說。認清了部分的自己是想要認同,最近連錢都不想動手賺…想賺,但不想動手。賺錢是為了什麼,我這一刻也不想探索。但我聽到內心在痛苦的說「看著我、看看我」。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只要有人一星期跟我檢視一次進度、遇上的狀況或是情緒之類,我就會做得比只有我一個人好得多。可能我從來都沒有擺脫過想要獲得父母關注的情緒,想要證明自己、想要認可。我的金錢焦慮是一個表象,我還沒弄清全部的步驟跟答案。但某程度上,好像又跟表達自己扯上了關係。
也許等我弄清了再寫吧。
avatar-img
0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as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6月15日(四) 不是上一篇有寫日期的話我都忘了昨天根本沒寫。昨天是有買點什麼…昨天是買了看了很久的以太幣對美元,條件滿足了大部分,風險回報比率也不錯。今天倒是買了美元對日元,很簡單的突破了橫行加其他條件…早上倒是買了黃金跌,最後平手離場,也許會變成另一個橫行吧…反正有機會再看。 不知道恆指會否在
6月13日(二) 昨天發生了不少事,我還沒消化完。腦子不算很清醒,喉嚨也卡卡的。 因為不知道要說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我只知道這一年半的經歷,可能都夠寫三本小說了。 陪伴就陪伴吧,但也有不少時間要鬥智鬥勇鬥清醒。不但考驗精神也考驗體力。很神奇的是,我活下來了。單單是活下來,就讓我成長了很多。 其實
6月12日(一) 就拋開說什麼自我稱讚吧。都快要第三天沒寫了。 回頭看,今天的恆指其實還在橫行。現在我沒有很多時間了。 方法有很多,要是說那個最有效的話,倒不問,自己肯用那個方法做? 前進有時真的很難、很苦。有時候我也不禁不停問,這算什麼?為什麼?這到底為了什麼?我知道,這也許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位置
有已經買而放著等的單子後,對交易的疲憊感就上來了。但不坐在電腦前看市況,不在賺錢的焦慮感又會上來。那應該是我本來就有對金錢的感覺吧…對於現在找工作也一樣有焦慮感。 如果有好好找工作,就買那個幫助別人準備有錢的課程吧。在看《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時,就有在想,好,我現在知道我需要修改我的人生藍圖,也有
昨天有想起來要寫,但很想擺爛。 昨天去見了臨床心理學家,叫我也寫寫自我欣賞的事,然後抗拒感甚至輕微厭惡都上來了。說這不是功課,不想寫就算了。我第一個反應是這個練習還沒變成習慣,練習輸出順便寫寫交易日記已經是兩樣事情一舉兩得了,現在還要加一樣? 我明白這是為了什麼,也加強「接受」的能力,可還是有點反感
6月7日(三) 今天的恆指對我來說非常有趣而有學習價值。以下全是個人意見︰ 以1分鐘圖看,0915開始就破了慣性,升到0.618的位置再延續向下。當時其實有個模糊的直覺,但因為當下認知不夠清晰所以沒買跌,同時之前已在低位買升因此也會潛意識想市況繼續向上。 以1小時圖來看,也很清楚這一段極可能是回調段
6月15日(四) 不是上一篇有寫日期的話我都忘了昨天根本沒寫。昨天是有買點什麼…昨天是買了看了很久的以太幣對美元,條件滿足了大部分,風險回報比率也不錯。今天倒是買了美元對日元,很簡單的突破了橫行加其他條件…早上倒是買了黃金跌,最後平手離場,也許會變成另一個橫行吧…反正有機會再看。 不知道恆指會否在
6月13日(二) 昨天發生了不少事,我還沒消化完。腦子不算很清醒,喉嚨也卡卡的。 因為不知道要說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我只知道這一年半的經歷,可能都夠寫三本小說了。 陪伴就陪伴吧,但也有不少時間要鬥智鬥勇鬥清醒。不但考驗精神也考驗體力。很神奇的是,我活下來了。單單是活下來,就讓我成長了很多。 其實
6月12日(一) 就拋開說什麼自我稱讚吧。都快要第三天沒寫了。 回頭看,今天的恆指其實還在橫行。現在我沒有很多時間了。 方法有很多,要是說那個最有效的話,倒不問,自己肯用那個方法做? 前進有時真的很難、很苦。有時候我也不禁不停問,這算什麼?為什麼?這到底為了什麼?我知道,這也許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位置
有已經買而放著等的單子後,對交易的疲憊感就上來了。但不坐在電腦前看市況,不在賺錢的焦慮感又會上來。那應該是我本來就有對金錢的感覺吧…對於現在找工作也一樣有焦慮感。 如果有好好找工作,就買那個幫助別人準備有錢的課程吧。在看《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時,就有在想,好,我現在知道我需要修改我的人生藍圖,也有
昨天有想起來要寫,但很想擺爛。 昨天去見了臨床心理學家,叫我也寫寫自我欣賞的事,然後抗拒感甚至輕微厭惡都上來了。說這不是功課,不想寫就算了。我第一個反應是這個練習還沒變成習慣,練習輸出順便寫寫交易日記已經是兩樣事情一舉兩得了,現在還要加一樣? 我明白這是為了什麼,也加強「接受」的能力,可還是有點反感
6月7日(三) 今天的恆指對我來說非常有趣而有學習價值。以下全是個人意見︰ 以1分鐘圖看,0915開始就破了慣性,升到0.618的位置再延續向下。當時其實有個模糊的直覺,但因為當下認知不夠清晰所以沒買跌,同時之前已在低位買升因此也會潛意識想市況繼續向上。 以1小時圖來看,也很清楚這一段極可能是回調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月,要說自己有所成長也行,要說自己沒有成長也行。總的來說,有前進的也有暫停著絲毫無動靜的,這些想法卻總是搞得我頭昏腦脹。自己就一顆腦袋,也沒有八隻手,到底該怎麼一次應付這麼多事?這種時候越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或是這世界上一定找不到能夠真心接受自己的人。「為何自己不......」的問題
Thumbnail
瞭解自己並不僅僅是一種自我認知的過程,更是一種尋找自我定位和生活方向的探索。此外,瞭解自己與財富自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首先,瞭解自己意味著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興趣、才能和價值觀,這可以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或事業方向。其次,瞭解自己還意味著知道自己的財務目標和價值觀。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妳說妳想要重頭開始,是哪一個部分?」心理師說。 「 ...全部。」 我說。 看到文章的你,現在在想什麼? 寫文章的我,只想告訴你不是一個人。 這篇文章主要在回想幾天前的諮商, 我認定了對方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師,並且決定一直諮商到結案那天。
Thumbnail
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是你的錯,你已經盡力了,試著接受現在的你,試著調整自己的心情,告訴自己:「我感受到我的焦慮,我感覺到我耳後的壓力點,試著深呼吸,試著讓你的腦袋分心,試著讓情緒平復,我知道我不可能控制所有一切,我能控制多愛自己一點,我能控制多愛家人一些。我還是我,這就是現在的我,懂了這個不完美的
或許只是一個很一般的工作交代,但是就會落入一種深深的懷疑與自我認知問題,真的覺得自己好像很糟糕,但其實我都已經在做了,比你們說之前我就開始在做了,因為這些東西真的很亂。
Thumbnail
他不想做事情,他不想幹大事,他只付出50%的努力去得到50%可以過下去的生活就好,他一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他不做他不要做的事。在我眼裡,他可比任何一個人都強多了。即便這樣的生活態度,不符合社會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Thumbnail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關於我】 看似美滿的、令人羨慕的家庭,其實我覺得有許多困擾,婚姻中的,和先生、還有和他家人相處的,對於「錢」的價值觀,對於「物質」和「精神」的價值觀……,許多許多。 我自己太忙碌,做太多事,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會放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月,要說自己有所成長也行,要說自己沒有成長也行。總的來說,有前進的也有暫停著絲毫無動靜的,這些想法卻總是搞得我頭昏腦脹。自己就一顆腦袋,也沒有八隻手,到底該怎麼一次應付這麼多事?這種時候越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或是這世界上一定找不到能夠真心接受自己的人。「為何自己不......」的問題
Thumbnail
瞭解自己並不僅僅是一種自我認知的過程,更是一種尋找自我定位和生活方向的探索。此外,瞭解自己與財富自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首先,瞭解自己意味著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興趣、才能和價值觀,這可以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或事業方向。其次,瞭解自己還意味著知道自己的財務目標和價值觀。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妳說妳想要重頭開始,是哪一個部分?」心理師說。 「 ...全部。」 我說。 看到文章的你,現在在想什麼? 寫文章的我,只想告訴你不是一個人。 這篇文章主要在回想幾天前的諮商, 我認定了對方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師,並且決定一直諮商到結案那天。
Thumbnail
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是你的錯,你已經盡力了,試著接受現在的你,試著調整自己的心情,告訴自己:「我感受到我的焦慮,我感覺到我耳後的壓力點,試著深呼吸,試著讓你的腦袋分心,試著讓情緒平復,我知道我不可能控制所有一切,我能控制多愛自己一點,我能控制多愛家人一些。我還是我,這就是現在的我,懂了這個不完美的
或許只是一個很一般的工作交代,但是就會落入一種深深的懷疑與自我認知問題,真的覺得自己好像很糟糕,但其實我都已經在做了,比你們說之前我就開始在做了,因為這些東西真的很亂。
Thumbnail
他不想做事情,他不想幹大事,他只付出50%的努力去得到50%可以過下去的生活就好,他一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他不做他不要做的事。在我眼裡,他可比任何一個人都強多了。即便這樣的生活態度,不符合社會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Thumbnail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關於我】 看似美滿的、令人羨慕的家庭,其實我覺得有許多困擾,婚姻中的,和先生、還有和他家人相處的,對於「錢」的價值觀,對於「物質」和「精神」的價值觀……,許多許多。 我自己太忙碌,做太多事,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會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