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盒情緣

更新於 2023/07/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瑞典,亞洲餐廳的定位跟我們熟悉的美國電影裡演得差不多,是晚餐來不及或假日懶得煮的解方。美國電影裡,中式餐盒長得像個小天燈,從上方打開,金髮碧眼的明星演員用著錯誤的方式捏著筷子,夾出炒麵或炸春捲。在瑞典呢,亞洲餐廳喜歡用的是透明輕薄的塑膠盒。一份餐,通常一是一盒飯搭配一盒配菜。有時飯盒會選用鋁箔餐盒,但不管如何,一餐吃下來定會得到至少一個塑膠盒。  

  這塑膠盒可妙了。我從來沒看過密封得這麼好的一次性餐盒。在臺灣,便當店常用掀蓋式紙盒,上面老闆娘會啪啪啪啪熟練地沿對角線綁上橡皮筋,讓小時候的我看得目不轉睛。然而,這種餐盒的包覆性總有點差強人意,有時炸排骨會從旁邊露出個馬腳,有時炒小白菜被壓扁在邊緣,一時不慎,炒電話線(學名海茸!)的湯汁還會從旁溢出,好不狼狽。然而,這一切在瑞典餐盒都不會發生。  

  瑞典中餐盒的蓋子,輕壓四端,聽到優雅的咖搭咖搭聲,就可以確定蓋子密合得滴水不漏。注意到我前面總稱「亞洲餐廳」而不是「中國餐館」嗎?那是因為這裡少有純做中式菜肴的館子。管你叫杭州酒樓長江飯館四川餐廳還是龍鳳、東方、金皇冠,幾乎家家都要擔當泛亞洲料理大使,除了蠔油牛柳、乾炒蝦仁和腰果雞片外,還要供應紅綠黃泰式咖哩,有時甚至附帶經營日本壽司燒肉飯、沙嗲雞串或越南米線。這些湯湯水水油油膩膩,一切都被完好收攏在長方形的外帶塑膠盒中,整齊疊到提袋裡,優雅降臨瑞典餐桌。要是一餐吃不完,還可以放冰箱,隔天直接微波當午餐。盒子對邊兩角還特別設計了壓痕,輕壓後,易於扳開。總之,活脫是個面面俱到、十項全能的盒子吶!  

  這些餐盒實在太方便,令勤儉持家、樂在鑽研物盡其用之道的亞洲移民們驚艷不已。每次使用完畢,都洗乾淨留用。朋友圈中,幾乎人人常備幾個,無論是外出野餐、聚會打包、食材備料、小物收納,幾乎無所不能。尤其,這餐盒時常成為禮尚往來的固定載體,可說是鞏固異鄉友誼的棟梁!例如,不知多少次,我的台灣婆婆做了紅燒豬腳冰皮月餅起司蛋糕,就讓我用膠盒帶回家享用。或是,有次我心血來潮做了抹茶奶油捲,也切了幾片分裝給朋友。再或是,朋友誤打誤撞燉出一鍋超凡手切滷肉,也裝了分送,讓地方煮婦們熱淚盈眶。還有一次,一對朋友決定在瑞典共結連理,託人從台灣帶了兩盒聽說跟林志玲婚禮同款的喜餅,也用膠盒分裝,再用心繫上了絲帶,分送給幾個因新冠疫情三四年沒回台灣、快忘卻喜餅為何物的朋友們。那個膠盒大概從沒想過,自己在盛裝完泰式炒河粉後,有生之年還可以創造顛峰,裝著志玲小西餅,搖身變成喜氣分享員!    

  雖然,大家其實都或多或少知道,這種一次性塑膠產品並不適合重複使用來盛裝食物。但在美食稀缺、溫暖人情特別珍貴的瑞典,矮油,沒辦法顧那麼多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週末參觀了馬爾摩設計界的年度盛事:南瑞典設計展Southern Sweden Design Days(以下簡稱SSDD)。SSDD由馬爾摩的北歐現代設計中心(Form/Design Center)主辦,政府單位協辦,今年還是幼齒第三屆,但展出領域橫跨設計、建築、工藝,規模更是涵蓋整座城市。
被一整年疫情壓抑的心智,需要透點氣。我們在AirBnb上搜尋了一番,訂了一間偏僻的小木屋。能決斷的把所有信件和通訊軟體的通知功能關閉、鬆軟的睡、在大餐桌邊就著陽光讀書寫字、坐在屋外木製扶手椅上,賴在鳥鳴之中,就是無上幸福——有餘裕從俗務開脫,把心靜下,就到達旅途的目的地了
瑞典社會對抗肺炎的戰力持續疲軟,人們開始出現COVID Fatigue(新冠疲勞)的症狀。這場敵人面目模糊、看不見盡頭的持久戰,現下又是如何呢?除了繼續節節上升的染疫人數,對社會是否造成了其他傷害?小店們如何求生存?而身為在瑞台人的我,在翻了千萬個白眼後,現在又是怎麼想的呢?
瑞典疫情持續延燒,身為台灣人的心理抗戰也越演越烈。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的衝擊接踵而來。然而,漸漸的,我突然好像比較了解瑞典政府所謂「佛系防疫」守護的是什麼了。那尊重人性、信任人民的方向,雖然看似無用,但也守住了一些價值,一些喘息的空間……
趁著三月步入尾聲——剛好也是新冠肺炎大肆入侵瑞典剛滿一年多——來回顧一下這惱人病毒在我移居瑞典的第三個年頭捲起的各層次衝擊。時間回到一年前疫情初起,我在各國客人來往的小店裡記錄下各種第一手的看法與遭遇……
2018年四月,我搬到瑞典,落腳在瑞典最南端的省分:「瑞典穀倉」斯科納省。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省會馬爾摩貴為瑞典第三大城,和我們常聽聞的斯德哥爾摩又有什麼不同呢?
  上週末參觀了馬爾摩設計界的年度盛事:南瑞典設計展Southern Sweden Design Days(以下簡稱SSDD)。SSDD由馬爾摩的北歐現代設計中心(Form/Design Center)主辦,政府單位協辦,今年還是幼齒第三屆,但展出領域橫跨設計、建築、工藝,規模更是涵蓋整座城市。
被一整年疫情壓抑的心智,需要透點氣。我們在AirBnb上搜尋了一番,訂了一間偏僻的小木屋。能決斷的把所有信件和通訊軟體的通知功能關閉、鬆軟的睡、在大餐桌邊就著陽光讀書寫字、坐在屋外木製扶手椅上,賴在鳥鳴之中,就是無上幸福——有餘裕從俗務開脫,把心靜下,就到達旅途的目的地了
瑞典社會對抗肺炎的戰力持續疲軟,人們開始出現COVID Fatigue(新冠疲勞)的症狀。這場敵人面目模糊、看不見盡頭的持久戰,現下又是如何呢?除了繼續節節上升的染疫人數,對社會是否造成了其他傷害?小店們如何求生存?而身為在瑞台人的我,在翻了千萬個白眼後,現在又是怎麼想的呢?
瑞典疫情持續延燒,身為台灣人的心理抗戰也越演越烈。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的衝擊接踵而來。然而,漸漸的,我突然好像比較了解瑞典政府所謂「佛系防疫」守護的是什麼了。那尊重人性、信任人民的方向,雖然看似無用,但也守住了一些價值,一些喘息的空間……
趁著三月步入尾聲——剛好也是新冠肺炎大肆入侵瑞典剛滿一年多——來回顧一下這惱人病毒在我移居瑞典的第三個年頭捲起的各層次衝擊。時間回到一年前疫情初起,我在各國客人來往的小店裡記錄下各種第一手的看法與遭遇……
2018年四月,我搬到瑞典,落腳在瑞典最南端的省分:「瑞典穀倉」斯科納省。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省會馬爾摩貴為瑞典第三大城,和我們常聽聞的斯德哥爾摩又有什麼不同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身為情緒敏感的月雙魚,內心就像水一樣容易被撩動,也因此長期下來都需要學習各種「安定情緒」的技巧。 有些方法短時間有用,但內心太焦慮的時候就失效了,而前幾天的一次經驗,卻讓我體會到,真正安定情緒的不二法則,其實是「無論焦慮或恐懼,我都和你待在一起」。
Thumbnail
那天我和一群好兄弟一起聚會時,我向他們傾訴了我的困境,他們紛紛表示關心也給予了我一些建議,我感到非常感激。 尤其是其中一位兄弟的女朋友,她對於我的感情非常的上心,很熱情的告訴我,女生這時候通常在想什麼想什麼,雖然被她男友阻止,她男友說不是每個女生都一樣,這樣亂講搞不好會搞砸我的感情。 而那女孩也失落
Thumbnail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創意十足、花招百出,將極為在地傳統的冥婚習俗,結合最現代的婚姻平權,再透過人物背景的設定,順理成章把性別議題、環保議題、飛車追逐、搞笑喜劇、同志愛情、靈異驚悚、警匪動作、親情催淚等等,各種看似不可能放在一起的元素,濃縮進同一部電影裡,真的是看一部抵三部,值得一看再看。
Thumbnail
正是因為心中仍感覺不滿,才會想要提起過去的事。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糾結了,但其實人會因為「蔡加尼克效應」,容易想起那些未完成的事。或許造成傷害的那一方覺得“沒事了”,可是對於受到傷害的人來說,這些事都還尚未解決,仍歷歷在目。 接下來用崔潤瑟與閔孝基在第三集的狀況來說明
Thumbnail
雖然會像崔潤瑟與閔孝基分手這麼多次的情侶不常見,可是我認為模糊焦點的溝通狀況其實蠻常見的。所以我這次想透過他們兩人的對話,來分享會模糊溝通焦點的重要關鍵—「尖銳開場」。而它其實同時也代表著一段關係正陷入困境。
Thumbnail
分離焦慮症發生的時期一般在 6~8 個月之間,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症,而 1 歲到 2 歲是最嚴重的時候,會有這個症狀是因為6個月後的寶寶,視覺和記憶發展逐漸成熟,開始可以分辨爸媽和陌生人,所以只要主要照顧者不在視線範圍內,就會覺得主要照顧者不見了,而陷入焦慮、緊張的情緒。
Thumbnail
原本孕婦在產後的焦慮,憂鬱和強迫症,有其固定的發生率: 產後焦慮 :9 % 產後憂鬱 :13 % 產後強迫 :3-5 % 我最近好奇閱讀到國外的研究,那些正在是孕婦,在COVID19 前和後的流行,孕婦不管是焦慮和憂鬱傾向,都會據增。 焦慮原本的29%  COVID 19 極據上升到72% 憂
Thumbnail
「在互相陪伴時,我們將孩子的『不當』行為視為對父母的呼救。我們進入狀況,重新連結,協助孩子面對驅使他做出這種行為的情緒或需求。」這真是很挑戰大人的一個任務,在孩子失控起番時,如果我們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並給予孩子真正的陪伴、尊重,但又沒有亂了教養的界限,才有可能培養出一個快樂自信的孩子啊!
Thumbnail
焦慮,壓倒愛情的那根稻草,人們在愛情中總被焦慮淹沒,安全感不足,剔除對方的不當行為,更是因為對於自我價值的信心低落,心中的恐懼與懷疑,如同詛咒般的耳邊細語,不斷述說著難以承受的焦慮真相,我們不值得被愛,即使談上一場非同小可的愛情,心底仍舊無法真正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這就是電影《怪胎》的主軸。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身為情緒敏感的月雙魚,內心就像水一樣容易被撩動,也因此長期下來都需要學習各種「安定情緒」的技巧。 有些方法短時間有用,但內心太焦慮的時候就失效了,而前幾天的一次經驗,卻讓我體會到,真正安定情緒的不二法則,其實是「無論焦慮或恐懼,我都和你待在一起」。
Thumbnail
那天我和一群好兄弟一起聚會時,我向他們傾訴了我的困境,他們紛紛表示關心也給予了我一些建議,我感到非常感激。 尤其是其中一位兄弟的女朋友,她對於我的感情非常的上心,很熱情的告訴我,女生這時候通常在想什麼想什麼,雖然被她男友阻止,她男友說不是每個女生都一樣,這樣亂講搞不好會搞砸我的感情。 而那女孩也失落
Thumbnail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創意十足、花招百出,將極為在地傳統的冥婚習俗,結合最現代的婚姻平權,再透過人物背景的設定,順理成章把性別議題、環保議題、飛車追逐、搞笑喜劇、同志愛情、靈異驚悚、警匪動作、親情催淚等等,各種看似不可能放在一起的元素,濃縮進同一部電影裡,真的是看一部抵三部,值得一看再看。
Thumbnail
正是因為心中仍感覺不滿,才會想要提起過去的事。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糾結了,但其實人會因為「蔡加尼克效應」,容易想起那些未完成的事。或許造成傷害的那一方覺得“沒事了”,可是對於受到傷害的人來說,這些事都還尚未解決,仍歷歷在目。 接下來用崔潤瑟與閔孝基在第三集的狀況來說明
Thumbnail
雖然會像崔潤瑟與閔孝基分手這麼多次的情侶不常見,可是我認為模糊焦點的溝通狀況其實蠻常見的。所以我這次想透過他們兩人的對話,來分享會模糊溝通焦點的重要關鍵—「尖銳開場」。而它其實同時也代表著一段關係正陷入困境。
Thumbnail
分離焦慮症發生的時期一般在 6~8 個月之間,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症,而 1 歲到 2 歲是最嚴重的時候,會有這個症狀是因為6個月後的寶寶,視覺和記憶發展逐漸成熟,開始可以分辨爸媽和陌生人,所以只要主要照顧者不在視線範圍內,就會覺得主要照顧者不見了,而陷入焦慮、緊張的情緒。
Thumbnail
原本孕婦在產後的焦慮,憂鬱和強迫症,有其固定的發生率: 產後焦慮 :9 % 產後憂鬱 :13 % 產後強迫 :3-5 % 我最近好奇閱讀到國外的研究,那些正在是孕婦,在COVID19 前和後的流行,孕婦不管是焦慮和憂鬱傾向,都會據增。 焦慮原本的29%  COVID 19 極據上升到72% 憂
Thumbnail
「在互相陪伴時,我們將孩子的『不當』行為視為對父母的呼救。我們進入狀況,重新連結,協助孩子面對驅使他做出這種行為的情緒或需求。」這真是很挑戰大人的一個任務,在孩子失控起番時,如果我們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並給予孩子真正的陪伴、尊重,但又沒有亂了教養的界限,才有可能培養出一個快樂自信的孩子啊!
Thumbnail
焦慮,壓倒愛情的那根稻草,人們在愛情中總被焦慮淹沒,安全感不足,剔除對方的不當行為,更是因為對於自我價值的信心低落,心中的恐懼與懷疑,如同詛咒般的耳邊細語,不斷述說著難以承受的焦慮真相,我們不值得被愛,即使談上一場非同小可的愛情,心底仍舊無法真正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這就是電影《怪胎》的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