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盒情緣

2023/07/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瑞典,亞洲餐廳的定位跟我們熟悉的美國電影裡演得差不多,是晚餐來不及或假日懶得煮的解方。美國電影裡,中式餐盒長得像個小天燈,從上方打開,金髮碧眼的明星演員用著錯誤的方式捏著筷子,夾出炒麵或炸春捲。在瑞典呢,亞洲餐廳喜歡用的是透明輕薄的塑膠盒。一份餐,通常一是一盒飯搭配一盒配菜。有時飯盒會選用鋁箔餐盒,但不管如何,一餐吃下來定會得到至少一個塑膠盒。  

  這塑膠盒可妙了。我從來沒看過密封得這麼好的一次性餐盒。在臺灣,便當店常用掀蓋式紙盒,上面老闆娘會啪啪啪啪熟練地沿對角線綁上橡皮筋,讓小時候的我看得目不轉睛。然而,這種餐盒的包覆性總有點差強人意,有時炸排骨會從旁邊露出個馬腳,有時炒小白菜被壓扁在邊緣,一時不慎,炒電話線(學名海茸!)的湯汁還會從旁溢出,好不狼狽。然而,這一切在瑞典餐盒都不會發生。  

  瑞典中餐盒的蓋子,輕壓四端,聽到優雅的咖搭咖搭聲,就可以確定蓋子密合得滴水不漏。注意到我前面總稱「亞洲餐廳」而不是「中國餐館」嗎?那是因為這裡少有純做中式菜肴的館子。管你叫杭州酒樓長江飯館四川餐廳還是龍鳳、東方、金皇冠,幾乎家家都要擔當泛亞洲料理大使,除了蠔油牛柳、乾炒蝦仁和腰果雞片外,還要供應紅綠黃泰式咖哩,有時甚至附帶經營日本壽司燒肉飯、沙嗲雞串或越南米線。這些湯湯水水油油膩膩,一切都被完好收攏在長方形的外帶塑膠盒中,整齊疊到提袋裡,優雅降臨瑞典餐桌。要是一餐吃不完,還可以放冰箱,隔天直接微波當午餐。盒子對邊兩角還特別設計了壓痕,輕壓後,易於扳開。總之,活脫是個面面俱到、十項全能的盒子吶!  

  這些餐盒實在太方便,令勤儉持家、樂在鑽研物盡其用之道的亞洲移民們驚艷不已。每次使用完畢,都洗乾淨留用。朋友圈中,幾乎人人常備幾個,無論是外出野餐、聚會打包、食材備料、小物收納,幾乎無所不能。尤其,這餐盒時常成為禮尚往來的固定載體,可說是鞏固異鄉友誼的棟梁!例如,不知多少次,我的台灣婆婆做了紅燒豬腳冰皮月餅起司蛋糕,就讓我用膠盒帶回家享用。或是,有次我心血來潮做了抹茶奶油捲,也切了幾片分裝給朋友。再或是,朋友誤打誤撞燉出一鍋超凡手切滷肉,也裝了分送,讓地方煮婦們熱淚盈眶。還有一次,一對朋友決定在瑞典共結連理,託人從台灣帶了兩盒聽說跟林志玲婚禮同款的喜餅,也用膠盒分裝,再用心繫上了絲帶,分送給幾個因新冠疫情三四年沒回台灣、快忘卻喜餅為何物的朋友們。那個膠盒大概從沒想過,自己在盛裝完泰式炒河粉後,有生之年還可以創造顛峰,裝著志玲小西餅,搖身變成喜氣分享員!    

  雖然,大家其實都或多或少知道,這種一次性塑膠產品並不適合重複使用來盛裝食物。但在美食稀缺、溫暖人情特別珍貴的瑞典,矮油,沒辦法顧那麼多啦!


Det funkar. 這樣也可以 - 瑞典生活隨筆
Det funkar. 這樣也可以 - 瑞典生活隨筆
“Det funkar.” = “It works.” 台北女生在瑞典南方的生活隨筆。 關於生活、文化、閱讀、飲食,有時還有其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