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經文名稱的深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是 瑤池金母應 慈航大士(觀世音菩薩)之請,為之宣說而成的經典。經文的核心觀念在於「定慧」,也就是佛教講的三無漏學,戒、定、慧。那麼「戒」在哪裡?又要以何為戒呢?經文名稱分明清楚,只是吾人不識 母意,而這就是今天要討論的主題。

raw-image

  首先我們先要瞭解什麼是「普度」。「普」的意思是廣施,因視眾生皆平等,無分別故;「度」是指渡化眾生脫離苦海,拾得平安喜樂;「普度」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不住相布施」。

  答案出來了,普度的精神就是「平等」,平等就是不住相,不住相就是「無相」,也就是「於相而離相」,意思是不於相中執取分別,也就是《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所說的:「心平何勞持戒」。心行平等,於相離相,不執取分別,是為無相,無相為戒,是名「無相戒」。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於「美醜」不執取分別。執就是執著,於相上生心,就是執著,為何會生心?因為於相上有了分別。比如今天見到了漂亮的女生,我們意識到了「是漂亮的女生」,但美醜不過是相對而言的相待立名,五蘊本空,六塵非有,人之皮相,不過四大假合,身心幻垢,盡是緣起性空,若能心行平等,於相離相,不執著於她漂亮的相貌,便不打妄想,這就是「戒」。無相為戒,何有Metoo事件?

  曾有信眾這麼說:「我就是看不慣公司某同事的作風,正義心使然,愈想愈氣。」正義是好事,但《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所謂的「不思善、不思惡」並非是不辨是非善惡,而是不執著於是非善惡,是能於善、惡的相上,「於相而離相」,離相者,精氣神便不會無端放逸,也就是《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裡面說到的:「修道無他,還全本來面目而已,精神從何處散出,還從何處收回。」不思善、不思惡,無相為戒,收攝圓滿覺性,即是還全本來面目,也就是「收圓」。能離一切相,則「精氣與神常養活潑,上下流通,何難解脫?」

  相信從這兩個例子中,大家可以粗略明白什麼是「無相戒」,在持誦《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的時候,可以對「普度」這兩個字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母娘慈悲,普施法雨,廣渡眾生,子心印母心,心行平等,無相為戒,以戒為師,定慧等持,即得解脫,回返瑤池。「普度收圓定慧解脫」正是闡述著戒、定、慧三無漏學。

  本堂著有《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白話解說本,免費結緣,歡迎各位善信大德來堂索取。除了解脫真經,筆者現在正在進行《六祖壇經》導讀本的編寫,會陸續於臉書上分享相關的經文內容。

母娘慈悲

唯一皈依仙主道宗

#心平何勞持戒

#不思善不思惡

avatar-img
16會員
14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文章摘要】 綠度母心咒 綠度母心咒的意思 綠度母心咒九大功德 綠度母心咒感應 觀音山 二十一聖救度母千供滿願祈福法會 綠度母心咒 嗡 達咧 都達咧 都咧 梭哈 綠度母心咒的意思 嗡:禮敬度母 達咧:表救脫一切眾生出離輪迴 都達咧:除一切怖畏 都咧:賜一切願求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無有分別心」,這就是普賢行,諸大菩薩還有分別心,普賢菩薩沒有分別心。極樂菩薩供養、讚歎諸佛功德的時候,心中絕對不起此優彼劣的分別心,他們用的是清淨平等心。所以讚佛功德最要緊的就是沒有分別心。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什麼叫做「共」與「不共」?很多的神通、很多的神變,外道跟佛法都是共通有的,你有天眼,外道有天眼;你有天耳,外道有天耳;你有宿命通,外道有宿命通。但佛陀的「漏盡通」,斷盡一切的煩惱,涅槃寂靜的境界,這就是不共的、獨步的,超絕、超勝於外道,最究竟的所在,這才是佛陀最殊勝的地方。 文殊菩薩為眾生演說,佛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文章摘要】 綠度母心咒 綠度母心咒的意思 綠度母心咒九大功德 綠度母心咒感應 觀音山 二十一聖救度母千供滿願祈福法會 綠度母心咒 嗡 達咧 都達咧 都咧 梭哈 綠度母心咒的意思 嗡:禮敬度母 達咧:表救脫一切眾生出離輪迴 都達咧:除一切怖畏 都咧:賜一切願求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無有分別心」,這就是普賢行,諸大菩薩還有分別心,普賢菩薩沒有分別心。極樂菩薩供養、讚歎諸佛功德的時候,心中絕對不起此優彼劣的分別心,他們用的是清淨平等心。所以讚佛功德最要緊的就是沒有分別心。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什麼叫做「共」與「不共」?很多的神通、很多的神變,外道跟佛法都是共通有的,你有天眼,外道有天眼;你有天耳,外道有天耳;你有宿命通,外道有宿命通。但佛陀的「漏盡通」,斷盡一切的煩惱,涅槃寂靜的境界,這就是不共的、獨步的,超絕、超勝於外道,最究竟的所在,這才是佛陀最殊勝的地方。 文殊菩薩為眾生演說,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