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細品紅樓🔷我為什麼推薦年輕人讀《紅樓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的人生在這兩年有很大的轉變,一方面是工作步入正軌,整個人生走向穩定,不再像從前在當學生或找工作時那種困乏與顛沛的狀態;另一方面是對未來有更明確的目標,所以也開始認真規劃私人財務,不再害怕與逃避與「錢」有關的事。可以說,我現在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工作與錢,少了這兩樣東西,人生就沒有「穩定」可言。

——這樣的轉變,是從前的我難以想像的!

所有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從頭到尾都是個「文人」性格。我並非討厭錢,(請問誰不愛錢?)而是總在心中把錢當作一件很世俗的事,人與人之間如果談論到錢,簡直是「俗不可耐」了。我總是覺得,人生應該有比錢更重要的事吧?我在書上看過許多「人為財死」的故事,我也認識一些朋友為了蠅頭小利而背信棄義,我身邊更是有親友整天只想著投資搞錢,最終卻全都賠盡了的慘事。

這些事都導致我在心中對錢有一種防備心,刻意與之保持距離,並認為只有遠離金錢,人的內在靈性才能得到比較健全的發展……這些觀念根深蒂固,要調整過來並不容易,我也花了好多年的時間才說服我自己,一定要跟金錢當好朋友,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它,它才能成為我的保護傘,而不是吞噬我的黑洞。


raw-image

因為職業的緣故,所以我有機會能近距離觀察現在的年輕人(雖然也只是很少一部分而已)。在我看來,這一輩的年輕人比我們這一輩「精明」多了(至少是比我精明啦),我的意思是他們對於金錢、利益或是 CP 值之類的概念十分清楚,他們很懂得如何爭取個人的利益,也知道做什麼選擇才能讓自己所得的利益最大化!——這沒有好或壞,只是我個人觀察到的現象而已。

在我的想像中,未來的社會只會愈來愈往「利益導向」發展,人文精神的衰頹已成定局。文化事業不僅愈來愈受輕忽,可能還會面臨後繼無人的慘況。前一陣子,我經常為此事悲傷,因為我一點都不想活在這樣的未來世界中,但我的力量很微弱,沒有任何人能改變這樣的趨勢。

正因如此,我才覺得教育還是很重要的。無論現在的教育有多少為人詬病之處,無論塞了什麼文化教材到最後可能都是為了考試而已,但我還是建議年輕人應該要多讀一些可以增進人文精神的文章或書籍,因為大家未來的人生可能會跟我現在一樣,充斥著工作與金錢,每天都圍繞著這些世俗的事務奔波打轉,幾乎沒有時間或心力去關注內在自我……

當一個人的全身心都只被「利益」佔據的時候,那他的靈性在哪裡?他個人的獨立意志在哪裡?又要如何去抵擋物質文明的宰制?莊子曾說:「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當人類只知道如何去鑽營利益時,人文精神就全面消亡了。


從前在讀書的時候,我唯一的目標就是把書念好。我喜歡《莊子》、《陶淵明集》與《紅樓夢》,把這些書視為我的靈魂之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的人生遇到許多難關,都是想起這些書中的一些隻言片語,激發了我的思考,讓我重新省視如何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所以,我獲得了力量繼續走下去,活到了現在。

曾經,我也後悔過為什麼要讀文科,尤其是中文系所。這是實話。當我看著身邊那些擔任醫師、工程師或從商的朋友已經可以買車買房,甚至財富自由的時候,我的心中不可能沒有出現後悔的念頭;但我知道,人與人之間其實是沒有可比性的,我選擇了我認為更重要的東西,我既然選擇走文化教育事業這條路,人生亦無法回頭,那心甘情願走下去也就是了。

我的侄子與姪女都漸漸長大了,當他們在讀國高中的時候,看到像我這種一整面書櫃全部都是古籍的長輩,他們心中也難免有疑問:讀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或者學生也常常問:我們為什麼要讀一堆古代的失敗者所寫的文章?(指歐陽修、蘇軾、陶淵明、李白、杜甫、曹雪芹這類文人被貶官或沉淪於社會底層時所寫的作品。)

我不想論證讀這些東西「有沒有用」,如果我認真寫了一篇長文告訴你讀這些「很有用」的話,莊子一定會嘲笑我的。我只想說,很多文學或哲學作品其實都是指向一種「內在體驗」;我們的人生包含了很多面向,我們有知識的需求,有物質的需求,有情感的需求,當然,也有「內在體驗」的需求。而人文精神的根源,可能就是來自「內在體驗」。

當一個人的人生順風順水、平步青雲、飛黃騰達的時候,他通常是不會太關注內在體驗的,因為他光顧著搞事業就忙翻了,他的人生充滿了待辦事項等著他去做!然而當這類人受到挫折的時候,人生不得不按下暫停鍵,或者可能跌到谷底、一無所有的時候,他才會猛然清醒過來,發現外在的一切都不可靠,並轉而關注內在體驗。那些所謂的「失敗者」,他們就是在人生最痛苦的時候,省思自己的整個人生,把那些體驗寫下來。也許,他們不是為了「告訴我們什麼」,而是想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想起來一些什麼」吧,比如: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我最重視的是什麼?我真正渴望的是什麼?

圖片合成自可商用素材

圖片合成自可商用素材


年輕人,在你去為自己的人生積極奮鬥、去贏得整個世界的權力與財富之前,或許可以先暫停一下,靜下心來,去體驗一些有關「失去」或「失敗」的故事,就當做是在打疫苗也好,至少可以提前獲得免疫,增加抗體。這可能會讓你的思想與視野變得「通透」,因為你已經跟隨那些前輩經歷了許多高高低低的人生波折,你知道禍福相倚、登高必跌重的道理,領悟了功名富貴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人生真相,這會讓你在積極奮鬥的過程中,時時保持頭腦的清晰,永遠不會過度沉溺在世俗遊戲的運轉機制中不可自拔,也不會迷失在眾人的掌聲與吹捧之中而忘記自己是誰。

知名作家三毛(台灣)/圖片截取自網路

知名作家三毛(台灣)/圖片截取自網路


知名作家三毛,曾在〈逃學為讀書〉一文中提及自己在讀高中時,無心上課,在桌子底下偷看《紅樓夢》的往事,那是令她一生難忘的「內在體驗」。三毛說,當她讀到《紅樓夢》最後一回,看到一片白茫茫的雪景,賈寶玉突然現身,披著一件紅色袈裟,光著頭、赤著腳,向他的父親賈政跪地下拜。寶玉抬起頭來,臉上表情似喜似悲,賈政恍然認出了他;隨即,一僧一道挾著寶玉,高歌而去——「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誰與我逝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

  當我看完這一段時,我抬起頭來,愣愣的望著前方同學的背,我呆在那兒,忘了身在何處,心裡的滋味,已不是流淚和感動所能形容,我痴痴的坐著、痴痴的聽著,好似老師在很遠的地方叫著我的名字,可是我竟沒有回答她。

  老師居然也沒有罵我,上來摸摸我的前額,問我:「是不是不舒服?」 

  我默默的搖搖頭,看著她,恍惚的對她笑了一笑。那一剎那間,我頓然領悟,什麼叫做「境界」,我終於懂了。(三毛〈逃學為讀書〉)
《紅樓夢》最後一回,賈寶玉向父親賈政跪地一拜/圖片截取自新版紅樓夢電視劇(小說原文中,賈寶玉是「光著頭,赤著腳」,電視劇可能是考慮到演員形象的緣故,沒有能夠還原最真實的小說場景,殊為可惜。)

《紅樓夢》最後一回,賈寶玉向父親賈政跪地一拜/圖片截取自新版紅樓夢電視劇(小說原文中,賈寶玉是「光著頭,赤著腳」,電視劇可能是考慮到演員形象的緣故,沒有能夠還原最真實的小說場景,殊為可惜。)

跟三毛一樣,我也感謝在我年輕的時候曾遇見《紅樓夢》與《莊子》,他們教導我什麼是「失去」,什麼是「境界」,什麼是「人生真相」。也許年輕的時候(甚至一直到現在),我都還不能完全體會,但是正因為有這些文字在我的心裡,哪怕我曾經很失敗,很痛苦,或是像現在這樣每天都為了錢或工作而奔波勞苦,但我的心中始終保有一塊很清明、很乾淨的地方。

那個地方是我的大荒山、青埂峰,是我的無何有之鄉,或者說,那是我從未磨滅的赤子之心。

2023.07.22


我知道大家都跟我一樣喜歡「錢」,那我們就一邊讀《紅樓夢》,一邊談「錢」吧!

🔷厭世哲學家全新講座——【金錢×權力×人性:紅樓夢的上流社會】正式登場

raw-image

這一次,終於有機會可以跟各位讀者面對面,一起細品紅樓,共悟人生。我們這次場地選擇在充滿藝文氣息的空間——台北松菸文創園區,這是一個在繁華市區中難得的文藝空間,我已經期待跟大家見面很久了,如果有空的朋友,請務必賞臉到此一坐。(若是無法現場參加的朋友,也可以報名線上場次喔!)

🔷 8/19(六)14:00~16:00

上篇:跟著林黛玉進賈府——論賈府的財政與管理制度

🔷 9/2(六)14:00~16:00

下篇:食盡鳥投林——論賈府的人事鬥爭與崩潰始末

🔷課程費用:每人$600元/兩堂.附現沖唐寧茶

🔷歡迎至此報名: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719



avatar-img
70會員
30內容數
厭世哲學家陪你喝茶看人生。沒有爾康也沒關係,我們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厭世哲學家 的其他內容
可能因為我常常寫「細品紅樓」系列的文章,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讀者私訊問我:「我想買一本《紅樓夢》來讀,有哪一個出版社的推薦嗎?」 由於蠻多人來問的,所以我決定寫一篇文章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可以說是淚水的化身。 林黛玉原本是一株絳珠草,因為得到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獲得了生命力,所以才得以修成女體。後來神瑛侍者想要入世遊歷一番,便化身成賈寶玉,投胎到繁華富貴的榮國府去當少爺;而絳珠仙子便想著:「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
你聽過「浮生」這個詞嗎? 浮生形容的是一種生命狀態,宛如漂浮在水面,今天可能漂向東方,明天可能漂向西方,可以說是一種毫無自主性的生命。
寶玉、黛玉、寶釵三人天生都有同樣的病,也就是「多情」之病。曹雪芹在寫《紅樓夢》的時候,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節安排呢?我想,曹雪芹是透過這樣巧妙的安排,告訴讀者「多情之人」會面臨的三種不同結局。
可能因為我常常寫「細品紅樓」系列的文章,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讀者私訊問我:「我想買一本《紅樓夢》來讀,有哪一個出版社的推薦嗎?」 由於蠻多人來問的,所以我決定寫一篇文章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可以說是淚水的化身。 林黛玉原本是一株絳珠草,因為得到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獲得了生命力,所以才得以修成女體。後來神瑛侍者想要入世遊歷一番,便化身成賈寶玉,投胎到繁華富貴的榮國府去當少爺;而絳珠仙子便想著:「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
你聽過「浮生」這個詞嗎? 浮生形容的是一種生命狀態,宛如漂浮在水面,今天可能漂向東方,明天可能漂向西方,可以說是一種毫無自主性的生命。
寶玉、黛玉、寶釵三人天生都有同樣的病,也就是「多情」之病。曹雪芹在寫《紅樓夢》的時候,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節安排呢?我想,曹雪芹是透過這樣巧妙的安排,告訴讀者「多情之人」會面臨的三種不同結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不贊成小朋友大學去讀文史哲等人文科系。 不是因為就業問題,實際上我在挑選員工時,第一選項都是歷史、哲學系的,因為我覺得他們的內心比較強大,畢竟他們在讀書時,讀的大多是被寃枉的不幸遭遇! 重點是畢業後,他們只要買本書,就能進入人文的世界,而理工需要實驗設備,那是很大的一筆錢跟授權才能蓋的起來!沒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是一本關於理財的書,但它更多的是在談論人生。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多數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也有可能根本沒人知道答案。晃晃悠悠數十載,我們終究只是頂著一副日漸老去的皮囊來世間走一走。對此,作者給出了他的答案:「你的人生,就是體驗的加總。」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領悟,強調追求內在價值大過外在價值的重要性,並提到當你把對財富、名氣或權勢的追求當成目的時,你的生命變成了這個目的而存在的手段。
Thumbnail
本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人生中場的頓悟, 以及求學及工作的路途中所經歷的心路歷程,由畢業到工作,他不惜費時費力,最終淪為被迫離職的命運。文章以作者面對前半場的人生敘述, 以及人生後半場的規劃,最後了解身心健康為前提的人生是最致意徜徉的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不贊成小朋友大學去讀文史哲等人文科系。 不是因為就業問題,實際上我在挑選員工時,第一選項都是歷史、哲學系的,因為我覺得他們的內心比較強大,畢竟他們在讀書時,讀的大多是被寃枉的不幸遭遇! 重點是畢業後,他們只要買本書,就能進入人文的世界,而理工需要實驗設備,那是很大的一筆錢跟授權才能蓋的起來!沒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是一本關於理財的書,但它更多的是在談論人生。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多數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也有可能根本沒人知道答案。晃晃悠悠數十載,我們終究只是頂著一副日漸老去的皮囊來世間走一走。對此,作者給出了他的答案:「你的人生,就是體驗的加總。」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領悟,強調追求內在價值大過外在價值的重要性,並提到當你把對財富、名氣或權勢的追求當成目的時,你的生命變成了這個目的而存在的手段。
Thumbnail
本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人生中場的頓悟, 以及求學及工作的路途中所經歷的心路歷程,由畢業到工作,他不惜費時費力,最終淪為被迫離職的命運。文章以作者面對前半場的人生敘述, 以及人生後半場的規劃,最後了解身心健康為前提的人生是最致意徜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