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菲老師 敘事治療實務工作坊PT01 - 敘事治療的立場與基本概念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敘事治療的沼澤,那些被遺忘的故事(圖片由nightcafe AI生成)

敘事治療的沼澤,那些被遺忘的故事(圖片由nightcafe AI生成)

黃素菲/黃正旭老師的「敘事治療實務工作坊」是我今年四月參加的課程,有聽聞一些心理系的朋友說黃素菲老師的敘事治療很「與眾不同」,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敘事治療的課程,因此也不太確定差異多大。


什麼是敘事治療:敘事治療的基本概念

我覺得敘事治療很特別,敘事治療非常後現代,再加上素菲老師時常引用東方經典的句子,心理學和哲學分家後似乎又在此聚首,是非常以人為本的治療方式。

課堂中素菲老師提到:我們的記憶就像一個篩子,留在篩子裡的是我們認同或想呈現在他人面前的東西,但大部分的種子都被篩落到土地,它們長出屬於自己的形狀,我們卻往往沒有留意。

社會建構的強勢文化和架構,往往就是形塑我們篩子形狀的因素,留在篩子上的都是片面敘事,往往是符合社會框架的敘事,但唯有找回掉進土裡的那些的部分,才能了解一個人生命歷程和各種可能性。

假設沒有社會建構的強勢文化,我們曾不假思索認可的真理、權威、制度、典範或許就不再那麼理所當然。

在敘事治療中,並不強調治療師專業,而強調的是對來談者的好奇心與合作; 不認為治療師正進行矯正,而是找出來談者「比較喜歡的自我」,特別要說的這點牽涉到職業倫理,所以不能直接認知為只要來談者喜歡就可以為所欲為。

但比起連續殺人魔恣意殺人這種極端的案例,生活中更多的是受到憂鬱、躁鬱症、焦慮所苦的人,但這些症狀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比起將這些症狀歸納為不正常的狀態,敘事治療想探索的是如何與它相處,甚至利用它們於生活中。


敘事治療的立場

敘事治療有七個基本的立場,列舉幾個我印象比較深刻,並加上一些個人理解:

人不是問題,問題才是問題:這裡談的是將問題「外化」,外化問題帶來很多好處,包括讓當事人與問題保有一定距離,能比較客觀進行討論,外化問題也幫助我們看到人的不同面向。

課堂中反覆提到的例子是有偷竊行為的孩子,當「偷竊」問題與小孩分開時,我們才有空間看到孩子在偷竊之外的樣貌,大部分狀況,外化問題是敘事治療的起手式(除了在性侵和其他極端的例子外)。

人是自己問題的專家:觀光客看一座城市,和在地人看一座城市會有不同的理解,本人與他人看待問題時也是類似的狀況,來談者本身對問題的「在地知識」中往往才忠實呈現了問題的樣貌和歷史。

治療師重視來談者的「主觀意義」,即使外人聽來再怎麼不合理,來談者對事實的理解和感受就是如此,治療師的責任是幫助來談者梳理出經驗中的脈絡,並找出「強勢故事」外的「替代故事」,展開有力的行動。

自我認同是社會建構的結果:自我認同可分為一般認同、自我認同、關鍵認同。一般認同就像是認同自己在社會上所屬的角色,比方說:你是一位老師、你是一位父親,自我認同的範圍很廣泛,認為自己的性格如何、對外貌的評價、能力到社經地位等等都屬於自我認同議題,關鍵認同則是跟自己的生命主題有關。

很多時候來談者的困擾或關係惡化是出於自我認同- 「一位三十歲的女性應該…可是我不想」「一位好老師應該…可是我不是…」,但這「應該」都是社會架構出典型,透過社會的制度化、正當化成為我們認為的「理所當然」,而至於為什麼某些典型會特別被制度化、正當化,往往也是出於對政治體、社會主流族群有利的緣故。

素菲老師強調,在敘事治療中並不問「你是誰」而是問「什麼使你成為你是誰」,了解問題的脈絡、運作,並且進行反思,治療師要帶著好奇心,掌握來談者與中的蛛絲馬跡,鬆動來談者既定自我認同,從中找到新的力量。


小結

  • 敘事治治療鼓勵我們認識社會如何架構自我認同,尋找「強勢故事」中的「支線故事」和理想版本的「替代故事」
  • 不評價「問題」好壞,並了解問題不是我們此刻人生的全部
  • 我們是否對這個狀態感到舒適?如果問題造成不適,治療師的角色是找讓談者關係可以與這個問題共處的方式。

上課的內容很多,我會慢慢的補上紀錄,文章有提到敘事治療立場,雖然乍看都很好懂,但要落實到諮商提問、聆聽還是有很多小技巧,光是如何外化問題就足以在課堂內討論好久,下一篇再寫囉。


補充:敘事治療實務工作坊進行方式

課程共有兩天,合計16小時,黃素菲老師的敘事治療融合了大量的社會學、哲學,我認為這門課也很適合對寫作、文化研究感興趣的人。

素菲老師將生於西方文化的敘事治療,融合東方文化的基底,最著名的大概是她的「敘事三重山」理念(註一),從問題認知、問題外化、轉化,到未來談者尋找內在意義和替代故事,由於這是初階課程,課程僅涵蓋「問題認知」到「問題轉化」的過程,不過理論與實作的份量都很充足。

敘事治療在意來談者說出口的,也意沒說出口的,注重敘事脈絡和問題的運作,從學員自我介紹環節,到團體演練、老師示範演練、最終發表,每個敘事都可能被要求反覆的展演,並且讓大家來回表達、提問,是非常需要動腦的課程。

註一:參考書

  • <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 , 作者:黃素菲, 心靈工坊出版
  •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 作者:麥克‧懷特、大衛‧艾普斯頓, 心靈工坊出版
avatar-img
16會員
21內容數
記錄各種學習筆記、書單和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目十人 的其他內容
我非常喜歡動物,但真沒想到陰錯陽差的報名了引導式動物體驗,這是一堂以療癒人類為主的課程,但會談到動物溝通議題,動物溝通是一個相當受爭議的領域,這篇文章希望紀錄引導式動物溝通的體驗,並且補充學習諮商和其他寵物溝通經驗的資料。 動物溝通是什麼? 動物溝通師普遍認為人類天生具備與動物溝通的能力,但我們必須
什麼是五花瓣循環提問法 五花瓣其實就是指圍繞著中心事件,展開五個面向的的提問,這五個面向分別為 感官:透過感官接收到的訊息 感受:情緒和感覺反饋 想法:對人事物賦予意義 期待:希望事情發展的走向 行動:實際的作為 當來談者的議題牽涉到其他人時,可能就是兩朵花大亂鬥,A影響了B的感受,B對A有所期待,
什麼是循環提問 依照APA心理學辭典的解釋,循環提問常用於家庭治療,是理解家庭內動能、成員關係相關資訊的提問方式。(請見circular questioning詞條頁面)。 這個領域偏向心理諮商範疇,但在哲學諮商中一樣很重要,可以搭配LBT、FITT、PEACE法使用。 循環提問要怎麼執行? 本節參
大家覺得真的有無心說出口的話嗎? 會想聊這個,主要是回憶起過往年節,每次對親戚的言論覺得不出舒服時,親近的家人都會告訴我:「他們只是隨口說喔,不要計較。」但真的該這樣做嗎?
你是否遇過這一類的人,每當你和他傾訴困擾時,對方只能給出類似「睡一覺醒來就會更好」、「快樂也過一天,不快樂也過一天,你不如快樂過一天」、「不要想太多」這樣的答案?
FITT是由瑞比教授(Dr. Peter Raabe)設計的諮商方法,本篇文章會包含FITT諮商法的基本介紹、外部連結補充資料、和一些課堂練習時的記錄。
我非常喜歡動物,但真沒想到陰錯陽差的報名了引導式動物體驗,這是一堂以療癒人類為主的課程,但會談到動物溝通議題,動物溝通是一個相當受爭議的領域,這篇文章希望紀錄引導式動物溝通的體驗,並且補充學習諮商和其他寵物溝通經驗的資料。 動物溝通是什麼? 動物溝通師普遍認為人類天生具備與動物溝通的能力,但我們必須
什麼是五花瓣循環提問法 五花瓣其實就是指圍繞著中心事件,展開五個面向的的提問,這五個面向分別為 感官:透過感官接收到的訊息 感受:情緒和感覺反饋 想法:對人事物賦予意義 期待:希望事情發展的走向 行動:實際的作為 當來談者的議題牽涉到其他人時,可能就是兩朵花大亂鬥,A影響了B的感受,B對A有所期待,
什麼是循環提問 依照APA心理學辭典的解釋,循環提問常用於家庭治療,是理解家庭內動能、成員關係相關資訊的提問方式。(請見circular questioning詞條頁面)。 這個領域偏向心理諮商範疇,但在哲學諮商中一樣很重要,可以搭配LBT、FITT、PEACE法使用。 循環提問要怎麼執行? 本節參
大家覺得真的有無心說出口的話嗎? 會想聊這個,主要是回憶起過往年節,每次對親戚的言論覺得不出舒服時,親近的家人都會告訴我:「他們只是隨口說喔,不要計較。」但真的該這樣做嗎?
你是否遇過這一類的人,每當你和他傾訴困擾時,對方只能給出類似「睡一覺醒來就會更好」、「快樂也過一天,不快樂也過一天,你不如快樂過一天」、「不要想太多」這樣的答案?
FITT是由瑞比教授(Dr. Peter Raabe)設計的諮商方法,本篇文章會包含FITT諮商法的基本介紹、外部連結補充資料、和一些課堂練習時的記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透過接受敘事治療,從自我否定轉變為自我接納和自愛。作者分享了在治療過程中的成長與轉變,以及對自我和他人的影響。文章中提到了敘事治療的方法和價值,並鼓勵讀者放下自我指責,開始喜歡自己。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在這本書中,作者深入探討原型認同對個人生活的影響,提供針對這種創傷的療癒方法,幫助讀者從原型認同的創傷中重塑全新的自我認同信念。書中運用了故事和療癒方法來引導讀者找到真實的渴望,並重新建立屬於自己的生命力。這是一本關於自我探索和療癒的書籍。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呂格爾說「魚離開了水無法存活,猶如人離開了故事就失去意義!」 前幾天參與了四天的敘述治療實務技術工作坊 給了我參與他人故事更細膩的方向,認識到每個人的世界是由語言形塑出來的,因著不同的生活經驗、成長背景、工作經歷以及社會文化下的價值觀,不知不覺就長出了現在的我們,因此自我認同在敘事治療的領域中
Thumbnail
P;121 ●與有機體自身合而為一   以上的材料是沿著一條主題線而逐次呈現的。那條主題線就是:心理治療(至少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是如此)乃是使人成為有機體自身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使人放棄自我欺騙,也避免扭曲。我這樣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我們在此所談的,乃是立基於「體驗」的層次
Thumbnail
p.94 ●對情感關係的完整體驗   心理治療含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應該這樣說:心理治療乃是案主的一種學習—學習接納另一個人的積極感覺,完整且自由地接納,而不帶恐懼。這種現象並不盡然會清楚地發生於每一個個案上。   p.95 案主讓治療者帶著溫暖的興趣一起進入她的生活之中,這一點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走的太遠了,得靠故事才能洄游。   這些年我在敘事治療的工作現場裡,不斷地經驗到人如何在敘說和對話中靠近心中湧泉之處。敘說,像是一場透過探索來回歸的歷程。   學習與理解敘事治療對我來說一直有兩條路徑,一條是探索
Thumbnail
p.77 ▓主觀的圖像˙˙˙˙˙ 講到這裡,我所說的都是以客觀的角度陳述諮商興心理治療的過程。我強調的是我們所獲得的知識,而且也設法將各個條件彙集為一,寫成了一個初步的、嘗試性的方程式。現在,我要用換用內在體驗的角度來重新理解上述的方程式。在不忽略事實知識的情況下,我試試看能否將此方程式在治療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透過接受敘事治療,從自我否定轉變為自我接納和自愛。作者分享了在治療過程中的成長與轉變,以及對自我和他人的影響。文章中提到了敘事治療的方法和價值,並鼓勵讀者放下自我指責,開始喜歡自己。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在這本書中,作者深入探討原型認同對個人生活的影響,提供針對這種創傷的療癒方法,幫助讀者從原型認同的創傷中重塑全新的自我認同信念。書中運用了故事和療癒方法來引導讀者找到真實的渴望,並重新建立屬於自己的生命力。這是一本關於自我探索和療癒的書籍。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呂格爾說「魚離開了水無法存活,猶如人離開了故事就失去意義!」 前幾天參與了四天的敘述治療實務技術工作坊 給了我參與他人故事更細膩的方向,認識到每個人的世界是由語言形塑出來的,因著不同的生活經驗、成長背景、工作經歷以及社會文化下的價值觀,不知不覺就長出了現在的我們,因此自我認同在敘事治療的領域中
Thumbnail
P;121 ●與有機體自身合而為一   以上的材料是沿著一條主題線而逐次呈現的。那條主題線就是:心理治療(至少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是如此)乃是使人成為有機體自身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使人放棄自我欺騙,也避免扭曲。我這樣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我們在此所談的,乃是立基於「體驗」的層次
Thumbnail
p.94 ●對情感關係的完整體驗   心理治療含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應該這樣說:心理治療乃是案主的一種學習—學習接納另一個人的積極感覺,完整且自由地接納,而不帶恐懼。這種現象並不盡然會清楚地發生於每一個個案上。   p.95 案主讓治療者帶著溫暖的興趣一起進入她的生活之中,這一點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走的太遠了,得靠故事才能洄游。   這些年我在敘事治療的工作現場裡,不斷地經驗到人如何在敘說和對話中靠近心中湧泉之處。敘說,像是一場透過探索來回歸的歷程。   學習與理解敘事治療對我來說一直有兩條路徑,一條是探索
Thumbnail
p.77 ▓主觀的圖像˙˙˙˙˙ 講到這裡,我所說的都是以客觀的角度陳述諮商興心理治療的過程。我強調的是我們所獲得的知識,而且也設法將各個條件彙集為一,寫成了一個初步的、嘗試性的方程式。現在,我要用換用內在體驗的角度來重新理解上述的方程式。在不忽略事實知識的情況下,我試試看能否將此方程式在治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