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F104〉讀後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是第一篇,我想一點預備知識是必要的。

在考完分科後,我馬上跑去板橋圖書館借了日本名家三島由紀夫的短篇精選輯。這個衝動來自於聽到新資料夾某一集,呱吉說到在三島的其中一個小說有寫到「對著名畫自慰」這個行為,再加上之前也略聽聞《葉隱入門》或是「三島是日本最後幾個切腹的人」云云的趣聞。於是,我去誠品買了《憂國》以及上述提到的精選輯,作為我認識他的起手式。

這篇〈F104〉是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輯的第四篇,從這篇開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前面沒想到要寫,現在也沒打算回去寫,待時機成熟再論。

先說我於這篇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一個人在感受到超乎平常的感官體驗後,產生的超然感受。這樣說或許有點抽象,不過大概可以想像成登上山頂時,一覽眾山小的那種心靈層面的波瀾壯闊。人類在本質上會崇拜比自己強大的事物,自古以來的自然信仰也是如此的概念,舉凡地震、洪水、颶風、雷電這種明顯不是人類可及的力量,大家自然只能選擇臣服。

搭乘F104衝上天際不是常人會擁有的體驗,所以只能從文字跟資料來解讀。文中有提到,F104飛到二萬米的高空需要兩分鐘,所以可以算出大概承受了4G的力,三島提到「我的視線全被灰色所佔據。但那只是青空的一角,我彷彿嚥下一塊那青空似的。保持它的澄清,也保持它的理性。」除了有對於人體受到G力後的短暫失明精確的描寫,我認為也是這種「超常」的力量,讓三島有這篇的創作。

〈F104〉並不是一開頭便進入主題,而是提到了「銜尾蛇」。我想高中生對於銜尾蛇的認知大抵是出自於凱勒庫想出苯的結構式的故事。然而,三島在這強調的是它「對稱性」的概念,對應後面提到的「生與死」、「肉體與精神」、「天空與大地」等。但其實我第一次看到這段,腦中出現的是科幻電影中,靠著自轉讓太空人能正常走路的太空站。

回歸正題,我們從小就學過,殖民者要保證殖民地的穩定,最好是採取恩威並施,或說糖果與鞭子的策略。這是一種調教的過程,因為生物的本性是會迴避痛苦而傾向快樂,所以這種馴化的方式對於意志不夠堅強的人來說非常有效。但是總有一些不受管教,有足夠強大的自我能夠抵抗的人。但假若我們創造一個明顯無法跨過的阻礙,無論是來也都只能投降,心中只剩下純粹被征服的快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混吃等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叔本華:「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擺盪。」
對自己的坦承是一種解脫。
叔本華:「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擺盪。」
對自己的坦承是一種解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三島由紀夫的書一向不太好讀。 憂國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昭和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著名的二二六事件發生後兩天。 二二六事件是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重要關鍵,一群青壯派軍官於東京發動失敗政變,其影響大者導致日本軍人權勢抬頭,帶領明治維新以來逐漸強盛的日本一路走向法西斯,終至戰敗毀滅。 其小者,參與政變的低層軍士官
Thumbnail
「我今天之所以來到這裡,是想要測試一下,語言這東西是否還有用?」三島由紀夫在和全共鬪的辯論會裡,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希望透過自己的話語,看看是否能影響或改變這群與自己理念不同的人。他依然深信,語言還是有力量的媒介。
Thumbnail
如何定義「他人」是《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裡第一個論辯的命題。辯論會主辦人木村修,首先向三島由紀夫發起挑戰,希望他能就自我與他人的關係發表意見。後來登場的芥正彥則繼續以人類與自然的關係與三島由紀夫對談。兩個看似個別的問題,實則無法切割地被連結到一處。
Thumbnail
電影《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是一個看見當代日本不同一面的珍貴紀錄片。電影內容敘述三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日本傳奇小說家三島由紀夫接受日本東大全共鬪組織邀約到900教室進行辯論,講述軍國右派三島由紀夫與受左派共產影響全共鬪之間的對話會激盪出什麼火花,是一場和解還是暴力的開端。
Thumbnail
1969年東京大學校區,一千多名左翼學生聚集在第900教室,等待與有著極右民族主義思想的當代知名文學家三島由紀夫一決高下。 強烈建議那些無法獨立思考的人,在買票進場前再認真思考一下。我深怕過度激烈且有邏輯的思想碰撞會傷害你們本來就已經相當孱弱的腦波。
Thumbnail
談到三島由紀夫,必不能迴避他對天皇的情結以及對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維護。因此,在與全共鬪的辯論會上,這也成為了全共鬪成員挑戰、質疑三島由紀夫的重要問題。會中,雙方熱烈地討論「天皇」之於日本、日本民族的意義和象徵究竟為何,面對挑戰,三島由紀夫也透過話語,詮釋了他所認為的天皇。
Thumbnail
1969年5月13日,三島由紀夫隻身前往出席了一場在東大駒場校區900號講堂所舉辦的「傳說的辯論會」,與上千名「東大全共鬪」的成員進行公開辯論。紀錄片即圍繞著此辯論會開展,不僅詳實地還原當年的現場影像,其中還穿插著歷史背景的補充並採訪了當年參與辯論會的相關人員。
Thumbnail
這一切都讓書中的「我」感到虛有其表。明明懦弱的母親根本不敢自殺,明明自己根本在老師眼中早已不是有前途的人,但人們一再以不合稱的方式裝模作樣,並逼迫自己一起跟著裝模作樣地活著。這讓他明白為了抵抗世間各種虛有其表的語言,自己只能以語言的沈默來回到「金閣的世界」。
Thumbnail
「我在《金閣寺》描寫了『個人』,這部《鏡子之家》想描寫的是『時代』。《鏡子之家》裡的主人翁,不是人物,而是一個時代。這部小說,並非所謂的戰後文學,而是『戰後結束』的文學。」——三島由紀夫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三島由紀夫的書一向不太好讀。 憂國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昭和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著名的二二六事件發生後兩天。 二二六事件是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重要關鍵,一群青壯派軍官於東京發動失敗政變,其影響大者導致日本軍人權勢抬頭,帶領明治維新以來逐漸強盛的日本一路走向法西斯,終至戰敗毀滅。 其小者,參與政變的低層軍士官
Thumbnail
「我今天之所以來到這裡,是想要測試一下,語言這東西是否還有用?」三島由紀夫在和全共鬪的辯論會裡,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希望透過自己的話語,看看是否能影響或改變這群與自己理念不同的人。他依然深信,語言還是有力量的媒介。
Thumbnail
如何定義「他人」是《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裡第一個論辯的命題。辯論會主辦人木村修,首先向三島由紀夫發起挑戰,希望他能就自我與他人的關係發表意見。後來登場的芥正彥則繼續以人類與自然的關係與三島由紀夫對談。兩個看似個別的問題,實則無法切割地被連結到一處。
Thumbnail
電影《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是一個看見當代日本不同一面的珍貴紀錄片。電影內容敘述三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日本傳奇小說家三島由紀夫接受日本東大全共鬪組織邀約到900教室進行辯論,講述軍國右派三島由紀夫與受左派共產影響全共鬪之間的對話會激盪出什麼火花,是一場和解還是暴力的開端。
Thumbnail
1969年東京大學校區,一千多名左翼學生聚集在第900教室,等待與有著極右民族主義思想的當代知名文學家三島由紀夫一決高下。 強烈建議那些無法獨立思考的人,在買票進場前再認真思考一下。我深怕過度激烈且有邏輯的思想碰撞會傷害你們本來就已經相當孱弱的腦波。
Thumbnail
談到三島由紀夫,必不能迴避他對天皇的情結以及對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維護。因此,在與全共鬪的辯論會上,這也成為了全共鬪成員挑戰、質疑三島由紀夫的重要問題。會中,雙方熱烈地討論「天皇」之於日本、日本民族的意義和象徵究竟為何,面對挑戰,三島由紀夫也透過話語,詮釋了他所認為的天皇。
Thumbnail
1969年5月13日,三島由紀夫隻身前往出席了一場在東大駒場校區900號講堂所舉辦的「傳說的辯論會」,與上千名「東大全共鬪」的成員進行公開辯論。紀錄片即圍繞著此辯論會開展,不僅詳實地還原當年的現場影像,其中還穿插著歷史背景的補充並採訪了當年參與辯論會的相關人員。
Thumbnail
這一切都讓書中的「我」感到虛有其表。明明懦弱的母親根本不敢自殺,明明自己根本在老師眼中早已不是有前途的人,但人們一再以不合稱的方式裝模作樣,並逼迫自己一起跟著裝模作樣地活著。這讓他明白為了抵抗世間各種虛有其表的語言,自己只能以語言的沈默來回到「金閣的世界」。
Thumbnail
「我在《金閣寺》描寫了『個人』,這部《鏡子之家》想描寫的是『時代』。《鏡子之家》裡的主人翁,不是人物,而是一個時代。這部小說,並非所謂的戰後文學,而是『戰後結束』的文學。」——三島由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