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個很敏感,但又很重要的話題:金錢。
你可能會覺得,談錢很俗氣,談錢會傷感情。這些都是我們的華人文化中常常聽到的觀點,但是它們真的正確嗎?你有沒有因為金錢的問題和你的家人或朋友發生過衝突?我們的金錢觀是怎麼形成的?它又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我認為,華人文化對我們的金錢觀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節儉,要努力工作,存錢給下一代。我們也被告知,不要隨便亂花錢,不要向別人炫耀自己的財富。這些都是很好的價值觀,但是如果過度執著,就可能造成一些問題。
我因為從小家庭的金錢觀是比較隨興的,阿嬤每天都會給我1-2百的零用錢,我對於理財也沒有觀念,所以想買什麼、想吃什麼,就會用自己的紅包錢或零用錢去買,對數字完全沒有概念。
國小到高中時,大多的錢都花在買衣服、鞋子,跟玩具遊戲上面。出社會工作後,第一次覺得錢這麼多可以花,後來辦了信用卡,也是月光族,欠了一屁股債,還一直都繳最低金額,也沒有預算,投資的概念。
後來也是我媽看不下去就幫我還清,那之後我也比較節制不敢亂刷卡,改變我最大的是在碰到我爸退休病倒後。
那時候我爸沒有行動能力,因為發現長期住院看護等的費用動輒都是幾萬在跳,我經手處理我爸的財務狀態,才知道他有貸款還有兩、三百萬,每個月光是利息就要還三萬。
他雖然剛提前退休,選擇一次領退休金,但因為住院的花費太大,才幾個月也就已經把退休金花到剩五、六十萬而已。
那時候我第一次感受到前途渺茫,人生無望的感覺。他才剛退休,就已經花到只剩下這樣,還有大筆的貸款要還,根本撐不了幾年。後來我才驚覺我不能在這樣下去,我開始省錢存錢,理財投資,同時投資自己的健康,開始健身、控制飲食、早睡不熬夜等等...
也許我們的文化教育從小就是容易灌輸我們談錢是俗氣追名逐利是不好的,以至於我們從小對於金錢觀的認識較為不足,容易以偏概全,過度追求與誤解了與錢的關係。
我發現,在我們的社會中,有五種常見的金錢心態:
「錢是用來存下來的,不要隨便花掉」,相信這是我們常聽到長輩說的話,他們認為金錢是稀缺的,永遠不夠用,所以要抓住每一分錢,不敢投資自己或別人。
對金錢有一種恐懼和執著,讓人過於節儉,甚至吝嗇,不願意為自己或別人花錢,變成守財奴。也會讓人缺乏投資和創業的勇氣,因為害怕失去錢,有很深的匱乏感。
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卻萬萬不能。」
這是一種很普遍的金錢觀,認為只要有錢,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也可以買到所有的東西。認為金錢是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也是獲得幸福和尊重的必要條件。
這可能來自於貧窮或競爭的環境,讓人覺得只有賺到足夠多的錢,才能改善生活、贏得他人的認可和欣賞。
也可能來自於物質主義或功利主義的思想,讓人覺得只有擁有更多的物品或享受更多的服務,才能感到快樂和滿足。
同時也會讓人對自己和別人的價值產生偏見,認為越有錢的人越值得尊敬,越沒錢的人越不重要。
這種金錢觀的好處是可以激勵人努力工作、創造財富、提升社會地位。但相反的,它也會讓人永遠不滿足,因為總會有比自己更富有、更成功、更幸福的人存在。
從小我們被灌輸去比較學業成績,分數高低,長大後比較薪水職位高低,認為錢也是用來跟別人比較的,看誰有更多、更好、更貴的東西。
這種金錢觀會讓人陷入無盡的攀比和競爭中,永遠不滿足、不快樂。也會讓人容易失去自己的個性跟自我價值感,因為只想依靠金錢多寡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價值,那會是非常辛苦的。
「你學這幹嘛?能當飯吃嗎?」「做這個有什麼用?能賺大錢嗎?」「學這個以後能找什麼工作?薪水又不多?」
以上這些對話相信我們都很熟悉,如果有這樣的心態,可能會覺得讀書或學習沒用,會認為自己都沒時間去賺更多錢了,哪有時間談什麼理想興趣,會寧願放棄學習新知識或技能,因為覺得那些都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因此會忽略自己的興趣或才華,覺得那些都不會帶來收入。還不如去接更多工作案子或找更高薪水的工作,可以有錢賺,不管是時薪或月薪,還比較實在。
這樣的心態容易會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絕望和無力,因為感覺自己每天都只是在為錢工作,無法去聆聽並選擇符合自己內心真正想做的事情與道路。
認為金錢是一種不好的東西,這種金錢觀可能來自於宗教或道德的教導,讓人覺得追求金錢是一種世俗的行為,只有放棄金錢才能開悟證道。
這種金錢觀也可能來自於不幸或失敗的經歷,讓人覺得金錢只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和苦難。
金錢是工具,工具是中性的,並無好壞之分,端看使用者的心態。
以上的內容並不是要否定追求社經地位的選擇。不管你的選擇為何,只要你是甘之如飴的,那就是對你最好的選擇。
希望內容能啟發幫助到你,喜歡的話也可以幫我按讚訂閱分享,幫助更多人,也是對我最好的支持與鼓勵,下次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