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長子女的心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身為老大,我就一定要…嗎?

 「因為我是老大,所以就必須要做其他人的榜樣嗎?」談到身為老大在家裡的處境,她像憋壞的氣球,一口氣把心裡的不平像連珠砲般一顆顆彈射出來,都是類似的句型:

「因為我是老大,所以我就必須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讓給弟妹嗎?」、

「當時我才國小,我就要像大人一樣能照顧弟妹的生活和課業嗎?」、

「只因為我是老大,所以我就要負擔更多責任,連別人的責任都要我背嗎?」,

最後她淚汪汪地看著我,嘆口氣說:「即便他們(弟妹)長大了,我也結婚了,有自己的家庭要顧,難道爸爸住院這樣的大事,都是我的責任嗎?」

這位女士是因為想改善自己在職場上的人際關係而來求助,她本來沒注意到「照顧親人的疲憊和對手足的不滿」已經帶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當這層心理壓力在晤談中揭開來,同時也連結起許多有意義的訊息。

原來她在職場總是「在意上司對待自己和其他同事是不是公平」,容易覺得「自己被剝奪很多應該有的權益」,升上小主管後卻「對帶新人充滿著矛盾與痛苦」,這些其實和她從小到大的家庭故事緊密相關。

每個老大的故事都一樣嗎?

隱藏在小時候家庭故事裡的傷口,如果沒有好好療癒,長大後的我們還是會帶著相同的劇本,去演後來的故事,讓之後的人生不斷重複著早年的創傷。

身為家庭中的長子,真的都會有相同的故事劇本嗎?我想支持與反對兩方的例子都不少,支持的例子就像是我在晤談中遇到有「被迫長大」這類議題的個案,很多都是家中老大;不過,不支持的例子也有,以「承擔家庭重擔」這點來看,很多有類似故事的人,他們的排行不見得是「老大」,有的人是夾在中間渴望被雙親看見的「老二」,有的則是最後被留在父母身邊的「老么」。

以家庭發展的角度,夫妻從兩人攜手,到誕生第一個孩子後成為父母,以及陸續出生的第二、第三個孩子,雙親的生理年齡、心智成熟度、生涯議題、經濟條件,和教養孩子的經驗,都會隨著時間不斷改變與進化,所以不同時間點出生的孩子,即使在同樣的家庭也會有不同際遇,而且還要考慮每個孩子天生特質,與手足間互動累積的成長經驗,在眾多因素所加乘下,每個「老大」的人生故事,就像火車走著規律的軌道,但路途上所欣賞到的風景還是因人而異

長子女的共同心理經驗:被迫長大

在晤談室聽到的故事中,身為老大最常見的生命經驗是「沒有慢慢長大的權利」,當後面的小孩出生以後,家長就會將「負責任」與「做榜樣」等字眼加諸在老大身上,通常和手足年齡差異愈小,這樣的議題影響程度愈大。

同時要照顧兩三個孩子的忙碌,常會讓爸媽忘記「老大」的實際年齡,忘了給孩子符合其真實年齡該有的包容,反而不由自主地想要第一個孩子去分擔自己的壓力,希望他理解大人的處境,如果雙親其中一方有情緒困擾,或婚姻失和,甚至離婚或單親,因為大人的內心狀態混亂,會更難意識到自己的困境已經造成孩子的成長創傷。

我聽過好幾個類似的童年故事,都是年紀還小的姊姊帶著年紀更小的弟弟或妹妹,出門上學、做飯餵飯、甚至長大一起到異鄉奮鬥,或是一起工作,有的會彼此扶持,有的則兩相怨懟,身為老大到底會從照顧弟妹的成長過程中得到好的幫助還是創傷的記憶,很多時候取決於他們和父母相處的經驗

有的老大雖然背負著照顧弟妹的責任,但也能獲得父母的關心與重視,過程中累積出的成就大過於挫折,另外一些老大則是因為雙親無力或無心與孩子好好相處,才背上過多責任,這些創傷與其說是因為手足排行的緣故,不如說是被大人的議題影響

長子女的共同心理經驗:失去獨佔的失落

身為老大另一個常見的共同經驗那就是「從擁有到失落」,不同於第二或第三個孩子,一出生就必須與手足分享父母的愛,老大像獨生子一樣,擁有全然佔據父母的美好時光,不同的是老大在之後會面臨手足的出生,獨佔雙親的愛卻被分走的「巨大失落」,這些失落需要好好哀悼並消化後,才能重新建立起與父母的良好關係。

不過老大們往往還沒準備好,就被家長要求著學習「分享」與「禮讓」,年幼的弟妹對他們來說究竟是「威脅地位的迫害者」,還是「帶來成就與歡樂的小跟班」,很大程度還是取決於雙親的態度

擁有一個以上的孩子對雙親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是否能夠和一個以上的人同時建立良好關係,妥善處理多人關係中的矛盾與衝突,面對競爭時能保持穩定,在照顧孩子時還要照顧自己。

上述每一項都需要較成熟的心智來支撐,比較能勝任這些任務的家長,通常能很好地處理孩子因排行帶來的議題,讓老大能享受弟妹的陪伴,並覺得長大是件美好的事情。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長子情結?

如果你/妳身為老大,好奇自己是否有著上述「被迫長大」或「失去獨佔的失落」的議題,你可以試著從自己現在的人際互動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若「被迫長大」對你造成影響,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總是很在意公平,不只是社會上公平正義,而是上位者眼中自己的努力是否被看見的那種公平。

你常覺得上司只賞識另一個能力不好的同事,讓你總是充滿埋怨與嫉妒;另一方面,你可能律己過嚴,不斷要求自己進步,卻不給自己放鬆與修養的空間,也不稱讚自己已經獲得的成就,彷彿一直追求「長大」,卻深受「長大」所苦。

如果沒有機會好好哀悼童年時「失去獨佔的失落」,則會讓你不太容易和他人合作,特別是後輩。

很多人常希望自己合作的對象一定要比自己強,如果發現對方不如自己或依賴自己,就難以找到立場或方式與之合作,有這樣議題的人常會選擇待在人數少的環境,或從事可獨自執行的行業,當他們能夠獲得升遷機會,需要管理他人時,無法和他人合作這點也會造成困難。

改變長子情結的方法

如果發現自己現在的生活與職場有類似的故事劇本,透過回想過去家庭經驗,也許可以找到改變劇本的方法。

就像文章一開頭那位女士,當她把自己現在的處境與幼年故事連結起來後,她決定不再一昧順從父親的固執觀念,也不再逃避手足間的衝突,試著和弟妹更平均地分擔照顧父親的責任,也許真實的壓力減輕不多,但新的改變卻讓她更肯定自己的價值與付出,更帶動了她在工作上的思想革新,她不再那麼容易只著眼於自己失去的權益,而是看到更多自己成長進步的正向事蹟,自信增加後變得比較願意幫助下屬,讓她在職場上的人際互動獲得改善。

做一個讓自己喜歡的「老大」

試著回想自己與雙親和手足的互動,從一些讓你記憶深刻的回憶中,可能會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故事原型,試著用長大後的知識與眼光重新看待這些發生過的事,並轉換角色想想看,也許你會發現當初所受的苦,可能是因為父母自己的議題,或是弟妹尚未成熟,而不是因為你不夠好,重要的是如今的你已不同以往,你不見得需要從此對類似的情況耿耿於懷或逃之夭夭,要記得你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更是導演,擁有改變自己人生劇本的能力,要做一個讓自己喜歡的「老大」。

 

初刊於良醫健康網 2017.03.07

 

歡迎追蹤「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

FB: https://www.facebook.com/female.psycho

IG: @PSYFORFEMALE

 

很多人來晤談室處理關於職場的困擾,我在這裡分享一些大家在心理治療之後,自己在職場上的領悟與改變,如果能對正在閱讀文章的你有所助益,那就再好不過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伴侶的優秀與耀眼開始讓他煩躁不安,他嫉妒對方世界裡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以前他欣賞伴侶的人脈與真知灼見,後來他覺得這些亮點會勾引其他男人,所以他寧願對方變得孤僻且順從。 他讓伴侶不斷自我懷疑,最終變得沈默而黯淡,實際上他真的懂得怎麼愛人嗎?他的愛讓對方枯萎而不是茁壯。
親子關係裡無法放手讓想飛的孩子成長,感情關係裡明知不適合卻無法乾脆分手,退休之後無法開拓屬於自己新的人生里程,許多人生重要議題的背後,缺的是獨處的經驗,很少培養和自己相處的能力,就沒有面對關係改變時,幫自己適應的信心。 找到專屬自己的部分,這塊自我需要你用心思考並細心培養,學會自我充實與自我取悅。
這兩年中國新出了「蹲族」這個名詞,描述一群高學歷卻無業的年輕人,他們在競爭激烈的城市租房生活,終日無所事事,既不熱血也不奮鬥,稱作蹲族。 許多人一生中都有過做「蹲族」的一段歲月,聽過幾個故事後,我發現「蹲」這段時期,是人們將原生家庭經驗和出社會經驗的打散整合期,也是人們重新練習面對權威的過渡期。
有緣來到晤談室自我療癒的人們。他們是怎麼走過脆弱又憂鬱的青春期呢?長大之後到晤談室裡,有了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回頭看當時的自己,他們會想告訴自己什麼呢? 他們是挺過來的一群人,要是沒有生命中許多貴人和機緣相助,轉眼就成了新聞裡那些走不出來的孩子。這些年輕而憂鬱的靈魂,可能出現在公車上、電梯裡、與你工
「心理師,醫生說我媽失智了,這怎麼可能呢?她到現在還每天唸我之前去美國沒讓她跟的事情,時間一到就吵著要吃飯,失智的人怎麼可能這麼精明!」年前母親突然變得精神恍惚,嚇得她趕緊帶媽媽去看醫生,後來媽媽的狀況逐漸穩定,她一時半刻接受不了醫師的診斷,難以面對高齡七十歲的老媽媽大腦已經退化的事實。
婆媳關係是一門學問,不同專業有不一樣的建議,而不同角色看待這件事的觀點也不同,這一篇我要分享的是「心理師給未婚男性的建議」,談如何透過調整家庭成員間的人際關係,來預防未來的婆媳問題。
伴侶的優秀與耀眼開始讓他煩躁不安,他嫉妒對方世界裡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以前他欣賞伴侶的人脈與真知灼見,後來他覺得這些亮點會勾引其他男人,所以他寧願對方變得孤僻且順從。 他讓伴侶不斷自我懷疑,最終變得沈默而黯淡,實際上他真的懂得怎麼愛人嗎?他的愛讓對方枯萎而不是茁壯。
親子關係裡無法放手讓想飛的孩子成長,感情關係裡明知不適合卻無法乾脆分手,退休之後無法開拓屬於自己新的人生里程,許多人生重要議題的背後,缺的是獨處的經驗,很少培養和自己相處的能力,就沒有面對關係改變時,幫自己適應的信心。 找到專屬自己的部分,這塊自我需要你用心思考並細心培養,學會自我充實與自我取悅。
這兩年中國新出了「蹲族」這個名詞,描述一群高學歷卻無業的年輕人,他們在競爭激烈的城市租房生活,終日無所事事,既不熱血也不奮鬥,稱作蹲族。 許多人一生中都有過做「蹲族」的一段歲月,聽過幾個故事後,我發現「蹲」這段時期,是人們將原生家庭經驗和出社會經驗的打散整合期,也是人們重新練習面對權威的過渡期。
有緣來到晤談室自我療癒的人們。他們是怎麼走過脆弱又憂鬱的青春期呢?長大之後到晤談室裡,有了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回頭看當時的自己,他們會想告訴自己什麼呢? 他們是挺過來的一群人,要是沒有生命中許多貴人和機緣相助,轉眼就成了新聞裡那些走不出來的孩子。這些年輕而憂鬱的靈魂,可能出現在公車上、電梯裡、與你工
「心理師,醫生說我媽失智了,這怎麼可能呢?她到現在還每天唸我之前去美國沒讓她跟的事情,時間一到就吵著要吃飯,失智的人怎麼可能這麼精明!」年前母親突然變得精神恍惚,嚇得她趕緊帶媽媽去看醫生,後來媽媽的狀況逐漸穩定,她一時半刻接受不了醫師的診斷,難以面對高齡七十歲的老媽媽大腦已經退化的事實。
婆媳關係是一門學問,不同專業有不一樣的建議,而不同角色看待這件事的觀點也不同,這一篇我要分享的是「心理師給未婚男性的建議」,談如何透過調整家庭成員間的人際關係,來預防未來的婆媳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第二也是最小的孩子的我,不知是因為整個家族都算是重男輕女還是自尊心爆棚 從小我就希望也覺得我可以跟老大比個高下,我也可以照顧好爸媽、我能負擔的 無奈;真的是一種無奈吧! 爸媽只當我是個小孩、甚或不可靠、不能靠的預計會潑出去的水 我還記得那時老大已經結婚了,我跟爸爸單獨去北港拜拜 要寫下所有人的名
長輩給我介紹了對象, 他職業跟你一樣,   我把他,當成了你 吵得對方受不了, 就把我封鎖了… (我很能同理對方……對方工作神忙神忙, 我耽誤對方半小時,他就少半小時休息啦,我確實太吵了)   我醒悟了一件事, 這年頭,原來不只感情, 連友情,都需要雙向奔赴。     就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李家有三個孩子,老大文潔在差3歲的弟弟跟差五歲的妹妹相繼出生後,就開始聽到「老大要懂事」、「大的要讓小的」的要求。而事實上,她也僅是個沒幾歲的小孩子而已,她不懂為什麼要被差別對待。 從未懂事開始,「老大要懂事」這句話就像一道無形的枷鎖,緊緊套在她的身上。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權力的遊戲》裡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少狼王舉兵南下為父報仇的時候,遭到埋伏被害,他的母親哭求:「求你放過他,這是我頭生的孩子啊!」 當時我看到這段劇情,還沒有生小孩,並沒有很強烈的感受。但後來我接連生了兩個孩子,我開始思索,為什麼他的母親會說出這句話?「頭生的孩子」真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嗎?如果是次
我是一個有二個小孩的單親職業婦女,工作繁忙之餘,二個小孩的問題讓有有時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也不知道有二個以上的小孩是不是都會碰到這類的問題?我自已是獨生女,從小超想要有兄弟姐妹作伴的。但是從二個身上看到的,卻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老大非常計較公不公平的問題,小時候她是全家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第二也是最小的孩子的我,不知是因為整個家族都算是重男輕女還是自尊心爆棚 從小我就希望也覺得我可以跟老大比個高下,我也可以照顧好爸媽、我能負擔的 無奈;真的是一種無奈吧! 爸媽只當我是個小孩、甚或不可靠、不能靠的預計會潑出去的水 我還記得那時老大已經結婚了,我跟爸爸單獨去北港拜拜 要寫下所有人的名
長輩給我介紹了對象, 他職業跟你一樣,   我把他,當成了你 吵得對方受不了, 就把我封鎖了… (我很能同理對方……對方工作神忙神忙, 我耽誤對方半小時,他就少半小時休息啦,我確實太吵了)   我醒悟了一件事, 這年頭,原來不只感情, 連友情,都需要雙向奔赴。     就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李家有三個孩子,老大文潔在差3歲的弟弟跟差五歲的妹妹相繼出生後,就開始聽到「老大要懂事」、「大的要讓小的」的要求。而事實上,她也僅是個沒幾歲的小孩子而已,她不懂為什麼要被差別對待。 從未懂事開始,「老大要懂事」這句話就像一道無形的枷鎖,緊緊套在她的身上。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權力的遊戲》裡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少狼王舉兵南下為父報仇的時候,遭到埋伏被害,他的母親哭求:「求你放過他,這是我頭生的孩子啊!」 當時我看到這段劇情,還沒有生小孩,並沒有很強烈的感受。但後來我接連生了兩個孩子,我開始思索,為什麼他的母親會說出這句話?「頭生的孩子」真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嗎?如果是次
我是一個有二個小孩的單親職業婦女,工作繁忙之餘,二個小孩的問題讓有有時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也不知道有二個以上的小孩是不是都會碰到這類的問題?我自已是獨生女,從小超想要有兄弟姐妹作伴的。但是從二個身上看到的,卻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老大非常計較公不公平的問題,小時候她是全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