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日,自己決定的名字

2023/08/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馬遠布農族丹社群回家隊伍正在關門古道Mahilav的途中。

馬遠布農族丹社群回家隊伍正在關門古道Mahilav的途中。

每年的8月1日,是台灣的「原住民族日」。這個紀念日,是為了紀念1994年8月1日開始,由原住民族自己決定的「原住民」族群名稱,正式取代舊有稱呼的那天。

從文字文明來到台灣以降,「番」、「蕃」、「山胞」等由外族定義且帶著負面意涵的歧視性名詞,就一直被套用在所有的原住民頭上,無論他們願意與否。一直到了1984年,才有原住民族知識份子開始為自己的族群爭取屬於自己的正式華文名稱,而不再是被統治者所賦予的符號。

而「原住民」這個由原住民族自己決定的名字,竟花了他們十年的歲月,才終於撼動了僵固的國家體制,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也象徵著原住民族在這個國家體制中,終於重新取回定義自我的權利,並透過這個名字,將文化多元的臺灣原住民族凝聚成一個更大的意識主體,得以繼續在對傳統文化不友善的國家體制中,更有能量的爭取屬於自己的位置與權益。

「名字」是很有力量的詞彙,它讓人得以透過語言的建構,將眾多圍繞著那個「名字」的意義連結起來,在抽象的語言之中型塑出有型的實體。並且再與其他名字互動,創造出更多擁有意義的詞彙、語句、紀錄與歷史,乃至今日當下。

失去了名字,就是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成為一個主體的權利,只能由人宰割。《神隱少女》等許多作品都在敘述著它的重要性,因此8/1這一天,對於原住民,以及台灣島上的多元文化而言,誠然是無比重要的一天。

儘管國家對原住民族曾做過的承諾,如今仍未兌現,未來也不知道能否有所改變;但仍有許多族人,正在強大的主流文化洪流之中,走在找回自己的道路之上。

一個人要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屬的文化,只有走回孕育文化的地方,才能深刻感受到來自土地的真實,而觸發更進一步的行動與反思。

也希望我跟著馬遠布農族青年回到丹社老家的故事、台灣正遍地開花的回家故事,能引起更多人「回去看看自己文化的根」的興趣。邁開腳步,回到老家,感受那人仍與土地深深連結的時代與文化,回頭凝視佇立在主流中的那個自己,是否更加堅定。

那裡不一定是山,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老家。
別人的故事,往往是驅動自己的重要根源。
讓我們在觸動之後,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

1.5K會員
173內容數
跟著雪羊的腳步,悠遊山林隨影隨筆,在《共享視界》裡,一起看見山的萬千樣貌,加入以影像與文字探索世界的行列。在文影交流間結識同樣熱愛大自然的同好,輕鬆分享彼此的影像記憶與山林故事,建立山與人最深刻的連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