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文]這是段由超導至體之亂所帶來的觀點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這次事件以前,對於台灣高中、職的兩個教育體系只有----嗯!我知道這東西有問題,但是有問題的地方在哪裡,到了什麼地步,不知道(哪怕我至少經歷過了其中一個),但在這次以後,對於台灣的教育的問題又了更高層次的認知。

對於一個進行學術研究(可能還沒到那個檔次)的人員,觀察對岸整個學術圈在做啥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但在某篇文章的討論突然扯出了這次超導體的實驗叫他們隨便一個高中的學生來都能做(這肯定是有誇大),但在我大二以前,我都沒辦法說我有辦法進行這樣的實驗(儘管現在覺得廢到笑),因為我整個高中生涯只進過實驗室兩次,而進去的那兩次也僅僅是照本宣科的老師說啥,我做啥,腦子根本就沒帶進去,老師也不希望我們帶,畢竟對老師們而言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才不會造成任何的意外,也就不用負擔任何的責任。

當然我這可能只是單純的特例,但我想台灣僅有台科及北科較受世人接受的情況下,然而哪怕是台灣科技大學所對標的通常都不是台灣的一線大學(台、清、交、政、成),因此唯有大學高的大環境下,台灣的實做怎麼可能會有提升,甚至相較於過去反而還退步了相當多。

我所認為最大的主因可能還是當年李遠哲拿下諾貝爾獎後的所謂的廣設大學,這成功的將原本聚集在極少人的資源(先說我不是頂大的,因此我不會是既得利益者),分散給了所有人,但這就造成了最頂端的大學啥都做不成。五百億分給一所學校一人能拿一百億去做各種昂貴的實驗,但分給一百所一人五億可能光是人士費就占一半了還能做什麼?

其次的原因恐怕是出生率的下降,我想在廣設大學的時期恐怕根本沒人想到出生率會下降的這麼快,這恐怕又牽扯了一大堆的問題(下次再開一集,如果我沒富監的話)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白夜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一個理工相關科系的學生來看這整件事,其實心中總是會有一種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感覺
    以一個理工相關科系的學生來看這整件事,其實心中總是會有一種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問題一點都不小,可說是破壞既有階級架構的方法。在台灣由於分數跟學校的篩選關聯很重,若我今天考上的是名不見經傳的私校,學習門檻低,教授放水兇,玩了四年後畢業,這張文憑價值在哪?但若我真認為有這文憑,就具有知識分子的水準,會發生何事?
    這個要說…可能很長…我試圖用簡單、簡化帶過! 前三年有一個流傳!全台灣有兩間獨一無二的學校,北區第一名建中,倒數第一名中華中學…只要想要讀書、搞社團、搞日進數十萬,都可以進來…然後比起當兵更加嚴格的管訓,我們老師不是憲兵退伍,但是用憲兵來稱呼,只是一種貶義詞! 後四年說起名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只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高中同學重聚的故事,探討同學會的意義與自身在高中教育體制下的經歷。作者回顧了在升學主義影響下,成績與人際關係的矛盾,並反思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文章中提到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應僅限於學術成就,也應重視彼此的真誠和支持,讓人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又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難怪我有好幾年不敢吃蛋 台灣的教育在於大學端,這個問題我在「講不完的教育」這個專題裡有提到,大學本來就是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地方,但現今的大學,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卻沒有一所死傷逃掉的大學主導人再檢討自己創辦的大學為什麼會傷亡這麼慘重?   一個不懂得檢討失敗原因
    Thumbnail
    回顧臺灣的教育改革歷程,從1987年的教育變革開始,一直到1994年的大遊行,再到之後不斷的改革措施,教改歷經多次挫折。現今的臺灣教育,仍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 值得讓人重新思考的是,社會風氣是否需要跟著改變,保守的觀念是否限制了教育的發展。
    Thumbnail
    怎麼人力困境講到這?  人力困境的本質是不匹配,早年台灣教育水準很差,可說是師資問題,許多歷史因素,造成現場有大量不合現代教育標準的公教人員。後來師專的成立提供小學教師,師大則是中學,幾十年後的今天,教師的產出已經過剩(反對的人麻煩看一下教甄錄取率)。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問題一點都不小,可說是破壞既有階級架構的方法。在台灣由於分數跟學校的篩選關聯很重,若我今天考上的是名不見經傳的私校,學習門檻低,教授放水兇,玩了四年後畢業,這張文憑價值在哪?但若我真認為有這文憑,就具有知識分子的水準,會發生何事?
    這個要說…可能很長…我試圖用簡單、簡化帶過! 前三年有一個流傳!全台灣有兩間獨一無二的學校,北區第一名建中,倒數第一名中華中學…只要想要讀書、搞社團、搞日進數十萬,都可以進來…然後比起當兵更加嚴格的管訓,我們老師不是憲兵退伍,但是用憲兵來稱呼,只是一種貶義詞! 後四年說起名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只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高中同學重聚的故事,探討同學會的意義與自身在高中教育體制下的經歷。作者回顧了在升學主義影響下,成績與人際關係的矛盾,並反思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文章中提到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應僅限於學術成就,也應重視彼此的真誠和支持,讓人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又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難怪我有好幾年不敢吃蛋 台灣的教育在於大學端,這個問題我在「講不完的教育」這個專題裡有提到,大學本來就是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地方,但現今的大學,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卻沒有一所死傷逃掉的大學主導人再檢討自己創辦的大學為什麼會傷亡這麼慘重?   一個不懂得檢討失敗原因
    Thumbnail
    回顧臺灣的教育改革歷程,從1987年的教育變革開始,一直到1994年的大遊行,再到之後不斷的改革措施,教改歷經多次挫折。現今的臺灣教育,仍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 值得讓人重新思考的是,社會風氣是否需要跟著改變,保守的觀念是否限制了教育的發展。
    Thumbnail
    怎麼人力困境講到這?  人力困境的本質是不匹配,早年台灣教育水準很差,可說是師資問題,許多歷史因素,造成現場有大量不合現代教育標準的公教人員。後來師專的成立提供小學教師,師大則是中學,幾十年後的今天,教師的產出已經過剩(反對的人麻煩看一下教甄錄取率)。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