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81. 為什麼我們還沒接到業配呢?《底層邏輯》第二部-Lewi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EP81《底層邏輯》第二部的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EP81. 為什麼我們還沒接到業配呢?《底層邏輯》第二部-Lewis on Apple Podcasts

👉Spotify:EP81. 為什麼我們還沒接到業配呢?《底層邏輯》第二部-Lewis - TOGETHER 一起讀 | Podcast on Spotify

大家好,歡迎來到Together,一起讀,我是Lewis,上次Aileen跟大家一起讀了「是非對錯的底層邏」,您是不是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對與錯了呢?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第二部分-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有時候我會想「為什麼我們這麼認真準備說書的內容,卻還是沒接到業配呢?」,不知道大家聽到我這個想法的反應是什麼,但我把這個想法告訴Aileen的時候,回覆我的是一陣大笑,可能是她有好好讀《底層邏輯》的關係吧!哈哈!

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裡面有好幾個小主題,我就挑三點五個小主題跟大家分享,分別是「說話的四種類型」、「注射式洗腦」、「機率思維」和「數學思維」

第一個小主題是「說話的四種類型」。作者劉潤說我們的說出來的話可以分成:事實、觀點、立場和信仰這四種類型。第一種是事實,事實是最不容易產生爭議的客觀存在,就像「現在的室內溫度是攝氏27度」,這句話就是事實。但是現實世界有時候會複雜到讓我們沒辦法判斷事實,像是一個圓柱體,我們從上面看是圓形,但是從側邊看,可能就像是長方形,這大概可以稍微看出現實世界的複雜度。第二種類型是觀點,觀點是我們對一個事實的看法。就像今天攝氏27度,有人會覺得熱,有人會覺得冷,但可能也會有人覺得剛剛好。我們的知識結構、掌握的資訊,以及思維模式決定了我們的觀點。第三種是立場,立場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響的觀點。當有人問我熱不熱,雖然我覺得好熱,但是如果我在物業管利公司工作,我回答「熱」的話,對方就會要求我把冷氣打開,所以我只好一邊流汗,一邊說:「不會呀,我不會熱」。在這種情況下,除非能和對方有相同的位置和利益,否則是不可能達成共識的。第四種是信仰,信仰是一種自成一套的邏輯體系,因為我們無法證明它是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要攻擊別人的信仰。因為,第一,您不可能獲勝;第二,您會失去這個朋友。我們可以想一想,自己平常說的話是哪種類型,是事實,是觀點,是立場,還是信仰?或是也可以想想,我們平常反對別人想法的時候,是因為對方說的內容跟事實不一樣,還是您們的觀點或立場不一樣呢?

第二個小主題是「注射式洗腦」,這是什麼呢?劉潤說他常常被問到幾個問題:「潤總,我的產品是業內最好的,為什麼消費者就是不買單呢?」還有「潤總,為什麼現在市場上優秀的員工那麼少」,或者是「潤總,為什麼只有坑蒙拐騙的公司才能賺錢,踏踏實實做生意就那麼辛苦呢?」如果是您,會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呢?我可能會回答:「可能您的產品沒有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或是廣告打得不夠大。」、第二個問題我會回答「優秀員工這麼少,可能是利害的人都去電子廠上班了。」、第三個問題我會說「可能因為坑蒙拐騙的公司,比您還懂人性。」然後劉潤接著說,我這樣回答,就是大腦被注射了他們的觀點,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為什麼」這三個字,是「黃金三問」(Why、What、How)裡最有力量、最有可能觸及靈魂的問題,但也是最危險的問題。舉個例子,果我問您「為什麼地球是圓形的」,您會怎麼回答?請從下面三個選項中選擇:(1)因為萬有引力,它讓所有物質儘量保持最短距離。(2)是為了讓走散的人再相聚。(3)因為地球經歷的時間太長,被歲月磨平了棱角。您可能會選擇(1),但是對(2)和(3)的幽默與智慧表示讚賞。那如果我問您:「為什麼地球是梯形的?」您會怎麼回答?您的第一反應可能是:「什麼?你不是開玩笑吧?地球怎麼可能是梯形的?這是腦筋急轉彎嗎?」您看,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地球是圓形的」,您把注意力在前半部分,在回答這個「為什麼」上,而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地球是梯形的」,注意力卻在後半部分,在質疑「地球是梯形」這個觀點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您知道地球不是梯形的!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為什麼」這三個字後面跟著的觀點,就沒那麼明顯看得出來對或錯了。像是如果我問您:「為什麼胖的人比較懶惰?」、「為什麼電子產品越來越便宜,衣服鞋子卻越來越貴?」、「為什麼書上說的激勵手段都沒用?」、「為什麼讀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呢?」、「為什麼愛因斯坦晚年改信上帝了呢?」您是不是也被這幾個問題注射了觀點呢?事實上,愛因斯坦並沒有改信上帝。**把謠言放在「為什麼」這三個字後面,是散播謠言的最好方法。**像是有一天,王熙鳳在茶水間遇到了杜拉拉。王熙鳳對杜拉拉說:「拉拉,為什麼最近老闆總是故意針對妳啊?」杜拉拉馬上心裡一沉,趕快思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嘴巴上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可能是最近老闆業績壓力比較大吧。」如果您是杜拉拉,會怎麼想呢?我們可能也會在網路上看到這樣的話「為什麼吃韭菜可以治癌症?」、「為什麼吸煙的人更不容易得新冠肺炎?」,您聽到的時候,又會怎麼想呢?回到這段內容剛開始的問題,「潤總,我的產品是業內最好的,為什麼消費者就是不買?」、「潤總,為什麼現在市場上優秀的員工那麼少?」、「潤總,為什麼只有坑蒙拐騙的公司才能賺錢,踏踏實實做生意就那麼辛苦呢?」還有我一開始想的問題「為什麼我們這麼認真準備說書的內容,卻還是沒接到業配呢?」,您有沒有發現腦袋裡被注射的是什麼呢?

第三個跟大家分享的小主題是「機率思維」,如果現在有兩個按鈕,紅色和藍色。按下紅色按鈕,可以直接拿走100萬美元;按下藍色按鈕,有一半機會,您可以拿到1億美元,但還有一半機會,你什麼都拿不到。您會選擇按紅色按鈕還是藍色按鈕?大部分人可能會選擇按紅色按鈕來拿走100萬美元,他們不願意為了看似更大的收益冒風險,更喜歡雖然小一點但是確定的收益。不過其實這道選擇題是有正確答案的,紅色按鈕的期望值是100萬美元,藍色按鈕的期望值是50%×1億+50%×0=5000萬美元,所以選擇按下藍色按鈕是比較理性的選擇。但是萬一按下藍色按鈕,剛好選到什麼都沒有的狀況呢?不就嘔死了,所以劉潤又提出另一個方法,我們可以去找一個投資人,把這個機會用低於期望值50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他,比如說2000萬美元,這樣我們可以獲得確定的2000萬美元,他則可以獲得3000萬美元的期望利潤,這就是另一種機率思維。劉潤說在創業這條路上,就算盡了一切努力,做對了所有事情,依然有95%是要靠運氣。**「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想法,反而被認為是一種失敗的思維方式。**疑!這好像和我們想的不一樣捏,但是從機率思維來看,當我們創業的時候,從第一天開始,每天甚至每個小時都要面臨做決策的時刻。有些決策您覺得很重大,有些好像微不足道。但通常我們面對的決策都是「不完全資訊決策」,因為在做決定前,我們並不知道選擇的結果會怎樣。就像選擇A,50%的可能性賺100元,選B有30%的可能性賺50元,那麼你是選A還是選B呢?選A,你的期望收益是50%×100=50元;選B,你的期望收益是30%×50=15元。因此,選A是正確的決策。但是即使是正確的決策,選A依然有50%的可能性是賺不到錢的。像A這種成功機率高達50%的決策,只要做了兩次,成功機率就只剩下25%。所以創業要成功,95%要靠運氣,這個說法並不誇張。那要怎麼提高創業成功的機率呢?劉潤提出了四點,首先最重要的是找到時代的趨勢,在2018年雙11購物節的時候,阿里巴巴的總交易額是1682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相當於蒙古國兩年GDP的總和,非常令人震撼。另外也公布了一個數字,用手機下單的比例佔了百分之九十。表示我們必須要順應時代,在手機的螢幕中,就要把商品介紹清楚,才能吸引客戶下單。第二個提高創業成功率的因素是戰略,過去中國企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略叫做跟隨性戰略。德國製造業做得比較好,日本服務業做得比較好,美國高科技產業做得比較好,中國企業就選擇跟隨,這樣就能提高成功率。但是網路公司就不一樣了,在網路創業是贏者通吃,像是之前團購網站很多,但是最後「美團」和「大眾點評」成為贏家。如果現在有人想再去做團購,已經沒有機會了,因為沒有人會向這個領域的新創公司投資。第三個提高創業成功率的因素是董事會對整個公司管理層的結構化設計,比如股權制度、合夥人制度等等。有了好的制度,管理者才能做出好決策,才能一起努力。最後一個提高創業成功率的因素是管理,像是合適的獎金制度、員工的激勵計畫和做一些企業文化建設與團隊建設工作。以上四點,找出時代趨勢、有好的戰略、好的公司制度與管理方式,是我們可以提高創業成功率的因素。

最後跟大家分享的小主題是「數學思維」中關於成功機率的計算方式,來補充一下「機率思維」的內容。**假如一件事情成功的機率是20%,我們就會想說只要重複做這件事5次,就一定能成功,但劉潤說不是喔,要重複做14次,才能成功。**因為成功率20%的事情,表示失敗率是80%,在做了14次之後,失敗率才會降低到5%,算是接近成功了,如果要把失敗機率降低到1%的話,要做21次。但是世界上沒有100%的成功機率,至少都需要一點點運氣。我們經常說「正確的事情,要重複做」,這其實就是機率論的通俗表述。

以上,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三點五個小主題-「說話的四種類型」、「注射式洗腦」、「機率思維」和「數學思維」。下一集,將由Stacy和大家分享第三部分-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也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且推薦給你身邊也喜歡閱讀的朋友,也歡迎留言寫下您有沒有被別人「注射式洗腦」的經驗或是「機率思維」的想法與意見,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美好的一天,together一起讀,與你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OGETHER 一起讀的沙龍
20會員
84內容數
2023/08/10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EP84《底層邏輯》第五部的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Spotify:TOGETHER 一起讀
2023/08/10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EP84《底層邏輯》第五部的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Spotify:TOGETHER 一起讀
2023/08/09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EP82《底層邏輯》第三部的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Spotify:TOGETHER 一起讀
2023/08/09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EP82《底層邏輯》第三部的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Spotify:TOGETHER 一起讀
2023/08/08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EP82《底層邏輯》第三部的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Spotify:TOGETHER 一起讀
2023/08/08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EP82《底層邏輯》第三部的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Spotify:TOGETHER 一起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底層邏輯 原來邏輯有分底層跟不底層的餒 到底是怎樣的邏輯狀況 讓我們大家來一探究竟一下囉~   本書探討大綱分為 一 是非對錯的底層邏輯 二 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 三 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 四 理解他人的底層邏輯 五 社會協作的底層邏輯   今天先廢話不多說,我就先找其中一篇值得
Thumbnail
底層邏輯 原來邏輯有分底層跟不底層的餒 到底是怎樣的邏輯狀況 讓我們大家來一探究竟一下囉~   本書探討大綱分為 一 是非對錯的底層邏輯 二 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 三 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 四 理解他人的底層邏輯 五 社會協作的底層邏輯   今天先廢話不多說,我就先找其中一篇值得
Thumbnail
《底層邏輯》,中國著名商業顧問劉潤所撰,意在探討事實是什麼?當我們了解一件事時,是被表象所騙,還是深入了解背後的邏輯?如何能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事物之間的共通點,就是底層邏輯。」作者如此說。得知了這些事物的共通點(也就是底牌),再加上一些環境的變數,我們就能適應這個世界。
Thumbnail
《底層邏輯》,中國著名商業顧問劉潤所撰,意在探討事實是什麼?當我們了解一件事時,是被表象所騙,還是深入了解背後的邏輯?如何能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事物之間的共通點,就是底層邏輯。」作者如此說。得知了這些事物的共通點(也就是底牌),再加上一些環境的變數,我們就能適應這個世界。
Thumbnail
底層邏輯是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是商業顧問,透過分析各種事情,洞悉隱藏在事物下的真實面貌,就是底層邏輯。以下我會跟你分享幾個我印象深刻的論述: 注射式洗腦 問你兩個問題:「為什麼胖的人相對比較懶?」、「為什麼愛因斯坦晚年改信上帝了?」你是不是開始在思考,可能胖的人要動需要消耗比較多熱量吧?愛因
Thumbnail
底層邏輯是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是商業顧問,透過分析各種事情,洞悉隱藏在事物下的真實面貌,就是底層邏輯。以下我會跟你分享幾個我印象深刻的論述: 注射式洗腦 問你兩個問題:「為什麼胖的人相對比較懶?」、「為什麼愛因斯坦晚年改信上帝了?」你是不是開始在思考,可能胖的人要動需要消耗比較多熱量吧?愛因
Thumbnail
《底層邏輯》 劉潤 時報出版 關於劉潤所提出關於人生、職場、工作、商業上的基本思考邏輯
Thumbnail
《底層邏輯》 劉潤 時報出版 關於劉潤所提出關於人生、職場、工作、商業上的基本思考邏輯
Thumbnail
如果懂得萬事萬物的《底層邏輯》 ,那麼,你就可以用更宏觀的視野來看待這個世界,當然也能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這本書裡頭談了好多以前從未聽過的概念,讀起來有燒腦,但乾貨滿滿,讀完後收穫良多。書中舉了好多生動又接地氣的故事為例,讓人很容易的就能瞭解作者所要傳達的理念。 #什麼是底層邏輯? 作者說,如
Thumbnail
如果懂得萬事萬物的《底層邏輯》 ,那麼,你就可以用更宏觀的視野來看待這個世界,當然也能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這本書裡頭談了好多以前從未聽過的概念,讀起來有燒腦,但乾貨滿滿,讀完後收穫良多。書中舉了好多生動又接地氣的故事為例,讓人很容易的就能瞭解作者所要傳達的理念。 #什麼是底層邏輯? 作者說,如
Thumbnail
我一開始沒想過 有那麼多事情違反常理 我會發現是因為 我每次無聊在思考事情邏輯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 跟其他人想法 不是略有不同 是...不同 所以 我想來一項一項列出來 記錄下來 到底有多少邏輯 跟一般"常理"不同 我自己也很好奇 1. 想提升工作技能 未必代表"只"提升工作能力 我覺得這是一
Thumbnail
我一開始沒想過 有那麼多事情違反常理 我會發現是因為 我每次無聊在思考事情邏輯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 跟其他人想法 不是略有不同 是...不同 所以 我想來一項一項列出來 記錄下來 到底有多少邏輯 跟一般"常理"不同 我自己也很好奇 1. 想提升工作技能 未必代表"只"提升工作能力 我覺得這是一
Thumbnail
最近也看了另一本很讚的作品--《底層邏輯》,這是一本由企業顧問劉潤所著的商業思維書籍,主要介紹了在不同領域和情境中運用底層邏輯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最近也看了另一本很讚的作品--《底層邏輯》,這是一本由企業顧問劉潤所著的商業思維書籍,主要介紹了在不同領域和情境中運用底層邏輯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 前言 書名:《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The Underlying Logic - How to See the Essence of Things. 作者:潤米諮詢創辦人 劉潤 著 概要: 透過「底層邏輯 + 環境變數」,去看透事物的本質,就如同看見冰山時,讀者能知曉冰
Thumbnail
▍ 前言 書名:《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The Underlying Logic - How to See the Essence of Things. 作者:潤米諮詢創辦人 劉潤 著 概要: 透過「底層邏輯 + 環境變數」,去看透事物的本質,就如同看見冰山時,讀者能知曉冰
Thumbnail
推薦一本時報出版的底層邏輯,內容豐富,需要花些時間閱讀。以下為自己覺得重要的觀點分享。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討論一件事情時,先分辨是事實、觀點、立場還是信仰? |書中闡述關於人脈的觀點-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人脈,只有那些自己能幫的人才是人脈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例如:
Thumbnail
推薦一本時報出版的底層邏輯,內容豐富,需要花些時間閱讀。以下為自己覺得重要的觀點分享。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討論一件事情時,先分辨是事實、觀點、立場還是信仰? |書中闡述關於人脈的觀點-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人脈,只有那些自己能幫的人才是人脈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例如:
Thumbnail
假設今天你趕著去給一個客戶的大主管簡報,在前往對方辦公室路上,搭乘捷運的時候,你坐在普通座位上,卻有一個老人要求你讓座。甚至說假設不讓座,要請捷運站務員來處理,更放話說要是你不配合他要報警,而且不斷碎嘴咒罵...
Thumbnail
假設今天你趕著去給一個客戶的大主管簡報,在前往對方辦公室路上,搭乘捷運的時候,你坐在普通座位上,卻有一個老人要求你讓座。甚至說假設不讓座,要請捷運站務員來處理,更放話說要是你不配合他要報警,而且不斷碎嘴咒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